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陆奇走了,百度还有未来吗?

囍嘉楽


陆奇博士是在2016年的9月份因为健康原因离开微软的,据说是因为一次自行车实验时出现的意外,当时传闻在早些时候的Build 2016大会就有观众发现陆奇博士腿脚有不变。后来在2017年的1月份,百度通过内部邮件确认陆奇百度入职担任总裁兼首席运营,没想到在昨天下午,百度对外确认陆奇博士自七月份开始将不再担任首席运营的职位,但同时会保留副主席、董事会席位。

关于陆奇博士不再担任百度主要领导工作而退居二线的原因,百度方面给出的应该是前者的家庭生活方面的私人原因。据悉因为陆奇博士较早在美国工作、生活,家人都居住在海外,这对于依然在国内担任主要领导职位的陆奇博士来说是较大的挑战,所以在这次发表的声明当中,除表示对于百度的乐观与肯定之外,还表示自己无法在远离家人的情况下长期全职工作,所以将在未来和自己在美国的家人们渡过更多时间,这听上去是对于自己和家庭最正确的决定。

目前百度还没有公布接替陆奇博士首席运营的人选,但是已经宣布将提任于2010年入职百度的王海峰担任高级副总裁,并继续作为AI技术平台体系的总负责人,和张亚勤、向海龙、朱光等高管直接向李彦宏直接汇报工作。

陆奇博士入职百度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不再担任主要领导职位其实是比较让人吃惊的,虽然个人家庭原因肯定是有真实可信的成分,但还是有声音怀疑陆奇博士离开的原因并不会是这么单纯,之前就有脉脉平台爆料称其实早在4月底的时候就已经在离职的程序当中,而当时是被百度辟谣的。

可以估计的是未来陆奇博士将会回到美国和家人们在一起,并继续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继续帮助百度在AI方面的发展。但无论如何,外界对于陆奇博士的离开是抱以悲观态度的,大家可以发现百度的股价在昨天迎来大跌。


超能网


· 历史无数次证明一切改革最忌讳的地方就是在快要抵达终点前停下,与其功亏一篑,不如压根别改,因为这种旧势力最终会大获全胜的信息传递,只会造成改革成果的流失和将领士气的降低。

· 资本市场的反馈,是在陆奇离职的当天砍掉了百度近百亿美元的市值,你要说陆奇一个人值这么多钱吧,也未免太夸张了,它包含的还有对于百度能够经由组织结构的变化重新回到第一阵营的信心。

· 陆奇是极其少有的、在替百度背书的过程中不仅个人形象没有受到百度的牵连,反而还能以一己之力提振百度声誉的职业经理人,无论是在昔日的硅谷还是当下的北京,他的个人品格都保持着无可指责的干净。

· 李彦宏在四百多天前把陆奇请到百度来的决心,未必就比他在这个月挽留陆奇的诚意要大很多,就像自以为亲政的光绪皇帝对于康梁变法的支持,已经远远超出列祖列宗的格局,但是「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的密诏,终究还是传了出去。

· 百度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试图打造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这是李彦宏自己都没能做到的事情,事实证明,这个人设是立不起来的,不是因为陆奇无能,而是尺有所短,纵使有心杀贼,然而无力回天。

· 连李彦宏都保不住陆奇,可想而知百度这家公司的水有多深,遑论陆奇加入百度以来做的那些他想做而不敢做、不能做、不愿做的事情。在送别陆奇的信件上,「正直的人品」——而不是和业务有关的能力——被李彦宏放在了最前面,足以表达一切。

· 有人曾经这么说:「果断、理性、精于管理的陆奇是李彦宏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考虑到说这个话的人是一个资深腐女,必须剔除掉她摁耐不住配CP的心机成分,不过即使是剩下的认真部分,也相当具有洞察力。

· 经此一役,百度显然会被再次怀疑是不是姓李了,至于是姓马还是说姓向,大概也都有失偏颇,它的方向盘上叠了几十只手,谁都拧不过「稳定高于一切」的原则,一年大几十亿美元的利润在那摆着,掉队能掉哪里去呢?

· 用彼得·德鲁克在企业管理总结里的话来说:「人们喜欢说意志可以移山,但其实只有推土机可以。」想法的力量常被高估,是因为它能够被包装,行动的效果常被低估,是因为春雨总是润物细无声。

·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陆奇离开百度,在另一个角度看来,未尝不是打响百度保卫战的一场伟大胜利,甚至值得在胸前配上光彩照人的功勋奖章。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的,那还祝你们百战百胜。


阑夕


陆奇终究还是退居了二线!

