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他一直和孔子對著幹,被雪藏兩千多年,竟和古希臘柏拉圖主張一致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孔子、老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我們如數家珍,但是墨子,好像只是略微提了一提。然後,在兩千多年滾滾歷史長河中似乎銷聲匿跡了。很少有人提及他以及他的學說。

他一直和孔子對著幹,被雪藏兩千多年,竟和古希臘柏拉圖主張一致

可是在清朝末年,民國初期,突然有人開始想起他。在歷史的角落裡,墨子像一個孤獨而委屈的老人,一下子被發現,當時的人們很是驚喜,這不是我們家裡也有這樣的老人嗎?怎麼一直沒有重視他呢?

墨子真的是沒有被重視。我們知道的墨子,更多是來自成語“墨守成規”,墨子善守城的故事。其他情況,知之甚少,一片空白。兩千多年沒人理他,是因為他徹徹底底得罪了中國歷史上那位大咖級的人物——孔子。

他一直和孔子對著幹,被雪藏兩千多年,竟和古希臘柏拉圖主張一致

得罪了孔子後,孔子和他的追隨者當然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不得不佩服他的膽量,他竟敢如此“駁斥”孔子。

墨子道:“儒之道足以喪天下。”真得很大膽,他說儒家學說是要喪天下的,亡天下的。墨子這樣說,人們還以為譁眾取寵,刷存在感,自己沒有什麼名氣,是不是想以這種“罵名人”的方式上位出名?

看看,墨子說得振振有詞,不像是在搏出位。首先,他說,儒家沒有神作為統領,沒有信仰。這點說得沒錯,孔子確實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其次,儒家講究人死後厚葬,是勞民傷財,還要在墳前盡孝三年,事業家庭追求要統統拋掉,阻礙了社會的發展。第三,重視禮樂,其實是在用宗法思想來捆綁、禁錮人們的思想,讓人失去自由與創新。第四,儒家告訴人們要認命,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別與自己的命過不去。

他一直和孔子對著幹,被雪藏兩千多年,竟和古希臘柏拉圖主張一致

墨子從這四個方面對儒家一頓痛批,劍劍直指要害,一時毫無招架之力,很沒有面子。但是,儒家思想好用。“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們依大河而生,是典型的大河文明,農業文明,靠地吃飯,儒家的一套是很管用的。靠地吃飯,就需要有個長者主持大局,統一安排,協調工作,老老實實綁在土地上,才有收成,不被餓死。所以,這個長者異常重要,必須要維護其權威,怎麼有效維護,提倡“孝道”。厚葬便是對孝道有力宣揚。把這種家庭“血緣等級”投射到社會上就是“封建皇權體系”。

他一直和孔子對著幹,被雪藏兩千多年,竟和古希臘柏拉圖主張一致

適者生存,顯然儒家是很適合由黃河衝擊出的肥沃的中原大地。直到1842年鴉片戰爭,西方的堅船利炮氣勢洶洶而來,夢一下子醒了,來著是何物,怎麼沒有見過,根本招架不住。原來用儒家的那一套根本解釋不通,來者是一個切頭切尾的額“怪物”,我們的文化與其格格不入,節節敗退之後,有志之士開始追根溯源。

那些舉著洋槍火炮來欺負人的西方人,原來和我們沒什麼兩樣,甚至曾經遠遠落後於我們。命運的轉折源於一次運動——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絕不是文學藝術的復興,而是重新找回丟失的一種文明形式。

他一直和孔子對著幹,被雪藏兩千多年,竟和古希臘柏拉圖主張一致

這種文明產生的時間,與老子、孔子同時代,但地點不是中國,而是歐洲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這種文明形式叫工商業文明。它在歷史長河中曇花一現,很快淹沒其中,很多承載工商業文明思想的經典著作也都遺失。幸好阿拉伯人早早地將這些著作譯成了阿拉伯文。

他一直和孔子對著幹,被雪藏兩千多年,竟和古希臘柏拉圖主張一致

西方人在阿拉伯人那裡找回了工商業文明,像找到了神奇的咒語,一發而不可收拾。當時中國人蒙了,天朝之國,常常四方來拜,今天怎麼如此來拜?許多有志之士在中國被西方列強瓜分,將要亡國亡種的時候,發現了工商業文明的神奇,難道中國古代就沒有工商業文明的思想的萌芽?

他一直和孔子對著幹,被雪藏兩千多年,竟和古希臘柏拉圖主張一致

人們此時發現了墨子。墨子當時極力地反對儒家,並且話說得那樣狠,說儒家“喪天下”。原來,他恰恰是工商業文明的代言人,他代表當時了當時的手工業者和商人,木匠的始祖魯班便是墨家弟子。

後人發現,他的一些主張竟然和古希臘柏拉圖的主張一致,如,他主張治理國家要“尚賢選能”,這和柏拉圖在《理想國》中主張的選“哲學王”治理國家的主張,如出一轍。“士農工商”工商被壓抑到社會的最底層,儒家絕不能讓其出頭,被稱作“賤民”,他們的弟子甚至不允許參加科舉。

墨子站在歷史的深處,當看到我們在新文化運動中,將中國傳統文化全部拋棄,高呼“打到孔家店”,不知道是欣慰還是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