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专家谈“陆奇效应”,是什么正在堵死中国高管未来美国升迁之路?

专家谈“陆奇效应”,是什么正在堵死中国高管未来美国升迁之路?

昨日,百度官方正式宣布,陆奇卸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OO)一职,引起科技圈和资本市场强烈反应。事实上,随着陆奇黯然离去,盘桓在很多科技圈人士头顶的“陆奇”效应又回到公众视野。

什么是陆奇效应,简单来说主要是指一个印度人提升,招聘大批印度人,一个中国人升职,赶走大批中国人,辞职了,单枪匹马走麦城。类似的现场已经更为硅谷科技圈一个公认的定律,如今内地也发生了效应。

专家谈“陆奇效应”,是什么正在堵死中国高管未来美国升迁之路?

对此,美国专家专门分析了“陆奇效应”,顺便对了了印度裔和华裔在美国科技圈的升迁路径,得出的结论让很多人惊呆。关于印度裔和华裔人才的经济能力,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华裔更富有,其实不然。目前,硅谷科技公司的格局是CEO——老美,中高管——老印,一线工程师-老中+老印,多少年,仍然一成不变,趋势很明显,剪刀差日益扩大。

美国联邦劳工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的印度裔移民经济实力强于华裔。如今印度裔人士在硅谷势力如日中天,随机看看世界顶级公司的两位高管,那些掌管硅谷权势的印度裔人士。在硅谷,华裔总人口占到28%,清华大学在硅谷有一万多校友,浙江大学有五六千校友,北大复旦交大武大南大等大陆名校的科技精英几乎都在这里,但管理阶层的华裔人数与印度裔相比不是同一个数量级。

专家谈“陆奇效应”,是什么正在堵死中国高管未来美国升迁之路?

据联邦劳工部统计,亚太裔的薪资、教育水平和就业率都比白人及其他少数族裔表现佳,其中又以印度裔移民表现最为突出。25岁以上印度裔就业人口有76.1%有大学学位,华裔有56.8%;16岁以上劳动人口的平均周薪也以印度裔的1291元最高,华裔1093元,白人、非裔、西语裔分别是865、692、641元。

为何印度裔在美国如此吃香,首先英语是印度人从小教育就会接触到的通用语言。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注重培养技术人才,并向海外输出。如知名的印度管理学院阿默达巴德分校是在20 世纪 60 年代与哈佛商学院联合创立的;其次印度 IT 外包产业发展比中国早,IT 教育环境与主动培养 IT 意识较强烈;最后印度人在海外发展习惯彼此互帮互助,在职场上比华人更为灵活、主动性更强。

专家谈“陆奇效应”,是什么正在堵死中国高管未来美国升迁之路?

更重要的是,印度成功者抱团,提携下一代。据硅谷周刊报道:早在 1992 年已在硅谷站稳脚跟的印度人聚集一起,筹办印度企业家协会,这个协会的定位非常明确,建立人脉网络,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硅谷印度裔创业者。职能包括:印度企业家协会企业家指导项目,指导年轻人创业;此外还帮助其优秀项目进行早期孵化投资。

目前这个协会,在13 个国家有 54 个分支机构,拥有超过 13000 多名会员,其影响力早已超出硅谷,并逐步成为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平台。

专家谈“陆奇效应”,是什么正在堵死中国高管未来美国升迁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