对刚刚步入正轨的百度,未来的发展难免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陆奇之于百度,不只是单纯的提升了股价,从差点尴尬的被京东反超,到目前接近2倍京东市值的新高。更重要的是陆奇的到来,把陷入泥沼、发展前途不明朗的百度重新带入了新的轨道,百度AI战略、自动驾驶(Apollo计划)的发展陆奇在其中也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陆奇为何离开,在Robin的邮件中其实也已经说明原由:个人和家庭的原因
邮件中李彦宏这样评价百度首席运营官陆奇:他工作时间比我还长,人也很正,风气带得很好
两者结合在一起,其实至少有一点原因可以明晰:
百度COO这个差事,不好做,费时费心!
且不说陆奇身体如何,换位思考一下,长时间和家人相隔万里、不能相聚,1年时间恐怕也是陆奇能给的上限了。
陆奇执掌百度以来,高级副总裁及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百度贴吧事业部总经理胡玥、百度地图事业部总经理李东旻以及刚刚离职的百度副总裁李靖先后离开,虽然具体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说和陆奇新政没有关系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么多百度高层离开无疑也意味着摆在陆奇面前的革新的阻力有多大。
诚然,结果看陆奇很成功!
陆奇离开后,李彦宏也将重掌帅位。
百度内部信李彦宏透露将再次“御驾亲征”包括SLG在内的各大业务,相关部门负责人都将直接向其汇报。
陆奇,虽然以副总裁的形式继续留任百度,但是这个角色实则更像是百度战略顾问的角色。

视界云科技


5 月 18 日,百度宣布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无法继续全职在北京工作」,从 7 月卸任总裁和首席运营官职务,留任集团副董事长。

这位被李彦宏寄予厚望的「改革者」陆奇在履职 486 天后宣布离开。

让我们来看看陆奇上任到离职的一些战绩,看看能否看出百度的未来。

1、 陆奇加盟一年多的时间,百度的股价从 160 美元的低点拉升到最高 284 美元,市值从 400 多亿美元到最高时达 985 亿美元,距离千亿市值俱乐部仅一步之遥,百度股价涨幅超过50%,此乃真大腿。

2、陆奇在正式宣布加入百度仅两周后,2 月,百度宣布裁撤医疗事业部;3 月,宣布整合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与AI技术平台体系(AIG);8 月,百度外卖与饿了么合并;今年 5 月,百度金融完成分拆。

挥刀改革的风格也是典型的「快、狠、准」

3、确定百度未来的方向,夯实移动基础,决胜 AI 时代。陆奇曾在诸多场合表达了要将百度变成一家「ALL in AI」的技术领先巨头。

核心战略便是聚焦于 AI。

4、陆奇宣布离职当天,百度的盘后股价跌幅高达 9.54%,市值一夜蒸发近 94 亿美元。

真大腿李彦宏都没能留住,百度的水可能很深。

5、离开百度后,陆奇的 AI 战略被重新交还至李彦宏。与陆奇「ALL in AI」的姿态不同,李彦宏从未在公开场合表示过百度要「All in AI 」。

对 AI 的冷静态度也在百度新的任命调整中有所体现。普遍来看,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周期较长,而智能家居发展趋势已在近几年得以验证,因此,主管智能生活事业群(度秘 DuerOS )的景鲲在此次被任命为总经理,直接向李彦宏汇报;而陆奇任期内大力投入的智能驾驶事业群( Apollo ),其负责人李震宇改为向百度总裁张亚勤汇报。

6、随着陆奇的离开,以及之前被称为百度最年轻副总裁的「李叫兽」李靖的离职,百度的权力又重新回到李彦宏、马东敏(李彦宏的妻子)、以及去年年底重回百度、主管人才建设的崔姗姗等由百度内部提拔而成的一众高管手中。

可以预料的是,要想找到下一个「陆奇」再次空降百度,几乎不可能。

7、陆奇离开后,负责 AI 事业群的王海峰与负责智能生活事业群组(SLG)的景鲲都得到晋升。

看上去无论从战略上,还是用人上,百度都延续着陆奇的路线。一条没有陆奇的陆奇路线。

在「没有陆奇的陆奇路线」指引下,掌握着百度「钱袋子」的向海龙还会不会离职?百度的人工智能业务还会不会按照既定目标发展?被「降格」向张亚勤汇报的百度自动驾驶还是不是公司的重点?这一切都要看李彦宏的决策。


stormzhang



有人评价说,陆奇是集资深专业技术知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广泛的商业知识于一身,在业界是非常罕见的奇才,也因为陆奇的加盟,百度开始重新崛起,股价也持续回升,可就在今天百度宣布陆奇将从7月起不再担任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这令人十分惊讶,就在前些天陆奇还在大刀阔斧改革,为百度AI战略持续加力。

