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90后集体不婚,婚姻到底有什么错?

周末不上班在楼下公园晒太阳偷听旁边邻居大妈们的闲聊。

一大妈说:女儿都30多岁了,就是不想结婚,一提结婚就翻脸,为这事她母女俩没吵架。

另一位说:你们这还是好的,最起码还能见到人。我家那个今年都28,年初时就给她提了一句该结婚了,气得她转身就走到现在都没过回家。

第3个大妈更搞笑说:我家那个倒是谈恋爱,一年换8个,你一念叨到她就领回来一个,次次长得都不一样。

最后一个大妈说:我都不敢在孩子面前提结婚的事,一提就说她是不婚主义者,让我断了这份念想。

你们说现在的小孩怎么都这么不孝顺呢?一点都不体谅我们老人的心,她们早早的结婚成家,我们也好了一份心事呀。

90后集体不婚,婚姻到底有什么错?

最后4位大妈齐齐的望天长叹,我在旁边不厚道的笑了出来。

根据之前民政部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第一季度的结婚人数同比下降了5.7%,为301.7万对。2018年中国结婚率只有7.2‰,这是自2013年以来,结婚人数连续第5年的下跌。与此同时,离婚人数也连年增高。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婚姻已经不再是年轻人唯一的选择,很多催婚的父母都还没意识到,他们的孩子不是不想早结婚,而是根本就不想结婚。

而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了呢?我觉得应从这几个原因找下答案。

1、太“懒”了,不愿“伺候”别人

微博上看到一个帖子:长沙刘小姐的公司打卡表记录上她23个工作日里迟到了17天,而迟到竟然是因为长沙的冬天太冷,而她早上犯懒起不来,为这事儿甚至辞了职。

她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离职表,离职表上20多个备选原因她都没选,而是在空白处写上“冬天太冷,我起不来”,在其他一栏上备注“”先冬眠”。

这理由让人看了,不禁让人觉得这代年轻人是真懒,懒得连班都不想上。

90后集体不婚,婚姻到底有什么错?

时代使然,这代年轻人赶上了最具优势的“独生子女”年代。一个孩子,全家疼,新兴科技的出现,便捷了生活的各个地方。

从淘宝的兴起,足不出户就能逛商场,再到美团、饿了么的出现,不用下楼就能吃到各地美食,各种上门服务更是层出不穷。所以年轻人的“懒”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女人“懒”又是婚姻里最大的忌讳。

在婚姻里男女之间有一个默认的相处模式就是“男主外女之内”。男人负责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女人负责婚姻里的各种琐事。

90后集体不婚,婚姻到底有什么错?

可是现在的社会现实是男人独自负担不起养家糊口的责任,经济上需要女人出去工作帮助他,但他们还懒得去帮女人管理家务。

女人在外工作之余,回家还要料理家务,俩人都是不愿意吃亏的主,女人也懒,长此以往下去,谁都受不了,所以不如选择别结婚,彼此都轻松。

网上有个段子说:这女的都不想结婚了,男人却还想找个保姆。

女人在婚姻里扮演的就是勤劳善良、懂事顾家、伺候老公、孝敬公婆、抚养儿女的角色。

90后集体不婚,婚姻到底有什么错?

这种模式相安无事的进行了几百年,但是近些年,随着女性地位提高,受教育程度提高和经济能力提高,女性对于这种婚姻的相处模式进行了反抗。

本来就“懒”的年轻人,你再让他去别人家做伺候人的保姆,那怎么可能呢?

懒得起床,懒得出门,懒得做饭,如果可以连气都懒得喘,没事就想“葛优瘫”似的玩手机这是现在年轻人的真实写照,连自己都懒得伺候的人怎么会想结婚。

2、讲究自我“不要脸面”

30年前阿姨的家人帮她定了一门亲事,她当时就不是很情愿,但是因为已经定下来了,如果退婚的话会让父母大丢颜面,所以为了家人面子,她将就着就结了婚。婚后生活可想而知,一张床,两人睡,相顾无言、同床异梦。

阿姨总说她这是嫁给了面子,一辈子都为了面子活。在她那个时代,如果大龄未婚不嫁,那么四海八荒的群众都会来谴责你,不结婚就是没人要,让爹妈都跟着蒙羞,面子这东西即使自己不要也要为了家人。

90后集体不婚,婚姻到底有什么错?

而“非主流”恰恰是现在年轻人的代言词,他们想的开,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自己高兴才是最重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深刻贯彻了宋小宝小品里的那句话: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对年轻人来说,结婚是我自己的事,我想结就结,想离就离,碍着你什么事儿?

不久前中国民政部发布的一条报告,据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两亿的单身成年,其中独居‘’的成年人也达到了七千七百万人之多。

李银河老师在《奇葩大会》上提供了一组数据:几十年前,我们看到在美国、法国,独居人群比例占到人口的30%,但是在2016年,不进入婚姻的独居人口超过半数。

在很多西方国家,独居人群数据都呈现象化上升。连日本独居人群也接近人口总数的40%,中国台湾独居人群比例与日本接近持平。亚洲是最家庭本位的社会,大家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现在居然也向独居方向发展。

这种不要面子,不走世俗套路的人越来越多,人活着不能只为了面子,还要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很赞同李银河老师写的《婚姻制度未来可能会消失》的观点。

90后集体不婚,婚姻到底有什么错?

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当婚姻这场比赛中的裁判始终偏向一方,被剥削的那一方肯定会站起来反对,即使会反对无效,那么她也会选择中途退场或干脆弃权。

鲁迅曾说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年轻人讲究的是拒绝定义,无需伪装。不会因为离婚或不婚带来的嘲笑或讽刺而屈服婚姻,因为“不要面子”的人那么多不差他们一个,法不责众的道理他们都懂。

3、婚姻太“难”了

众所周知“钱不够用”是普通人婚姻里的“老大难”之一。

11月11日,《2019Q4单身人群调查报告》发布。调查显示,超5成单身男女认为月收入一万元左右才能有安全感,另有2成认为月入一万五千元才有安全感。社交、旅行、外卖是新单身青年的主要花销。

90后集体不婚,婚姻到底有什么错?

说实话当时看到这个数据把“乡巴佬”的我惊了一跳,这一个人过日子就得需要这么多钱,这要是结婚钱不就更不够花了吗?

想起小姐妹曾问过我一个问题。

为什么结婚前每月赚1万块,去掉吃喝玩乐还能有结余,小日子过得挺安稳。而婚后她和老公每人赚1万,月进账虽然多了一倍,但是生活质量却急剧下降,省吃俭用的都不够花,月底还得刷信用卡。

婚姻旨在两个人结伴搭伙过日子,本以为两个人会越过越富裕,谁也没料到会越来越穷。

90后集体不婚,婚姻到底有什么错?

在中国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大家子的事,虽然明面上看到钱是变多了,但是花也多,孩子教育、车贷房贷、父母养老、人情来往,把钱均摊你会发现钱真的是不够用。

结婚打破了年轻人原本优质的生活,婚后想要维持原本的生活,就需要付出比原来高10倍的努力。

所以有人说:男人觉得结婚是男人吃亏了,而女人觉得结婚是女人吃亏了,都又不傻,吃亏的事,谁愿意干呀?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婚姻是负担,没事给自己找负担,是钱多烧的,还是没事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