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與字和天字的草書有什麼區別?

籬下采菊翁


“與"字、“天”字兩個的草書寫法很相似,差別微乎其微,不要說普通人,有時就是專業書法家也不好分辨,但是掌握一點——明白了這兩個草書是怎麼來的,就更好辨認:

一、“與"字、“天”字草書主要區別

1、區別一:首橫的位置不同

  • “與”字草書:首橫在右上角,或簡化成一點

  • “天”字草書:首橫在上頭,見《唐 · 孫過庭 · 書譜》


2、區別二,首橫的長短不同

有時候草書寫快了,沒有在意首橫的位置,那麼此時就要看首橫的長短來分辨了——

  • “與”字草書:首橫短,見《唐 · 孫過庭 · 書譜》

  • “天”字草書:首橫長,見《唐 · 孫過庭 · 書譜》

3、區別之三:

如果遇到實在沒有辦法分辨的情況,根據上下文意思來分辨即可。

為了更好理解二者之區別,可以看一下這兩個字草書是怎麼寫來的——

二、“與"字草書來源

“與"字草寫的大致演化過程如下:

  • 晉 · 王獻之 · 奉對帖(行書)

  • 唐 · 懷素 · 草書千字文

  • 唐 · 張旭 · 古詩四首

  • 明 · 宋克 · 進學解

  • 明 · 韓道亨 · 草訣百韻歌

三、“天”字草書來源

  • 晉 · 王羲之 · 天鼠膏帖(行書)

  • 將“天”字的首橫、次橫、撇、捺連起來快寫,就形成了草書“天”字,見《隋 · 隋人 · 出師頌》:

  • 宋 · 趙構 · 養生論卷

以上就是“與"字、“天”字草書的主要區別,並分享了三種分辨方法,希望對草書愛好者們有所幫助。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天字和與字的草書的區別,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但還是有細微的差別。下邊兩圖就是歷代名家關於“天”和“與”的草法,雖不太全,但草法都萬變不離其宗。

第一個區別是天字第一筆較重且橫長,且時有與下一筆斷開的;而與字大都是第一筆較短,且沒有和下一筆斷開的。

第二個區別是天字的尾筆可以上挑鉤,而與字的末筆則不能上挑。

第三個區別是與字可以先點或撗,再左上豎下折折折,而天字則不能。

認為不好區分,可以先寫容易區分的。草書法度森嚴,差之毫釐 繆以千里,有的你照樣描下來就不認識了,這和你描摹筆劃長短、行筆輕重、使轉度的大小有莫大關係,準確把握,就應多讀、看名家名帖,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鑑別水平和草書水平。




抱一而行


這個問題提的確實很好,草書“與”和“天”的寫法的確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但是兩個不同的字,書寫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下面我們舉例分析一下。

我們舉兩位書法家書寫的例子:鮮于樞(古代)、徐伯清(現代)。

下面是鮮于樞書法家書寫的草書“與” 和“天” 。鮮于樞,字伯機,號困學山民、直寄老人,元代著名書法家。

下面是徐伯清書法家寫的“與”和“天”, 徐伯清,現代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華藝術家協會會長。

我們先說一下兩個字書寫的相同點:相同點是字的下邊,筆畫走向基本相同,而且都是拐折了兩下,最後都有一個小尾巴。

不用點:不同的地方就是第一筆橫左側露頭與否,一般情況下,“與”字,上邊的橫左側不露頭,“天”左側要露頭,這是最大的區別。

朋友們看明白了嗎?


