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吃牛排必須瞭解的常識有哪些?

尹訪玉


第一次對牛排產生興趣是在紐約7Ave和36街交匯處的

Keens Steakhouse吃到了人生第一頓乾式熟成牛排,在牛肉入口的那一剎那我才知道之前吃的那些牛排都是渣,肥瘦相間又富有彈性的牛肉在咀嚼的時候滲出肉的汁水混著肥油,搭配烤蔬菜和紅酒真是好吃到起飛,本格真的體會到《中華小當家》裡的那種好吃。

▲Keens Steakhouse

本格以前在雜誌社實習的時候,也想學著老外編輯們每天吃點牛油果沙拉做個素食主義者,但每每在夜晚想到Keens Steakhouse流油的牛排,就能興奮到不需要女人,此時此刻,我只需要一塊肥美的牛肉。什麼素食?什麼時髦?都沒我的肉重要。

乾式熟成牛排較貴,而且北京也沒什麼出色的乾式熟成牛排館,所以還不如有時間就在家自己做。今天就來簡單瞭解一下牛排的基礎知識和烹飪指導,如果你是牛排深度食客請繞道(這篇對你來說太簡單)。

牛 肉

通常超市那種真空包裝的牛肉為“溼式熟成”(Wet Aged),也就是在新鮮牛肉排酸處理後直接放入真空包裝袋中。而前文提到的“乾式熟成”(Dry Aged)則是另一種更高級的牛肉處理方法,用乾式熟成牛肉做出的牛排肉香更濃更也更嫩,回味無窮,當然也更貴。

▲溼式熟成

不過貴也是有原因的。“乾式熟成”需要將新鮮牛肉在0-4度,溼度為80%左右通風的特製熟成環境中放置三到四周的時間,讓牛肉自然分解出酵素,在酵素和細菌的作用下,牛肉逐漸“成熟”,肉香味更濃,同時肉質也更軟。

但風乾過程中,牛肉的外表變硬,水分喪失,因此一塊牛肉熟成後必然重量下降,還要剔除乾硬不能吃的部分,自然也就更貴。

不過我在北京很少見賣熟成牛肉的,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還是用普通牛排製作。在挑選牛肉的時候可以儘量選擇有肉質上有大理石花紋的草飼牛,解釋一下,大理石花紋就是下圖紅色肉質上面的白色花紋。

什麼是大理石花紋?霜降牛肉上這種就是。

如何選牛排

牛排的類型是根據牛肉的位置而區分的,七七八八加起來得有快十種。

◆ 肋眼肉(Ribeye)

算最受歡迎的牛排中的前三,通常取自牛第六至第十二根肋骨的肋間肉。肋眼肉肉質細膩且有均勻分佈的脂肪,好的肋眼肉應該有非常漂亮的均勻分佈的大理石紋,最佳烹飪程度為三分熟。

◆ 菲力牛排(Fillet)

聽起來非常高大上,對牛排不瞭解的人一不小心就會點(錯)的牛排品種。菲力牛排取自牛裡脊肉,肉質細嫩,最關鍵的是幾乎沒有脂肪,也就是說它沒有大理石花紋。

菲力牛排很適合健身人士,三到五分熟都是比較好。但自己在家煎的時候一定不要煎太久,否則很容易變柴,塞牙...

◆ 西冷牛排(Sirloin)

西冷牛排在美國取的是牛後脊肉,在英國會取牛胸脊肉,西冷牛排肉質和菲力類似,肉質細嫩,肥肉較少。在美國Top Sirloin的價格很貴,也會單獨標註出來。西冷牛排和菲力相比要更有嚼勁一些,三到五分熟比較好。

◆ 丁骨牛排(T-bone/Poterhouse)

丁骨牛排的一側為西冷一側為菲力,所以點丁骨牛排可以一次嘗兩種肉,第一次吃牛排可以點丁骨,反正一石二鳥不是?但在家煎丁骨牛排建議出鍋後放200度的烤箱裡再烤10分鐘,這樣可以確保肉質軟嫩。

除了這幾種牛排外,還有Rump, Goose Skirt, Hanger steak 等等,這裡就不細說了。總結就是,喜歡有肥肉的選肋眼,精瘦肉選菲力,要有嚼勁的選西冷。

幾分熟?

之前看過知乎上有個非常有名的提問“初次和女生吃牛排,女生跟服務員要8分熟牛排要如何緩解尷尬?”,本格對此非常有感觸。小時候第一次吃牛排是去一家俄羅斯人開的咖啡廳,點的就是8分熟,不對,貌似是7分?中國人一般喜歡吃熟一些的牛排,但口感也就相對老一些。美國吃media rare 的偏多,勉強算三分熟。

如果出國吃牛排千萬不要再想破腦袋去翻譯3分熟了,點medium 或者 medium rare。

1 分熟= Rare/ Blue Rare

3 分熟= Medium Rare

5 分熟= Medium

7分熟= Medium Well

全熟= Well Done

有的人覺得吃牛排就一定得端個紅酒杯摟個妹子,但你要記住,你是來吃肉的,每一口牛肉都是對食慾按摩,要享受每一塊牛肉在口中咀嚼品嚐牛肉汁水的肥美,吃好肉的滿足感絕對大於裝逼千倍萬倍。最後說一句,紐約的Peter Luger真是太肥了,個人不太喜歡。


豐海徐徐徐


牛排幾分熟你知多少?



