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味精对身体有害吗?

别人手牵手-我牵我的狗


味精最早是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喝汤时偶然发现的,他从海带中提取了叫“谷氨酸钠”的物质,这物质可以让食物增加“鲜味”。没错,这个就是“味精”了,它能够使菜肴大大提高鲜味。之后,“谷氨酸钠”就成为遍布世界的佳肴好伴侣、黑暗料理拯救者。当时日本叫“味之素”,还成立了同名公司,到了中国后就变成了“味精”。


最早时,10公斤的海带只能提取大约0.2克的谷氨酸钠,成本非常高。后来以面筋、大豆粕、小麦等为原料采用水解法去生产味精,但40吨的小麦只能产1吨的味精,成本还是比较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慢慢才可以采用粮食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去获取味精,这才把成本降下来。


那味精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危害?要知道,美国人可是有“味精恐惧症”!美国的中国餐馆经常会标明:NO MSG!MSG是味精的意思,美国人是有多怕味精。

原来这是因为196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描述说吃中餐后15分钟后会出现脖子、双臂、后背麻木等症状,后来普遍认为是因为味精在作怪。这说法流传至今,慢慢也被传成了各种说法,传到亚洲国家。


许多家庭认为味精是化学合成物,没营养又有害,于是便开始使用鸡精和蘑菇精来取代味精。“鸡精可是从鸡肉里面提取出来的,营养又安全。”其实鸡精和味精是一类货色,鸡精里面味精成分就占了40%,还有其他各种调味品混合。不得不佩服“鸡精”这个名字取的好啊。


对于味精的安全性,当然有许多研究。下面的这过程有点复杂,用简单话来概括结果就是说味精作为调味品是安全的。

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EFSA)都进行过评估和审查。JECFA和EFSA都认为味精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美国FDA的一份报告认可“有未知比例的人群可能对味精有所反应”,但是针对整体上的味精,他们赞同JECFA的结论。

Walker R, Lupien JR.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0.April, 130 (4S Suppl): 1049S?1052S. PMID 10736380

Raiten DJ, Talbot JM, Fisher KD. Executive Summary from the Report: Analysis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Monosodium Glutamate (MSG). Journal of Nutrition. 1996, 126 (6): 1743?1745. PMID 7472671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人体必须的20种天然氨基酸之一。谷氨酸钠本来就广泛存在于动物体中,有一些蔬菜水果中都含有谷氨酸钠。

当然,虽然说安全也不能过度食用。其中含有纳元素,过度饮食会增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等。味精的钠元素含量还不到食盐的1/3,担心这点不如少放点盐,谁没事还拼命吃味精啊。


SME科技故事


各位友友们,味精我吃四五十年了,没有一点害处,只有好处。我本人65岁了什么三高四低啥病没有,我本人就是一个实验体,一个产品经过四五十年试验,这个周期够长吧。今天晚上我要是死了,可以说一辈子没住过医院,没滴过一滴药水。这身体也算健康吧!现在能打会跳,一蹦三尺高,并且比同龄人还要年轻十岁,这说不定我身体好跟吃味精有关系。中国人身体都和我一样健康,六十多年不去医院看病,那医院不早就关门了。说吃味精致癌那是毫无根据的瞎胡扯。总之你认为有害你就不吃,你相信它有益处你就吃。这是每个人的权力!谢大家!


用身份证可作为证明吗


味精对身体有害吗?为什么有人害怕食用呢?各种说法不一,哪些是真的呢?

有一种让人恐惧的流言说,味精烹饪时温度超过120℃,会产生焦谷氨酸钠,有毒物质导致致癌。另一种说法是,经常吃味精会脱发,降低记忆力,口干舌燥等等。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最新的权威研究有什么发现了没?