小書為


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從楷書特別是繁體字看,它們的區別更大,自然在草化的過程,具有各自特徵的部分,在簡化過程中基本上把原始形態保留了下來。不過確實有部分草書寫法還是比較接近的,但也不至於無法分辨。

簡單來說,天字的草寫,符號化的話,就是一長橫的下面加上一個3或2字形。與字的區別在上部有是一短橫有橫貫左右,而是居於第二筆的右側,可以看作短橫加3字形符號。

不過在大草書法中確實有非常接近的字形,如王羲之的與字和王寵的天字的草法就分辨不出來,實際上,就運筆的節奏上也是不一樣的。

草書中確實有一部分字非常難以分辨,這本身非常正常。過去人們的書寫都是按照自己所熟悉的規則形成的一種書寫習慣,甚至一些常用語都變成了一個符號來替代,並不影響識別與閱讀。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現代人創作草書書法作品,就必須按照規範的草法去書寫,對那些實在難以分辨者,完全可以換一種寫法,我們看附圖字列,同樣一個字,其草法也是不拘一格的,有豐富的草法字形供我們選取。






翰墨書道


與字草書和天字草書有雷同也有區別

草書雖然看似雜亂無章,但是他有一整套完善的體系,亂中有序,不可能亂來。

在古代,沒有現在的資訊發達 ,由於各個人得到的字帖不一樣,沒有多少參照物,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差異,這些差異的字就會流傳下來,由於這些寫字的人名氣太大,一般不會質疑他們,所以一直流傳至今。

下面看一下,下面三幅草書圖片的對比,可以更加直觀的理解,與和天就是這種情況,與和天本來千差萬別,但是王羲之開始這樣寫與字草書(圖一),(圖三)啟功可能得到的是王羲之的草書帖,所以現在也這樣寫了,本來是錯誤的寫法,但是也一直在傳承下來。就和現在的足球一樣,明明是犯規在前,由於裁判的失誤,還判有效,由於這樣的錯誤存在,有時候更增加足球的魅力,書法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與和天的草書寫法可以一模一樣(他們是楷書字異草書同),屬於草書異同,但是天和與結對不能寫成一樣,這就是草書草法決定的。





墨九三


“與”和“天”字,有什麼樣區別,很多人問這個問題。還有兩個字,大家沒有注意,古人的寫法,也像天。這兩個字,出現在偏旁,就是貝和欠。還有一個字,大家沒有注意,那就是具字,有時也像天。

很多人很想問出他們的區別,實際上,真想區別他們,實在很難。

天與草法的成因,都是因為最上一部分,以一橫代替。

與字上面,三部分,省略成一橫。在古人看來,越難寫的常用字,越需要簡化。因此,簡化成草書天的模樣。

實際上,這只是一條路徑,另一條就是與字本身被省略,只剩下中間一部分。這部分的草體字和天是好區別的。有人說,與字是簡化,實際上秦漢已經省略成那個模樣。

從王羲之的與字,可以看出這一路徑,但收筆仍然保留形狀。唐形成和天字一樣的收筆,以後這種寫法便盛興起來。

而天字,古時就基本具有了這種形狀。

在二王的遺蹟中,可以看出,天字並沒有演化成現在的模樣。

至隋唐這樣的字形才固定下來,於是天與與變得非常難區分。

貝和欠字,雖然在獨立書寫時,沒有簡化成三橫連寫模樣,但是作為偏旁,卻變成了天字模樣。

所以說,如果非要區別,可能令你失望,張旭的天,與王羲之的與,你可能無法區別,也就是三橫連寫。而王羲之人家不那樣寫天,人家僅是快寫。因為,他們的省略,遵循同一種路徑。

因此說,任何想進行區別的人,本質是想規範草書。而規範草書的行為,是否值得肯定,就不是本文所討論的了。

所以,你可以寫字時自我規範,也可以不規範,只要草法不錯,都是沒問題的。


秩和律師147753


草書記憶起來有點兒費勁。

只有多讀多練多寫,你比如說“知”字和“去”字,區別在最後一筆的長和短,長一點兒的就唸“知”,短一點兒的就唸““去””。

這個字是“甚”,請看一下下邊的“叔”字草書寫法——

只有細微的差別,如果不仔細看,以為是一個字兒。

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多讀貼,多寫多練。


水電工老路書法


與字苐一筆橫不出頭,天字橫是長橫。


順子墨韻


與字上橫短,天字上橫長


用戶7287941971943


老師講的到很位,受教了,謝謝老師[微笑][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