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台儿庄战役是滇军的成名曲,但为何现所有影视文章记录片谈及台儿庄战役都基本不提滇军?

大眼v小眼


“我们来自云南起义的地方,走过崇山峻岭,来到抗日的战场”---- 六十军军歌是由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谱写的,滇军第六十军确实参加了徐州会战,不过已经是台儿庄战役的第二阶段,错过了第一阶段的“台儿庄大捷”。

滇军是在云南誓师后大部步行赶往抗日战场的,1938年4月初才到达湖北武汉,而此时徐州会战已经打响多日,李宗仁指挥第五战区的西北军、中央军、东北军和桂军挫败了日军三个师团南北对进攻取徐州的计划,在台儿庄重创日军第5和第10师团,歼敌万余,战役第一阶段已于4月8日基本结束。



日寇岂会甘心失败,整补后调集20多万人马卷土重来,企图一口吃掉第五战区主力 ,军委会和李宗仁都已判明日军战略目的,即以一部有力抵抗,大部向东撤退。就在这个节骨眼上,4月21日,卢汉率第六十军4万多将士赶到台儿庄地区,立即被李宗仁顶到第一线,爆发了著名的“禹王山阻击战”。

滇军装备精良 ,一色法式头盔和武器,官兵抗日战意旺盛,但严重缺乏与日本军队的作战经验,以血肉之躯死守台儿庄东南的禹王山和东庄一线,大战矶谷第10师团和南下增援的关东军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全军伤亡高达2万余人,几乎过半,其中战死少将级军官二名 ,阵亡官兵13800余人,毙伤日军万余。

日军惊呼:在华北地区遭到南蛮子的顽强抵抗。



更重要的是,滇军的浴血牺牲保证了第五战区主力沿陇海路两侧跳出日军合围圈,安然东撤,使整个徐州会战期间,没有一个国军师级建制被歼 ,综合考虑1938年的日军战斗力,这是个组织非常不错的战略撤退,滇军为此功不可没,一万多云南子弟葬于山东,龙云在昆明接报后,心疼的茶饭不思。

陈宝国有部神剧《信者无敌》,其中部分剧集就是反映了滇军抗日这一段史实。

滇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功绩之所以鲜被提及,一方面是未能赶上战役第一阶段的“台儿庄大捷”,甫一到达就参加最艰苦的阻击战;一方面是第五战区实际控制权在李宗仁、白崇禧手中,由于历史原因,桂系对滇军颇多旧怨(李白曾与卢汉大战),有意淡化第六十军的战绩。



历史不会忘记滇军的抗日之功,2015年9月5日,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滇军抗日史料展厅厅在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揭牌,展示了第六十军官兵告别云南父母妻儿,共赴国难,北上抗日的民族气概。


度度狼gg


先说三点:第一,当年小日本打算从云南入侵中国,但是失败了,飞机大炮都进不来。所以,才转而从东北入侵……

第二,当年日本报纸曾经刊登过这样的内容:“自九·一八 与华军开战以来, 遇到滇军这样猛烈冲锋, 置生命于不顾,实为罕见……

第三:滇军是“外战内行,内战外行”。什么意思?就是打日本的时候非常狠,内战跟红军对阵的时候随便打一下,敷衍蒋介石。这是用心良苦不愿内战的做法。但这一点,今时今日很多人都不知道,不清楚……

我们今天所说的滇军,指的是民国时期的云南部队。从辛亥革命到卫国战争,到抗日战争,随处都有滇军的身影。当时素有“滇军精锐,冠于全国”的美称。

云南为全国抗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为当时,云南有陆军讲武堂,也就是那个时期的中国四大军校之一,培养出了无数的将才。朱老总也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大概讲一下那个时期云南的情况。其实非常复杂,只能略说一二,很多东西,因为时过境迁不好表述。

云南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民族比较多,情况比较特殊,历史也比较复杂。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云南那一段时间的历史,很多东西都觉得难以理解。其实,因为那个时候封建帝制残余势力还在蔓延,军阀势力涌动,革命势力也刚刚兴起。还有各种内部派系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纠缠在一起,让当时的情况变得非常复杂。

