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兩個人的戰疫“情”


與病毒的激烈鬥爭中,沒有一人置身事外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一起並肩前行

我們力所能及

貢獻自己的力量

“疫”不容辭 共克時艱

戰“疫”有你 一路同行


一對志願抗疫的檢察官伉儷

硃紅梅、徐威

兩個人的戰疫“情”


兩個人的戰疫“情”


“老徐,你吃飯了嘛?你在前線要注意保暖,帶好口罩,做好防護。”



“好的,你也要做好防護,注意身體。”


參與志願服務以來,我們常常通過微信簡單報個平安,相互鼓勵一下,又繼續忙工作了。


平日裡我和老徐就經常參加居委會組織的公益活動,利用週末時間到寶山醫院進行志願服務。


疫情爆發後,我們便主動向黨組織申請,到疫情防控一線去,儘自己的一份力。


我在羅店鎮政府志願服務,負責鄉鎮的數據彙總分析、材料收集整理和疫情簡報編報,老徐戰鬥在羅店鎮基層社區一線,負責防控宣傳、口罩分發和外來人員排摸。羅店人口密集特別是外地流動人口多,為防疫工作帶來不少困難,工作雖然辛苦,但志願者的工作就像是與病毒賽跑,我們多出一份力,老百姓就安全一分,只要我們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戰勝疫情,迎來春暖花開。


一對能啃骨頭的辦案“師徒”

樊冰、張斌


兩個人的戰疫“情”


張斌是我“一對一”帶教的導師。面臨疫情防控背景下滋生的新型“口罩”詐騙案件,師父成立專案組提前介入,還把一件犯罪嫌疑人、同案犯、被害人分佈在三地的“口罩”詐騙案交給我。


這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硬骨頭”,疫情造成偵查人員無法出差,跨省辦案導致同案犯、被害人筆錄不完整、缺乏針對性;防疫期間大家都佩戴口罩導致證人無法準確辨認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反偵查意識強,部分作案時所用手機已銷燬,證據的薄弱讓這件拒不交代的案件更加棘手。


師父看到我的不知所措,認真梳理證據材料,耐心的跟我一起尋找現有條件下可行的取證方向,提醒我可以從在滬的證人和犯罪嫌疑人入手,細化訊問、調取證人手機的微信聊天及通話記錄、嫌疑人存取款的銀行視頻資料等,確保精準打擊犯罪,從嚴從快查辦涉疫情犯罪案件。


一對因公隔離的“難”兄“難”弟

束曉光、陳志興

兩個人的戰疫“情”

兩個人的戰疫“情”


根據市院要求和監所工作的需要,我與陳志興一同在集中隔離點觀察15天,再到崗位上履行法律監督職責。


我們比鄰而住卻不能見面,每天通過微信互相交流打氣,在房間看專業書籍,探討在疫情中怎樣確保監所檢察不缺位、監督手段跟上去,為全年工作開一個好頭。


我們互相監督,充實生活,隔離期的生活跟家裡沒有太多差別,生活上飯菜定時供應,衛生每天自己定時打掃,我們約定每天在房間走一萬步,時不時來個微信運動的小競賽,讓枯燥單調的隔離生活變得有趣。


儘管很想多陪陪家人,但是我們更希望疫情結束那天,每一家人都能開心快樂的團聚在一起。


一對怡然自得的居家爺孫

江憲法、黃奕如

兩個人的戰疫“情”

兩個人的戰疫“情”

兩個人的戰疫“情”

兩個人的戰疫“情”


2020年春節,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大地。面對抗疫的巨大壓力,政府要求市民居家隔離,我們聽從了,我們做到了。


居家隔離是艱難的,是孤獨的,但不乏快樂著。


宅在家中,我與九歲的外孫女合作出品10篇抗疫日記,它誕生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成為不能忘卻的記憶。當第一篇抗疫日記在群裡曬出時,有朋友說:這是另一種方式的戰疫。有朋友說:寫“10日談”記錄這艱難的日子。有朋友說:把圖片配上。朋友們的鼓勵推高了“抗疫日記",成就了一份能夠留在心中的記憶。十件平凡的小事,一團希望的等待;十個真實的故事,一群抗疫的百姓。我堅信,艱難終將過去,如同那些親友們,劉阿姨們,快遞哥們和精細化工作的人們。

(作者:江憲法,曾擔任寶山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兩個人的戰疫“情”


文字:吳楠、陳炳奇

兩個人的戰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