味精对身体有害,存属天大的谣言,研究发现焦谷氨酸钠并不会致癌,只是加热到了一定温度,没有鲜味而己。至于脱发、影响记忆力方面,也是无中生有,根本没有证据表明会导致这种状况。


【味精存在的原因】

我们能感受到食物的美味,主要是食物触碰到舌头味蕾感官,产生出五花八门的味道,总体归类分为四种味道:酸甜苦辣!作为一个傲世世界美食的中国,单靠这四种味道,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那还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呢?有的,它就是“鲜”味,而这种鲜味能增加食欲,使食物更加鲜美,能组合成所有的味道。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 增加了一种味道,感官的第五味--“鲜”!它就是味精。


【味精的诞生】

距今110年前,日本池田菊苗化学家,无意中发现,那天的汤非常好喝鲜美,也就是普通的海带汤。后来经过研究发现,鲜味的由来是海带含有一种物质,叫做谷氨酸钠。于是发明了“味之素”,也就是“味精”。迅速广为传开,世界各地使用。

【味精的质疑】

人们对味精产生质疑来自于,1968年一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报道,称有人吃了有味精的中餐后,不久身体过敏发麻抽搐等症状。于是轰动了世界,后来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称,味精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事出另有其因,不是味精所致。而1991年,联合国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已经将味精列入食品安全成分中,证明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放心使用。


人们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开信其无的心态,拒绝了食用味精,口口相传,就变成了味精有害健康之说。于是商家捉住了风口,鸡精就诞生了,宣称是由鸡肉提取的天然调味品,从而使用鸡精了。

其实鸡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也就味精,只不过加了辛香料等其它成分,是一种复合调味品。味精的制造就是,采用糖质、小麦淀粉等原材料,提取发酵制纯而成的,是天然的调味品。所以说味精是无害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佘小厨(完)


佘小厨


12月2日回答

味精是近代非常普及的一种工业化生产的鲜味调料,又被称为味之素,是上世纪初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从海带中发现的。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是增加食品的鲜味最常用的调料,在中餐里用的最多,在东南亚其他地区也比较普及。

最早的味精是指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谷氨酸钠结晶。我国自1965年以来已全部采用糖质或淀粉原料生产谷氨酸,然后经等电点结晶沉淀、离子交换或锌盐法精制等方法提取谷氨酸,再经脱色、脱铁、蒸发、结晶等工序制成谷氨酸钠结晶。

大家都听说过味精有毒,吃味精会头晕、脱发、嗓子难受.......其实,味精和糖一样,都属于食物来源的调料,关于味精的误传大多是出于产品关注度转移(将利润竞争剧烈的味精向鸡精鸡粉和海鲜酱油等利润率更高的产品转移)、以讹传讹和“皇帝的新衣”似的一种认识。然后,又有人说,味精吃多了会如何如何,那么可以告诉你:盐和糖吃多了问题更糟,比如一些癌症、胃部疾病、高血压都会盐的摄入过多有一定的关系;而糖吃的过多最大的问题是容易摄入太多的热量,而这种食物中几乎可以认为不含有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营养价值极低。

盐吃多了会嗓子难受、胃不舒服、血管弹性变差、血压会受影响;糖吃多了血糖波动过大、会甜腻到恶心反胃、没有食欲;那么,味精吃多了的确也会不舒服,毕竟其中也含有大量的钠,所以会感觉有些味精放的多的菜吃了会让人口渴、嗓子难受,这不是味精本身的问题,而是你吃得太多的原因。

食用味精需要记住:

1️⃣味精不建议用于酸味或甜味为主的凉拌菜,否则会出现比较奇怪的涩味。

2️⃣味精的最佳呈鲜温度为75℃,汤或者菜的温度不要过高时放入味精。

3️⃣味精要在菜肴出锅时放最好,放的太早鲜味就不明显了。

4️⃣味精里面钠含量较高,放了味精就不要放太多盐或者酱油了。

5️⃣鸡、鱼、蘑菇、海蜇皮、蛤蜊等食物本来就非常鲜美,就不用让味精画蛇添足了。

所有入口的食物都需要适量,不多不少适度最好!比如鱼肉营养比较高,但吃的太多了也会蛋白质过量,加重肝肾负担,甚至有痛风的危险;水果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丰富,吃的过多,也会影响食欲,并造成蛋白质、脂肪和其他的一些营养素明显摄入不足,甚至影响肠胃健康。总之,凡事适度,过犹不及!

