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聊齋志異」封三娘


「聊齋志異」封三娘

範十娘,是鹿城祭酒的女兒,年輕貌美,有文才,父母十分鐘愛她。有上門來求婚的,總是讓她自己選擇,但十娘卻始終沒有一箇中意的。適逢上元節,水月寺中的尼姑們舉行“盂蘭盆會”。這一天,遊女如雲,範十娘也來了。正在遊玩觀賞的時候,有個女子一直跟在十娘身邊,不住地打量她,像有活要說。十娘仔細看了看她,是一位十五六歲的絕代佳人。十娘很喜歡她,轉回身來盯住她細看,那女子微笑著說:“姐姐莫不是範十娘嗎?”十娘回答:“是的。”女子說:“久聞姐姐是個才貌雙全的女子,人們說的果然一點不假。”範十娘也詢問她的姓名、住處。女子笑著說:“我姓封,排行第三,就住在鄰近的村子。”說著挽起十孃的手臂。又說又笑,言語情態婉順溫柔。兩人相互愛悅,依戀不捨。十娘問:“你怎麼沒有人陪伴?”三娘說:“父母早就去世了,家中只有一個老媽子,留在家中看門,所以不能跟來。”十娘要回去了,封三娘目不轉睛地看著她,眼淚都快要掉下來了。十娘也惘然若失,就邀請她到自己家裡去玩。封三娘說:“姐姐是個富貴人家,我和你又不沾親帶故。怕惹人譏諷!”十娘執意請她,三娘才說:“改天再去吧。”十娘摘下一股金釵贈給她,封三娘也從髮髻上摘下一支綠簪子回贈。十娘回家以後,十分想念封三娘,拿出三娘贈給的綠簪子看,不是金的也不是玉的,家裡人都不認識,很覺奇異。十娘天天盼望三娘來,總是失望,就病倒了。父母知道了她生病的原因,派人到鄰近村子打聽,卻沒有一個人知道封三娘。

到九月九重陽節,十娘已病得憔悴不堪,感到無聊,就讓婢女扶著,勉強來到花園,鋪了褥子在東籬下觀賞菊花。忽然一個女子扒著牆頭往這邊看,仔細看時,原來是封三娘!只聽三娘喊道:“快來扶我一把!”婢女急忙過去扶她下來。十娘又驚又喜,站起身拉三娘一同坐在褥子上,責怪她不守信用;又問她從哪裡來。三娘回答說:“我家離這裡還遠,但常來舅舅家玩耍。以前我說住在鄰近的村子,說的是我舅舅家。分別後我苦苦想念你,但貧賤之人同富貴家交往,腳還沒登門,心中先感到羞慚,恐怕被婢女僕人們瞧不起,所以沒有來。剛才從牆外經過,聽到有女子說話,就扒牆看看,盼望是姐姐,果真就是你!”十娘述說了因思念而得病的經過,封三娘淚如雨下,感動地說:“我這次來你一定要保密,不然讓造謠生事的人說長道短,我可受不了!”十娘答應了。二人一同回到閨房,同吃同住,一同說心裡話。十孃的病很快好了,兩人結拜為姐妹,衣服鞋襪,總是換著穿。見有人來,封三娘就藏到幕帳後邊。過了五六個月,十孃的父母終於聽說了這件事。一天,兩人正在下棋,範母悄悄地走了進來,仔細端詳著三娘,驚喜地說:“真不愧是我女兒的好朋友!”又對十娘說:“你有這樣一位好朋友,我們兩人都高興,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十娘就把封三孃的顧慮告訴了母親。範母看看三娘說:“你和我女兒作伴,我感到很欣慰,為什麼怕人知道呢?”三娘滿臉羞容,只是默默地搓弄著衣帶。範母一走,封三娘就要告別。十娘苦苦挽留她,才又住下來。一天夜裡,封三娘從門外急匆匆地跑進來,哭著說:“我本來就說不能再留在這裡了,如今果然受到這樣大的侮辱!”十娘吃驚地問她怎麼回事,三娘說:“剛才出去入廁,有一個少年男子,強來拉扯我,幸虧逃掉了。像這樣,叫我怎麼再見人呢?”十娘仔細詢問了那人的相貌,向三娘道歉說:“請不要見怪,那人是我傻哥哥。我會告訴母親,用棍子打他一頓的!”封三娘執意要走,十娘請她等到天亮,封三娘說;“舅舅家近得很,只須用一架梯子送我過牆就行了。”十娘知道留不住了,就派兩個婢女送她過牆。走了半里多路,封三娘辭謝她們自已走了。婢女回去後,見十娘伏在床 上悲傷地啼哭,像失去了最親密的愛人。