这种复杂性导致今天的云南人都不懂或者不了解本地的历史。其实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都是很难看清楚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就算有同样的救国目的,所作所为也不一定符合今时今日的价值观。所以,如果我们用今天的价值观去看当时的云南历史,得到的结果就有可能是片面的……

先简单说两句云南在当时历史上的重要性。比如:救国第一枪是在云南打响的。

还比如说:大家都知道辛亥革命,大家都知道武昌起义,大家都知道孙中山。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武昌起义的同时,云南腾越也爆发了革命,目的是推翻清王朝对云南腾越的统治。腾越,就是今天的云南腾冲。

还比如说:护国运动。当时的主力军队是在云南。也就是唐继尧领导云南时期,蔡锷北伐的事情。

那个时候,昆明有一个陆军讲武堂,朱老总就是在1909年考进云南陆军陆军讲武堂。在蔡锷部下从军。后来朱老总又在云南退出军界。凡此种种,可见当时情况的复杂。

简单的说:反对清王朝救国,到后来的推翻帝制护国,再到后来的抗日战争,一直都有滇军的参与,而且战绩是功不可没的。

只不过,由于当时的情况非常复杂,比如滇桂军阀之间的不和,滇军阀与川军阀之战,各方势力在云南的争夺纠缠,等等,情况不是今人所能理解的。

导致今天人们只知道唐继尧,蔡锷,龙云这些人。其实,云南会泽人唐继尧和湖南人蔡锷时期,他们是有功有过的。在辛亥革命之前,他们让鸦片在云南合法化了。所以那个时期,其实是功过并存的。同时,蔡锷的最大功绩就是在云南打响了反袁世凯的第一枪,若不然,历史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云南先后向抗日前线输送兵力达40多万人,可能今天有些人会说:40万不多啊!但是,要知道,这个只是有统计的。在那个年代,没有统计的,被抓壮丁抓去的,做苦役的,混杂在其他队伍中的滇军,不计其数。真正算起来,最起码有100万。

要知道,那个时候整个云南仅有800多万人口。也就是说,去了八分之一。云南有八分之一的人口都卷入了抗日战争。可以想象,情况之严重。

更严重的是,有统计的40多万人之中,死亡的有十几万以上,也就是说,基本上都血染沙场了。绝大部分有去无回。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云南军队的后勤补给完全自筹,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自己想办法。

而且,滇军的足跡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打到了越南。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参与了无数的大会战。

而1938年台儿庄战役,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台儿庄战役,滇军是最后一个撤出的,战斗最激烈,死伤最严重……

台儿庄战役是继长城战役、平行关大捷之后又一次胜利,是最大的胜利。在此次战争中,中国军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这场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可以说是抗战史上让国人看到可以打败日寇的希望之战。

但是,上面也提到过了,军阀势力恩怨,以及种种原因,导致滇军默默无闻,他们的事迹被埋没了,搞得好像整个战争时期都没有什么战功。其实,这是一种悲哀……

反正,云南的情况,即便到了今天也是非常非常的复杂,外人对云南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云南人对云南的历史也没有太多的了解……





二蛋天王


云南滇军抗战特别是参加台儿庄会战,影视剧表现的不少,台儿庄纪念馆已补上了滇军的功劳,我想说说接触过的几位抗日滇军的事,或许对我们了解滇军抗日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十几年前,咱村子就有几位抗日战场活下来的幸存者,其中一位是这么跟我说的(他姓王):小日本很厉害,十个中国人还打不过一个日本人,并不是日本人有多厉害,而是十个中国人十条心,一盘散沙;日本人的翻皮鞋质量太好了,穿了几十年了,还没穿烂(脚上当时就穿的是日本死人身上摘下来的翻皮鞋)。他还给我讲过很多打日本的事,一时记不清楚了。从这位抗日前辈口中,知道了为什么国军几十万还会被几万日军追着跑,几次大会战都失败了(长沙会战打了好几次胜仗算例外),中国人当时不团结!一旦团结起来,日军必败!也可以说,是日本的侵略,把本是军阀割据多各自为战的旧中国军队逼到了死角,不得不团结在一起共御外敌,赶跑日军,取得全面抗战的胜利!

