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2018年高考前最后一次梳理考点!理科综合必备!

不知不觉,距离全国高考只剩不到10天,相信所有需要考试的同学一定是紧张又兴奋!在这里为广大理科生整理出今年

理科综合必备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


物理考点预测与重要知识点

命题热点

2018年高考必将是2017年高考风格的延续,即强调能力考查,特别是强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以及数据运算能力的考查。

2018年高考前最后一次梳理考点!理科综合必备!

另外2017年动量没有进入计算题的综合考查,2018年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电磁场综合问题以及电磁感应的压轴题也应引起复习时的关注。

2018年考试大纲考查能力依然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考查的内容依然为必考5个模块和选考2个模块。

注意社会热点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例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有关航天和新能源汽车方面,考查的可能性仍比较大。

热点1:直线运动问题

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热点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热点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热点4:抛体运动问题

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热点5:圆周运动问题

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

热点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

热点7:机车的启动问题

机车的启动方式常考查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恒定功率启动,一种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不管是哪一种启动方式,都是采用瞬时功率的公式P=Fv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f=ma来分析。

热点8: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

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一般分四类:

第一类为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

第二类为多体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

第三类为单体动能定理问题,

第四类为多体系统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

多体系统的组成模式:两个或多个叠放在一起的物体,用细线或轻杆等相连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直接接触的两个或多个物体.

2018年高考前最后一次梳理考点!理科综合必备!

热点9:力学实验中速度的测量问题

速度的测量是很多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速度的测量可研究加速度、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都要进行速度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片等方式获得几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研究速度;另一种是通过光电门等工具来测量速度。

热点10:电容器问题

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历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的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及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三个方面。

热点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综合了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方法与质点动力学一样,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力学规律,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

热点1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考查较多,命题形式有较简单的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且难度较大,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三种:

(1)突出对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量(半径、速度、时间、周期等)的考查;

(2)突出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及与力学问题综合方法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为主;

(3)突出本部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为主.

热点1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主要有下面所述的三种情况:

(1)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

在匀强电场中,若初速度与电场线平行,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与电场线垂直,则做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2)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

在叠加场中所受合力为0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当合外力与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时做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充当向心力时做匀速圆周运动。

(3)带电粒子在变化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

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往往具有周期性,同时受力也有其特殊性,常常其中两个力平衡,如电场力与重力平衡,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热点14:以电路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

该题型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高考对本题型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学实验等方面。

主要涉及电路动态问题、电源功率问题、用电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或电源的U-I图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电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限流接法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选择等。

热点15:以电磁感应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

此题型主要涉及四种综合问题

(1)动力学问题: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其联系桥梁是磁场对感应电流的安培力。

(2)电路问题:电磁感应中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回路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该导体或回路就相当于电源,这样,电磁感应的电路问题就涉及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图像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是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相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图像;

二是由给定的有关物理图像分析电磁感应过程,确定相关物理量。

(4)能量问题:电磁感应的过程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过程,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外力做功,把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感应电流在电路中受到安培力作用或通过电阻发热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阻的内能等。

热点16:电学实验中电阻的测量问题

该题型是高考实验的重中之重,每年必有命题,可以说高考每年所考的电学实验都会涉及电阻的测量。针对此部分的高考命题可以是测量某一定值电阻,也可以是测量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内阻,还可以是测量电源的内阻等。

化学考点预测与重要知识点

命题热点

现行考试大纲继续要求同学们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两个选考模块中任选其中一个模块作答。虽然在核心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上没有变化,但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变化需要同学们继续保持关注,其中了解层次变为掌握层次的有13处,即这些内容在能力层次考查上有所提升。新增知识点有27处,而只有两处层次要求降低。

所以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多关注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即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工业流程类试题以及实验探究类问题。

2018年高考前最后一次梳理考点!理科综合必备!

热点1:化学用语

必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可出现。涉及的知识点有元素的名称、符号,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各类结构模型(如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的识别。

热点2:化学计量

高考热点,主要考查“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热等的关系,有关NA的讨论,将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等联系起来进行考查,以物质的量为核心,有关质量、体积、浓度的计算。

热点3: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热点,形式有选择题中概念的辨析、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离子的共存,非选择题中方程式的配平、实验探究、计算等。这些题目的难度总体不大,复习时不要过难。主要讲常见、讲方法、讲能力;各种题型都练到。

热点4:离子反应

每年必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选择题主要考查概念辨析,限制条件下,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如限定溶液的颜色、酸碱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非选择题中主要有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题中考查离子的检验、除杂;推断中用文字表述离子之间的反应现象;常结合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综合考查离子反应。

