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俄罗斯要付出代价的保护叙利亚?

取之有道道


自华约解体之后,叙利亚成为了俄罗斯最好的盟友,并且一直以来得到俄罗斯的保护和帮助。

2005年,小阿萨德总统就任以来,第一次访问俄罗斯,双方达成了系列协议。俄罗斯免除叙利亚所欠的大部分债务,叙利亚则采购了大批军火,并允许俄罗斯进一步完善、扩大叙利亚境内的塔尔图斯港口。

至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冲突后,美国在东欧部署了反导系统。随后俄罗斯与叙利亚达成协议,在叙利亚境内部署反导导弹,并进一步扩建塔尔图斯海军基地。

军事基地的支持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是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交通要道,周边与各国接壤,处于欧亚非三洲接壤处的叙利亚,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素来被大国所重视。

塔尔图斯军事基地的存在,使俄罗斯海军可以扼地中海、黑海、红海、印度洋要隘,保持在此地区的影响力。

俄罗斯海军在印度洋开展行动时,塔尔图斯基地也是提供后勤补给的最近港口。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的租借费用,一年不过二百万美元,且借款还被用作购买俄制武器,极其划算。从各方面考虑,俄罗斯都不能放弃塔尔图斯海军基地。

经济贸易伙伴关系

叙利亚与俄罗斯保持着重要的经贸关系,据世界武器交易分析中心统计,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火买家,一度是俄制武器的第三大买家。

俄罗斯目前对叙利亚投资总额达到了200亿美元,双方近年来签订的军事合同总额更是高达40亿美元,叙利亚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向俄罗斯购买了7亿美元的武器,简直就是俄罗斯的摇钱树。

如果亲俄罗斯的阿萨德政权倒台,将影响到俄罗斯的军火贸易,对于俄罗斯重振国力,恢复军事强国的努力产生影响。

政治原因

除此之外,俄罗斯帮助叙利亚还有政治原因。首先,叙利亚是俄罗斯在阿拉伯国家的主要盟友之一,如果这个时候俄罗斯对叙利亚不闻不问,那会让其他盟友国寒心,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

而且俄罗斯在中东地区需要有个出海口来代表俄国的利益,叙利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俄罗斯作为叙利亚政府的盟友,一直通过政治、外交、物质和军事手段提供支持;自2015年9月开始,俄罗斯更是直接参与到叙利亚战事当中。

通过长期经营,俄罗斯不仅提升和发展了与叙利亚政府的关系,而且在叙利亚牢固地建立和扩大了军事存在,从而成为影响叙利亚局势演变的关键角色。

2018年再度连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罗斯经济?几百万印度女犯人为何与男子关在一起?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大部分答主都是说了俄罗斯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外国基地和自己的战略要地等。这里我就不多附和了,这些都是原因之一。

不过我更加疑惑的是,这次俄罗斯可能会吃大亏。记得我们学英语的时候有个小阅读理解特别像现在情况:


楼上的一位每天都是上晚班,回来后可能太累把两双鞋一扔再去休息。楼下的这位可就苦了,每回都被这声音吵醒。于是楼下的对楼上的诉苦,希望对方能注意点。这一天楼上扔了一只鞋后想起来楼下那位苦逼的先生,于是第二只鞋就轻轻放下了,结果楼下这位就整整一夜没睡。就怕自己刚睡着就被另一只鞋给吵醒,现在作战地区已经被美国选定。这是第一个缺憾,作战地不能自己选择。而更加关键是作战时间只能被动接受,美国随时可以开战俄罗斯却必须时刻准备!这是第二。那么第三怎么打,打多大?是空袭几下慢慢磨死你还是来个闪电战?美国等国的选择余地颇大,这使得俄罗斯极为的不利。


这些事情联系起来,前段时间的驱逐俄国外交官事件可能就是一场演习罢了。你们别以为战争离我们有多远!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斐迪南大公被杀时,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俄国德国甚至奥匈帝国的皇帝对此都十分冷淡。后来事件的发展这几个参战国都始料不及的,你们可以选择何时开战却不知道何时能解决战斗!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创伤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仇恨依旧埋藏在各个参战国心中…… 别以为一切都以远去,战争离我们不远!