决定战争成败的是人而不是武器,毛主席老人家说得多么好啊。

向滇军致敬!


黑虎97



在徐州会战结束后,宣传上就已经出现了厚此薄彼的问题。徐州会战结束后,汤恩伯军团撤退到武汉外围之后,就发现报纸上到处都在宣传五十九军和孙连仲,甚至庞炳勋,但是汤恩伯军团的贡献却基本上没有被媒体提到,搞的汤恩伯很生气。

其实在徐州会战之前,汤恩伯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在从河南赶往山东参加徐州会战的路上,汤恩伯就很感慨的对下属说,相比胡宗南来说,他的能力和实力都不差,但是地位却不如胡宗南,差就差在他身边没有笼络起一帮文人和学生,帮他做宣传工作。

所以,在徐州会战前,汤恩伯特意收集爱国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学生,组织了一个战地服务团,来做宣传工作。但徐州会战结束后,他的贡献还是被无视了,他发现还是没有用,最后只能把这些人留在当地,自己率军转移了。其实根本上是因为他自己急功近利,完全没有重视这些方面的工作。


在徐州战场上,汤恩伯军团是绝对主力,而且也算是很好的扮演了机动打击兵团的角色,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的贡献仍然是被当时的宣传无视了,其他部队就更加可想而知了。但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和李宗仁再第五战区的宣传上的策略很有关系。

五十九军和孙连仲之所以能够得到宣传,是因为战前有大批国内外记者群集在第五战区。而这些记者要到前线去,都是需要跟着部队去的,而且基本上要在设防严密的城镇才能长期生活,观察和记录。后来随着战争的进程,到了前线,而汤恩伯兵团一开始一直在距离主战场比较远的地方,所以就很容易被无视。

滇军的情况就是这样。台儿庄战役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各部队配合,在临沂和台儿庄两次挫败日军的进攻,对日军造成重大杀伤,并且打退日军的进攻,一度迫使日军残部只能退回峄县和莒县据城死守,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如此酣畅淋漓的胜利,当然会被大肆宣传。


而滇军赶到徐州会战战场的时候,徐州会战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日军再得到增援之后卷土重来,再次进攻临沂和台儿庄,而这次国军并未能击退日军,只能边打边撤,最后变成了从日军的包围圈中突围。滇军表现出色的禹王山血战,就是在掩护徐州会战的参战部队逐步转移和撤退,按照国军讳败扬胜的宣传习惯,当然不会大肆宣传。

而且,滇军再徐州会战中损失惨重,三个师在战后缩编成了一个师,另外两个师回云南补充整训,所以在武汉会战时表现一般。武汉失守后,六十军又转移到江西战斗,也都表现一般,后来龙云和蒋争夺云南控制权,六十军为主的第一集团军也被调回云南,在滇越边境担任防守任务,连滇西反攻也未参加。

所以国军方面并不怎么喜欢宣传滇军,后来拍的宣传台儿庄战役的影视剧,也都是把重点放在台儿庄战役的第一阶段,自然没有滇军什么事了。反而是近几年来,陈宝国主演的一个电视剧,以六十军参加徐州会战为背景,反响也一般。


萧武


滇军六十军不光是在电视剧和文学作品里没有出现,就连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北京军事博物馆,徐州会战里也难有只言片语,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初建时,(惹来了很多非议,因为是给国军建纪念馆)还通知滇军组织老同志写回忆录,作画,往台儿庄寄了很多资料,但是后来却不了了之,不知是在哪个审查环节出了问题,当时的陈列大纲而经过层层审批,最后抹掉了六十军(至于为何,大家还是评论区说比较稳妥)。



历史远去,外界少为人知,了解渠道又极少所以很难在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里见到。当年四万草鞋兵,伤亡惨烈,拖住了一半多日军,掩护了数十万大军撤离,一寸山河一寸血。

好在几十年过去,当年的是是非非已经淡化,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已经开始着手补充滇军在台儿庄的卓越贡献,这全得益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罗越先教授,他参观完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居然发现,里头没有一个字提及台儿庄,没有一件滇军打仗的实物,在和馆长进行激烈讨论并多次来山东调查后,终于开始收集资料,充实馆藏。


(昆明唯一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滇军女兵)


风云一点通


云南滇军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地方部队,.主要特点,排以上军官都毕业于著名云南讲武堂,士兵多少数民族很朴实,很团结.(军,师长也有少数民族)

军容特点,戴法国亚德里安钢盔.配有

法国哈奇开斯机枪,高射机枪等等,所有武器装备均系云南省政府历年购自法国、比利时、捷克等国.