平時看美劇、看港劇的時候經常看到劇中角色去吃牛排,有些人喜歡三分熟的牛排,而有些人喜歡五分熟的牛排,但是似乎沒有人喜歡吃全熟的牛排?三、五、七分熟的牛排又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近生牛排(Blue):

正反兩面在高溫鐵板上各加熱30~60秒,目的是鎖住牛排內溼潤度,使外部肉質和內部生肉口產生口感差,外層便於掛汁,內層生肉保持原始肉味,再者視覺效果不會像吃生肉那麼難接受。

一分熟牛排(rare):

牛排內部為血紅色且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

大部分肉接受熱量滲透傳至中心,但還未產生大變化,切開後 上下兩側熟肉棕色,向中心處轉為粉色再然後中心為鮮肉色,伴隨刀切有血滲出。(新鮮牛肉和較厚牛排這種層次才會明顯,對冷凍牛肉和薄肉排很難達到這種效果)

五分熟牛排(medium):

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可見且夾雜著熟肉的淺灰和綜褐色,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衡。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

牛排內部主要為淺灰綜褐色,夾雜著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well done):

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口感厚重。


牛排的總類:
  1.嫩牛柳,牛裡脊,又叫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愛吃瘦肉者的青睞,由於肉質嫩,煎成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皆可。
  2.肉眼牛排:肥肉和瘦肉都有,由於含有一定的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使用時不用煎的太熟,3成即可。

牟伐辰


有了這篇文章,再也不用擔心遇到“八分熟”的尷尬了。

牛排的部位


為什麼要區分牛的部位呢?這就像去影院看電影選座位,不同的位置觀影體驗不同。同樣的,不同位置的牛肉嫩和老的程度不同,口感也大相徑庭。

最嫩的部位通常集中在腰部,而且位置越靠上越嫩(價也越高),因為此部位牛很少能活動到,肌肉纖維細,所以肉質嫩;而在前部和腿部,集中了大量老肉,也幾乎是越靠下的部位越老。下圖是由嫩到老的級別。

牛排的熟度

吃牛排時常常聽到有人說要八分熟,其實是不對的,畢竟牛排的熟度一般是依據單數區分的。

是不是有點驚訝,竟然還有一分熟!那不就是接近全生了嘛。其實啊,一分熟的牛排可以是安全的,只要牛排本身需要足夠新鮮,烹飪工具生熟分開,就可以享受美味的生肉口感了。

隨著牛排越來越熟,牛排的口感會越來越硬,汁水也變得更少。國外有一個常用的牛排熟度顏色對比和手感測試方法,大家可以通過捏手掌的肉肉來感受牛排不同熟度的不同質感。


吃牛排如何選擇

一般專業大廚的建議,牛排都以三至七分熟為宜。但不同部位的肉質 , 各有適合的熟度。接下來咱們就要根據常見的牛排部位的不同特點,選擇最 in 熟度,看看哪種最好吃了。

菲力牛排(Filet)

也稱牛裡脊、牛腰肉。牛排中最頂級的部位,單價最高。特點是肉質鮮嫩,高蛋白,低脂肪,比較適合想要減肥瘦身保持好身材的妹子。3~7 分熟均可,過熟則肉質變硬,無法品嚐出菲力牛排的鮮嫩多汁,及其微妙精緻的風味了。

西冷牛排(Sirloin)

是外脊肉,牛的後腰肉,也譯為沙朗牛排。肉質柔嫩含一定肥油,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嚼起來富有肉感非常過癮,適合年輕食客和牙口好的人。推薦 3~5 分熟。

紐約客牛排(Striploin)

取牛前腰脊肉的部份,油花分佈均勻,肉質較緊實有嚼勁,與西冷牛排接近,是美國人的最愛,故得此名。在美國此部位是在牛排館、Club 常見的牛排使用部位,也稱叫 Club Steak。推薦 3~5 分熟。

T 骨牛排(T-bone)

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呈 T 字型,兩側一邊是菲力,另一邊是西冷,既可以嚐到菲力牛排的鮮嫩又可以感受到西冷牛排的芳香,一舉兩得。其份量通常較大份,建議熟度 3~5 分熟。

肋眼牛排(Rib)

也叫肉眼牛排,取自靠近胸部的肋肌部,肉質嫩度僅次於菲力,大理石紋多且分佈均勻,中心部位有一塊明顯的油花。可說是最受歡迎也最被人熟知的牛排部位,臺灣一般稱之 " 沙朗牛排 "。建議燒烤到 5~7 分熟,把油脂燒透,散發出牛油香味來吃是最美味的。

其實,真正的牛排行家,會依自己喜好的口感質地,來選擇適合部位的牛排。學會了上面提到的這些方法,你也可以變身牛排行家,去餐廳吃牛排的時候再也不用 " 看圖說話 " 了,是不是感覺棒棒噠 ~


頭條美食


牛排的火候

聽到三分熟,就聯想到血淋淋的肉排,那麼說明你對牛排的認識還存在誤區。

正宗的三分熟牛排,是看不到血汁的,看得到的只有一樣漂亮的焦棕褐色,表面浮滲著香甜的肉汁,嫩汪汪地絕對很誘人。下刀切開後,看到的也不會是膽顫心驚的鮮紅色,而是火腿腸般的暗紅色,品嚐起來,入口只需輕輕嚼動便溫潤即化,留下滿口的鮮甜餘香,這樣,才是「三分熟」!

