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让小宝宝更容易的发音、学说话?

不识啊


宝宝学说话家长需要做几种准备:

01思想和心态上:要坚信娃会说、能说,不要让你的焦虑挂在脸上。

我的孩子一开始说话都是轻轻的,他觉得这是很神奇的事情,但是发音非常少,老公就着急了。因为我老姨家的孩子说话晚并且一开始发音不清楚,所以我心里就不那么着急,要相信孩子。


02 多听才会说:这个年龄段可以大量的陪读绘本,妈妈可以读的有声有色一些,让孩子通过声音和画面去想象故事的趣味性。

如果不会讲,可以网上搜音频,我也录过一些。通过故事里的不同角色扮演,让他开心起来。


03 注意让孩子观察妈妈的嘴型,并鼓励孩子发简单的新节,比如g开头的都是复杂新节,d开头的都相对简单。

培养孩子发音的成就感。有些绘本只有拟声词,很适合小宝宝发音练习,比如《噗噗噗》和《蹦》这本书我宝宝三周岁还很喜欢看。


04借用游戏练习声线发育。有款桌游就是把卫生纸撕成小沫沫,让孩子用嘴吹,卫生纸就到处飞,这个游戏可以锻炼脸部肌肉,促进他大声发声,而且宝宝一般都很爱玩。

05一起唱童谣吧。有些简单的儿歌,可以让孩子跟唱,比如《数鸭歌》,那时候我们只让他说:二四六七几?他说:八。还有手指谣系列:大拇哥、二拇弟、中咕噜、四小弟、五姑娘去看戏。一边按摩手指,一边唱着歌,因为手指谣基本都押韵,又有动作,孩子就会觉得很有趣。

06 关注孩子感兴趣的音节。有时候他会反复说几个音,说到你都烦了还会说,这时候不要打断也不要引导他说别的,这是他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有时候他会要求你说很多次某个音节,然后每说一次哈哈大笑,也是非常有趣的。


总之,每个孩子的语言发音成熟时期不同,没必要因为别人家孩子讲话早、讲话多、讲话清晰就觉得自己孩子是不是有问题。通常这时候,老人都会跟你说:你小时候也这样。其实也是安慰你。

妈妈的发音清晰度是很重要的,是不是普通话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尽量讲普通话。如果做不到,就尽量发音准确,哪怕你自己听起来怪怪的,但孩子没这个感觉的,他都觉得有趣。


筝小钱


对于题主的困惑和焦虑,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感同身受。元宝也经历过同样的情况,他到1岁6、7个月的时候,也同样只能说简单的双音节词,最常说的几个词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不好”、“还要”,总共的词汇量也就3、50个吧,很长时间都是这样一种状态,看不到什么改善,直到我辞职做全职爸爸,从爷爷奶奶手上接过带孩子的工作之后,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现在孩子2岁5个月,能够说很多完整的句子了,能够比较清楚的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

其实,孩子语言能力发育慢,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为什么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缓慢?

一、不同孩子的生理发育节奏是不同的

虽然说孩子的生理发展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大致相同的发展特征,但是每个孩子的特质是不同的,有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的较早、有的则比较晚,除了更家庭氛围、生活环境有关系之外,自身的心理特质、身体发展状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只要不是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原因导致的,孩子的语言能力都会发展起来,时间早晚不同而已。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男孩的语言能力发展普遍比同龄的女孩要慢一些,以我们家为例,姐姐在1岁3个月大的时候已经能够用很复杂的连续语句跟我们做交流了,而先在岁5个月的元宝弟弟仍然不能达到姐姐1岁3个月的水平,还有很多认识的朋友、邻居家普遍存在这样的对比差异的情况,作为家长,尤其是男孩的家长,真的不要太着急。

二、孩子的自信心不足,会导致说话迟缓

语言的表达,是孩子突破行为表达的一个重要表现,相比于行为的沟通方式,用手指着想要的物品、哭闹而言,语言的表达,需要孩子组织词汇、训练发声、大脑思维协调,这个难度要大得多,更需要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心、勇气去做尝试。

