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西周墓惨遭盗墓和焚烧,至今未能确认墓主身份,甚为遗憾

在周公庙附近,除大型建筑基址外,还发现了铸铜作坊遗址及陶窑遗址,出土有先周青铜器陶范。在周公庙遗址,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以大型墓葬为主的大型墓地的发现。

在周公庙东侧的凤凰山南麓发现了一个大规模的西周墓群,到目前为止,已钻探出大型墓葬37座。在这批墓葬中,带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墓10座,这是目前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周代大墓;三条墓道的“丁”字形墓、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墓和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各4座,另外还发现陪葬坑13座。

在墓葬的北、东、西三面均发现有夯土城墙,其中东墙700米,北墙300米,西墙500米,总长度为1500米,墙的厚度约为10米,个别地方墙体仍然高出地面2.5米。其实,该墓地早就吸引了盗墓者的贪婪目光,墓地内发现了许多现在的盗洞,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号墓就有盜洞6个,最深的盗洞深度达到17米。

西周墓惨遭盗墓和焚烧,至今未能确认墓主身份,甚为遗憾

周公庙西周大墓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高度的关注,不少人认为周公庙墓群是西周王陵,在社会上影响很大。

6月1日,著名考古学家邹衡教授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西周大型墓地的发现,从学术价值上说,是中国成立后国内堪称第一的最重大的考古发现。”虽然说法有些夸张,但周公庙墓地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为进一步搞清周公庙墓地的性质,并为制定该遗址的保护规划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料,推动西周史学术研究,考古部门联合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对该墓地进行发掘。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论证后,于2004年9月16日同意对其中的两座墓葬进行发掘。考古队选取18号墓和32号墓首先进行发掘。

专家表示,如果被盗情况不严重,墓葬内将出土大量带有铭文的青铜器,这些可能出现的文字足以改变目前人们了解到的周代历史,同时也为确定墓葬的性质提供依据。

在18号墓的发掘现场,徐天进教授介绍说:这是迄今为止发掘的第一座最高规格的周代墓葬。对墓主人的身份,徐天进教授推测,最有可能是王,即周王。不过,徐天进副教授同时指出,该墓地的墓葬规模大小不有一些墓还有陪葬坑或车马坑,因此,墓主人的身份也有高低之分。

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32号墓和18号墓都已被严重盗扰。32号大墓墓室内发现有9个盜洞,据说连墓室的底部也被挖得坑坑洼洼。木制棺椁已经朽坏,尸骨早已不见了踪影,仅留下了覆盖在棺椁上的一些席子的痕迹。盜墓人将墓室洗劫一空,仅残存下700多片原始瓷器的碎片。

同时,在该墓室底部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说明棺椁和墓室内曾遭到大火焚烧。结合在其他几个已发掘的中型墓葬中都曾发现了棺板和椁板被拉动的痕迹,专家推测:这可能与两周之际犬戎的侵袭有关,犬戎可能是最早的盗墓者。

18号墓也是被盗掘者洗劫一空,在南墓道的盜洞填土中出土了一些小件陪葬品,有铜泡、铜片、原始瓷器、玉龙饰、玉片等,在墓室的盜洞中发现有2件石磬,大者复原后长达1米余。

由于发掘的墓葬均被严重盗扰,这就为确定墓主人增加了比较大的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