在武昌临出发赴台儿庄时蒋介石特别嘱咐将部队整齐军容,从江汉关码头上岸后繁盛市区绕行一周,至江岸车站上火车。一方面向驻武汉的外国使馆及外商炫耀一番,表示还有很多装备好的军队没有用到前线;另—方面借以安定人心。

台儿庄战役实际上分为2部分,

1,1938年3月28日到4月6日. 进攻台儿庄的日军于3月28日攻到台儿庄附近,29日攻占的台儿庄西北高地,一部冲入台儿庄北门,据守台儿庄核心阵地的池峰城师已陷重围,因而坚持抵抗,牺牲极为壮烈,同时汤恩伯部又由台儿庄东北的大小良壁向驿县以东迂回,敌人见势不利,乃于4月6日撤退。

”台儿庄当面的敌人,于六日晚被中国军队的总攻击所夹击。……此次战斗敌伤亡2万多人,掳获步枪1万多枝,重机枪931挺,步兵炮77门,战车40辆,大炮50多门……(郭沫若(当时为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在《抗日回想录》

这是抗日战争以来史无前例的大捷.

2, 1938年4月中旬到5月20日徐州沦陷

虽然台儿庄日军败退,但是我军反击到达峄县就不能前进了. 4月旬日之间敌军集中于鲁南有九个师团,其中包括号称日军最精锐的板垣第五师团、矾谷等十师团和土肥原第十四师团,加亡伪军刘桂堂等部,共计达十分万人。4月中旬,敌军开始以主力板垣、矶谷两师团(上一次进攻台儿庄只是5,10师团各一部)及伪军刘桂堂部约3万余人,再犯台儿庄。此路寇这次卷土重来,事前有周密的准备,使用了当时所拥有的大量陆、空作战现代武器。

第六十军于4月19日搭车北开民权、兰封集结,20日夜到达指定地点,未能下车,于21日午后陆续经过徐州;直开往临枣支线的车辐山车站下车。4月22日拂晓前,第183、184两师及第182师之郭建臣旅和军部先后在车辐山车站下车。策182师师部及高振鸿旅在赵墩车站下车下车后,直接开往运河东岸台儿庄以东的蒲汪、邢家楼地区集结,准备接防汤恩伯20军、于学忠第三集团军的防地。由于汤、于两部提前撤防,日军两个联队4000余人带着30余门大炮,在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乘虚而入。4月20日,日军第10师团坂本支队主力已向邳县四户镇、大岗子方向攻击推进。22日,日军突破张庄阵地,进入泥滩地区,中国守军主力退守邳县北郊的东黄石山、艾山、连防山之线。

滇军神勇事迹之一

1938年4月22日上午8时,当183师先头部队杨宏光旅之潘朔端团尹国华营到达陈瓦房时,日军的搜索部队已提前进入,向滇军射击。尹营长立即率领尖兵连冲锋,打进了陈瓦房。日军后续部队蜂拥而至,并以猛烈的炮火切断滇军增援部队。全营官兵与四面之敌展开肉搏,尹营长拿着手榴弹炸日军坦克时与之同归于尽。全营只剩下10余人时,在一名班长的带领下突围到村头,遭日军围击全部牺牲。全营官兵500多人,只有4人因重伤和送信提前撤出战斗得以生还,其余全部阵亡