有些孩子,安全边界相对较小,从小被呵护的多,或者被训斥的多,都可能导致自信心不够,不敢开口说话。

三、需求被及时满足,没有表达的诉求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首先发展的是动作的能力,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比如说想喝水、想玩玩具、想要妈妈宝宝、拉臭臭了,孩子除了哭之外,往往会通过伸手指着想要的物品、发出嗯嗯哼哼的声音来引起父母家长的注意。很多家长因为带孩子时间长,对孩子的行为动作语言已经非常了解,孩子手指头一伸,爸爸妈妈就知道孩子要干什么,也不用继续问孩子,就满足孩子的需求了。

这样的做法,导致孩子没有机会进一步表达需求,无法练习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诉求,导致孩子的语言能力被抑制,缺少了锻炼的机会。

元宝以前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当他需要某一样物品的时候,他会伸出小手、伸长了脖子喊“内个、内个(那个)”,爷爷、奶奶、妈妈和我马上就能会意过来,不带询问,直接把孩子需要的东西拿给了他,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这种交互模式,懒得说话了,导致我后面花了很多精力重新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

四、语言刺激、互动太少

孩子的语言发展,首先需要大量的语言、词汇的输入,也就是说,要多听,听不同的词汇、重复的词汇、清晰准确的发音、适中的语速,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吸收词汇、训练语言能力的基础。

很多家庭存在这样的问题,白天由老人带孩子,语言沟通少,或者来来去去就是吃喝拉撒玩那么几件事情,没有更多的情感交流和内容沟通,父母下班以后,多半也就是问问孩子今天吃的好吗?玩的开不开心?没有跟孩子就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没有足够的语言刺激、感兴趣的互动交流,听的少了,能说的也就少了。

五、语言环境杂乱

这是不少家庭存在的困境,由于中国的地域特性、不同地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方言体系,尤其是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家庭,语言体系丰富,这样很容易给孩子带来语言学习的困惑,尤其是很多习惯说方言的家庭,普通话不标准,或者一家人说几种不同的方言,这些问题,都会给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带来困扰。

六、心理性原因

这类因素的孩子很少,一种原因有可能是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打架的家庭,甚至拿孩子撒气、对孩子不太过问的,会导致孩子情绪紧张、焦虑,不愿意表达出来。另外一种则多半是自闭症的孩子,这类星星的孩子,先天不喜欢进行表达,自我封闭,或者受家人的影响,性格慢慢变得自闭,不愿意说话。

我有一位前同事的孩子,从小由奶奶带着,奶奶是一个不喜欢跟人交流、独来独往的个性,很少说话,以至于孩子被带的也不爱说话,一直到3、4岁还是这样,后来去进行检查,确认是患上了自闭症。

可见,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

七、生理性原因

如果孩子到了2.5-3岁的时候,仍然不怎么说话,就需要去做检查了,不排除有生理性的原因导致语言能力发展缓慢,比如口吃、大脑方面的疾病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才行。

如何改善这种情况?

一、多跟孩子进行丰富的语言交流

对孩子的语言刺激,应该越早越好,当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放一些柔和的音乐、启蒙儿歌,爸爸妈妈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可以面对着孩子,轻声的聊天、说话,不要觉得孩子听不懂,你说的话,她都听着呢。

孩子稍大以后,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多聊一些有趣的话题,关于绘本、玩具、日常生活、自己的工作、外出游玩、看到的动物,尽量用不同的词汇进行沟通,刺激孩子的听力和对词汇的吸收,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孩子进行大量的语言词汇的输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孩子自然会开口说话了。

二、少看电视、动画片和电子产品

电视平板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因为可以看视频、动画片,丰富的画面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安静下来,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喜欢让孩子抱着手机、平板看个不停,其实这样的危害非常大。

视频、动画片属于典型的单项信息输出,和孩子之间完全没有任何交流、互动,也没有给孩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孩子不需要说法、不需要表达和反馈,只要看就行了,没有机会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动画片的语境复杂,不利于孩子对语言词汇的输入,给年龄太小的孩子看动画片,弊端太多。

