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法律公益講座:抗疫,商標註冊須注意的事項

四川省市場經濟法律應用協會於3月4日20:30分舉行了“抗疫法律公益講座”第六期,本期主講嘉賓是四川省市場經濟法律應用協會律師團成員、四川發現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瓊。

法律公益講座:抗疫,商標註冊須注意的事項

主講人針對前段時間有商家以抗疫中殉職的李文亮醫生的名字、火神山、雷神山等名稱申請商標註冊的問題,根據我國《商標法》,講述了有關商標註冊、商標使用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陳律師自律師執業以來,努力鑽研,持續學習法學理論及經濟學方面知識,勤於研究司法個案,潛心探索公司治理案例,不斷提升自己的法律專業能力和業務水平,已取證券從業資格。主要擅長民商事訴訟、合同、公司法律事務及非訴訟法律事務。

隨著國人知識產權意識的加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業產品還是農業產品,每時每刻都會看到商標,商標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務。那麼商標的取得有哪些基本的原則呢?主講人講到,商標首先是註冊取得原則,還有申請在先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自願註冊原則,集中註冊分級管理原則,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相併行原則等。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八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定,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誌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主講人繼續講到,在疫情防控期間申請商標註冊時又須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國家商標管理部門為依法嚴厲打擊與疫情相關的惡意商標註冊申請行為,加大對與疫情相關的、易產生不良影響的商標註冊申請的管控力度,制定了《疫情防控相關商標審查指導意見》,明確了與疫情相關人員姓名,含疫情病毒名、疾病名的相關標誌,疫情相關藥品標誌,防護產品相關標誌,其他疫情相關標誌等的審查指導意見。

搶注與疫情相關的名字、名稱的行為既違反公序良俗又不合時宜,是商家申請商標註冊時須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北宋文學家蘇轍在《河南府進士策問三首》中提到“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大意是法令給百姓規定了哪些事可行,哪些事不可行,本來具有強制的性質,久而久之,在民間就形成了相應的風俗習慣。強調了讓老百姓知法、懂法的作用,強調了法治宣傳教育的重大意義。四川省市場經濟法律應用協會在抗擊疫情期間舉辦的系列公益普法講座以案說法,寓教於樂,深受會員、會員單位以及各界人士的好評,起到了很好的普法宣傳作用。(何廣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