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能详细介绍下滇军吗?

Beasker1


想要了解滇军,可以先看一看陈宝国老师最近几年演的电视剧《信者无敌》,讲述的就是新滇军的故事。

在近代史,尤其是民国时期涌现了很多作战勇猛的地方军,如湘军、淮军、桂军、粤军、滇军、川军等,而滇军在民国到抗战期间,都拥有良好的表现。

滇军的前身是清末的云南新军,相比于湘军和淮军的历史,滇军可能起步较晚,在袁世凯天津编练北洋新军的同时,清政府也在云南设立两镇新军,成为守卫边疆的重要武装力量。

清朝灭亡,滇军处于蔡锷将军的领导下,前期支持袁世凯,后来袁世凯称帝后,被拘禁在北京的蔡锷将军潜返回云南领导云南的护国运动,此时,朱德将军就在滇军中,由于滇军打响了护国运动的第一枪,成为当时名动一时的地方军。

蔡锷死后,滇军的头目蔡锷的部下,唐继尧成为了滇军的主要领导者,在北洋军阀时代,唐继尧积极发展军备,扩军混战,先后入贵州,四川,广西等地作战,一度控制了云南。贵州,四川等部分地区,在1927年,由于唐继尧连年征战,引发了滇军的内部矛盾,龙云、卢汉等人发动军事政变,夺回滇军的控制权,开启了新滇军时代。

在红军长征期间,蒋介石要求滇军截住红军,但是蒋介石经常以剿匪的名义,派中央军进入地方,从而解除地方军阀的势力,以龙云为首的滇军无心与红军硬拼,而是偷偷发展军力,并且没有极力阻拦红军。在此期间,滇军大量购置法式武器,而且依据欧洲步兵火力配置理论进行训练,战力陡升。

抗战爆发后,龙云立即将最精锐的部队调往前线。滇军凶悍的火力足以与日军匹敌,而机关枪阵更是让日军吃尽了苦头。整个抗战期间,约10万滇军子弟为国捐躯,却未出现投降的将领和伪军,滇军也由此获得“国之劲旅”的美名。

解放战争期间,滇军虽然参与了东北内战,却有海城、长春起义之举。最后,卢汉更是携滇军全体起义,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史论纵横


滇军的前身为云南编练的新军第十九镇(师)。清末全国要求编练36镇新军,中央要求云南编练两镇,但云南地处边陲,云南实际上只编练成了一镇(师),即云南陆军第十九镇。清政府编练新军的目的在于维护自己封建腐朽的统治,陆军第十九镇中的留日士官生蔡锷领导了昆明的“重九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云南光复之后,云南陆军第十九镇更名为滇军。

1915年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身在北京的蔡锷将军秘密返回云南,组织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军。护国军共分为3个军,第一军司令蔡锷,进军四川;第二军司令为李烈钧,进军贵州;第三军司令为云南都督唐继尧,留守云南。

护国战争取得胜利后第一军和第二军在唐继尧的指挥下与川军进行军阀混战,第三军随李烈钧追随了孙中山。因此,此时的滇军被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云南的,归军阀唐继尧指挥,另一部分就是追随孙中山的驻粤滇军,军长为滇军将领朱培德(云南陆军讲武堂模范二朱之一,另外一个是朱德)。

1927年龙云发动政变,夺取了云南的最高权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云南王”。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调龙云的滇军出滇抗日,云南组建了两个军,即60军和58军。滇军中战斗力最强悍的就是60军,60军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长沙会战。

抗战胜利后,滇军60军被调往东北,其中60军下瞎的184师在师长潘塑端的领导下发动了海城起义,60军另外两个师在人民解放军围困长春的时候,在军长曾泽生的领导下发动了长春起义。起义后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世界一流水平的美军较量过。1955年,50军长曾泽生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想要更多了解滇军的历史,请大家看云南民族大学教授谢本书先生写的《民国劲旅·滇军风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历史军魂


滇军是诞生于清末、崛起于军阀混战、扬威于抗日战争由云南子弟兵组成的一支为民族解放和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国之劲旅。