此外,长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的想象力、书面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坚持绘本阅读

父母在家陪伴孩子的时候,可以多跟孩子进行绘本阅读,绘本阅读不是把绘本扔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看,而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宝贝一起,边读、边说、边讨论,结合生活、游玩的经历进行绘本的故事分享,让孩子融入到故事的场景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更用心的听你说,看绘本上的图案,产生关联想象力,这样的做法,更有利于孩子强化对词汇的认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好的绘本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各种动植物物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季节更替等,让孩子知道,除了自己生活的小家庭,还有一个广阔的世界等着孩子去探索。

因为我这大半年来一直坚持给元宝做亲子阅读,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早期的时候,我给孩子读绘本,他最多只能安安稳稳的坐一分钟,然后就跑开了,现在则能够安静的坐在我的怀里,听着我给他讲很长的绘本故事,听的过程中,还时不时会插几句,表达一下故事的情结,虽然他还不会认字,但是那种认真的态度,已经充分的说明,孩子爱上阅读了。

四、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说出来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哭闹、用手指着物品哼哼,或者用很简单的词汇、很含糊的发音来提出要求,这个时候,即便家长明白孩子需要什么,也要尽量故意装作没听懂,让孩子进一步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刺激训练,加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元宝在1岁半左右的时候,需要喝水、吃东西、拿玩具,都还是习惯伸出手指着想要的物品、伸长了脖子喊“内个、内个(那个)”,我就开始纠正这个习惯,每次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我会先问他“要哪个?”,我指着水壶说“要喝水吗?”,孩子如果点头,我就反复跟他说“喝水”、“水杯”,让孩子跟我学,时间长了,孩子慢慢变成说“喝水”,我又会问他“谁要喝水?是元宝吗?”,孩子慢慢又学会了“元宝要喝水”,接着我再训练他“请帮我拿水,元宝要喝水”。

通过这样反复的、带有引导性质、诱导孩子表达诉求的方式进行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意愿会逐步得到改善。

五、跟孩子互动时,注意技巧

跟孩子的互动,要注意一些技巧。

1、语速的控制,不能太快,太快的发音,孩子不容易接手、理解。

2、保持标准、一致的发音,不管你是用普通话还是方言,语言的一致性,对于刚开始学习语言的孩子是很重要的。

3、跟孩子重复重要的词汇,比如孩子要喝水的时候,你把水杯拿给他,同时可以跟孩子说“这是水杯”、“用水杯喝水”、“水杯”,强化孩子对重点词汇的认知和记忆。

4、情景化沟通,比如跟孩子回顾幼儿园一天中有趣的事情,回顾去动物园看了哪些动物、动物有什么表现等等。

5、让孩子说,不要替孩子说。

六、多听有韵律的儿歌、古诗词

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开始,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听一些简单、节奏明快的儿歌、古诗词的诵读,可以听音乐的,也可以父母自己诵读,这种节奏感、韵律感,有助于加强孩子的记忆。

我经常给孩子听各种儿歌、声律启蒙等音频,听的多了,孩子有时候会不自觉的跟着一起唱、一起说。

七、多带孩子去公共场所训练社交能力

封闭的环境不利于孩子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对社交能力、语言沟通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比如小区的露天活动区、活动中心、孩子集中的游乐场,让孩子融入到群体中,跟其他的孩子互动、交流,通过社交的训练,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


我是元宝爸爸,家庭教育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家庭教育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一起关注孩子成长和家庭环境建设的话题!