過了幾個月,婢女有事到東村去,傍晚往回走的路上,遇見封三娘跟著一位老婦人走來。婢女很高興,迎上去問好。封三娘很感憂傷,詢問十孃的情況。婢女拉著封三孃的衣袖說:“三娘到我家去吧,我家姑姑盼你盼得要死!”封三娘說;“我也思念她,但是不願意讓她家的人知道。你回去後打開花園門,我自己會去的。”婢女回去告訴十娘,十娘非常高興,按她說的做了,見封三娘已經在園中了。兩人相見,各自述說分別之情。話越說越長,連覺也不睡了。見婢女們都睡熟了,三娘起身和十娘躺在一個枕頭上,悄悄地說:“我知道你還沒有許配人。以你的才貌和門第,不愁找不到個尊貴的女婿。但那些浪蕩子弟,不值一提。如果想得到一個好丈夫,請不要以貧富論人。”十娘連連稱是。封三娘說:“去年我們見面的地方,現在又做起了道場,明天請你再去一趟,我要讓你見一個如意郎君。我小時候讀過相面的書,絕對沒有差錯的。”天不很亮,封三娘就走了,約好在寺院等她。十娘果然來到水月寺,封三娘已先在那裡了。眺望遊覽了一週,十娘便邀請三娘同上車。兩人挽著手出了寺院門,看見一個秀才,年齡有十七八歲,穿著樸素的布袍,但容貌英俊,儀表不凡。封三娘暗暗指著秀才對十娘說:“這個人是能做翰林的人才。”十娘稍稍斜眼瞅了一下。封三娘又說:“你先回去,我隨後就到。”黃昏時侯,封三娘果然來了,說:“我剛才已經打聽清楚,那個秀才就是此地人,叫孟安仁。”十娘知道孟安仁家裡很窮,覺得不大合適。封三娘說:“你怎麼也落入世俗之中去了。這人如果是長期貧賤的人,我就把眼睛剜掉,不再給天下人相面了!”十娘說:“那麼又該怎麼辦呢?”封三娘說:“請你給我一件東西,拿去送給他,就算訂了婚約。”十娘說:“姐姐太草率了。有父母在,如不答應怎麼辦?”封三娘說:“我這樣做,正是怕他們不答應。如果你主意堅定,就是死也阻擋不了的。”十娘執意不肯。封三娘說:“你的姻緣已經來了,但是魔難沒有消除。我所以這樣做,是報答你以前對我的好處。我現在就去,把你以前送給我的金鳳釵,假託你的名義送給他。”十娘一剛想說再商量商量,封三娘已經出門走了。

當時,孟生雖然博學多才,但因家境貧窮,所以十八歲還沒有定下婚事。白天在寺院,忽然看見兩個美麗的女子,回家後一直苦苦思念。一更時盡,封三娘叫開門進來。孟生拿蠟燭一看,認識是白天在寺院見過的女子之一,高興地問她是誰。三娘說:“我姓封,是範十孃的女伴。”孟生高興極了,顧不得細問,突然上前擁抱她。封三娘推開他說:“我不是自薦的毛遂,是來代人作媒的。範十娘願意和你結為夫妻,請你託媒人去提親吧。”盂生愕然不信。封三娘拿出金釵給他看,孟生喜歡得不得了,發誓說:“承蒙她如此眷戀我,我要得不到十娘為妻,寧肯終身不娶!”封三娘就走了。