笑看风云史


对这个问题,老鹰航空谈下看法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个大国“毫无保留”的去保护一个小国,去和世界上最强的美国对抗,背后一定涉及到俄罗斯自身的核心利益。

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经济曾经有着十年的疼痛期,由此带来的国力大幅缩水,在军事、外交、政治方面俄罗斯都是处于一种非常保守的自守状态。但是从2000年之后,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强势走高,俄罗斯算是守得拨云见天颜,赚大发了。要知道俄罗斯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油价最高的时候达到140多美元一桶。石油让俄罗斯依稀之间恢复了往日苏联时代的底气,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挑战力量。这当然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美国2012年开始依靠页岩气技术突破了国际石油能源局面,操盘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并在2016年达到了26美元一桶的历史性低价,这种间接性经济操盘能力让俄罗斯“很受伤”。除此之外,美国还想继续执行“釜底抽薪”策略,从根本上压制俄罗斯,不让其再次翻盘。

如果说打压石油价格是让俄罗斯失去“造血能力”,那么,“釜底抽薪”就是要给其“放血”,双管齐下,才更有效果。

这样的“放血”就是当前的叙利亚战争,毕竟持续性的军事行动最消耗国力。

对于俄罗斯而言,相信也是看到这一层战略背景。但是对于美国的这样战略性封锁策略,叙利亚战争对于俄罗斯而言也是一种最有效的“破局”方法,因为叙利亚的背后就是中东,中东这一地区盛产什么东西,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政府成功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就算是在中东站稳脚跟了,并且能够对整个中东形成最有效的控制能力。说白了,就可以控制全球石油供给,那么石油价格就在其控制之下,从而彻底打破美国的“造血”和“放血”策略。

因此,小小的一个叙利亚,竟然成为了两个大国之间较量的关键点,现在美国支持反对派武装,还拉上了英国和法国进行军事介入,而俄罗斯一家之力强力支持叙利亚,堪称一个缩小版的“大战”。

未来局面如何发展,我们坐山观虎斗就是最好的策略,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无论什么局面对我方都是极其有利的。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如需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科技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问题,不做如何复制粘贴。


老鹰航空


俄罗斯力保叙利亚一定是事出有因,除了维护自身利益,其实两者之间也有矛盾存在。

一、俄罗斯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有唯一的境外军事基地。这是俄罗斯制约中东、保存军事实力的重要战略位置。但叙利亚反对派至今为做出承诺,能向俄方继续保留该基地。


二、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对叙利亚投资总额高达200亿美元,叙利亚一向是俄罗斯在阿拉伯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大量武器装备交易输出到叙利亚,军事合同近些年就达40亿美元!

三、战略地位特殊。叙利亚是阿拉伯地区重要的军事地区,俗称“无叙不和”俄罗斯插手阿拉伯地区,必然要掌握叙利亚地区,对于自身安危也是一种保障,一旦叙利亚落入欧美控制,对俄罗斯而言,将面临巨大威胁。

四、俄罗斯侨民。俄罗斯目前有三万多人身处叙利亚,位保障国民安全,俄罗斯不得不插手,维护地区稳定,保护侨民。

特朗普早已急红了眼,俄罗斯却要力挺“老盟友”,形式已剑拔弩张,中东地区向来是欧美各国的武器试验基地,看来避免不了血雨腥风。


泰国音乐教育博士


阿萨德与普京

一、俄罗斯不惜一切代价出兵叙利亚是为了保住阿萨德政权

在冷战时期,中东有很多阿拉伯国家曾经是苏联的盟友。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大大削减。2003年,美国人推翻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2011年,美国人策动的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利比亚、突尼斯、埃及合法政府纷纷被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成为了俄罗斯在中东的最后一个盟友。

俄罗斯与叙利亚阿萨德的友谊可以追溯到阿萨德的父亲哈菲兹·阿萨德时代。1970年,哈菲兹·阿萨德发动“纠正运动”,掌握了叙利亚的实权;1971年,哈菲兹·阿萨德成为了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采取了亲近苏联的外交政策。1980年,叙利亚与苏联签订了《叙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解体以后,叙利亚继续保持了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

2011年,受到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叙利亚内战爆发。到了2015年9月,叙利亚只剩下8%的领土控制在阿萨德政权的手中。为了保住阿萨德政权这个中东最后的盟友,俄罗斯一次性出动80000军队帮助阿萨德政权。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数据,俄罗斯空天军共进行了至少2.3万次战斗飞行,发动空袭约7.7万次,消灭极端组织武装份子约2.8万名,摧毁油品加工输送厂3000余个,收复500余个被“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占领的居民点。

可见,为了保护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俄罗斯可谓不惜一切代价!

