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永華:守好“戰疫”防線 等待春暖花開


抗疫英雄贊 | 王永華:守好“戰疫”防線 等待春暖花開


抗疫英雄贊 | 王永華:守好“戰疫”防線 等待春暖花開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一群特殊的醫務人員,他們不拿聽診器,不執手術刀,而是忙於24小時上報各類防控數據、協調組建援鄂醫療隊赴湖北支援、對全院醫務人員防護進行排查……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醫務科科長王永華就是其中一員。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45歲的王永華逆行而上,履職盡責,踐行著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初心和使命。


抗疫英雄贊 | 王永華:守好“戰疫”防線 等待春暖花開


大年三十的早晨,鞭炮聲此起彼伏,本是闔家團聚的日子,王永華卻在各個病房進進出出檢查疫情防控措施。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沒機會陪妻女和年邁的父母過年。“我是一名醫生,是共產黨員,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職責所在,所以我必須上!”王永華毅然選擇堅守崗位。


當時醫院人手不足,“保護大家就是保護小家,我與你一起並肩戰鬥!”同為市中心醫院醫生的妻子溫慧麗也與丈夫一起抗“疫”。王永華夫妻雙雙寫了“請願書”。他是有20年骨科臨床經驗的老大夫,也是醫務科主任。隔離病房、發熱病房、預檢分診點一線都需要人,王永華選擇守護醫院疫情防控大本營,妻子則在發熱病房一線值班,夫妻二人共抗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籌備發熱患者留觀電子病歷、24小時上報各類防控數據、對發熱門診和發熱病房隔離留觀點改造……一項項工作任務接踵而來,王永華快速響應,有序推進。為保證醫務人員安全,他多次組織全院各級各類醫務人員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和演練。除此之外,他還與護理部、感控科、門診部等主管科室配合協作,加強發熱門診管理。在接到上級組建醫療隊的通知後,又及時協調各科室人員,請示醫院領導,組建兩批援鄂醫療隊前往荊門、武漢支援,並組織安排醫療隊在出徵前進行嚴格、細緻、周密的培訓。


同時,作為鄂爾多斯市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王永華每天上下午要前往鄂爾多斯市第二人民醫院會診,為新冠肺炎患者治療建言獻策。每天平均工作時間12小時以上,高強度的工作節奏已持續一個多月。


疫情錯綜複雜,診斷任務繁重,情況隨時有變。王永華謹慎安排每一名入院患者,保證不延誤救治和疫情防控時機。2月5日晚23點,巴特爾(化名)因重症肺炎從烏審旗人民醫院轉院至市中心醫院。“當時患者高燒不退,根據第五版診療方案,患者無疫區接觸史,我們不能絕對排除‘新冠’可能。”王永華在家接到電話後,徹夜無眠。大半夜不能立即得到核酸檢測結果,那麼患者如何安置?呼吸內科,發熱病房,還是在急診留觀?這是個大問題,做錯選擇,將無辜牽連其他病人與醫生被全部隔離。


當時巴特爾情況危急,氧飽和度只有70%,不盡快安置吸氧,隨時有生命危險。王永華緊急協調各科室做好病人相關化驗檢測和護理工作,並要求及時彙報病人最新情況。從凌晨12點至早上5點,他接打近百通電話,一邊聽取各科室彙報結果,一邊根據化驗檢測數據,打電話請示院領導及相關專家會診,最終決定暫時將其安置急診留觀。還沒來得及休息,王永華又趕往醫院。早上8點,經過醫院專家組再次會診,巴特爾被轉往呼吸內科隔離病房隔離,並啟動RICU(呼吸重症監護室)治療,最後其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陰性。


“應對突發情況不可怕,可怕的是延誤患者治療時機。我們必須慎之又慎,爭分奪秒與‘病魔’賽跑。”類似情況,王永華在疫情期間多次經歷。“普通醫護人員可以休息調整,而他一個月來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只要一個電話打來,就快速有效處理好各種事情。”王永華的同事們心疼他,多次勸他休息。


王永華一天接打上百個電話是常事, “我的1月份話費有200多元,比平時多出1倍,都是月末一個星期打出來的。” 已經很久沒有好好休息的王永華聲音沙啞,雙眼佈滿血絲。目前,我市連續多天無新增病例,疫情防控效果顯現,可他卻無法放鬆休憩,“越是關鍵時期,越要高度重視,否則前功盡棄。”


正是有了王永華和他的戰友們,我們才滿懷期待,相信春暖花開的日子離我們不遠了。

鄂爾多斯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海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