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野釣真的不可以用散炮?水庫老闆禁用散炮,問其原因竟是釣的太多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垂釣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垂釣思路和垂釣思維,這些東西往往都是可以一句話讓人有著醍醐灌頂的醒悟,而假傳者往往是各種有名無實,故弄玄虛的一些伎倆。

野釣真的不可以用散炮?水庫老闆禁用散炮,問其原因竟是釣的太多

記得之前有次和朋友一塊去水庫垂釣,到達水庫之後,就開始尋找釣點,組裝裝備進行垂釣,就在準備調漂的時候,水庫老闆匆匆跑過來,向我們收取釣費,並且嚴厲告訴我們不允許使用散炮這一項規則,當時我便心生疑問,誰會在水庫使用散炮呢?

野釣真的不可以用散炮?水庫老闆禁用散炮,問其原因竟是釣的太多

可當我真實做釣的時候卻發現,水庫裡養殖了大量的工程鯽後,才明白老闆的用意何為。因工程鯽是特別喜愛散炮,並且還愛聚群,當利用散炮進行垂釣的時候,甚至可以飛鉛去釣這種鯽魚,魚獲量並且相當可觀。在垂釣過程中,通過和釣友聊天瞭解到,之前有釣友通過用散炮釣獲了水庫裡大量的工程鯽魚,又因為工程鯽是這個水庫的主要經濟魚種,水庫老闆才禁止使用的。

野釣真的不可以用散炮?水庫老闆禁用散炮,問其原因竟是釣的太多

這也就證實了野外垂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是完全可以使用散炮的,只不過需要對散炮有充分的理解和應用知識。在散炮的使用上,一般是需要對著四點進行一個理解後,就能知道在野外垂釣環境下,什麼時候該用散炮,什麼時候不該用散炮了。

散炮的本質是什麼

散炮的本質說到底還是一種窩料,而這種窩料不等同於一般的打窩料。它可以配合釣法進行任意的搭配,有區別於傳統打窩,把餌料投下去就好了。散炮本身有著高霧化,高靈活性等特點,對快速釣獲水域附近的魚有著非常有效的特點。在具體使用中,散炮裡顆粒大小的差別也決定這針對魚情的不同,所以散炮的本質意義,在真實用於垂釣的過程中,就是利用散炮進行誘魚。

什麼條件下使用散炮

什麼條件下使用散炮,也就是說在哪些因素條件下,是使用散炮最好的,在排除像一些釣場禁用散炮的條件下。確定好自己所需垂釣魚種後就可以對散炮的使用與否進行一個大致的判斷。

野釣真的不可以用散炮?水庫老闆禁用散炮,問其原因竟是釣的太多

在夏秋季節,水溫高,水裡的魚兒攝食慾望高,食量大,正是需要大量進食的時候,在時間條件上,則就可以選擇夏秋季節使用。散炮因本身的特性限制,就算在用比較溼的散餌的時候,在垂釣深水過程中,也不會發揮其特別大的效果,所以在水深條件下,則可以選擇水深較淺的地方垂釣,大致水深可以選擇3米以內的一個深度。在魚種選擇上,需要滿足所垂釣水域含有的魚種有喜食散炮的習慣,像一些工程鯽,草魚,鰱鱅,青魚,鯉魚都是可以利用散炮進行垂釣的。

適用那種魚情條件

在滿足,季節,水溫,水深,垂釣魚種這些條件後,就需要對魚情條件進行分析,而並不是說滿足這些條件後,使用散炮就是最行之有效的垂釣方法,同時還需要滿足這些魚情條件。

野釣真的不可以用散炮?水庫老闆禁用散炮,問其原因竟是釣的太多

使用散炮對魚情條件的要求,首先,沒有過釣放經歷的魚。因為有些管理型水庫,老闆在把魚回收後,會把魚繼續放回水庫,自然放回的魚就不會那麼喜食散炮這種狀態的餌料。然後,還要求水中魚兒攝食積極性高時可以使用,因為散炮本身的高霧化的特性本身不會在水底停留過多的時間,沒有給到充足的糗魚時間,如果魚兒攝食積極性不高,餌料在鉤子上脫落後就需要被迫提竿,給不到魚兒吸食的機會,自然也釣不到很好的魚獲。

野外垂釣散炮使用要求

野釣過程中,對於散炮的要求還是不同於平常意義上散炮的高霧化,輕比重,濃味型這些特點的。野外垂釣散炮則更應,霧化適中,比重較重,味型更接近天然自然的味道,像一些植物類香型,麥麩,玉米,薯味等等這些味型。

野釣真的不可以用散炮?水庫老闆禁用散炮,問其原因竟是釣的太多

在製作要求上就要求了,散炮的水比一般需要掌握在1:0.6左右的一個水比。在比重方面則可以更多的是添加大顆粒的物質進行一個比重的調整和增加留魚的一些東西,可以選擇一些像小麥,玉米碎渣等等這些物質進行調節,在味道選擇上,可以利用一些豆類物質進行一個開散炮的基礎料,又或者是使用超誘類餌料也是可以的,並且餌料也不可開的過散,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加適當的水母粉進行調節。

野釣真的不可以用散炮?水庫老闆禁用散炮,問其原因竟是釣的太多

有些垂釣規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俗語講“窮則思變,變則通達”在垂釣過程中,當使用的方式方法起不到作用的時候,有何不可試試其他的一些思路進行一個調整。散炮釣法雖流行與黑坑競技垂釣,但應用到野外環境的垂釣也不是未嘗不可,並經過多次的驗證,得出這些垂釣的經驗,更加的證實了,野外垂釣使用散炮的可行性。

世界上最行之有效的釣法就是資源。當垂釣環境變好,相信每個釣魚人都會有著理想的魚獲。讓我們釣魚人以我們自己的形式去保護這個美好的家園。

(點個關注不迷路,書嶽帶你去爆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