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永华:守好“战疫”防线 等待春暖花开


抗疫英雄赞 | 王永华:守好“战疫”防线 等待春暖花开


抗疫英雄赞 | 王永华:守好“战疫”防线 等待春暖花开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一群特殊的医务人员,他们不拿听诊器,不执手术刀,而是忙于24小时上报各类防控数据、协调组建援鄂医疗队赴湖北支援、对全院医务人员防护进行排查……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医务科科长王永华就是其中一员。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45岁的王永华逆行而上,履职尽责,践行着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初心和使命。


抗疫英雄赞 | 王永华:守好“战疫”防线 等待春暖花开


大年三十的早晨,鞭炮声此起彼伏,本是阖家团聚的日子,王永华却在各个病房进进出出检查疫情防控措施。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没机会陪妻女和年迈的父母过年。“我是一名医生,是共产党员,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职责所在,所以我必须上!”王永华毅然选择坚守岗位。


当时医院人手不足,“保护大家就是保护小家,我与你一起并肩战斗!”同为市中心医院医生的妻子温慧丽也与丈夫一起抗“疫”。王永华夫妻双双写了“请愿书”。他是有20年骨科临床经验的老大夫,也是医务科主任。隔离病房、发热病房、预检分诊点一线都需要人,王永华选择守护医院疫情防控大本营,妻子则在发热病房一线值班,夫妻二人共抗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筹备发热患者留观电子病历、24小时上报各类防控数据、对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隔离留观点改造……一项项工作任务接踵而来,王永华快速响应,有序推进。为保证医务人员安全,他多次组织全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和演练。除此之外,他还与护理部、感控科、门诊部等主管科室配合协作,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在接到上级组建医疗队的通知后,又及时协调各科室人员,请示医院领导,组建两批援鄂医疗队前往荆门、武汉支援,并组织安排医疗队在出征前进行严格、细致、周密的培训。


同时,作为鄂尔多斯市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王永华每天上下午要前往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会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建言献策。每天平均工作时间12小时以上,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已持续一个多月。


疫情错综复杂,诊断任务繁重,情况随时有变。王永华谨慎安排每一名入院患者,保证不延误救治和疫情防控时机。2月5日晚23点,巴特尔(化名)因重症肺炎从乌审旗人民医院转院至市中心医院。“当时患者高烧不退,根据第五版诊疗方案,患者无疫区接触史,我们不能绝对排除‘新冠’可能。”王永华在家接到电话后,彻夜无眠。大半夜不能立即得到核酸检测结果,那么患者如何安置?呼吸内科,发热病房,还是在急诊留观?这是个大问题,做错选择,将无辜牵连其他病人与医生被全部隔离。


当时巴特尔情况危急,氧饱和度只有70%,不尽快安置吸氧,随时有生命危险。王永华紧急协调各科室做好病人相关化验检测和护理工作,并要求及时汇报病人最新情况。从凌晨12点至早上5点,他接打近百通电话,一边听取各科室汇报结果,一边根据化验检测数据,打电话请示院领导及相关专家会诊,最终决定暂时将其安置急诊留观。还没来得及休息,王永华又赶往医院。早上8点,经过医院专家组再次会诊,巴特尔被转往呼吸内科隔离病房隔离,并启动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治疗,最后其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


“应对突发情况不可怕,可怕的是延误患者治疗时机。我们必须慎之又慎,争分夺秒与‘病魔’赛跑。”类似情况,王永华在疫情期间多次经历。“普通医护人员可以休息调整,而他一个月来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一个电话打来,就快速有效处理好各种事情。”王永华的同事们心疼他,多次劝他休息。


王永华一天接打上百个电话是常事, “我的1月份话费有200多元,比平时多出1倍,都是月末一个星期打出来的。” 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的王永华声音沙哑,双眼布满血丝。目前,我市连续多天无新增病例,疫情防控效果显现,可他却无法放松休憩,“越是关键时期,越要高度重视,否则前功尽弃。”


正是有了王永华和他的战友们,我们才满怀期待,相信春暖花开的日子离我们不远了。

鄂尔多斯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海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