百度需要拯救,李彦宏也是十分信任陆奇,陆奇加入百度后喊出了All in AI的口号,在这一战略指引下,他砍掉了百度很多非主流业务,甚至把百度地图并入AI部门,大胆推出DuerOS和Apollo计划,可谓成效显著。

大家都知道,中国互联网三巨头中百度严重掉队,眼下好不容易赶上互联网AI浪潮,经过这一年多的调整,百度AI布局曙光也开始显现,可这么快陆奇就离职了,这些年的人事动荡频繁对公司战略规划和发展颇有影响,说明百度的大企业病确实比较严重,我希望百度能在移动生态和人工智能领域能继续奔跑下去,别再错过历史机遇。


震长


陆奇离开,当天百度股价暴跌9.54%,市值蒸发95亿美元。纳斯达克投了反对票!而第二天预计百度股价仍会继续下跌。

陆奇,这个将百度带上正轨的领导人终于还是离开了百度,这或对百度的未来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实在目前百度情形仍然不明朗的前提下,百度最不应该失去的就是陆奇这样又铁腕又具备前瞻性视野的领导人。

当天开盘,百度股价大跌4.89%。约48亿美元。此后更是大跌9.54%,约95亿美元,这就是陆奇的价值,纳斯达克给出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最高身价。

陆奇几乎算是重塑了百度。陆奇对于百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1、百度市值从400多亿美金增长到现在的975.33亿美元,已经比京东的500亿多了一倍;

2、百度未来战略明晰,那就是AI、人工驾驶,陆奇相当于梳理并坚定了百度的战略,并且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3、信息流转型成功,信息流以每季度超过20%的营收进行增长,成了和搜索同样重要的双引擎。

而陆奇不再担任懂事长,尽管公告说仍将继续担任集团公司副董事长,但脱离开具体业务的陆奇注定会慢慢淡出百度管理最终卸任所有职务。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张亚勤、向海龙、王海峰、朱光等人将直接向李彦宏汇报,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总经理李震宇转向张亚勤汇报。那百度就缺少了一个可以掌舵百度的掌舵人,没有陆奇,百度去哪里找这样的人呢?

对百度来说,尽管业务已经梳理清晰,或者说已经上了轨道,但现在业务发展初期谁又能确保不脱轨呢?希望百度早日找到陆奇的继任者。

保守估计,明天纳斯达克开盘,百度要跌去5%以上。





毛琳Michael


说句不好听的,稳坐百度第二把交椅的陆奇一走,对本来就不断“瘦身”的百度无疑是一个天价的打击。

我们知道,百度在“魏则西事件”被曝光后,就因竞价排名被网友骂了个狗血喷头,股票大跌。刚缓过劲来,又因在O2O市场上立不住脚跟而退出市场。最近的百度没什么大新闻,李彦宏把宝压在人工智能上,本身只进不出的投资对百度造成的压力就不小,而陆奇在这个时候辞职,百度接下来的日子必然不好过。


陆奇的离职,对百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股票的下跌。就在昨天,百度股价重挫9.54%,报收于253.01美元。盘中跌幅更是一度逼近10%。虽然陆奇在辞职后,依旧继续担任百度集团公司的副董事长,但是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这只不过是陆奇的一个过渡期,让陆奇能更好的交接工作,实质上和辞职没什么区别。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是如何看待陆奇离职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谢谢!


科飞猫科技公社


陆奇博士时值年近花甲( 56岁出生时间: 1961年9月3日),2017年1月17日加入百度还不到一年半时间,从之前在其他公司任职时间来看在百度的任职时间是最短的,在雅虎从1998年到2008年8月离职共10年,在微软从2009年1月到2016年9月离职共7年8个月。在微软期间,他领导了多项业务,是大陆华人在全球科技公司总部所任职位的最高级别。

虽然公开的离职理由是家庭原因也许这只是一个托辞,是真的年老体迈力不从心还是另有原因外界不得而知;再说辞职是其个人职业选择自我,也没必要作为噱头炒作。


百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曾有有一个很淑雅的芳名——我们都尊称其为度娘,但其口碑今非昔比, 尤其是魏则西的莆田系医院事件将百度推上了风口浪尖,百度推广良莠不齐,患滥成灾。

百度的人才理念一直标榜:招最好的人,给最大的空间,看最后的结果,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李彦宏也一直强调“互联网公司,最有价值的就是人。我们的办公室、服务器会折旧,但一个公司,始终在增值的就是公司的每一位员工。” “对于一个人才,我们更多注重的是,你能不能够创造,为自身创造价值,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是百度所关心的,所看重的。”


陆奇博士虽然在百度管理团队11位高管中位于第二把交椅,辞职无疑给管理团队的稳定带来一系列波动,但百度的未来并非是团队中单独一个人所能决定,而是取决于整个百度管理团队的共同协作努力!