,陈瓦房遭遇战尹国华营死战不退歼灭日军近2000人,他们的英勇作战和壮烈殉国,为全军各师赢得了抢筑工事、痛击日军的宝贵时间。

据陈瓦房战斗幸存者之一的陈其坤回忆说:那天上午大雾迷漫,当我们营到达陈瓦房时,发现有军人,以为是友军,向他们吹询问号,换来的却是“咔、咔、咔”的机枪声。当时,我们营的枪炮、弹药还没来得及从马上卸下,很多士兵还没来得及拿枪,便被鬼子突如其来的子弹打死。我们赶紧应战,机枪手站着向日军扫射。营长尹国华带领尖兵连硬将陈瓦房从日军手中夺了回来。后援的鬼子兵以数倍兵力将我们包围,开着坦克一边冲一边用机枪扫射我们。当时,我们云南官兵没见过坦克,不知何物,也不知怎么打。很多士兵被坦克的机枪射死或压死,有的士兵爬上日军坦克用铁锹撬盖,往里丢手榴弹。看着兄弟们一个个倒下,弟兄们死无所惧,只知子弹上膛射击日军,

  陈瓦房今年86岁的陈銮辉老人回忆说,战后他们回到村庄,全村的房子只剩下6口屋,其余全塌了,房门房梁也基本被炮火烧净了,各家都有滇军将士的遗体,好几百具,有许多死亡将士全身好好的,据说是被日军的毒瓦斯毒死的。为让滇军阵亡将士安息,我们将云南兵的遗体埋到了村东南的坑塘、水沟里,他带领记者来到村南,那里原来有座庙宇,战争中被毁了,如今成了小树林。

在滇军神勇事迹之二

27天的禹王山一线阻击战中,其中最惨烈的激战有十几天,整个禹王山一线阻击战,滇军做出了巨大牺牲,阵亡将士阵亡13869人、受伤5000多人,平均每天阵亡1000多人,其中有少将旅长陈钟书,团长严家训、董文英、莫肇衡、龙阶、陈洁如,副团长黄云龙。共歼灭日军12000多人。虽然血肉横飞,虽然日军有飞机、大炮、坦克作掩护,攻势猛烈,但直到阻击战结束,滇军接奉命撤离,小日本鬼子也没能越过禹王山半步。陈钟书是抗日战争中中国牺牲敌

第一位将军

5月3日以后,双方保持对峙局面。至5月18日,滇军完成掩护任务,受命撤至运河西岸,禹王山阻击战以滇军大胜结束。

据后来测算,战前的禹王山主峰由126米被炮火削减到124米!在生死搏杀的10多天.里,仅184师就阵亡官兵3568人、伤1152人。

滇军神勇事迹之三

最后守备徐州,掩护大军撤退

滇军于5月14日按到长宫部交防的命令,从禹王山一带阵地逐次辙退,敌军不知我虚实,亦未追击。18日佛晓,全军撤至运河西岸车辐山东南之宿羊山地区。

5月18日傍晚,这时李宗仁亦已离开徐州。临行时乃下令第60军守卫徐州,

5月19日晨到达徐州。这时来自西南方面的枪炮声陷隐约可闻。派第184师杨宏元团先到徐州西郊段庄一带布防,掩护友军撤退,然后将我军分为3个纵队,由张冲师长率领,向徐州以南的大五柳集、屠家庄集结。

战区长官部空无一人,军政机关亦早已撤逃敌军已攻陷肖县,敌人的炮火已打到徐州西郊.滇军是最后撤退徐州的中国军队.

进入前线,无日不战,屡挫敌锋.战绩惊天地泣鬼神.日军也曾经感叹,尸山血海,不独我皇军所有.在此感恩滇军60军!

中国文化人有正面宣传的特点,台儿庄战役第一阶段日军从台儿庄败退,是很好的题材,所以文章影视作品多反映,台儿庄战役第一阶段.

台儿庄战役第二阶段歼敌更多,但是我军于5月20日撤离徐州,文学作品反映不多.就好像来了外球队,中国赢了,各种报道很多,如果没有赢,你就不知道他们到哪里了.

还是整体报道比较好,例如赤壁之战,前部分,曹操打下荆州, 也是很大成绩,但是还是把华容道事情报道才好.

2015年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已经专门增加了台儿庄大战六十军史料展揭幕。开模式183师542旅旅长陈钟书的儿子陈嘉祥有参加.