叙利亚前领导人哈菲兹·阿萨德与苏联前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二、保住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对于俄罗斯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开篇就为大家介绍了叙利亚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为何还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阿萨德政权的根本原因。目前,俄罗斯在叙利亚重建了塔尔图斯海军基地、新建了赫迈米姆空军基地。通过这两大军事基地,俄罗斯在中东、地中海影响力剧增,又确保了黑海出海口的畅通。可以说,俄罗斯虽然为了保护阿萨德政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获得的战略利益更大。在中东,俄罗斯影响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仅仅是2018年,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就先后三次访问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关系也越走越近,沙特也于近期邀请俄罗斯普京访问,希望普京能够帮助解决也门问题;在地中海,有了塔尔图斯海军基地,俄罗斯对地中海沿岸北约国家的威慑力大增,可谓是抄了北约的后面;黑海出海口,也就是土耳其海峡是俄罗斯海上最重要的运输线路之一,随着与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共同利益越来越多,俄土关系改善,黑海出海口对俄罗斯越来越畅通。

此外,美国为首的北约,已经从苏联时期的12个成员国扩充到了29个成员国!苏联前加盟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已经加入北约,格鲁吉亚与乌克兰也积极申请加入,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被挤压的非常重要。通过介入叙利亚内战,俄罗斯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不仅打破了美国的围堵,还在中东给美国添了大麻烦。一定程度上,美国也不得不在叙利亚问题上看俄罗斯的脸色,这就给了俄罗斯更多与美国博弈的空间!

欢迎大家讨论,出兵叙利亚对于美国是对是错?


美国观察室


如果叙利亚没有它重要的地理位置,俄罗斯也不会耗费重金介入叙利亚战事,更确切的说,俄罗斯必须介入叙利亚战局。

首先,叙利亚和俄罗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当其冲的就是石油管线。俄罗斯的国家收入70%来自石油天然气出口,其中一大半出口欧洲,因此控制油气出口欧洲的管线就等于掐住了俄罗斯经济的命脉。

当前,当前美国已经控制了中东一半以上的油气资源:沙特,卡塔尔,伊拉克都受美国控制,接下来美国还想控制油气管线。而这油气管线分为两派,一派叫做什叶派管线,这条管线可以理解为亲俄线。该线于1952年投产,长达800公里,每天运输量可达30万桶,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就将什叶派的一个重要管道炸毁。

2011年7月25日,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签署建造什叶派管线协议,该管线得到了俄的大力支持,该管线建成后,将抛弃石油美元,这对美国利益造成严重威胁,想阻止什叶派管线的修建就必须推翻巴沙尔。

而另外一派则为亲美线,叫做逊尼派管线,美国规划了把卡塔尔南帕尔斯油气田的石油天然气,绕过伊朗,经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送往欧洲。

看出来了没有,无论是哪条管线,都要经过叙利亚,但是巴沙尔不听话怎么办?推翻他!这也是美国支持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库尔德人的原因。如今叙利亚局势明显朝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库尔德人想要独立出来基本不可能了,美国的管线计划岌岌可危。

除此之外,俄罗斯在想要在地中海立足,必须得靠叙利亚。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作为俄罗斯在地中海的唯一立足点,显得尤为重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海军曾在那里建有海军技术维修和后勤补给点,主要为苏联海军舰只提供技术保障、燃料和后勤补给,苏联解体后塔尔图斯港就落寞了。

随着俄罗斯深度介入叙利亚战事,在塔尔图斯港停靠的俄罗斯水面战舰、潜艇越来越多,两国成了一只绳子上的蚂蚱,巴沙尔也心甘情愿地与俄罗斯签订有效期为49年的协议,批准俄军在塔尔图斯港驻军,并且扩建成海军基地。这对俄恢复自身海上实力、建设海军力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美国海上霸权形成一定牵制。

最后就是出于地缘平衡的需要,中东由于宗教派系不同被分成了两大派别,俄罗斯想打造的,是以三个国家为核心的什叶派之弧: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美国的盟友是沙特、阿联酋等逊尼派国家,这两大派势不两立,互相争斗。

从现在的大局上来看,现在什叶派并不占优势,伊朗常年被美国制裁,伊拉克还没完全从战后走出,叙利亚饱受战争困扰,俄罗斯如果再不出手帮忙,任由巴沙尔政府被推翻,那么什叶派很可能走向崩溃,谁还愿意成为俄罗斯的盟友呢?普京的地缘政策也要推倒重来了。

