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真正聪明的人,会丢掉这四样东西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我有个朋友,擅长收拾,生活利落,他说超强的“扫除力”是需要智慧的。
/<font>

扫除不必要的杂物,生活才能不为外物所累。/<font>

人生其实也是如此。/<font>

人要学会常常给自己的内心打扫,因为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正是那些我们深陷其中却不自知的东西。 /<font>


/<font>

真正聪明的人,会丢掉这四样东西

过度的自信。/<font>

几年前,《卫报》的一名记者采访了卡尼曼,卡尼曼当时已经80多岁,声音低得几乎听不到。/<font>

记者问他:“你最想摒弃掉的缺点是什么?”/<font>

“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我最希望消除掉的是什么呢?”卡尼曼斟酌着自己的话,“过度自信。”/<font>

卡尼曼的轻描淡写仿佛显不出这个回答的重要性。/<font>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都遭受着过度自信的影响。/<font>

过度自信是一种非理性思维,使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预测的准确性,而这种高估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font>

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一个过于自信的人。/<font>

赤壁之战中,当庞统献连环计时,他的部下程昱、荀攸都担心敌人用火攻,可曹操却自以为是地说:“凡用火攻,必借风力,现在正是严冬,哪来的东南风?我军在西北方,敌人在江南岸,若用火攻,岂不是烧他们自己?”/<font>

当程昱见东南风起,提醒曹操早做准备,曹操却说冬至来了就有阳气生,刮点东南风不奇怪,不当一回事儿。/<font>

而当船和营寨被烧着后,曹操在众将的保护下逃到华容道,看到小路在冒烟,大路却没有动静,就认为这是诸葛亮的计谋,自以为是走小路,结果遇到关羽。/<font>

所幸,关羽看在以往的交情上,放走了曹操,曹操这才侥幸逃脱。/<font>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font>

聪明的人都懂得“满招损,谦受益”,他们会对自我合理定位,对世事持有审慎细致的态度,不封闭,也不冒进。/<font>


/<font>

真正聪明的人,会丢掉这四样东西

无知的盲从。/<font>

《笑林》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font>

东汉的司徒(三公之一)崔烈想要升鲍坚的官,叫他作自己的属员。/<font>

鲍坚即将拜见崔烈,但是自己想想可能面试过不了关,于是他问先到的人,有个人就说“跟着司仪说的就行了”。/<font>

拜见的时候,司仪说可拜,鲍坚也说可拜。司仪说就位,鲍坚也说就位。/<font>

因为有个人穿着鞋子上榻,快要离席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鞋到哪儿去了。司仪就说“鞋在脚上”,鲍坚也说“鞋在脚上”。/<font>

这就是典故“人云亦云”的由来。/<font>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不去思考合适不合适,只会盲目跟风别人的行动。/<font>

这两年涌现出来大批网红美食店,去年喜茶以“史诗级”的排队现象刷爆朋友圈,最长的排队者等待了8个小时。/<font>

但许多顾客不知道的是,这些队很可能是店铺雇佣的“托儿”排出来的。/<font>

前两天,武汉的“鲍师傅”网红店被爆出以日薪90元的价格雇佣人员,故意在人流多时进行排队购买,造成客人多的假象,以此招徕顾客。/<font>

网红店利用的正是人们的“从众心理”。/<font>

从众很容易,属于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但不从众却很难。/<font>

毛姆说过:“就算有五万人主张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就变成对的。”/<font>

聪明的人,都懂得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font>

遇事和看待问题,既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通过正确的判断,决定自己的行动。/<font>


/<font>

真正聪明的人,会丢掉这四样东西

未经思考的偏见。/<font>

一个先生教有两个学生。/<font>

无论做什么事,先生总觉得甲处处顺眼,乙则事事碍眼。/<font>

这天一大早,两个学生念书,不一会儿听不见声音了。/<font>

先生抬头一看,见甲趴在书本上睡着了,他赞许地笑了笑。/<font>

见乙也趴在书本上睡着了,先生气恼地走到乙跟前,一巴掌狠狠地扇醒了他,说:“你一看书就睡觉!”/<font>

又指了指甲说:“你看看人家,睡觉还看书呢!”/<font>

这个笑话,很能说明“偏见”的心态。/<font>

《菜根谭》中有言:“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font>

物欲未必能够伤害人的心性,意识中的偏见害处更大,偏见有的时候成了决定一个人的成败的重要因素。/<font>

《三国演义》里写道:/<font>

关羽败走麦城后,还有一丝生机。于是他派廖化到上庸刘封处求救,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本来有意搭救,但是一旁的孟达却说:你把关羽当叔叔,关羽未必把你当侄子。/<font>

原来关羽对于刘封一直持有偏见,认为刘备已经有了儿子,没必要认刘封这个非亲生儿子。/<font>

关羽为人清傲,对于孟达这种人自然也是不放眼里。关羽的偏见和傲气,使得他容易得罪人,也使他在关键时刻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font>

梭洛说“放弃偏见永远不会太晚”。/<font>

聪明的人,都懂得丢掉偏见。/<font>

要使一个人没有成见,很难。正因为难,那些遇事三思、直到搞清楚事情真相再去下结论的人,才显得尤为可贵。/<font>


/<font>

真正聪明的人,会丢掉这四样东西

自以为是的小聪明。/<font>

马未都先生就碰到一个耍小聪明的事。/<font>

那天他乘飞机出门,因天气不好,飞机无法起飞,已经登机的人只能重新回到候机室等候。不多时又说可以飞了,大家再次登机。/<font>

人都坐定了,却发现多出一个人,究竟是谁,没人承认,只能挨个查。/<font>

按说那个混上来的人应该明智一点,早晚会查到你,不如赶紧站出来走人。可她抱侥幸心理,自以为聪明,觉得不会查出来,结果最后还是查到她,小聪明没有得逞。/<font>

那么,她不是这架飞机的乘客,又是怎么混上飞机的呢?/<font>

原来此人耍了小聪明。她原本是这架飞机的,见该飞机晚点一时半会儿飞不了,就换了其他航班。/<font>

可人算不如天算,她换的那个航班也因故不飞了,而原来这架不飞的飞机又马上要飞,于是她转回来拿着作废的登机牌混上了飞机。/<font>

因为她的小聪明,所有人又多等了一个小时。/<font>

而她自己也因为耍小聪明不诚信的举动,被该航空公司加入了失信名单。/<font>

耍小聪明的人之所以讨厌,是因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占着别人的便宜,损人利己。/<font>

有一年中秋节,阿里集团内部开展了一个抢月饼的活动,有5位程序员写了个类似12306抢票软件的程序,用来抢公司内网里的月饼。/<font>

不料却一下刷走了124盒,几位程序员原本只是想利用自己的小聪明钻个漏洞,却没想到事情败露后,阿里直接开除,并要求当天下班之前就离开公司。/<font>

《菜根谭》中有句话:“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font>

真正聪明的人,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总是表现平庸;而愚蠢的人,在小事上总是精明异常。/<font>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丢掉小聪明。/<font>

现今社会,谁也不比谁傻多少,如果想靠小聪明取胜,那才是真的不聪明。/<font>

▽/<font>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font>

真正的睿智,是不断反思和不断审视,人的成熟也是一个去芜存精的过程。/<font>

愿你我都能不断精进,用更大的格局经营自己的人生。/<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