陈钟书1938年4月24日牺牲在台儿庄战役的五圣堂战斗。198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著名抗日英烈。聊可

告慰抗日英烈

法造哈奇开斯1914年式被视为世界上第一种可靠的气冷式重机枪。滇军,当时还十分罕见地装备了一种哈奇开斯1930式13.2毫米高射机枪,既可以打击空中目标又能实现水平射击,这款“特重机枪”,既能防空,迫使敌机不敢低飞,又能平射充当反坦克武器。可惜13.2毫米子弹自己携带太少,中央库存太少,上级反复强调节省使用

直到今天普遍使用的高射机枪为一般仍然只有12.7口径。主要对付地面目标及低空目标,可作为防空用自卫武器,对付1600米以内的空中目标及800米以内的地面轻型装甲目标和火力点。又称为(反器材武器)穿甲能力强,可击穿100米处2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

在特殊时期,中国人曾经节衣缩食援助某国家大量高射机枪及弹药,在中国自卫反击的时候,他们能够经常奢侈的使用高射机枪打平射,以对付轻型装甲目标的方式对付中国步兵,造成很大损失.实际上,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和自己国内人民的关系才是”牢不可破”的.对外输送钱物 需要慎重.,必须输送的时候,以同等数额充实国内社保医疗保险。善莫大焉。

因为子弹截面积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滇军13.2毫米高射机枪威力巨大。

台儿庄大战见证人,今年91岁的梁广修指着面前的两条铁梁说,这是当年的台儿庄)赵(墩)铁路,台儿庄大战时运送过国军。




朱伯崗


现在我们提到台儿庄大战,多半只能想起来川军血战。
尤其是王铭章将军死守滕县,壮烈牺牲的场景,至今很多人都历历在目。
实际上台儿庄会战只不过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这场大型的会战,最终仍以国军惨败而告终,徐州失守。
国军在这场战斗中投入的总兵力大约是60万人,而日军全部兵力是24万人。
在抗战初期,在于日军比例达到3:1的情况下,是默认可以打成平手的一次战役。
参与徐州会战的国民党军,大多都是地方派系,如庞炳勋、张自忠等部,隶属于川军的孙震第22集团军,还有老蒋的直系汤恩伯的第20兵团等等。
但要说起来,在战后统计的数据当中,唯独没有滇军第60军。
1938年4月,滇军60军开赴徐州,参与徐州会战第二阶段的战役,其中滇军所部六个旅十二个团被整编成3个师,共计4万多人。
滇军4月18日抵达台儿庄南站,准备解放汤恩伯和于学忠所部驻防阵地,但是由于提前撤离的缘故,使得日军两个联队4000多人带着30多门大炮、20多辆坦克悄悄占领了阵地。
60军先头部队在发现后,于日军展开交火,这也是滇军在战场上第一次和日军交手。
在激战的过程中,滇军以禹王山为主阵地开始抵抗日军的进攻,60军为了掩护国军主力部队撤退,与日军展开殊死力搏。
根据一些后来活着的战士回忆,最惨烈的十几天内,双方几乎陷入肉搏战,死伤惨重,最终日军因无法攻克滇军阵地而后撤。
而滇军60军一共四万多人,在这一次阻击战中,牺牲的就超过1.3万人,防守27天,有力的支援了后来徐州会战以后第二阶段的战役。
事实上也能看出,我们今天所提到的台儿庄大捷,其时间应该是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
而滇军防守作战开始的时间是,1938年4月18日以后,此时的台儿庄战役早已经结束,由于日军整体暴露目的,国军当时已经认为死守徐州已经不利,因此作出撤退。
直到禹王山阻击战结束的时候,徐州已经失守,由于滇军是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相比起来,并未取得较大的胜果,因此不为人所知。
但在后来修建台儿庄大捷纪念馆的时候,考虑到了这部分史料,由于滇军在徐州会战末期做出的巨大贡献,如今已经补上了这部分缺失的史料,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滇军60军在后来军长曾泽生的率领下起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所以其实这部分战史应该归属于这支英雄的部队。

漫步史书


台儿庄战役,与禹王山战役,是徐州战役(鲁南会战)的两个组成部分 。徐州战役,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参战主力为川军,西北军,是抗战以来的首次战役,伤亡两万,毙伤日寇一万多,取得惨胜。