元宝爸爸聊育儿


大家好。我是一名语言康复老师,从事语言康复工作17年了。

首先,我认为,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只有顺从这种内在规律的发展,才是最好的。任何人为的干预,都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语言成长也是这样。

如果一个孩子生理上都正常,只是语言发育晚了一点,我非常不建议家长给孩子进行语言训练。虽然我是一名语言康复老师,我很想挣孩子语言训练的钱;但我不能,因为违背了语言成长的基本规律。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语言的成长,自然而然的发育,是最完美的。实践中我经常给孩子进行语言训练,我发现,任何人为的训练,结果都没有孩子自然发育的好。

所以我认为,除非孩子有生理上的问题,语言自身不能或很难发育,我们才需要人为去训练和干预。这是没人办法而为之的。如果孩子生理上正常,我建议不要去人为训练。

其次,这位家长描述,孩子一岁三个月了,只能说简单的双音节的词。

我认为,如果孩子生理上没有什么问题,这个语言发育水平,只能说稍微有一点晚,但也在正常孩子语言发育的范围之内。家长如果有耐心,可以等待一段时间,我估计很有可能会慢慢成长起来。

如果孩子生理上有问题,那就必须找专业语言康复机构训练了。

最后,我认为,如果这位宝宝生理上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应该不太大,家长不用太担心,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就可以了。如果生理上有问题,那必须找专业老师康复训练。

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关注我,给我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东方春光语言康复训练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有趣的形式训练孩子的口肌能力。

  下面提供几种在家就能做的口肌训练,十分简单易操作!

  1. 下颚训练

  食物是训练儿童口肌的好工具,特别是训练一些未能跟从复杂指令的幼儿。

  有些家长习惯剪碎食物方便宝宝进食,但其实反而会阻碍了口肌发展。

  家长除了可逐渐减少把食物剪碎,亦可把较硬的食物如菜茎、苹果条等,切成手指大小的条状,放在宝宝的大牙中间试着让他练习咀嚼。

  家长亦可以叫孩子用大牙咬住小木棒,然后跟孩子斗力,这小游戏可以训练孩子下颚的稳定性和力度,对改善孩子的说话清晰度很有帮助!

  2. 唇部肌肉训练

  有些孩子口水总是流不停,确实令家长苦恼。

  其实,孩子的唇部肌肉跟流口水和发音不正很有关系。

  如果孩子唇部肌肉较弱,未能把双唇合起来,口水就很容易从口腔流出,孩子也难以把合唇的字词如「爸爸、妈妈」准确地讲出来;

  或会错误地发出合唇尾音/-m/、/-p/,例如把「三」说成「沙」。

  家长可以把小木棒放在孩子的双唇之间,让孩子练习用嘴唇力含住木棒。

  也可利用吹泡泡及吹笛子来训练宝宝的唇部肌肉,吹气时协助或提示孩子做出圆嘴的动作。

  这样可以加强唇部肌肉的活动幅度及力度,并且有助提升儿童发圆嘴音,如「碗」的能力。

  3. 舌头肌肉训练

  舌头的协调能力也对儿童的发音有直接影响,如发音/l/(啦)和/d/(打)都需要我们控制舌头动作。

  家长可把美味的酱汁如果酱、花生酱等涂在宝宝的唇上,让宝宝伸出舌头舔走酱汁,训练他控制舌头的能力。

  以上的训练可加强儿童的口部肌肉能力,但如果发现儿童的说话及发音问题持续,应寻找专门的语言指导老师协助。


儿童康复指导金老师


我是一位二胎妈妈,我家大宝很有语言天赋,她一岁的时候就会说十几个词语了,一岁半的时候大多数常用的词语都会说,并且比同龄人会说句子也要早。

我家二宝现在九个多月了,现在也喜欢“咿咿呀呀”的自言自语。

我家两个宝宝,我平时喜欢做以下3件事:

1.平时多和孩子说话

在家的时候,我无论做什么都会尽量多的和孩子说话。比如告诉他,这是桌子、这是椅子、这是苹果、这是书····

我做事情的时候,也会说“妈妈,现在是在洗衣服”

带孩子去楼下玩的时候,会告诉她这是花、这是大树···

2.平时多带孩子去社交场合

我和老公都会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活动和聚会,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听到更多的声音、体验更多的生活场景。这样孩子就会更好的模仿大人的发音和说话。

3.多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

每晚都会给孩子读绘本,比如还会告诉书中的各种颜色、有哪种动物等。时间久了,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提高语言能力。


