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给家带上“大口罩”

文章来源:综合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市场监管报、健康中国、人民日报、丁香医生、央视新闻


「本文编辑字数 2902字,预计阅读时间 7分钟」

这些天,随着“武汉肺炎”确诊病例数字的攀升,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亿万同胞的心。

近期,空气君收到了许多用户咨询关于空气堡智慧新风净化系统的作用都有什么?其次,就现在肺炎疫情而言,有的用户还会担心如果使用新风系统会不会使得室外的病毒抽进室内来?空气君就将用户咨询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同时也欢迎各位堡主有任何疑问可以在后台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及时为您解答。

空气堡智慧新风系统源自医用环境的微正压净化技术,室内空气形成一个微正压循环,持续不断地将外面空气净化后进入室内,将室内的浑浊空气排出,保证室内空气持续干净有氧,且是无死角的。保证室内通风换气,有效抵抗流感传播。

给家带上“大口罩”

这个新年注定不同寻常,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比起恐慌,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了解。空气堡智慧新风净化系统6单元高效过滤空气中直径小于0.3μm的细小颗粒物,超大风量持续为全屋通风换气,H13抗菌高效滤网过滤效率达99.97%。6单元滤网,更好的阻挡有害物质,比“N95”口罩更有效果。对抗疾病,通风换气、空气健康十分重要。

如果结合口罩和新风系统的相似度来说,空气君认为,空气堡智慧新风净化系统更像老大哥级别的存在给您的房子带上一个“大口罩”,新风系统不止于过滤网的防护,还起到增加氧气、排除有害气体等更多功效,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家不开窗也能拥有集新风、换气、舒适、节能一体的“会呼吸的房子”,为您和家人的每一次呼吸保驾护航。

给家带上“大口罩”

当前,口罩已经是公认对于病毒有防护作用的,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作为个人卫生防护的“第一道防线”,佩戴符合防疫标准的口罩十分重要。从N95、KN95到医用外科口罩这里我们通过归纳标准领域的知识点,帮助各位堡主了解口罩的相关常识。

新冠病毒在空气中以什么方式存在?

1、直接传播 :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这些可导致感染;

2、气溶胶传播 : 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3、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其中后两种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在下雪过后会引起空气中温度湿度变化,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的存活与传播;若正直雾霾天气则传播的风险反而增大,所以在这个时候各位堡主最好不要出门,更不要去玩雪,在室内看雪就可以了,以防接触导致感染发生。

口罩有哪些常见类型?

戴口罩犹如为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使吸入的空气得到过滤。

给家带上“大口罩”

然而,不是所有的口罩都能预防病毒传播,有效的呼吸防护取决于口罩的适用性、密封性和佩戴时间。

现在我们最常提到的口罩,包括KN95、N95、医用外科口罩等。

首先是KN95口罩。根据国家标准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分类,口罩按照过滤元件的效率水平,分为KN和KP两类。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颗粒物,KN类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获得KN95认证的呼吸器对于的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不低于95%。

N95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颗粒物防护口罩之一。“N”表示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95”表示暴露在规定数量的专用试验粒子下,口罩内的粒子浓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浓度低95%以上。

然后是医用外科口罩。根据YY 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的定义,医用外科口罩为“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环境中所佩带的,为接受处理的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的医务人员提供防护,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用外科口罩为医护人员工作时所佩戴的口罩”。这类口罩用于医疗门诊、实验室、手术室等医疗环境,从外到内分为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

如何科学选择口罩?

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2、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3、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4、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注意:N系列为美国标准,KN为中国国标,FFP为欧洲标准,后面数字代表防护效率%;用公式表示防护能力:FFP3>FFP2=N95=KN95>KN90)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要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为内侧,内侧应当贴着口鼻,深色侧朝外;有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

2、戴口罩时,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给家带上“大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给家带上“大口罩”

N95防霾口罩

佩戴口罩时需要注意什么?

1、应先洗手,在佩戴口罩。戴口罩前洗手,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面,避免口罩被污染。

2、口罩要定期更换。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口罩不可内外侧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一次性口罩尽量不要重复使用。

最近,外出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各种科普信息的正确引导下,口罩观念深入人心。

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却忽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防护措施:

勤洗手!

勤洗手!

勤洗手!

(重要的事说三遍!!!)

作为一种文明规范,勤洗手这三个字从小就是很多人在您耳边说起,被父母念叨,被老师念叨,以至于大家已经习惯性忽视它!

然而对普通人来说:勤洗手和戴口罩同样重要,有时甚至可能比戴口罩更重要。

根据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显示:

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给家带上“大口罩”

国家卫健委传染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蒋荣猛表示,飞沫传播为近距离传播,更多的是通过手来传播。

比如,很多人打喷嚏时习惯用手捂,再用手接触桌子、门把手等,这些地方就沾染了病毒。

下一个人接触这些物体的表面后,手上也沾染了病毒,如果他事后不好好洗手,无意识地进行揉眼睛、抠鼻子等动作,病毒就会通过手传给自己。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建议中,第一条就是洗手。

它能有效预防病毒和细菌,减少人们23~40%的生病腹泻,也能让1/5的孩子免受肺炎的危害。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洗手法

给家带上“大口罩”

毋庸置疑,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但这种防护作用在真实环境中十分有限。

除戴口罩预防之外,还要进行科学的酒精消毒

像香水那样洒在自己身上是没有意义的。

关键是对我们手部会接触到的部位与物件进行消毒。

如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鼠标键盘,自行车把手,工作证,文具,椅子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甄别与重点消毒。

钟南山说:做好保护措施,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在疫情期间,防控措施不断升级,保持室内通风符合疫情防治勤通风原则。各位堡主在家中打开新风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洁净,为家人营造健康室内空气环境,让我们远离病毒的侵袭。切记,外出不去公众场合,出门戴口罩,一旦有疑似症状请及时就医!

给家带上“大口罩”

最后贴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社交场合如何保持安全距离?

给家带上“大口罩”

给家带上“大口罩”

给家带上“大口罩”

给家带上“大口罩”

给家带上“大口罩”

给家带上“大口罩”

隔离不隔情

我们齐心协力

共同抗击疫情

保护好自己,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AIRBURG空气堡与您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