禹王山战役,是第五战区总预备队滇军(第六十军),掩护台儿庄战役后,第五战区主力撤了台儿庄的狙击战。近四万滇军将士,英勇抵抗,伤亡近半,粉碎了日军企图报复,消灭第五战区主力的阴谋。

第一次看到台儿庄战役经过,是从《李宗仁回忆录》,后来才是历史教科书。李宗仁的回忆录,只写了台儿庄战役,没写到禹王山战役,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他的桂军与滇军曾经为敌,不愿意褒扬滇军。二是台儿庄战役后,他带第五战区主力撤退,觉得胜之不武。但由此台儿庄战役见光。改革开放后,文化思想解放,台儿庄战役得以上历史教科书,这在之前是不可能的。远征军在缅甸的抗战,人们知道的更晚。

祖父的胞弟,我的五爷,当年是中国驻印军新三十八师上尉,孙立人将军部下,在缅甸浴血奋战,亲手击毙13个鬼子,九死一生回国,1945年10月复原回乡。因为我祖父(清末考入西安陆军学堂,参加了辛亥革命陕西首义)的竭力保护,解放初这位敌伪军官没有被清算,而他却没有躲过“文化大革命”。下雨天没事,五爷经不起几个年轻人纠缠,讲起了驻印军旧事,说到他们打鬼子的情景,远征军的淤血奋战。说者无心,听者有心,被革命积极分子举报,惹火上身,被打成“与人民为敌”的“历史反革命”,文革中成革命对象。受不了批斗大会羞辱,悲愤中投井自杀!









1、前期是全部法式装备,现代化训练,名族思想强烈宁死不屈不投降不背叛,火力和日军齐平,是被誉为国之劲旅,后期装备啊,讲武堂出来的将领啊都死在台儿庄了,装备和官兵的专业性也跟不上,所以就不怎么出名了,但是滇军对抗战贡献不小,是一支没有伪军,没有叛国将领,死伤10万以上,没有叛军!异常勇猛,可以和正面与日军白刃战且不落下风!但是云南人口太少所以部队总量不多!【滇军出省抗战】

1937年8月,在龙云的筹组下第60军戊戌武汉,第58军抵达湘鄂前线,再扩组出新3军,总兵力达22万人,全部装备和大半给养皆有云南自筹,据统计,抗战八年,云南历年征兵38万,加上原有的60军的4万余人,云南各民族将42万子弟送上抗日前线,在卢汉等人的带领下,滇军参加了【血战台儿庄】,【武汉会战】,【徐州会战】等等。其中台儿庄战役第二阶段的激战,被日本报纸称“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滇军正面阻击日军精锐部队,守在禹王山,鬼子的炮都把整座山炸矮了两米,仍然没有失地,在城内巷战滇军敢死队最后直接拼大刀肉搏,用血肉之躯杀敌,台儿庄一役牺牲了近两万名滇军,至今台儿庄附近山头还有很多滇军的遗骸。

八年抗战中滇军的伤亡士兵10万余人,1945年,卢汉率领滇军在河内接受日本的受降,也是中国唯一一次出境受降。

(个人认为【滇军】和【川军】伤亡大的原因还是性格骁勇,死守阵地,不愿意后退,和战斗力没有多大关系)

某军事网站评论:滇军特点:比较其它地方军阀,滇军尤具令人惊叹的特色,诸如民国初年,护国首义,“滇军精锐,冠于全国”;抗日战争时期,滇军乃“国之劲旅”,出现了众多抗日名将和抗日烈士。滇军是支有爱国传统的军队,战斗力最强。


两饼一汤




台儿庄战役中,滇军的功绩确实不应该被掩盖。

滇军早在蔡锷时代便已经成名,蔡锷在袁世凯意图称帝时偷偷跑回云南率先发兵讨袁,此举将蔡锷和滇军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泸州会战中更是以弱攻强打得袁军进退两难,蔡锷也因此在袁世凯死后拿下了四川的军政。在唐继尧时代,唐继尧仗着滇军当上了所谓的“九省联军总司令”,权势打到巅峰,一场滇桂战争更是差点吞并了桂系。

所以滇军之善战在民国时期是很有威名的,当然真正要说最有名的也当属台儿庄战役。

但是,台儿庄战役真正成全的是李宗仁,不是汤恩伯,更不是滇军。即便汤恩伯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尚且几乎被从台儿庄战役的功劳簿中剔除,更遑论一支从外面调进来的滇军?

