06.14 皇帝驾崩后妃子们殉葬时,妃子们是被活埋还是先处死后再下葬?

中国古代帝王的墓葬制度,最残酷的就是“人殉”制度。据记载,殉葬的妃嫔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杀或自杀后埋葬,各朝代略有不同。

这种制度应该起源于父系社会,父权家族认为妻妾侍从,都是私有财产,对她们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殉葬制度,开始于商朝。周朝仍延续“人殉”制度,到了秦始皇时期,达到了顶峰。

汉朝时期,统治者察觉到,这种做法太不人道了,逐渐废除了“人殉”制度。不可思议的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又让“人殉”制度死灰复燃。

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喜欢殉葬的古代帝王吧。

一,周幽王

皇帝驾崩后妃子们殉葬时,妃子们是被活埋还是先处死后再下葬?

说起周幽王,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烽火戏诸侯了。周幽王骄奢淫逸,身边美女如云。他死后,还想过这种美女环绕的生活,当然少不了让嫔妃们殉葬了。

发现这个秘密的,是西汉时期的广川王~刘去。刘去喜欢盗挖等级比较高的陵墓,这次他挖掘了周幽王的陵墓。

刘去打开墓室后,惊讶的看到一百多具尸体,或坐或卧,叠压在一起。尸体保存完好,穿的衣服就如活人服饰。

这些尸体只有一具男尸,其余皆是女性。看来这具男尸就是周幽王,其余就是为他殉葬的嫔妃了。从尸体保存情况来看,这些嫔妃的殉葬方式,应该和水银毒杀的方式相仿。

二,秦始皇~史上殉葬人数最多的皇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把六国后宫内的美女,都收归己有,应有万数。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说“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易”。秦二世这种一刀切的殉葬方式,也是绝无仅有了。这些美女无一生还,那种绝望哭喊的场面,让人不敢想象。

为秦始皇殉葬的美女到底有多少?《史记》也无确切的人数记载,司马迁只用春秋手笔,“死者甚众”一笔带过。

皇帝驾崩后妃子们殉葬时,妃子们是被活埋还是先处死后再下葬?

嫔妃殉葬方式,史书则无记载,一直是个谜团。据推测,应该是“坑杀”。也许只有打开秦始皇陵墓,才能探寻真相吧。

三,朱元璋~重兴“人殉”制度

在汉朝时期,“人殉”就逐渐减少了,遇到开明的皇帝,无子女的嫔妃已经可以出宫,有子封王的嫔妃,可以到儿子封地颐养天年。

可是到了明朝,“人殉”又开始兴起。朱元璋生前,就有“人殉”发生。他二儿子朱爽死后,他就令朱爽的两个王妃殉葬,好让儿子黄泉路上有人相伴。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遵照遗诏,下令宫中无子女的嫔妃全部殉葬。据记载应有38名殉葬嫔妃,这些嫔妃被称为“朝天女”。殉葬后,其家人皆有赏赐封诰。

皇帝驾崩后妃子们殉葬时,妃子们是被活埋还是先处死后再下葬?

关于殉葬方式,史学家也是众说纷纭。

一说是自缢身亡,朱允炆把殉葬名单中的嫔妃,集中到一间房内。房中摆着相应数量的太师椅,上悬白绫。胆大者自己上吊,胆小者由太监强行自缢。

另一说是,为了保持尸体像朱元璋一样不腐,太监给嫔妃体内注入水银毒杀。

至今还没有发现,有水银毒杀迹象的殉葬尸体,我觉得还是自缢说比较可靠。

四,朱棣

为明成祖殉葬的嫔妃数目,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大明会典》的16人,一种朝鲜的《李朝实录》所记的30余人。

嫔妃殉葬方式或自缢,或绝食,正史很少记载。《李朝实录》详细记载了,为朱棣殉葬的场面。

把殉葬的嫔妃集中起来,先集体赐宴,再把嫔妃赶到一个房间。里边摆有三十多张小床,上面悬有白绫。嫔妃们被逼着站上小床,把头套进白绫。她们还来不及哭喊,小床就被踢倒,瞬间就气绝身亡了。

因为殉葬嫔妃中,有两名朝鲜美人,《李朝实录》是根据她们的乳娘,归国后所诉记载的,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

明朝这种“人殉”制度,到了明英宗才戛然而止。这个被蒙古人活捉过的皇帝,一生命运多舛,毫无建树,却做了一个最英明的决定。

他下遗诏说“用人生殉,我不忍,就让这个制度在我这里废止吧。”传说,他是为了爱妻钱皇后,才这样做的。不管怎样,这都是他黯淡一生唯一的亮点。

清朝时期,前三位皇帝都有殉葬的嫔妃,直到康熙才完全杜绝了这种现象。

“人殉”制度到了十七世纪才真正结束。

纵观历史,殉葬的嫔妃大多是无有子女,或是地位低下者。明朝就明确规定,嫔妃位分在贵妃以上,或是嫔妃出身功勋家族,或是嫔妃生子,还有子被封藩王的不用殉葬。其余皆要殉葬。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就是女人的屈辱史。即使贵为嫔妃,也不过是君王娱乐的工具而已,毫无人权可言。

殉葬嫔妃,都是被君王的“无知”和“娱乐”思想所害。君王想到另一个世界,仍然享受人世间的一切荣华。

殉葬嫔妃被史书记载姓名者,可谓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无声无息的,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生在现代的女性是何其有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