注:牛肉的熟度辨別:

3分熟:表明滲有暗紅色血水

5分熟:滲有淡紅色血水

7分熟:滲有粉紅色血水

全熟:滲有透明色的汁液

牛排點用的術語,用中文表述是幾分熟,而用英文表述則是以下術語:

Raw 幾乎生的(但絕不會是全生的,而是外熟內溫)

Rare 三分熟

Medium-rare 三至四分熟

Medium 五分熟

Medium-well 七至八分熟

Well-done 全熟

在不知道廚師的火候標準和自己標準之間差異時,一般建議先選擇較生的熟度,等送上桌來,不滿意再請師傅返工;不過真遇上敢點 Raw 或 Rare 的食客,廚師也會有點怕怕,因為這是是對經驗技術的挑戰。如果是到國內的豪客來豪享來這類大眾型西餐廳,恐怕是很難吃到正宗Rare的腓力牛排。

牛排的分類

菲力,沙朗,肋眼,紐約客,丁骨,紅屋,肋排,牛小排……這些西餐廳菜單上常見的字眼,全指的是牛排肉取材的部位,牛排的分類,也是基於牛排肉取材的部位。以下是對幾種較為常見的牛排品種的詳細說明:

1、腓(菲)力牛排

取材部分:腓力牛排取自於牛的里肌肉(即腰內肉),運動量少,且肉質最嫩,並且油花較少,因每頭牛就一小條而顯得「物稀為貴」。

特色風味:腓力牛排肉質鮮嫩精瘦,但也缺乏肉汁及咬勁,即口感好卻沒有嚼頭,並且烹煮過頭就顯得老澀,因此多推薦給牙口不好,消化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推薦火候:三至七分熟

2、沙朗牛排

取材部分:沙朗牛排一般是指肉質鮮嫩又帶油花嫩筋的牛肉,基本上取自於牛背脊一帶最柔嫩的牛肉,具體位置不同,風味也各有千秋。比較正宗的沙朗取自「後腰脊肉」,但特殊的品種例如紐約客,則是取自於類似菲力的前腰脊肉。

特色風味:沙朗牛排肉質鮮嫩且香甜多汁,富有口感,受入門級牛排行家所偏好。例如正宗的沙朗是牛運動量極少的部位,肉質細嫩還油花滿布,像大理石紋般美豔動人,相對於菲力的精瘦,好的沙朗是超嫩鮮腴到入口即化的地步,讓食客第一口就驚豔於牛肉的極致鮮甜。而紐約客肉質纖維較粗,微微帶有嫩筋,油花分佈不那麼均勻漂亮,卻是標準的「嫩中帶腴」,「香甜多汁」,嚼起來滿口肉感,相當過癮,其豪邁又具個性的風味,令人回味無窮。

推薦火候:四至六分熟

3、肋眼牛排

取材部分:肋眼(Rib Eye),顧名思義,取自於牛肋脊部位,即牛骨邊上的肉。

特色風味:肋眼牛排或許比不上腰脊肉那樣嫩,但「骨邊肉」向來好吃,肋眼就有這種味道,油油嫩嫩的肉絲中夾著Q而有勁的油筋,比沙朗耐嚼,比菲力夠味,而且油花十分豐鬱,是受年輕男食客好評不斷,又獲行家肯定的牛排。

推薦火候:四至六分熟

4、丁骨牛排(T Bone)

取材部分:

特色風味:丁骨或紅屋( Porter House)牛排,大塊肉排中間夾著 T 字形的大骨,一邊是菲力,一邊是紐約客,肉質一細嫩一粗獷,或油腴或爽俐,點一客統統吃得到。

推薦火候:五至八分熟

5、牛小排

取材部分:牛小排取自於牛的胸腔左右兩側,含肋骨部分。

特色風味:牛小排帶骨帶筋肉質肥腴鮮美,多汁且耐嚼,有大理石紋,特別是採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製成的「臺塑牛小排」,嫩而不澀,肉量豐鬱的全熟肉質,即使是怕生的食客也可怡然享用,更創造出牛小排的另類魅力。

推薦火候:全熟

除了上述的品種,餐桌上常見的還有像牛肩胛部位的板腱肉、上肩胛肋眼心、牛肚部位的腹脅肉、上後腿肉等,這些部位雖然肉質纖維較粗,無法媲美以上品種,但重在價格便宜,因此常常作為入門級的牛排原料,例如國內常見的黑胡椒牛排等等。

各種物品的使用

1、刀與叉形成“一”字形或“八”字形

西餐是最講究的,特別是在吃牛排時特別注重禮儀。用餐中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放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