滇军滇军,它不在云南待着,为何会参加台儿庄战役?

1917年10月,李宗仁被统帅部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辖刘士毅31军、韩复榘第三集团军(孙桐萱12军和曹福林55军)、缪瀓流57军、韩德勤89军、于学忠51军以及庞炳勋部,这意味着李宗仁这个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可用之兵力不足7个军,并且全是所谓的杂牌军。如果不算“不听命令”的韩复榘,李宗仁可用的兵力更是少得可怜。

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云南王”龙云在南京参加国民政府会议时表示将组建两个军出滇参加抗战。9月,新组建的滇军60军即由军长卢汉自率领自昆明出发,滇军也自此展开了抗战救国之路。

在李宗仁第五战区兵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蒋介石将汤恩伯军团和孙连仲军团划给了李宗仁指挥,但是我们也知道李、蒋始终存在争斗,所以汤恩伯对于驰援李宗仁也是有所懈怠,反正是不急不慢,急得李宗仁连连催促,最后只好对汤恩伯进行威胁,“我训诫汤军团长说,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此时,孙连仲也已经被日军打得喘不过气。

正是在此危急情况下,远在湖北武汉进行整补的卢汉60军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迅速开赴徐州增援,滇军到达战场后归孙连仲指挥。

台儿庄战役中的滇军赞歌:禹王山战役!

禹王山战役是滇军在台儿庄战役中打得最响、牺牲最为严重的战役,4万滇军健儿在禹王山对日军展开了阻击战。

卢汉所部在禹王山几乎歼灭了日军一个联队,李宗仁听到卢汉汇报的战果后很高兴,毕竟60军能几乎歼灭一个日军联队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硬生生拖住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但是,“李白”两人却很快想到,这场胜利必定会壮大60军的声势,到时候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打起了消耗60军的主意。

板垣征四郎听到这个消息后又惊又怒,所以很快又组织兵力向禹王山发起了反攻,试图从滇军手里抢下禹王山。在日军猛烈的攻势下,滇军的形势也愈发危急,李宗仁不得不再次催促汤恩伯迅速南下增援,听且下了死命令。当时,滇军甚至已经非常接近板垣师团的指挥部,板垣征四郎不得不下令迅速转移指挥部,据说板垣征四郎在急急忙忙从指挥部撤退的时候,不小心将天皇赏赐给他的军刀给落下了,最后这把军刀也为滇军所缴获。

随后,60军在汤恩伯和于学忠的协同作战下,成功击退了日军。

在禹王山这场历经27天的阻击战中,滇军阵亡人数将近1.4万,伤兵5000余人,少将旅长陈钟书战死,团长严家训、董文英、龙阶、陈洁如等人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滇军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也让日军付出了阵亡1.2万余人的代价。



为何谈及台儿庄战役只知有李宗仁,不知有滇军?

四个字,派系之争!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虽然怠战,但是也是有功劳的,也是一样被掩盖了,只因为他是蒋介石的人,也确实有怠战的现象,如果不是因为蒋介石的原因,恐怕李宗仁早治他的罪了。

滇军在禹王山的表现确实算得上是出色,可也正是因为滇军的出色,让它进了台儿庄战役的功劳簿上的“小字部分”,算不上隐瞒,但是确实被刻意地弱化了他们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存在感和功绩。因为,滇军不是桂军。

这件事是“李白”主动为之,蒋介石也默许了这种做法。同时,出于为抗战加油打气的目的,也确实需要英雄,所以将功劳全算在李宗仁的头上,也是为了让他成为众所瞩目的英雄形象,所以官方在宣传的时候也刻意这么做。

后来,为了招揽部分曾经国民政府的高官,自然授衔要肯定的便是他们曾经所作出的贡献,李宗仁这种级别的就更不用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