晖雪琳源


看了您的描述,孩子一岁三个月只会说一些叠字的话,也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妈妈不用过于着急,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让小宝宝更容易的发音和学习呢?几点建议如下:



一:妈妈要做"懒"妈妈,宝宝会更喜欢学说话

这个问题很多妈妈可能觉得难以理解,那么我来解释一下,宝宝在学说话的年龄段,通常都是手语和口语并用,因为有些时候宝宝说话还不顺畅,这时候宝宝想要某个东西情急之下宝宝通常就会用手指,很多勤快的妈妈会立刻领会了宝宝的意图,给宝宝想要的,殊不知您这样做就是扼杀了宝宝学说话的机会,不如做个"懒妈妈",稍微慢一点,耐心的等待宝宝把想要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您再拿给宝宝会更好。



二:多和宝宝交流,多说一些宝宝较容易理解的,比如常接触的人和事或者玩具等等

宝宝一岁多的这个阶段是他积累词汇的阶段,妈妈要有耐心,虽然宝宝现在有很多词语说不出来,但是妈妈多和宝宝交流,宝宝只要多听,很多词语句子的发音基本都会记住,这也是为宝宝长大后学说话,做积累。



三:宝宝发音不准,大人切莫嘲笑

很多人觉得孩子小,能懂什么,把逗孩子学说话当成了一种娱乐,孩子发音不准,惹的大人开心,这种做法不可取,宝宝虽小很已经懂得看大人的表情和言语,孩子会从大人的言语和表情中得到一些信息,比如是赞赏还是嘲笑,如果孩子每次学说话都得不到赞赏和鼓励,那么日积月累,孩子便会不愿意多说话。所以家长不要嘲笑宝宝并不标准的发音。


育儿叮当猫


一岁三个月的孩子只能发单音节,我们来看看一岁三个月的孩子正常情况下的语言发育。

1岁以后的孩子,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用单个动词,比如吃、抱、走,1岁半左右的孩子通常会说短句,比如妈妈抱、吃饭等。所以说,孩子一岁三个月只能说双音节的词,只是语言稍微有些落后,作为父母想要孩子更早更好的来说话,就需要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语言。

让孩子多听

父母需要和孩子多做交流

和孩子的交流什么时候开始,当然是越早开始越好,月子里的孩子,父母就可以开始交流了。怎样来交流呢?我们常说听说读写,听是在第一位的,对于语言不管是我们的母语,还是英语都是多听,才能多说。

所以,多和孩子交流,给孩子创造听的环境。妈妈可以在给孩子喂奶、换尿布、洗澡、逗孩子玩的过程中,告诉孩子自己正在干的事情,让孩子有一个语言环境。

让孩子多多开口

孩子语言的发展阶段,到1岁之后,孩子会去模仿,比如用动物的叫声代替动物,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多开口。

父母需要做的事:

1.给孩子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不要代替孩子来做;1岁多的孩子开始可以借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想要某样东西,很多父母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会直接不等孩子说完,就代替孩子做事。这样的做法,会减少孩子开口的机会。正确的做法,耐心等待孩子用手势或者短句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多重复孩子的意思。怎样来重复呢?当孩子表达的不是很清楚的时候,妈妈可以把孩子的意思讲出来,再去询问孩子,是这个意思吗?在妈妈重复孩子话的时候,多了一次和孩子沟通的意思,也让孩子学会了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带孩子多和同龄人去玩

两岁前的孩子,并不会和同龄人在游戏中互动,但是家长带着孩子去和同龄人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听的机会,以及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我们说这样的机会,让孩子接受到了更多的外部信息,会在无形中促进孩子讲话。

我女儿的一位玩伴,两岁多的时候,说话口齿不清,只有自己的奶奶能够明白,跟着同龄人玩了两个多月,孩子的语言是飞速猛进。还有很多孩子过了两岁还不说话啊,结果上了幼儿园没有几天,孩子就像打开了话夹。

多给孩子读绘本

为什么要给孩子读绘本,读绘本可以给孩子磨耳朵,可以增加孩子和父母的沟通机会,还可以给孩子积累词汇量。从小听绘本的孩子,因为她接受的语言频次特比多,所以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也会早很多。