本文图片皆来自于网络,在此向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营养师于仁文


近年来,味精,这种家庭必备的产品,不断地受到人们的“质疑”,不断的有人提出在烹饪过程中添加味精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危害作用,如味精饮食过多会导致掉头发,视力减退,缺锌,甚至有人提出可能还会导致癌或者其他内脏疾病。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味精,它的少量加入,能提高菜汤的鲜度和口感,从而诱发人的食欲,增强食量,人体的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味精,主要成份谷氨酸钠,对胃酸缺乏能起到调节作用,谷氨酸钠被人体吸收后,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它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身体无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的毒性作用排出。

由于味精的加入,对菜汤味的改变,就忘记对量的控,从而产生依赖性。

味精,能抑制神经,如果一次过多摄入,会干扰神经系统自然规律,如果体质比较敏感,会出现眩晕,头痛,嗜睡等情况。

味精过多摄入,还会抑制人体下丘脑分泌,促使甲状腺释放激素,从而妨碍骨骼发育,对小孩健康非常不利。

过多摄入味精,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增高,就会使人体限制对钙,镁,锌,铜的吸收利用,特别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时,就会生成不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从而导致人体缺锌的情况,对小孩生长发育非常不好。

什么物质都有两面性,其量把握好,对身体有益,反之有害。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民以食为天”,在吃东西上面,大家格外注重食品安全。就拿味精来说吧,之前很多人说吃味精对人体健康有害,就连一位华裔美国医生也写过一篇专门的文章,阐述自己吃了加入味精的食物后感觉四肢麻木、虚弱无力等状况。味精真的对人体有害吗?

首先,味精有害人体的理论是怎么得出的呢?

最早是这位华裔美国医生,他致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主编,说自己吃完中餐以后出现了背颈麻木、虚弱无力、心悸等症状,他猜测是中餐中的味精导致的。这封名为“中餐馆综合征”的来信被医学杂志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应。有三百多人表示自己也有这种感受,且症状表现五花八门。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味精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谷氨酸钠,主要作用是提鲜。实验研究表明,大量摄入谷氨酸钠会造成动物局部脑损伤,可刺激食欲,间接导致肥胖。

但是,大量摄入才会导致伤害,那具体多大的量呢?实验中使用的味精是远远“超标”的,形象的说,如果味精要对人体造成损害,你在做菜时需要按千克为单位往菜里撒。也就是说,平时做菜时几克的量是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的。

怎样科学食用味精呢?

1.不宜低温烹饪

很多人拌凉菜也爱放味精,但是味精在低温时不易溶解。所以拌凉菜时,最好先用温水将味精化开。

2.合适的时间放味精

炒菜时应该什么时候放入味精呢?由于味精不能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烹煮,即将出锅时放味精是最适当的。

3.炒鸡蛋不用放味精

虽然味精可以使菜鲜美,但不是所有的菜都需要添加味精。炒鸡蛋时,鸡蛋本身就含有较多的谷氨酸钠,加味精不但没用,还会增加钠的摄入量,实在多此一举。

4.煮肉不需要加味精

熬汤、煮肉时,肉类本来就很鲜美,不需要添加味精。

5.这些人不宜食用味精

孕妇、高血压人群不宜食用味精。

由于味精给人们带来了恐慌,大家转向了鸡精。鸡精真的比味精安全吗?

鸡精,大家会觉得是从鸡肉或鸡汤中提取的吧?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鸡精中不含有任何鸡肉成分。鸡精中的主要原料之一还是谷氨酸钠,而谷氨酸钠就是味精。鸡精的成分与味精相差不会超过10%,所以也不宜大量食用。

古话说:“满则亏”,凡是佐料,适当添加,摄入量合适是不会造成危害的。所以,只要不大量食用味精就不会有害健康的!


百科名医


味精无害!说味精有害健康纯粹是个天大的阴谋!听小顽主给你们从头侃起!


