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90後集體不婚,婚姻到底有什麼錯?

週末不上班在樓下公園曬太陽偷聽旁邊鄰居大媽們的閒聊。

一大媽說:女兒都30多歲了,就是不想結婚,一提結婚就翻臉,為這事她母女倆沒吵架。

另一位說:你們這還是好的,最起碼還能見到人。我家那個今年都28,年初時就給她提了一句該結婚了,氣得她轉身就走到現在都沒過回家。

第3個大媽更搞笑說:我家那個倒是談戀愛,一年換8個,你一念叨到她就領回來一個,次次長得都不一樣。

最後一個大媽說:我都不敢在孩子面前提結婚的事,一提就說她是不婚主義者,讓我斷了這份念想。

你們說現在的小孩怎麼都這麼不孝順呢?一點都不體諒我們老人的心,她們早早的結婚成家,我們也好了一份心事呀。

90後集體不婚,婚姻到底有什麼錯?

最後4位大媽齊齊的望天長嘆,我在旁邊不厚道的笑了出來。

根據之前民政部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第一季度的結婚人數同比下降了5.7%,為301.7萬對。2018年中國結婚率只有7.2‰,這是自2013年以來,結婚人數連續第5年的下跌。與此同時,離婚人數也連年增高。

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婚姻已經不再是年輕人唯一的選擇,很多催婚的父母都還沒意識到,他們的孩子不是不想早結婚,而是根本就不想結婚。

而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了呢?我覺得應從這幾個原因找下答案。

1、太“懶”了,不願“伺候”別人

微博上看到一個帖子:長沙劉小姐的公司打卡表記錄上她23個工作日裡遲到了17天,而遲到竟然是因為長沙的冬天太冷,而她早上犯懶起不來,為這事兒甚至辭了職。

她在微博上曬出自己的離職表,離職表上20多個備選原因她都沒選,而是在空白處寫上“冬天太冷,我起不來”,在其他一欄上備註“”先冬眠”。

這理由讓人看了,不禁讓人覺得這代年輕人是真懶,懶得連班都不想上。

90後集體不婚,婚姻到底有什麼錯?

時代使然,這代年輕人趕上了最具優勢的“獨生子女”年代。一個孩子,全家疼,新興科技的出現,便捷了生活的各個地方。

從淘寶的興起,足不出戶就能逛商場,再到美團、餓了麼的出現,不用下樓就能吃到各地美食,各種上門服務更是層出不窮。所以年輕人的“懶”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女人“懶”又是婚姻裡最大的忌諱。

在婚姻裡男女之間有一個默認的相處模式就是“男主外女之內”。男人負責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女人負責婚姻裡的各種瑣事。

90後集體不婚,婚姻到底有什麼錯?

可是現在的社會現實是男人獨自負擔不起養家餬口的責任,經濟上需要女人出去工作幫助他,但他們還懶得去幫女人管理家務。

女人在外工作之餘,回家還要料理家務,倆人都是不願意吃虧的主,女人也懶,長此以往下去,誰都受不了,所以不如選擇別結婚,彼此都輕鬆。

網上有個段子說:這女的都不想結婚了,男人卻還想找個保姆。

女人在婚姻裡扮演的就是勤勞善良、懂事顧家、伺候老公、孝敬公婆、撫養兒女的角色。

90後集體不婚,婚姻到底有什麼錯?

這種模式相安無事的進行了幾百年,但是近些年,隨著女性地位提高,受教育程度提高和經濟能力提高,女性對於這種婚姻的相處模式進行了反抗。

本來就“懶”的年輕人,你再讓他去別人家做伺候人的保姆,那怎麼可能呢?