2、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料理上桌後的基本動作,即是“右手拿刀切開,然後左手拿叉將料理叉起”。以叉子壓住料理的左端,固定,順著叉子的側邊以刀切下約一口大小的料理後,叉子即可直接駐起料理送入口中,簡單說即是“以叉子壓住後再以刀切開”。如果想順利地將食物切開,首先就從姿勢開始吧。

3、刀與餐盤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

正確的姿勢與適當的角度非常重要。兩側手肘過高會使刀叉角度過大,而呈直立狀態;相反地,如果手肘過低將使刀叉呈倒下狀態,所以沒有辦法好好地將料理切開。將肩膀與手腕放鬆,兩臂不要張開,刀與餐盤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這裡歸納成七個要點:面向料理端正坐好;肩膀與手腕放鬆;兩臂貼著身體;手肘不要過高或低;刀叉與餐盤呈傾斜角;以叉將料理緊緊按住;輕輕地移動刀子,壓住時可用力。這樣一來,不但能輕易地將食物切開,而且姿勢看起來也相當地優雅。刀的移動方式也有要領。首先用力於左手的叉子,再輕輕地移動刀子。注意,將刀子拉回時不可用力,而是在往前壓下時用力,這樣才能利落地將食物切開。

兩側手肘過高時,將會使刀與叉的角度過大,而無法利落地將食物切開。刀與叉也不可以過分傾斜。叉子可依料理的特性,自由地變換拿法以方便用餐。當叉起食用時,叉子的背面必須向上,不過,如果是舀起食用時,叉子應面向上方使用。與筷子不同的地方,即是叉子可依料理特性上下轉動以利於使用。

4、不可隨意改變餐具的位置

已設置好的餐具不可隨意改變位置,不過如果你是左撇子,在吃的時候可將刀叉互相更換使用。只是在用餐完畢後,餐具必須依右撇子的人的用法放置,將刀叉的柄向右放置於餐盤上,這麼做的原因主是要為了不造成服務人員的困擾。

看完了上面關於吃牛排的禮儀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於如何吃牛排比較優雅已經瞭解清楚了。原來吃的時候右手拿刀,左手拿叉,此外刀與餐盤的角度為15度左右,還有不能隨便改變餐具的位置等,只要注意好上面介紹的這些禮儀,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吃起來更加端莊優雅。


我想無所畏懼


吃牛排的常識可不止幾分熟,每牛排的類型這些。完美牛排必須得適合完美的配酒。這可是實力點綴。

總體來說,一款配牛排的好酒一定有著較好的單寧,以及偏濃厚的香氣,這樣既能解去牛排過多的油膩,又能提升牛排的本味。較濃味的牛排如美國排或幹醒的,或油脂量高的如日本和牛排可以配如shiraz, 甚至意大利或黎巴嫩的紅酒;而肉味較淡的如澳洲及加拿大牛排可以配新世界的加州或澳洲紅酒。

來自澳大利亞的西拉與加州的赤霞珠,對於搭配牛排來說,將會是永不出錯的選擇。赤霞珠柔和的質感以及 平衡的單寧,用來搭配西冷與肉眼,會減去牛排過多的油膩;至於澳大利亞的西拉,則帶著巧克力以及胡椒的香味,會令較細嫩的牛裡脊變得更肉感,產生一種調味的功能。

以及下面兩種較通用搭配:

燒烤醬汁的牛排適合搭配基安蒂紅葡萄酒。

辛辣味的牛排適合搭配仙粉黛紅葡萄酒。


Enjoy雅趣


正確的手法是: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從牛排左下角開始切起來,向右上角方向一塊一塊切去。



要是自己覺得麻煩,喜歡全切了再吃也可以,不過那樣,肉容易變冷吧?

這兒是中國,自己喜歡怎麼吃就怎麼吃吧,不用講究禮儀。(如果和外國人一起去正規的西餐廳吃飯的話,你就按照我一開始說的那樣吃。還有喝湯切忌發出聲音。)

吃西餐的正確方法

吃西餐的正確方法,西餐用的刀、叉、勺各有其用,不能替代或混用。

1.刀是用來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裡送。記住:右手拿刀。如果用餐時,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正確的用法是: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用來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頂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是用來切開小麵包,然後用它挑些果醬、奶油塗在麵包上面

2.叉左手拿叉,叉起食物往嘴裡送的,動作要輕,撿起適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不要拖拖拉拉一大塊,咬一口再放下,這樣很不雅。叉子撿起食物入嘴時,牙齒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讓刀叉在齒上或盤中發出聲響。

3.勺子在正式場合下,勺有多種,小的是用於咖啡和甜點心的;扁平的用於塗黃油和分食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用於分食湯的,常見於自助餐。切莫搞錯。餐具的擺放餐具的擺放是根據上菜先後順序從外到內擺放。有的菜用過後,會撤掉一部分刀叉。刀叉放的方向和位置都有講究。刀叉放在墊盤上呈八字形,刀口朝內,叉尖向下就表示你還要繼續用餐;刀叉平行擺放在墊盤上刀口向處,叉尖向上則表示你不要用餐。湯勺橫放在湯盤內,匙心向上,也表示用湯餐具可以収走。


舉鐵女子愛扒卦


熟度:


血統

眾所周知,日本和牛的品質是最好的,但是最好的和牛是不出口的,想吃到正宗的好和牛非得去日本不可。並且由於疫情的關係,中國禁止進口日本和牛。那想吃和牛怎麼辦呢?有一個折中路線,就是吃澳洲進口的和牛。澳洲和牛是和牛與澳洲安格斯牛雜交的後代,第一代雜交後代叫做 F1 ,然後 F1 牛再和安格斯牛雜交得到 F2,還有 F3 和 F4 ,肯定是血統越純的越貴,不過再往後成本太高,性價比就低了,一般我們吃到的是 F1、 F2 的,這種血統的品質已經很好了。

澳洲和牛 > 澳洲牛肉

(安格斯牛是常見的好牛種,有的店連牛種都不寫,說明牛種不是很好)

谷飼 VS 草飼:

除了血統,還有餵養方式。這就是谷飼和草飼的區別了。

顧名思義,草飼就是用草來喂牛了,谷飼牛前期也是吃草的,後期開始吃穀物。

很多人覺得草飼聽著就純天然是不是比較好啊,其實不是的。

一般我們認為雪花紋越多的牛肉越好,那牛隻有吃得好,才會長更多的脂肪啊!草飼牛的肉比較硬,吃起來稍柴,嚼起來費勁。

谷飼牛營養均衡,肉質細嫩。其中又有天數之分。谷飼天數越高,牛肉的雪花紋越漂亮,成本當然也越高了……所以谷飼 300 天的比 150 天的貴……

(一般在商場或者電商,不說谷飼還是草飼的就是草飼……)

牛肉等級:

脂肪含量高的等級越高,澳洲牛肉官方是分為 9 級,不過也有民間分為 12 級的。等級越高也就越貴,這個很正常了。

牛肉部位:

常見的牛排部位就是菲力、西冷、肉眼了。這些部位牛運動量小,肉質嫩,好吃價格高。

也有品質稍遜一點,但是平價得多的部位。

以下是價格排序。這些部位有的有筋,有的纖維比較粗,不過風味還是不錯的。

香妃扒(牡蠣肉)> 臀腰肉蓋 > 嫩肩肉 > 寶樂肩 > 小米龍


所以在電商或者市場上買牛排或者在西餐廳吃牛排,要注意瞭解這些屬性,避免被坑(價格和品質不符)。

如果你在電商上買,這裡還有一個坑,就是某寶上賣的巨便宜的拼接肉。這些牛肉雖然便宜,但可能連“牛肉”都不是,不知道什麼動物的碎肉拼接而成,再加上大量的醃製料和各種添加劑,吃起來嫩嫩的滑滑的,就是沒有牛肉味。

這裡有一個硬廣,那就是我們 GMG牛煮意 的澳洲和牛啦,正規澳洲進口,和市面上常見的拼接肉不同,我們的肉是真的(並不是件值得驕傲的事,這明明是基本的呀)!我們的肉品質比較高,最低的都在 M5 左右,當然客單價也稍微高一點啦,畢竟品質擺在那裡。微 信搜索 GMG牛煮意 就可以找到我。


GMG牛煮意


/<font>

一、牛排的歷史/<font>

根據記載,食用牛肉得習慣最早來源於歐洲中世紀時期,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公貴族們得高級肉品,尊貴得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並在特殊場合中供應,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到了18世紀,

英國

已經成了著名的牛肉食用大國。今天,

美國

是消費牛肉的最大國家,牛排則早於在十九世紀中葉成了美國人最愛的食用方式。但在亞洲,人們對牛肉有著兩級化的反應,比如

日本

,可說是將牛肉發揮到了極致。/<font>

各國對牛肉的態度、習慣不同,所以牛肉的食用方法也不同:美國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獷且豪邁,不拘小節,整塊腓力牛排燒烤後再切片;羅馬風味的佛跳牆則最讓人津津樂道,料理後,用油煎至表面成金黃,並注入白葡萄酒,據說這樣的料理可以防止夏天的過敏症;對英國人來說,仍習慣於將大塊的牛排叉起來烤;法式牛排特別注重醬汁的調配,用各式的醬汁凸顯牛排的尊貴地位;至於

德國

人,吃牛排的方式非常奇特,“酸牛肉”光聽名字就夠讓人匪夷所思,而生鮮牛肉則更是需要拿出勇氣嘗試的;在日本,一般燒烤店中常用的日式照燒烤醬被運用在西式牛排中,使和風照燒沙朗牛排口味別具一格……/<font>

目前中國普通西餐館中流行的牛排多數屬於美式風味。/<font>

二、牛排的分類/<font>

菲力,沙朗,肋眼,紐約客,丁骨,紅屋,肋排,牛小排……這些西餐廳菜單上常見的字眼,全指的是牛排肉取材的部位,牛排的分類,也是基於牛排肉取材的部位。以下是對幾種較為常見的牛排品種的詳細說明:/<font>

/<font>

1、腓(菲)力牛排/<font>

取材部分:腓力牛排取自於牛的里肌肉(即腰內肉),運動量少,且肉質最嫩,並且油花較少,因每頭牛就一小條而顯得「物稀為貴」。/<font>

特色風味:腓力牛排肉質鮮嫩精瘦,但也缺乏肉汁及咬勁,即口感好卻沒有嚼頭,並且烹煮過頭就顯得老澀,因此多推薦給牙口不好,消化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font>