从各个角度来说,普京帮叙利亚必须是不计代价的,而且只能赢不能输。


金十数据数鸽


肯定是对俄罗斯有利益关联啊,俄罗斯又不是圣母。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

1,叙利亚是俄罗斯在阿拉伯世界的最重要盟友,两国近50年的盟国关系也是俄罗斯保护叙利亚的重要政治考量。

2,叙利亚塔尔图斯军港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唯一的军事基地。此基地对俄黑海舰队至关重要,关乎到俄在中东,地中海区域的军事力量投射。

3,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唯一据点,是俄罗斯战略防御圈最后的缓冲地带。失去叙利亚,俄罗斯就失去了在中东的立足点,就失去了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影响力,其在中东地区的势力将不复存在,俄罗斯战略上的损失将无法估量。保护叙利亚,可以保持并拓展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4,叙利亚如果被美国推翻并控制,那么什叶派之弧将会断裂,伊朗在中东独木难支。整个中东都将会被美国控制,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巨大的威胁。


雾影wy


俄罗斯国家利益使然。

俄罗斯不惜跟西方硬杠也要保下巴沙尔,并不是因为普京跟巴沙尔交情有多铁,也不仅仅是因为叙利亚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或者俄罗斯需要叙利亚的能源供应。最主要的是,俄罗斯需要叙利亚这个门户,作为抵御西方压力的缓冲带。


当前的俄罗斯处境堪忧。长期以来赖以支撑经济成长的大宗石油天然气商品遭遇西方制裁,导致出口滞销,国内经济陷入寒冬,不增反退,并且复苏遥遥无期。经济的衰退的同时又遇上国际政治多变之秋,传统的反美反西方政权纷纷倒台,周边国家基本都换上了亲美的资本主义政党,这让俄罗斯的战略环境变得不再安全。再加上西方还处处紧逼,围绕着俄罗斯建设雷达监测和防空防导系统,打算把俄罗斯紧钉在欧亚大陆上,一有点风吹草动西方就能了如指掌。这让俄罗斯感到浑身不自在,甚至对自身处境感到岌岌可危。



普京显然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即使现在流年不利,但北极熊与生俱来的高傲可不容许人随意揉捏。而俄罗斯要想破开西方的包围圈,避免被围堵,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能让这个包围圈成型。当前,俄罗斯已经只剩下叙利亚这一块门户,要是再让叙利亚落入西方的阵营,那么西方对俄罗斯的包围圈就将真正成型,即使俄罗斯到时候再如何反抗,那也已经无济于事。


为了不被围堵,普京宁愿放弃国内经济的增长,不惜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叙利亚战局。俄罗斯在叙利亚有两处军事基地,也是冷战后俄罗斯在境外最后的军事基地,军事基地的运行以及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的开支,加起来每天要花费成百上千万美金,这对当前的俄罗斯而言可不轻松。但即使是这样,俄罗斯依然选择站在叙利亚政府身后,甚至在西方已放出要出兵叙利亚的宣告后,依然不为所动,大有跟美英法硬搏一把的决心。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我想俄罗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这一次是不会对西方退让的。因为俄罗斯虽大,但已经退无可退!若只能一战,那便战吧!
俄罗斯在叙利亚部署的S-400防空系统


兵者诡道也


俄罗斯并不是无代价地保护叙利亚,维持住阿沙德政权的统治,对俄罗斯来说,可以获得很多利益,这些利益,不是其他国家可以代替的,所以俄罗斯必将继续驻兵叙利亚。那么到底都有哪些利益呢,我们不妨认真分析一下:

1、助伊朗构建什叶派之弧

伊拉克翻天之后,占据人口大多数的什叶派开始上台执政,与伊朗的关系得到了改善,甚至打得火热,如果不是美国在背后盯着,估计这两国都能穿一条裤子。因此,伊朗成为了中东诸国的高个子,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他们试图建立一个包围沙特和以色列的什叶派之弧: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也门(也门胡塞组织)等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战略包围圈。

这个包围圈不但可以对以色列与沙特这样的逊尼派国家进行战略压制,而且可以破坏美国的中东战略,为伊朗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能够抵消欧美国家的部分经济制裁的影响。当然,俄罗斯肯定是站在伊朗这边的,对于构建什叶派之弧也是非常支持,毕竟也能将俄罗斯的势力延伸到中东与地中海,对欧美国家进行战略反制。而叙利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容有失。