辛亥革命爆发后,驻扎云南的清朝新军顺应革命潮流,在云南都督蔡锷的领导下宣布脱离清政府,成立云南军政府。之后不久,蔡锷奉北京中央政府之命派兵入藏,与川军一道打击企图在英帝国主义支持的达赖喇嘛分裂西藏势力,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统一。1915年年底,袁世凯窃国称帝,蔡锷再次宣布云南独立,以滇军为骨干组建护国军向四川、湖南、广西三个方向进军,讨伐袁世凯。在护国军的沉重打击下,反袁世凯称帝的浪潮在全国展开,仅83天的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号,不久因尿毒症病死。

护国战争结束的当年年底,蔡锷去世,唐继尧继任云南都督,先后与川系、桂系军阀为争夺西南霸权展开激战,互有胜负。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国民政府统一全国时,唐继尧下台,云南军政大权落入支持国民政府的龙云手中。

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国民政府军委会统一部署,滇军部队3个旅12个团整编为陆军第60军,下辖3个师约4万人,划归第五战区指挥。60军先后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杀敌无数。随后60军扩编为第30军团,在此基础上又组建第58军、93军、新编第2军,前后参加正面战场大会战20次之多,为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有10余万云南子弟兵付出了血的代价。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以阴谋手段将龙云撤换,卢汉继任主政云南。与此同时,滇军各部缩编为第60、93军共6个师全部开赴万里之外的东北白山黑水间参加蒋家王朝反人民的内战。被绑上内战车轮的云南子弟兵再也振奋不起来当年反帝、抗日战争时期的雄风,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93军被全歼于锦州,60军则在军长曾泽生率领下再一次顺应革命潮流加入人民阵线,并改编为第50军。经过革命思潮的又一次洗礼,这支旧军队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再一次成为新的国之劲旅。

随后,第50军随解放军主力南下,解放川康。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又作为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参加大部分战役,沉重打击了十六国联军。其中全歼英军精锐部队—皇家重型坦克营、汉江南岸防御战、跨海登陆攻占大和岛三次战役打出了国威军威。


大将军威武K


知道蔡锷将军和名妓小凤仙的故事吗?

没错,云南滇军的近代鼻祖即以蔡锷将军算起,其前身是清政府建立的两镇云南新军,蔡锷将军脱离袁世凯掌握后返回云南,打响了武装护法的第一枪,全国大部响应,贸然称帝的袁大总统在忧愤中挂了,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从此滇军自树一帜,一直坚持到卢汉的云南起义。



滇军得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有以下几方面因素构成的,第一是多民族地区民风彪野、械斗经常、耐苦坚忍和山地战的天生能力;第二是批次留日将领和云南讲武堂的开办,培养了滇军大批中下级专业军官;第三是毗临越南依托滇越铁路获得大批法式装备,武器比较精良;第四是偏处西南一隅,不是政治争夺的中心区。因此滇军虽然数量不多,战斗力蛮强。



蔡锷喉疾早逝,唐继尧继承滇军衣钵,此人穷兵黩武喜好争夺地盘,鼎盛时期云贵川三省基本被其掌握,也是孙中山广东革命政府的敌人,长期的战争使云南民众不堪其负,终被其部下龙云及表弟卢汉推翻下野,1927年始,龙云主政云南和统领十万滇军。在蒋介石追击长征部队顺便削蕃的进程中,龙云与蒋氏斗智斗狠,终于保存云南基本自治,一直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才被蒋介石武力逼迫放弃滇政,整整18年,也算是个人物。



龙云被拿下后,滇军主力犹在,蒋介石只好任命相对圆滑的卢汉出任云南省主席,但将滇军大部投入内战战场,尤其是东北战场,从遥远的大西南到冰天雪地的大东北,滇军苦不堪言,了解了蒋介石借内战消耗和消灭滇军的阴谋,潘溯端的184师率先在辽宁海城起义,开滇军反正之先河,其后主力六十军在长春起义。在解放军陈赓兵团接近云南时,隐忍四年卢汉将军1949年在云南领衔起义。



