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坐落于安徽休宁县的万安古镇,是个山水环绕的好地方。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高高昂起的马头墙,蜿蜒流淌的横江水,大大小小的水埠码头,无处不在诉说着这是一座江南风情的古镇。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由于古镇沿河而建,桥必不可少。一座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石桥至今依然保留完好。

其中一座名为水南桥的古桥,历经500多年依旧在为当地人服务,而它修建的传奇故事也一直为古镇人所津津乐道。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明朝初年,横江水上新建了一座石桥。这座桥打破了古镇人原来只能靠摆渡过河的束缚,加强了古镇人与外界的交流,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有一天,暴雨突然来袭,洪水骤涨,翻滚的洪水瞬间冲垮桥梁,也把毫无防备的百姓裹挟在了湍流中,不少百姓因此丧命。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痛定思痛的古镇百姓,在一位名叫黄廷侃的乡贤的带领下,打算集资修建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要想石桥稳固,容不得一丝马虎,黄廷侃请来了当地最有名的石匠,选用最好的石材。工程很快开工了。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然而当石桥建到一半时,一位前来参观的修桥师傅却找到了黄廷侃,提了一个意见。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他提出目前正在修建的椭圆形桥墩,看上去也很好,质量也不错。

但是想要历经百年不垮,可能还差一点。如果桥墩修成尖形,会更利于分水,水流对桥墩和桥身的冲击就会减弱,这样会更经久耐用。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可是,这时候的桥墩早已修了个七七八八,大量财力人力耗费了太多,此时拆桥实在有点困难。

但是桥垮人亡的惨剧还历历在目,黄廷侃和古镇人下定决心,要建就建一座最牢固的大桥,建一座子子孙孙能够享用万世的桥梁。拆掉重建!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当新的工程重新启动后,黄廷侃对工匠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放慢建桥的速度,打好每一块石料,砌好每一块石头,要精之又精,细之又细。如果工程有一丝瑕疵,就要重新来过。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春秋往复,寒来暑往,原本一年就可建成的石桥,万安人花了整整十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500多年的时光过去了,屹立在横江水上石桥依旧便利着古镇人的出行。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每当万安人从桥上走过,总会想起这段往事,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在古镇中世代流传了下来,成为万安人不变的生存智慧。

原本一年能建成的桥,为何修了整整十年?

精益求精作为一种意志导向和行为要求,是一种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超越,也是中华民族那种自强不息精神的内在体现。而一座桥能修十年,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古镇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更饱含了古镇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和对子孙后代能够长久发展的负责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