2、掌控石油摒弃美元结算

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掌控着全球的石油资源,虽然不是直接掌控,但是美国在中东有很多军事基地,沙特、科威特、伊拉克等重要产油国都得看美国脸色行事,如果因为石油问题惹得美国大叔不开心,分分钟让你下台走人,甚至国破家亡,加上国际上石油这样的大宗货物都是使用美元结算,相当于让美国随意割羊毛,时刻将石油的收益上贡美国。

俄罗斯虽是一个产油大国,在遭受美国多轮经济制裁之后,石油等矿产资源的销售惨不忍睹,所以,他们试图改变用美元结算的方式,使用其他非美元或多元化的货币进行结算,以此摒除美国的影响,尤其不能再让美国天天割羊毛。当然,单靠俄罗斯一个国家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将中东那些产油国联合起来,才能产生绝对性的影响。而叙利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对美国的打击无异于扔下了几颗核弹。

3、重树东方阵营宗主地位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江河日下,感觉已经雄风不再,面对美国的挑衅和战略进逼,只是一味的避让,甚至节节败退,让原先的那些小弟惶恐不安,考虑是否要重新找个山头,这对俄罗斯的全球战略与国家安全十分不利。乌克兰战争是一个分水岭,毕竟乌克兰就在俄罗斯的腹部,如果连这个地方也要放弃,那么,今后俄罗斯只能被美国用利刃抵住腹部,睡不安眠了。

所以,俄罗斯大胆地吞并了克里米亚,并且出兵叙利亚,彰显作为一个东方阵营老大哥的保护能力,除了减轻乌克兰的压力,更多的是通过保住阿沙德政权的统治地位,让其他小弟坚定信心,继续跟在俄罗斯的背后,全力对抗欧美国家。所以,保住叙利亚,就是保住俄罗斯带头大哥的地位,就是保住全球反制欧美的战略地位,保住自己的国家利益。

4、总结

当然,出兵叙利亚,还有转移国内矛盾等方面的考量,但是总的来说,主要是以上三点,只要俄罗斯真正实现以上三项战略,那么,俄罗斯可以绝处逢生,重新壮大,可以再与美国斗个几十年而不落下风。所以,俄罗斯并不是无偿地出兵叙利亚,里面有太多的战略利益存在,不得不去。


大风观澜


俄罗斯没钱,帮不了多久,但可以保持影响力

据俄罗斯官员透露,在叙利亚东部代尔祖尔省的一场战斗中,四名俄罗斯军人在与数十名武装分子作战时遇害。俄罗斯新闻社援引国防部的一份声明报道,几个武装组织袭击了叙利亚政府军,发射炮弹后引发了战斗冲突。

两名俄罗斯特种部队军事顾问人员在冲突中遇害,其余两名俄罗斯军人抢救无效死亡。根据法新社引述俄罗斯国防部声明称,自俄罗斯于2015年9月进入叙境内以来,已经有92名俄罗斯士兵在叙遇害。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43名武装分子在战斗中付出了惨重代价,并补充说:“战斗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几个流动武装组织在晚上袭击了叙利亚政府的炮兵营”。

莫斯科帮助巴沙尔获得国际认可

俄罗斯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主要军事支持者,叙利亚战争造成数十万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莫斯科在2015年年末进入叙利亚战斗,巴沙尔政府部队在俄罗斯的帮助下2017年年末完成对IS大部分失地的解放收复战争。

近期,俄罗斯开始反对政府的团体进行空袭,包括叙利亚国家联盟、伊黎伊斯兰国等。去年12月,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下令莫斯科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的“重要部分”开始撤出该国,称俄军的目标已经实现。普京说:“俄罗斯的武装力量和叙利亚军队击败了最强硬的国际恐怖分子集团。”“在联合国主持下达成政治解决的条件已经形成。”

迷彩先生特约军事评论员符义鹏指出,俄罗斯主力军队撤出叙利亚是一个更大的战略选择,一方面俄罗斯需要从叙利亚抽身,因为俄罗斯不是美国,在经济实力上无法支撑在叙利亚长期作战,保持常规军警部署配合政府军是最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俄罗斯需要在中东与美国继续周旋,撤军叙利亚可以游刃有余,除了叙利亚还有阿富汗和伊拉克,并且刚刚成长起来的伊朗正面临美国和以色列更大的威胁,稳定叙利亚国内局势并且获得国际同情和认可是莫斯科承诺给巴沙尔最大的“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