自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中国打开国门开始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交易,废品回收,煤炭粮食出口等等,其中就有“莲花味精”。

味精的成份是谷氨酸钠,纯粮食提取物并非化学合成。“我国自1965年以来已全部采用糖质或淀粉原料生产谷氨酸,然后经

等电点

结晶沉淀、

离子交换

或锌盐法精制等方法提取谷氨酸,再经脱色、脱铁、蒸发、结晶等工序制成谷氨酸钠结晶。”——来源自搜狗百科。

可味精并非中国制造,而是1909年日本研制出的最早叫“味の素”。后来日本入侵中国占领东三省,东三省盛产粮食,日本人就在东北建立了味精厂。味精也就逐渐融入了中国人的餐桌。


莲花味精想必大家都很熟知。自从70年代味精出口以来,由于国产味精质量优良,价格极其便宜迅速占领世界市场。到八十年代后期全世界都在食用国产莲花味精。那时候已经没有他国生产味精,实在是莲花味精太便宜,质量还好,不想某些其它国产产品虽然便宜但是质量粗糙。

90年代鸡精开始进入中国。台湾太太乐鸡精开始大量在电视投放广告,那时候台商收到政策优惠大量在国内建厂,其中就有太太乐鸡精厂。几乎在同一时间,世界上开始穿出吃中国鸡精致癌的谣传,接着开始出现有人“现身说法”述说自己如何爱吃中餐结果致癌,原因就是中餐加“味精”。


于是乎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抵制味精,很快相关报道也流入国内,然而不知道为什么风向几乎都是再说味精致癌,而不是保护国产品牌。那时候不论国内外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味精,经过多年的实验,和跟踪观察最终得出味精安全的结论。然而,这已经于事无补,市场早已经被以鸡精为首的其他调味品占领。于是乎“莲花味精”从世界名牌便成了添加剂代名词,人们谈味精色变。

其实只要稍有头脑,就能分辨出里面的猫腻,可是几乎全国的专家教授学者都在倒味精,不愧是“砖家叫兽穴者”。而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自然被蒙蔽欺骗。


记得那时候姐姐正好读大学,回来看到妈妈做菜放味精还大吵一架,不欢而散。从此她在家吃饭都自己做,不跟我们同桌吃。

而作为吃货的小顽主从来没有那这个当回事儿,我只是口淡少盐多喝水。吃火烧羊杂汤时候都不让她们放盐,盛汤的大姐很是差异,看着我的头发语重心长的说:

“哪能不放盐,没盐没力气,头发也会白的……”

“谢谢您,还是按我的来吧。”——我能说什么,味精里有少量盐,芝麻酱、烧饼、酱豆腐中都有盐,盐才该少吃。

总之您要是支持国产,抵制盗版,就丢掉鸡精,改回味精。您要是得吃鸡精我也不能拦您本,宗旨是有爱吃肉的,就有爱吃屎的,总之您开心就好。反正小顽主吃肉。


奶爸侃叔


吃味精掉头发、伤肾,甚至味精还能致癌。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知道么?到底有没有害d得看你吃多少!

味精到底有害没有?

味精是谷氨酸钠,在我国和国际上都被列为安全的,无需限量的食品添加剂。最近欧盟有关机构根据最新研究结果,要求限制味精摄入,成年人每天不超过1.8克,提醒大家别吃太多,当然,一般我们正常饮食也吃不进去那么多的味精。所以总体来说,如果摄入量没有特别高的话,谈不上什么毒害作用。除了剂量,另外人们担心味精高温后致癌的问题,其实谷氨酸钠加热到120℃时失去结晶水,然后,分子内脱水,生成焦性谷氨酸钠,可能有致癌作用。但是,在正常烹调条件下,一般也到不到那么高温度,尤其一般味精都是菜肴基本成熟后,再加入,所以生成量极少极少。因此,味精完全可以和盐、糖等调味品一样在烹调条件下合理使用。

有一些人要少吃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我们更关注其中的钠,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

味精到底还能不能吃?

味精的安全性很高,毒性比食盐还要低。味精只是调料,所以味精还是可以吃的。但是也不必每道菜都放味精。比如凉拌菜可以放一定味精,增加鲜味。尤其有些菜肴的酸碱程度对味精的呈味效果影响很大。在酸味菜肴中(比如菜肴加醋),会增加味精的鲜度,这样的菜肴,放味精还算是有效果的。

作者 姜丹 头条号签约作者 食品科学硕士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注册营养师姜丹


味精,是大家非常熟悉不过的调味品了,因其有着很好的提鲜效果,多次在世博会中荣获大奖,成了大家很是喜爱的家庭必备的用品。然而,前段,曾刮起了“味精有害”的风言,目前还有人再“质疑”:味精饮食过多会导致掉头发,视力减退,缺锌,甚至还会导致癌症或者其他内脏疾病等等。 \n那么,味精对身体有害吗?