推薦火候:三至七分熟/<font>

2、沙朗牛排/<font>

取材部分:沙朗牛排一般是指肉質鮮嫩又帶油花嫩筋的牛肉,基本上取自於牛背脊一帶最柔嫩的牛肉,具體位置不同,風味也各有千秋。比較正宗的沙朗取自「後腰脊肉」,但特殊的品種例如紐約客,則是取自於類似菲力的前腰脊肉。/<font>

特色風味:沙朗牛排肉質鮮嫩且香甜多汁,富有口感,受入門級牛排行家所偏好。例如正宗的沙朗是牛運動量極少的部位,肉質細嫩還油花滿布,像大理石紋般美豔動人,相對於菲力的精瘦,好的沙朗是超嫩鮮腴到入口即化的地步,讓食客第一口就驚豔於牛肉的極致鮮甜。而紐約客肉質纖維較粗,微微帶有嫩筋,油花分佈不那麼均勻漂亮,卻是標準的「嫩中帶腴」,「香甜多汁」,嚼起來滿口肉感,相當過癮,其豪邁又具個性的風味,令人回味無窮。/<font>

推薦火候:四至六分熟/<font>

3、肋眼牛排/<font>

取材部分:肋眼(Rib Eye),顧名思義,取自於牛肋脊部位,即牛骨邊上的肉。/<font>

特色風味:肋眼牛排或許比不上腰脊肉那樣嫩,但「骨邊肉」向來好吃,肋眼就有這種味道,油油嫩嫩的肉絲中夾著Q而有勁的油筋,比沙朗耐嚼,比菲力夠味,而且油花十分豐鬱,是受年輕男食客好評不斷,又獲行家肯定的牛排。/<font>

推薦火候:四至六分熟/<font>

4、丁骨牛排(T Bone)/<font>

取材部分:/<font>

特色風味:丁骨或紅屋( Porter House)牛排,大塊肉排中間夾著 T 字形的大骨,一邊是菲力,一邊是紐約客,肉質一細嫩一粗獷,或油腴或爽俐,點一客統統吃得到。/<font>

推薦火候:五至八分熟/<font>

5、牛小排/<font>

取材部分:牛小排取自於牛的胸腔左右兩側,含肋骨部分。/<font>

特色風味:牛小排帶骨帶筋肉質肥腴鮮美,多汁且耐嚼,有大理石紋,特別是採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製成的「臺塑牛小排」,嫩而不澀,肉量豐鬱的全熟肉質,即使是怕生的食客也可

怡然

享用,更創造出牛小排的另類魅力。/<font>

推薦火候:全熟/<font>

除了上述的品種,餐桌上常見的還有像牛肩胛部位的板腱肉、上肩胛肋眼心、牛肚部位的腹脅肉、上後腿肉等,這些部位雖然肉質纖維較粗,無法媲美以上品種,但重在價格便宜,因此常常作為入門級的牛排原料,例如國內常見的黑胡椒牛排等等。/<font>

三、牛排的火候/<font>

聽到三分熟,就聯想到血淋淋的肉排,那麼說明你對牛排的認識還存在誤區。/<font>

正宗的三分熟牛排,是看不到血汁的,看得到的只有一樣漂亮的焦棕褐色,表面浮滲著香甜的肉汁,嫩汪汪地絕對很誘人。下刀切開後,看到的也不會是膽顫心驚的鮮紅色,而是火腿腸般的暗紅色,品嚐起來,入口只需輕輕嚼動便溫潤即化,留下滿口的鮮甜餘香,這樣,才是「三分熟」!/<font>

/<font>

注:牛肉的熟度辨別:/<font>

3分熟:表明滲有暗紅色血水/<font>

5分熟:滲有淡紅色血水/<font>

7分熟:滲有粉紅色血水/<font>

全熟:滲有透明色的汁液/<font>

牛排點用的術語,用中文表述是幾分熟,而用英文表述則是以下術語:/<font>

Raw 幾乎生的(但絕不會是全生的,而是外熟內溫)/<font>

Rare 三分熟/<font>

Medium-rare 三至四分熟/<font>

Medium 五分熟/<font>

Medium-well 七至八分熟/<font>

Well-done 全熟/<font>

在不知道廚師的火候標準和自己標準之間差異時,一般建議先選擇較生的熟度,等送上桌來,不滿意再請師傅返工;不過真遇上敢點 Raw 或 Rare 的食客,廚師也會有點怕怕,因為這是是對經驗技術的挑戰。如果是到國內的豪客來豪享來這類大眾型西餐廳,恐怕是很難吃到正宗Rare的腓力牛排。/<font>

四、牛肉的品鑑/<font>

就像吃海鮮一樣,新鮮是第一位的,牛排亦然。標準的西餐廳採用的是冷藏牛肉,即是從工廠出品,經過運輸到切割烹調前,全程都以 0 至 2 度的低溫監控,以保持牛肉的鮮嫩風味。其美味程度比起冷凍牛肉來,差異顯然。/<font>