热点5: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高考必考内容,课标卷理综卷必考部分的试题主要为选择题。试题难度不大,这是为了控制新课程卷整套试题的难度,将该知识块的拓展内容安排在“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来考查学生。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重大科技成果(如新元素的合成、新物质的制备等)为背景,考查原子结构及各种粒子间的数量关系;考查短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试题将“构、位、性”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热点6:反应热、盖斯定律

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卷卷考到。尤其创设情景,提供新信息,给出图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更是高频考点。。选择题主要一新能源的开发、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等为新情境考查简单的概念,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非选择题常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与能量变化图等相结合,考查新情境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考生通过识图、读表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目主要为信息题,试题的陌生度大。

热点7:电化学

高考的热点,年年必考。主要考查形式有:给出装置图、反应现象、电源的电极、电极材料、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等信息,判断能量的转化、金属的活泼性、电极的名称、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正误、电子或电流的流向、离子的移向、电解产物判断及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计算、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腐蚀的外界条件、电化学防腐法的原理。常结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考查,尤其是将电化学有关知识与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变化。带盐桥的原电池在新课程高考题经常出现,要引起注意。

热点8: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每卷必考。常考查的内容有:反应速率的计算;与生产、生活、实验联系,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题中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新课程高考常考的一种题型。尤其是平衡常数是新课程新增的知识点,是课标卷必考的内容。考查的方式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出现非选择题中。该类试题常常联系生产实际或化学实验,以图标、图像、数据分析等形式出现,定量分析与计算相结合,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图标和数据的能力,实验能力等。除此外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有关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题等经典试题仍是常考题型。

热点9: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的热点,选择题主要有: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离子的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判断;盐类水解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非选择题主要考查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其解释,题目往往比较复题目往往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常出现在实验题或推断题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新增内容,选择题主要以图像题为主,考查溶度积常数的含义和应用。经常结合物质的制备,海水的综合利用等流程图的题型中,考查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热点10: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高考必考点,以重要的金属元素(Na、Al、Fe、Cu)非金属元素(C、Si、Cl、S、N)及其化合物为知识载体,常与概念、理论、结构、原理等结合在一起,以框图推断、实验探究、化工生产流程、计算等命题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知识点有:用名称、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化学用语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量的变化或解释化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计算物质的组成等。试题的综合度大。

热点11: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

必考部分为1~2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典型有机物结构简式书写正误的判断、官能团的识别、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有机物命名正误的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原子共面或共线的判断;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物的性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分馏产品的成分;简单有机物的鉴别、分离等。

热点12:化学实验基础

高考常用教材实验派生、发展出来的内容进行命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强调完成教材实验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知识点主要有:常用仪器识别、用途和使用方法;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安全及实验事故处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实验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控制的实验探究;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热点13:工艺流程问题

所谓工艺流程问题,就是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和表达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问题,主要是解释和说明生产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离和提纯方法,选择试剂的理由等。

生物考点预测与重要知识点

命题热点

通过对比历年的高考试题,发现生物试题考查有一定的规律性。2018年全国高考大纲对比2017年考纲是稳定的,毕竟去年才做了较大改动。2017年遗传大题侧重实验设计,轻计算,2018年应该会延续这一风格。

预计 2018 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首先从出题模式来看,考查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可以说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不会变的。再从热点题型来看,有曲线类、表格信息类、图形图解类、实验探究类、数据计算类、信息迁移类、遗传推断类等。

2018年高考前最后一次梳理考点!理科综合必备!

热点1:曲线类

生物坐标曲线题实际上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结构、生理代谢、生命活动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特性。此类题不仅直观形象,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要求学生用坐标曲线等数学语言来解释和描述生物规律方面能力考查得到加强。

热点2: 表格信息类

它属于材料题,但又不同于一般材料题。可有多种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种题型,其反映的信息相对比较隐蔽,不易提取,因而对同学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热点:3: 图形图解类

生物体的某一结构或某一生理过程均可以用图形或图解的形式进行考查。这类题可包含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信息,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

热点:4:实验探究类

实验探究型试题主要包括设计类、分析类和评价类。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具备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景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热点:5:数据计算类

考查核心在于通过定量计算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热点:6: 信息迁移类

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考生提供资料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

热点:7: 遗传推断类

遗传推理题是运用遗传学原理或思想方法,根据一系列生命现象或事实,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相关的遗传学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类题型。该题型具有难度大,考查功能强等特点。


想要了解自考、成考、网教等学历提升问题可以留言和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