第二天早晨,孟生託鄰居老媽媽去見範夫人,給自己提親。範夫人嫌他窮,也不同女兒商量,立即把老媽媽打發走了。十娘知道後,心裡很失望,埋怨封三娘耽誤了自己。但是金釵要不回來,只好決意也不嫁別的人。又過了幾天,有一個紳士來為兒子向范家求婚,怕不成,就請縣令作媒。當時,那紳士很有權勢,范家害怕他,就問十孃的意見。十娘不願意,母親問她為什麼,她不說話,只是掉淚。十娘叫人暗暗告訴母親,不是孟生,死也不嫁。範公知道了十分生氣,索性把女兒許給了那紳士的兒子。又懷疑十娘和孟生有私情,就選定吉日,想盡快為她完婚。十娘氣得不吃飯,天天只是呆呆地躺著。到了迎親的前一天晚上,十娘一忽然起來,對著鏡子自己梳妝打扮起來。範夫人暗暗高興。一會兒侍女跑來說:“小姐上吊了!”全家上下大吃一驚,痛哭流涕,後悔也來不及了,三天後只好安葬了。

孟生自從鄰居老媽媽告訴他婚事不成以後。心裡悲憤,氣得要死,但依然轉彎抹角地打聽消息,夢想能挽回與十孃的婚事。聽說十娘已經許配給人了,怒火中燒,什麼念頭也沒有了。不久,聽說十娘死了,孟生悲憤不已,恨不得跟十娘一起死去。傍晚走出家門,想趁黑夜去十娘墳上哭一場。忽然有一個人走過來,近前一看是封三娘。三娘向孟生說:“恭喜你的姻緣總算能成就了!”孟生含著淚說:“你不知道十娘已經死了?”封三娘說:“我說的能成就,正是因為她死了。你趕快叫家人挖開墳墓,我有一種奇異的藥,能讓她復一活!”孟生聽了她的話,挖開墓穴,打開棺材,把十娘抬出來,又把墳墓重新掩埋好。孟生自己揹著屍體,與封三娘同回到家裡,把十娘放到床 上,三娘給她灌了藥。一會兒,十娘慢慢甦醒過來,看著封三娘問:“這是什麼地方?”封三娘指著孟生說:“這就是孟安仁。”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她,十娘這才如夢初醒。

封三娘怕洩漏消息,陪送他們到五十里外的一個山村裡躲藏起來。封三娘要告辭回去,十娘哀求她留下作伴,讓她住在另一個院裡。又賣了殉葬的首飾,用來度日,日子還算過得去。封三娘每次遇到孟生來,總是避開。十娘從容地說:“咱們姊妹倆的情誼,就是同胞姐妹也比不上,可哪能百年都聚在一起?我想,不如仿效女英、娥皇一起嫁給孟生。”封三娘說:“我從小就得到吐納長生的秘決,所以不願意嫁人。”十娘一笑著說:“世上流傳的養生術書籍多得很,行而有效的哪裡有啊?”封三娘說:“我得到的不是人世流傳的那種。世上流傳的並不是真訣,只有華佗的五禽圖還差不多。凡是修練的人,無非是想讓血氣流通罷了;若是得了厄逆症。學作老虎的形體動作,馬上就會好,不正是它靈驗的地方嗎?”十娘就私下和孟生商量,讓他假裝出遠門。到了夜裡,用酒強把三娘灌醉,孟生悄悄進來和她同了床 。三娘醒後說:“妹子害了我了。如果我色戒不破,道業修練成功,能升第一天。如今被你算計了,這是命該如此。”就起身告辭。十娘告訴她自己的實心實意,哀求她不要怪罪自己。封三娘說:“實話告訴你,我是狐仙。因為看到你的美貌,忽然生了愛慕之情,今天卻作繭自縛,這也是情魔劫數,不是人力造成的。若是再留下來,情魔更糾纏我,就無休止了。妹妹福分不淺,前程遠大,請珍重自愛。”說完就沒影了。夫妻兩人驚歎了很久。

過了一年,孟生鄉試、會試果然都考中了,在翰林院做了官。他拿了自己的名帖去拜見範十孃的父親。範父既羞愧又悔恨,不肯見他。孟生再三請求,才見了面。孟生進來,以女婿的禮節,恭恭敬敬地拜見。範公很惱怒,懷疑孟生故意輕薄羞辱自己。孟生便請他到沒人的地方,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範公還是不太相信,派人去他家查看後,這才大為驚喜。又暗裡告訴孟生不要宣揚,怕有禍秧。又過了二年,那紳士因行賄被查處,父子二人都被充軍到遼海衛,十娘才回到孃家。

【喜歡民間小故事的親們 歡迎點贊關注 每日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