產地及等級,也會影響牛排的風味品質。北美、南美和

澳洲

是世界三大牛肉出產地,其中

澳大利亞

、南美的牛以青草放牧飼育,肉質較纖瘦而具嚼感;而北美則是取玉米穀物為飼料,以科學化圈養而成,運動量低,自然柔嫩肥腴,口感多汁帶甜;而以「喝啤酒,聽音樂,享受按摩」出名的日本牛,油脂極豐鬱,肉質極細緻,但多吃幾塊便容易感膩,且實際出口量極少,有些店家號稱是日本牛肉,其實拿美國牛頂替。/<font>

至於肉品分級,以高級牛排最大宗的美國牛肉為例,美國農業部根據肉品的成熟度及大理石紋脂肪(油花)含量,將牛肉評定為8 個等級,最好的兩個等級才適用於牛排,分別是 Prime 極佳,Choice 特選,而 Prime 意味著油花紋路最細緻,多餘脂肪最少,纖維最鮮嫩的肉質。目前只有少數五星級飯店及少數高級西餐廳,採用 Prime 級牛排。/<font>

另外國內鮮見的「美國安格斯牛肉」,則是指耳朵下垂,沒有混到乳牛血統的純種安格斯牛,美國有專門協會飼育此高級肉牛,只供應 16至30個月齡,肉質符Prime 及 Choice 兩等級的優質牛肉。重點是獲得授權販售安格斯牛肉的餐廳,不得供應其它肉牛產品,堪稱名副其實的「貴族」牛排。/<font>

/<font>

五、各種物品的使用/<font>

1、刀與叉形成“一”字形或“八”字形/<font>

西餐是最講究的,特別是在吃牛排時特別注重禮儀。用餐中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放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font>

2、右手拿刀左手拿叉/<font>

料理上桌後的基本動作,即是“右手拿刀切開,然後左手拿叉將料理叉起”。以叉子壓住料理的左端,固定,順著叉子的側邊以刀切下約一口大小的料理後,叉子即可直接駐起料理送入口中,簡單說即是“以叉子壓住後再以刀切開”。如果想順利地將食物切開,首先就從姿勢開始吧。/<font>

3、刀與餐盤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font>

正確的姿勢與適當的角度非常重要。兩側手肘過高會使刀叉角度過大,而呈直立狀態;相反地,如果手肘過低將使刀叉呈倒下狀態,所以沒有辦法好好地將料理切開。將肩膀與手腕放鬆,兩臂不要張開,刀與餐盤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這裡歸納成七個要點:面向料理端正坐好;肩膀與手腕放鬆;兩臂貼著身體;手肘不要過高或低;刀叉與餐盤呈傾斜角;以叉將料理緊緊按住;輕輕地移動刀子,壓住時可用力。這樣一來,不但能輕易地將食物切開,而且姿勢看起來也相當地優雅。刀的移動方式也有要領。首先用力於左手的叉子,再輕輕地移動刀子。注意,將刀子拉回時不可用力,而是在往前壓下時用力,這樣才能利落地將食物切開。/<font>

兩側手肘過高時,將會使刀與叉的角度過大,而無法利落地將食物切開。刀與叉也不可以過分傾斜。叉子可依料理的特性,自由地變換拿法以方便用餐。當叉起食用時,叉子的背面必須向上,不過,如果是舀起食用時,叉子應面向上方使用。與筷子不同的地方,即是叉子可依料理特性上下轉動以利於使用。/<font>

4、不可隨意改變餐具的位置/<font>

已設置好的餐具不可隨意改變位置,不過如果你是左撇子,在吃的時候可將刀叉互相更換使用。只是在用餐完畢後,餐具必須依右撇子的人的用法放置,將刀叉的柄向右放置於餐盤上,這麼做的原因主是要為了不造成服務人員的困擾。/<font>

看完了上面關於吃牛排的禮儀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於如何吃牛排比較優雅已經瞭解清楚了。原來吃的時候右手拿刀,左手拿叉,此外刀與餐盤的角度為15度左右,還有不能隨便改變餐具的位置等,只要注意好上面介紹的這些禮儀,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吃起來更加端莊優雅。/<font>

刀叉:正規的西餐通常講究吃一道菜換一副刀叉,使用竅門是依次從兩邊由外側向內取食。吃甜品的刀叉一般被橫向放置在用餐者正前方。/<font>

餐匙:個頭較大的叫湯匙,通常被擺放在用餐者右側最外端,與餐刀並列縱放。另一把個頭較小的餐匙則叫作甜品匙,在一般情況下,應當被橫向擺放在甜品刀叉正上方,兩種餐匙不可混用。/<font>

餐巾:餐巾可用來擦拭口部、剔牙時掩口,當女主人鋪開餐巾時則表示可以用餐,而當女主人將餐巾放到桌上時則表示用餐結束。/<font>

佐餐酒:為紅或白葡萄酒,魚肉等海鮮和雞肉配白葡萄酒,牛肉、羊肉、豬肉等配紅酒。/<font>

斟酒:按順時針方向或從尊長開始斟酒,洋酒是不講究斟滿的。/<font>

乾杯:正規的西餐中,祝酒乾杯只用香檳酒,應先飲去一半的杯中之酒,而絕不能以葡萄酒或啤酒濫竽充數。/<font>

飲茶:喝紅茶和奶茶時,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將其插放在茶杯中,不用時將其放在杯託上即可。/<font>