否!

1、味精又称味素,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一种现代调味品,是一种没有危害的食品添加剂。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盐,摄入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谷氨酸,谷氨酰胺和酪氨酸,而这些氨基酸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单元之一,其重要的功能可想而知。

2、据研究,味精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因为味精中,96%的谷氨酸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它还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的毒性作用;又能参与脑蛋白质代谢和糖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起良好的作用。

3、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等权威部门的评审表示:味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一定的限制,无需担心其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哺乳期的母亲均不宜食用味精,否则,会导致婴儿缺锌。味精食用过多,会使人产生对味精的依赖性,适量食用为好。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有没有害,要看味精怎么吃了。

味精的学名叫做谷氨酸单钠(MSG)。按照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GB2760-2014),味精属于可以按照生产需要自由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按照毒理学研究数据,它比盐的毒性还要小。

不过,欧盟的专家们去年就在讨论要限制味精的摄入量。这倒不是因为味精有毒,而是因为如果用得太多,可能给食客带来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头疼、口渴,升血压、升高胰岛素水平等。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放得太多了。

毕竟味精的化学结构是谷氨酸单钠,它也是钠盐。三勺味精就相当于1勺盐中所含的钠。换句话说,多吃味精就和多吃盐一样。炒菜时放完了盐,再加味精,就等于多放了盐。多吃盐会升高血压、让人口渴,对于容易偏头疼的人来说,有些人吃咸了就容易头疼,多吃味精也会头疼。

我国有调查研究显示,味精吃多了可能会促进发胖。为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一些原理:

一方面,高水平的谷氨酸盐可能使大脑的弓状核发生病理性改变,造成对“瘦素”(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对控制体重有好处)抵抗,引起食欲控制的紊乱,也会造成肥胖。另一方面,在动物实验中,给动物吃大量的味精(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二两多的味精)损害了大鼠的胰岛beta细胞,影响胰岛素分泌,可能影响到血糖控制能力。血糖控制不好,也容易发胖。

不过,谁会吃那么多味精呢?日常家庭烹调,一个菜也就放零点几克的味精,根本不可能造成激素紊乱的问题。

欧盟的专家建议限制味精的用量,而不是完全把它禁掉。这个限量是:每公斤体重30mg的味精,相当于一个60kg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8克,正好和我国居民的日常使用量相当。

每天不超过1.8克的味精限量,对日常家庭烹调来说是绰绰有余了。倒是要小心那些加工食品、餐饮外卖、熟食、小零食等,它们真的很舍得放味精啊......

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还提示,多吃味精的人,出现低血压和贫血问题的风险比较小。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对肠道细胞的修复都是有好处的。考虑到瘦人和消化不良的人经常出现贫血和低血压,所以推荐瘦人们适当加点味精,慰劳一下胃肠,促进一下食欲,再多吃点,没准是有好处的哦!如果已经超重肥胖了,就适当少吃点儿吧?

此外,高血压患者要适当控制味精,因为它会增加钠。不过,因为味精能够让人对咸味的感知更加敏锐,觉得少放盐少放油的食物也好吃,如果少放点味精的同时再减点盐,没准还有利于血压控制呢。

最后顺便说一下,有关味精的谣言很多,这里简单辟个谣。

味精在锅里加入就会生成有毒物质?不会。焦谷氨酸虽然失去鲜味,但不会产生毒害。

味精是化学合成的?味精是用淀粉作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

鸡蛋不能加味精?优质的鸡蛋不加味精也鲜美,但加味精并不会产生毒性。

忘了它们吧。

总之,不必妖魔化味精,但也别加太多;同时少吃点咸味的加工零食和外卖熟食,少下馆子,味精的摄入量就不容易超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