在抗日战争中,十万滇军从云南赶往武汉参战,台儿庄战役中的禹王山阻击战让滇军一战成名,却也伤亡惨重。之后活跃在第五和第九战区的作战区域内,对日作战坚决,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云南作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以及抗日中期的滇南滇西前线,也为抗日付出了巨大牺牲。

人民军队总司令朱德元帅即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从滇军起步进入军旅,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也是云南人,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的原型。文中旧照顺序为蔡锷、唐继尧、龙云、卢汉,以及龙云与蒋介石。


度度狼gg


好大的课题!湘军、川军、桂军、滇军都是中国南方的地方军队,骁勇善战,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此向为国捐躯的先烈们致敬!


苏北九哥1


民国滇军 ,源自清末云南新军第十九镇,因云南地处边陲,其军事建设为清廷分外重视,。该镇所用武器皆采购于徳,中上层军官大部由,留日士官生出任,其代表人物有,蔡锷,罗佩金,唐继尧,顾品珍等。下级军官,多选自云南讲武堂学员,如朱徳,金汉鼎等人。

清末民初时云南,可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雄藩,滇军亦是名震天下的劲旅。下面就说说那个时代滇军的主要事件吧

辛亥年,蔡锷等人领导了重九起义,光复云南后,又命唐继尧率一旅偏师进占贵州,在之后的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贵州都在滇军的势力范围内。民元后,蔡奉调入京,唐继蔡督滇。

洪宪帝制,蔡借道返滇,扛起护国军旗,将滇军分成三部。

  1. 蔡领护国一军,与北洋军主力战于四川一线,该部衍生出驻川滇军,当年朱徳即在此部,曾一度官拜旅长。民国十年,该军在顾品珍的率领下,回云南与唐继尧争势,顾败亡后,残部四散。其中一部,随杨希闵涌入广东,帮助孙中山平定陈炯明之乱。此部后多为蒋介石之党军缴械,或遣散或收编。

2。护国二军由李烈钧所统,由桂入粤,是为驻粤滇军,其部后为朱徳的讲武堂同学朱培徳主导,北伐时期改编为第三军,并入主江西。因朱培徳政见与老蒋较为接近,该部也逐步中央化了。

3。唐继尧自领本部一军留守云南。继蔡锷之后,唐尝以执西南牛耳者自居,驻外省的滇军名义上皆受其节制。在经历顾品珍倒唐的滇军内部火拼,其实力锐减。

1925年孙中山病逝,唐继尧发兵两广,欲夺得广州国民政府的领导权。却被后起的新桂系重创,败退回云南。唐氏也在随后的内讧中黯淡下野,并不久死去。龙云在其后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云南王,直至抗战结束。


唐继尧,蔡锷,李烈钧,是为护国三杰


勋五位陆军中将,滇军时期的朱徳


一级上将朱培徳葬礼,蒋氏泪洒当场

后唐继尧时期,龙云挫败劲敌胡若愚,登上云南王的宝座。。。


一羽凌霄296


云南过去的治安一搬是靠地方民团,土司府,头人族丁等,朝庭也就是一个小逆不管,大反筏之,地方争斗不断匪患没穷尽过,缅甸属英国在前,自中法战争后云南也被法国圈占,边疆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列强危机,地方首脑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良一面借法国人为滇越铁路安全为由向清庭施压,一面向清庭申请成立护路队,护路队必须是专门军事化的,法国人又许诺出装备,清庭也自然不希望看到法国的武装在云南护路,在一个就是护路队也可以剿灭沿线匪患平衡各地势力,是军事力量必须有军事人材做指挥,所以才有了清庭批办的云南讲武堂,有了讲武堂才有了滇军,初期法国人是极力想利用滇军的所以这支军队当时是全式法国装备,统一配备五发毛瑟枪,重机枪配属到连排,营团配有小炮,这就是后来威名半个南中国的讲武堂及滇军,


缘在旅途


滇军自清末成军、自辛亥革命、讨袁护国、东征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几乎无役不与,抗战时期,滇军5个军血战台儿庄、浴血中条山、常德保卫战、武汉会战、滇南保卫战,被誉为“滇军之精锐,冠之于全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