我女儿就算是绘本的受益者,不到半岁开始读绘本,每天晚上都要看书,她自己说话特别早,两岁的时候,就能够说有逻辑的短句子了。


豌豆妈妈育儿


宝宝说话有早有晚的,大家不要太着急,我们需要一些耐心去引导他们说出口。

1、和宝宝相处时,不要吝啬你的言语,要多和宝宝互动。例如,给宝宝洗澡时,就和宝宝说“洗澡啦,脱衣服了”、“玩水了,好开心呀”等等一些描述性的语言。

2、给宝宝认识物品或动物时,需要一致。例如,小狗,不要一会“小狗狗”,一会“小汪汪”。以免宝宝混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而不敢开口。

3、和宝宝说话时,多用简短的话语,重复性的说给宝宝听。

4、当宝宝开口说话时,宝爸宝妈们可以多多重复他们的话,激起他们说话兴趣。

5、在宝宝不想开口时,就多多做一些引导,可以多多问宝宝一些问题,让他们给出回应。例如,指着苹果说“把苹果拿给妈妈”,让不会说话的宝宝拿给你,等等。以此来让宝宝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开口说话。

6、对已经开口说话,但是只能说很少的话的宝宝。我们可以帮忙把宝宝的话,表述的更完整、更准确。但是这其中不要打断宝宝,也不是要纠正宝宝的话,我们需要的是扩展、延伸,鼓励宝宝同时说出学会正确的表达。

宝爸宝妈们一定要记住!当宝宝开始开口说话时一定要及时回应,因为你的回应会让宝宝感到快乐,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同时也不要忘了多多交流,耐心的等待。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当然有不正确的地方也需要大家来指导、更正!


肋骨麻麻王琴


语言障碍矫正是一个复杂的系列工程,教学课程有严谨的科学规律,为了让大家能够由浅及深,听懂,学会,我们尽量把课程生动化、简单化,方便孩子、家长完成初级训练。

吐字清晰,字正腔圆,是每个人说话发音的基本标准,那么这就需要谈到一个术语“声调”,您知道什么是声调吗?

声调及作用

1. 声调也可以成为字调,通过声音的高低、升降、滑动等,用来区别词字的意义。

2. 声调的变化使语言富有韵律、节奏,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情感。

调值和调类

1、声调的种类。普通话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升、去声 。

2、声调的实质,指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形式。普通话里有高平调(55)、高开调(35)、降开调(214)、全降调(51) ,

3、很多人把轻声当做第五个调类,但语言学家一般不把轻声当作声调看待,认为轻声 是汉语中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变调现象,在全国的广大方言和普通话均有出现。因为它没有固定的调值。

声调的标记法:五度标记法

普通话的调值是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提出来的。又叫“五度制调值标记法”

五度标记法 解读:‍

画一条竖线,分作四格五度,表示声调的相对音高,并在竖线的左边画一条线,表示音高升降变化的形式。分别表示“高、半高、中、半低、低”五度,依次用“5、4、3、2、1”来代表。然后在比较线的左边用曲线或直线表示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升降幅度。

1、阴平 55 啊 调值为 [55]

阴平调高而平,即由5度到5度,调值为55。因此阴平调又叫高平调或55调或第一声。

2、阳平 35 爬 调值为[35]

阳平调由中到高,即由3度升到5度,是个高升的调子,调值为35。因此阳平调又叫高升调或35调或第二声。

3、上声 214 老 调值为 [214]

上声调由半低音先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即从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是先降后升的调子,调值214。因此上声调又叫降升调或214调或第三声。

4、去声 51 次 调值为[51]

去声调由高音降到低音,即由5度降到1度,是个全降的调子,调值为51。因此去声调又叫全降调或51调或第四声。

四声发音口诀

普通话的音调您看懂了吗?测一下您的语音发音吧,

可以参考一下数值,找一找老乡。


阳光语言矫正师


谢谢你的提问。

帮助1-2岁宝宝学语言有至少6个方法,简单实用,操作性强,就是要坚持。先来了解下宝宝语言发展的规律:

0-1岁为语言感知阶段,宝宝是不会说话的,完全靠感官来感知外界,视觉是模糊的,饿了、渴了、尿湿了就哭,所以,哭就是她的语言。

1-2岁为语言理解阶段,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理解大人们的语言了,由于表达起来不够全面,只会说单个字或简短的电报句。有的男孩子根本不开口,这也是正常的,因为生理因素,女孩稍微会早一点开口。


帮助宝宝练习发音、学习语言的6个技巧:

1、【吹气练习】

准备:吹塑纸若干,剪成碎片。

练习方法1:把碎片吹塑纸用一个透明的塑料罐子装着,引导宝宝朝着罐子里面吹气,每当吹一口气,罐子里的纸片便会旋转飞起来,非常好玩又有趣。


吹气可以帮助宝宝很好地练习发音,每天练习2-5次,每次2分钟,有的宝宝都玩不腻。

练习方法2:事先画好的人物图,沾上水彩颜料,和宝宝用吸管吹出彩色的头发。如下图。


2、【说单个动名词练习】

准备:买些常见的动物、水果、衣物等图片。

练习方法:

第一步:每天2-3张图,反复用夸张的嘴形告诉宝宝,这是“西瓜、西瓜、西……瓜”。

第二步:每天抽几张,邀请宝宝找出哪个是西瓜,哪个是苹果,哪个是小猴,让宝宝用手指出来。前提是宝宝都已经认识过这些图片,先从两张开始练习,逐渐增加数量。注重过程都愉悦性,多多鼓励宝宝。

第三步:妈妈拿着西瓜图,问宝宝这个是什么?鼓励宝宝开口说出来,如果步说也没关系,多练习几次。

每次出门去玩,就可以问宝宝我们出去玩,去不去?好不好?要不要,鼓励他说出一个字。其它动词、名词也是类似方法。


3、【自然之声】

准备:青蛙、小鸡、小鸭、小狗等动物图片

练习方法:和宝宝一起模仿动物的叫声,还可以来一个动物之家的演唱会,这是所有宝宝的最爱。

我爱我的小青蛙🐸,🐸青蛙怎么叫?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

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么叫?叽叽叽 叽叽叽 叽叽叽叽叽

我爱我的小鸭小鸭🦆 🦆小鸭怎么叫?嘎嘎嘎 嘎嘎嘎 嘎嘎嘎嘎嘎

我爱我的小狗🐶 ,🐶小狗怎么叫?汪汪汪 汪汪汪 汪汪汪汪汪


音乐具有提升人记忆力、注意力,促进学习兴趣的效果,其效果比普通的教学好一百倍。



4、【触摸书】

准备:触摸书若干。

练习方法:有的触摸书专为0-3岁宝宝准备,带洞洞的书可以引导宝宝抠动,小鸡的书可以触摸到书中小鸡的仿真毛茸茸的羽毛。一边摸一边模仿小鸡的叫声,说出小鸡的身体不同部位,提升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语言,丰富了词汇量。


教育源自生活,平时走到哪里,都可以借助周边的环境,让宝宝多摸、多看、多听,这是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环节。


5、【亲子共读】

准备:各种适合宝宝的0-3岁书籍、撕不破的书、布书等。

练习方法: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的人陪宝宝一起阅读,大声读给宝宝听。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许多神奇的现象。量的来源除了生活中,然后就是书本里。


6、【356个成语】

准备:配图的成语若干。

练习方法:每周1-3个成语,边看图边听成语,从听-----到认知-----表达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可以找些常用的成语,例如:白发苍苍、一刀两断、支离破碎等等。

例如:爱吃甜食的蚂蚁🐜爬满了整块面包,引导宝宝说出:“比比皆是”。


我是灵动育儿,高育婴师培训讲师,从事教育十六年,一位终身成长型妈妈。每天分享你关心的育儿资讯,愿意陪伴你一起成长!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