麵包:吃麵包時要/<font>注意不能用麵包擦著盤子裡的湯底吃。

菜序:開胃菜、麵包、湯、主菜、點心、甜品、果品、熱飲料,西便餐則是開胃菜、湯、主菜、甜品、咖啡。


優Ki醬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篇澳洲肉類市場存在“合成牛排”的文章,文中表示碎肉通過卡拉膠的黏合可以變成拼接牛排來出售。超市中出售的多是鮮肉牛排,卡拉膠確實在部分包裝牛排中出現。專家提醒,購買牛排應看好配料表,若是拼接牛排則涉嫌欺騙消費者,但卡拉膠本身是合法的添加劑。

告訴身邊的朋友,超市買牛排不要買有卡拉膠的!注意食品安全!

市場 包裝牛排中確有卡拉膠

市場上在售的牛排以鮮肉牛排為主,部分包裝牛排中有卡拉膠添加。家樂福通州店的新鮮牛排都放置在鮮肉區,售貨員表示沒聽說過“拼接牛排”,店裡的都是從整肉上切下來的,不可能拼接。在冷凍區,有一款產自上海的澳洲西冷牛排的配料說明中包含食品添加劑,有碳酸氫鈉、三聚磷酸鈉、卡拉膠以及食用香精等。但這款牛排包裝上寫著是“速凍生制”,顯示企業已通過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在永輝超市雙橋店內,冷櫃中分別擺放著新鮮牛排和包裝牛排。兩款新鮮牛排的售價分別為92元一斤和69元一斤。潮香村厚切西冷牛排、上品肉眼牛排、兒童黑椒沙律牛排和皓月黑椒牛排這4款包裝產品進行檢查。前三款牛排的產品類別都是“速凍菜餚製品”,且標註為“生製品”,只有皓月黑椒牛排的產品類別標註為“其他”,而且特別標註了牛肉含量≥70%。

從配料表上看,皓月牌黑椒牛排的配料表中不僅出現了卡拉膠的身影,還有魔芋粉、澄清型天然多肽超呈料這樣的添加劑。其他三款產品雖未發現“卡拉膠”,但卻含有黃原膠、澱粉以及可與明膠形成共凝聚物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等十多種添加劑。

網售牛排種類繁多,根據加工方式分為整肉原切、調理壓制、整肉調理等類別。記者在一款調理壓制的牛排配料表中也發現了卡拉膠添加劑,但這款產品卻在包裝上寫著“告別拼接”字樣,客服人員否認調理壓制的是拼接牛排。

求證 卡拉膠對人體有害嗎?

那麼,這些包裝好的牛排裡的卡拉膠是什麼?對人體是否有危害?知名營養專家顧中一表示,卡拉膠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很常見,其實是一種膳食纖維,適量食用對人體腸道功能有益處。

卡拉膠從植物中提取,本身沒問題,在國內食品加工行業是允許使用的,但它的主要作用是凝固、增稠,有允許的適用劑量,一般灌腸類產品允許添加。如果打著純牛排的旗號,肯定是不能添加的,把肉末加工成牛排,那就是人造的、合成的,涉嫌欺騙消費者。在購買時,消費者也要看清楚配料等說明。

支招 大廚支招區分真假牛排

西餐廳行政總廚劉先生表示,辨別是否為拼接牛排首先要看牛肉的顏色,正常牛肉顏色鮮紅有光澤,而拼接牛肉顏色較暗無光澤;其次是看牛肉的纖維組織紋理是否有彈性,好牛肉的纖維組織有彈性且連接緊密,拼接牛肉並沒有這樣的彈性組織;再來就是聞牛肉的氣味來進行比較,上等牛肉沒有什麼異味,反之其它氣味比較明顯。

做牛排最好的部位是牛裡脊,其形狀是圓柱形的,橫切面正好符合牛排的圓形設定,西餐中也會用牛眼肉。普通牛肉做不了好牛排,就算做出來也需要醃製、後期處理,來增加嫩度。但一頭牛就兩條裡脊,大概10斤左右,只能做30多塊牛排,數量不多,價格較貴,最好的雪花牛排可以賣到300多元一份。

告訴身邊的朋友如何鑑別牛排!更多知識可以關注每日更新的文章!


無處不經濟


要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裡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 餐桌上有許多應注意的禮儀,而這些禮儀常被忽視。

(一)就座和離席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 3、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檯入座。 6、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髒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2、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帶,或掛在西裝領 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禮儀 1、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餚。 6、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嚥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8、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9、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計,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籤,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嘔氣。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14、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計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17、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 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18、如系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讚賞。 19、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盤中。倘發現尚未吃食,仍在盤中的菜餚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20、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摺好,放在桌上。 21、主食進行中,不宜抽菸,如需抽菸,必須先徵得鄰座的同意。 22、在餐廳進餐,不能搶著付帳,推拉爭付,至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搶付帳。未徵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帳。 23、進餐的速度,宜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談悲慼之事,否則會破壞歡愉的氣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