懶得起床,懶得出門,懶得做飯,如果可以連氣都懶得喘,沒事就想“葛優癱”似的玩手機這是現在年輕人的真實寫照,連自己都懶得伺候的人怎麼會想結婚。

2、講究自我“不要臉面”

30年前阿姨的家人幫她定了一門親事,她當時就不是很情願,但是因為已經定下來了,如果退婚的話會讓父母大丟顏面,所以為了家人面子,她將就著就結了婚。婚後生活可想而知,一張床,兩人睡,相顧無言、同床異夢。

阿姨總說她這是嫁給了面子,一輩子都為了面子活。在她那個時代,如果大齡未婚不嫁,那麼四海八荒的群眾都會來譴責你,不結婚就是沒人要,讓爹媽都跟著蒙羞,面子這東西即使自己不要也要為了家人。

90後集體不婚,婚姻到底有什麼錯?

而“非主流”恰恰是現在年輕人的代言詞,他們想的開,在不違法的前提下,自己高興才是最重要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深刻貫徹了宋小寶小品裡的那句話:討厭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幾。

對年輕人來說,結婚是我自己的事,我想結就結,想離就離,礙著你什麼事兒?

不久前中國民政部發布的一條報告,據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有超過兩億的單身成年,其中獨居‘’的成年人也達到了七千七百萬人之多。

李銀河老師在《奇葩大會》上提供了一組數據:幾十年前,我們看到在美國、法國,獨居人群比例佔到人口的30%,但是在2016年,不進入婚姻的獨居人口超過半數。

在很多西方國家,獨居人群數據都呈現象化上升。連日本獨居人群也接近人口總數的40%,中國臺灣獨居人群比例與日本接近持平。亞洲是最家庭本位的社會,大家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現在居然也向獨居方向發展。

這種不要面子,不走世俗套路的人越來越多,人活著不能只為了面子,還要聽從自己內心的想法。

很贊同李銀河老師寫的《婚姻制度未來可能會消失》的觀點。

90後集體不婚,婚姻到底有什麼錯?

因為人都是自私的,當婚姻這場比賽中的裁判始終偏向一方,被剝削的那一方肯定會站起來反對,即使會反對無效,那麼她也會選擇中途退場或乾脆棄權。

魯迅曾說過:“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年輕人講究的是拒絕定義,無需偽裝。不會因為離婚或不婚帶來的嘲笑或諷刺而屈服婚姻,因為“不要面子”的人那麼多不差他們一個,法不責眾的道理他們都懂。

3、婚姻太“難”了

眾所周知“錢不夠用”是普通人婚姻裡的“老大難”之一。

11月11日,《2019Q4單身人群調查報告》發佈。調查顯示,超5成單身男女認為月收入一萬元左右才能有安全感,另有2成認為月入一萬五千元才有安全感。社交、旅行、外賣是新單身青年的主要花銷。

90後集體不婚,婚姻到底有什麼錯?

說實話當時看到這個數據把“鄉巴佬”的我驚了一跳,這一個人過日子就得需要這麼多錢,這要是結婚錢不就更不夠花了嗎?

想起小姐妹曾問過我一個問題。

為什麼結婚前每月賺1萬塊,去掉吃喝玩樂還能有結餘,小日子過得挺安穩。而婚後她和老公每人賺1萬,月進賬雖然多了一倍,但是生活質量卻急劇下降,省吃儉用的都不夠花,月底還得刷信用卡。

婚姻旨在兩個人結伴搭夥過日子,本以為兩個人會越過越富裕,誰也沒料到會越來越窮。

90後集體不婚,婚姻到底有什麼錯?

在中國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大家子的事,雖然明面上看到錢是變多了,但是花也多,孩子教育、車貸房貸、父母養老、人情來往,把錢均攤你會發現錢真的是不夠用。

結婚打破了年輕人原本優質的生活,婚後想要維持原本的生活,就需要付出比原來高10倍的努力。

所以有人說:男人覺得結婚是男人吃虧了,而女人覺得結婚是女人吃虧了,都又不傻,吃虧的事,誰願意幹呀?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婚姻是負擔,沒事給自己找負擔,是錢多燒的,還是沒事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