况且一个大型企业的管理团队的都会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储备,做到管理岗位的可替代性;百度已经转入人工智能领域,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超过2000项,国外专利申请数百项。专利布局帮助百度抢占技术制高点。所以小编预言百度未来10内将是它发展的黄金时期。


看见光


至少在我看来,这可能是李彦宏创业史上,也是百度历史上最愚蠢的决定,没有之一!

多年以后,相信李彦宏在回眸往事的时候会想:要是当初陆奇没有离开,也许百度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 陆奇的改革举措

在魏则西事件、血友病吧事件等等一系列丑闻爆出来以后,百度成了吸血公司的代名词,陆奇的到来,他精力无限,对百度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基本深入骨髓。我们来看看陆奇在百度的486天带来的改革:

1. 在资本层面,推进百度风投团队的落地,并且力主百度风投资金配备到位。全资收购涂鸦科技,涂鸦科技创始人吕聘携团队进入百度,掌管百度智能家居硬件团队,并直接向陆奇汇报。

2. 医疗事业部方面的政治!裁撤移动医疗事业部,曾经引起公愤的百度医疗事业部,陆奇强制执行员工离职或者转岗,只保留百度医疗大脑这样的研究团队。

3. 投资蔚来汽车,合并自驾部门,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L4)、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L3)、百度车联网业务(Car Life etc.)合并组成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陆奇亲自挂帅,并兼任总经理。成立度秘事业部,进一步加大人机交互的投入,明确Duer OS的战略地位。并且打散百度IDL团队,分散到各个业务单元,推进百度AI的落地执行,并且主导了百度-华为以及百度-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至此百度的人工智能不只是科研。

  • 我们再看看陆奇的成绩

毫无疑问,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陆奇的各项举措已经初见成效,财务表现上,首先是百度的利润得到了提升,其次是百度的市值已经悄然逼近1000亿美金大关。

陆奇对于百度的改变可以说非常显著,这一点几乎是毫无悬念的,并且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百度的公关形象也有一定的好转,即使在陆奇本人演讲PPT上也出现错误。至少陆奇带来的影响都是正面的。



然而随着陆奇对于百度的改革逐渐深入到骨髓,比如要彻底裁撤百度医疗事业部,以及对于百度内部很多核心部门的调整,这很显然触及到了一部分百度核心高管的利益,也直接触碰到了百度的既得利益。这里面就有李彦宏亲自管理的百度信息流团队。

可以说陆奇的离开与百度内部的纷繁杂乱的利益关系有着巨大的关系,也证明了在百度李彦宏还依然没有找到能够为百度带来改变的方式,尤其是在不改变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当然百度虽然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市值下跌等等问题,但我相信百度的实力还在,未来要怎么走,其实还是在李彦宏本人。


EmacserVimer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罗超频道”,获得最新互联网评论、干货和资讯。

我了解到陆奇离开百度,主要还是年龄和家庭原因。

首先,百度发展很好,移动端信息流转型成功,AI稳步推进,最新市值975亿美元,历史最高,马上千亿美元,Q1财报各种数据也表明,百度目前状态不错。陆奇功不可没。所以,陆奇离开应该不是业务层面的原因。

其次,陆奇家人都在美国生活,中美两地奔波10小时长途飞行,很难兼顾。而且很多人没注意到,陆奇本人是1961年生人,今年57岁,比李彦宏、马化腾大了整整一轮,比马云还大了3岁,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龄,做COO这个职位,带百度转型,是比较难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宣布他职务调整,也不是彻底退出,而是退居二线。

陆奇应该不会再继续做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很辛苦的工作),百度大概率是他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最后一站。我觉得陆奇未来可能会做投资这样的不是很耗费体力的事儿。全部退休什么都不做也不是陆奇的风格,他不像是那种可以闲下来坐在海边晒太阳的人。特别是在中美AI产业的投资上,陆奇应该很适合做,过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