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澶渊之盟究竟是真宗的功绩还是败笔?

醉倾城36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真宗皇帝的膻渊之盟是功大于过的我们先来看一下膻渊之盟的历史背景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

赵恒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在主战派寇准等人的劝说下,北上亲征,与入侵的辽军会战于澶渊。当时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以每年给辽一定银绢(岁币)为条件,于澶渊定盟和解,约为兄弟之国,即为“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最后依靠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战之后,北宋迈向颠峰——宋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屈辱的合约,虽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叫我双木林


澶渊之盟,是北宋以一场胜利赢得的“耻辱”性盟约。然而,审视这段历史,并以整个北宋王朝开全面、客观的评价“澶渊之盟”,应当说是宋真宗的历史功绩。但是,由于宋真宗特别自负中原的正统地位,过重的承载了先祖留下的“复燕”责任。从而,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将这个原本有利于北宋王朝走向强盛的盟约,当成了奇耻大辱。

同时,宋真宗十分迷信皇权天授,认为自己就是天子,辽朝蕞尔小邦,竟然也威胁天朝,撼动皇权。因而,澶渊之盟签订后,一方面愤愤不平,另一方面又感受到的辽国强大,心底惧怕对辽作战。于是,将一个利好于北宋王朝的盟约导向了负面,影响了后来的北宋君主。史学家认为,北宋亡国,与澶渊之盟有必然联系。

因而,原本是一件历史功绩,却被宋真宗自己弄成了败笔。那么,澶渊之盟对于宋真宗来说,到底功在哪里,败在何处呢?

北宋对辽国作战的空前大胜

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皇位,以汴京为都,占据中州,平定天下。赵匡胤一登基,便改变周世宗向北用兵,征伐北汉、辽国的军事策略,调转枪头,战略中心向南转移。

《宋史·赵普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某天下雪,赵匡胤、赵光义忽然来到找普家,喝酒的时候,赵匡胤向找普天下大计。找普说:“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这段记载,导致了赵匡胤平定中原诸国,然后北向取幽燕,“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建隆八年十一月,南唐战败,李煜被俘,中原定鼎。在这八年中,辽国休养生息,不断壮大,赵匡胤、赵光义再无力北伐,恢复幽燕之地。收复北地的重任,便交给了赵氏子孙后代。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御驾亲征,进攻北汉,辽国派兵驰援,在白马岭(今山西孟县)与宋军交战。赵光义大败辽军,斩杀辽将耶律敌烈。宋太宗于是乘势北伐幽州,与辽军大战与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此战,宋军大败,赵光义仅以身免。这场战役,大概让下一任皇帝宋真宗心有余悸,澶渊之战时,竟然面临同一种局面。

到了雍熙三年,宋太宗再度兴兵复燕,潘美、曹彬两路进击,均遭惨败,宋将杨业战死(一说被俘)。同年十一月,辽圣宗宣布对宋作战,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从此,北宋陷入契丹不断进攻泥淖,防御压力十分巨大。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圣宗亲率对北宋发起攻击,几乎是连战连捷,深入宋境。在寇准的极力主张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亲临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加之部署得当,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动摇辽军军心。加之辽军内部分歧,宋军赢得了战场主动权。

辽军一见战局不利,担心宋军会乘势而上,不仅将招致此战大败,还有可能威胁到幽州。于是,利用此前北宋降将王继忠传达辽主媾和愿望,上书宋真宗说辽国愿意讲和。十一月,宋辽签署合约,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划定疆界,以白沟河为边界,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皇帝以年龄大小互称兄弟,不再相互攻击。

这是北宋立国以来,辽国在战役进行时主动提出讲和。宋真宗御驾亲征,一战而超越先祖,可谓一场空前大胜。

澶渊之盟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北宋虽然取得了澶渊之战的优势,倘若进一步攻击,也能赢得这场战争。但是,有宋太祖高粱河战役的教训,宋真宗不敢乘胜攻击幽州,实现复燕大计。于是,见好就收,在当时来说,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虽然,从盟约的表面看,北宋要向辽国纳贡,等于是称臣了。但是,此后百年,宋辽之间不再发生大的战争,为双方百姓结束战乱,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空间,北宋国力逐渐走向强盛。

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开始了空前的双边贸易。北宋利用资源优势,很快形成了贸易顺差,一年从边境贸易中赚到的银子,远远不止向辽国的岁贡。

北宋因此节省大笔军费开支,以往应对辽国战事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贯。由此,北宋、辽国百姓徭役、赋税负担大为降低,极大的减轻了负担。宋真宗之后,直到宋徽宗朝,北宋经济十分繁荣,超过了历朝历代。

在长期的双边贸易往来中,北宋的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进入辽国,北边的羊、马、骆驼,乃至雪藏制冰技术也进入宋境。相对而言,北宋的文化输出远大于辽国。这样,就维持了隋唐以来的民族融合局面,北地少数民族依然保持着中原汉文化的传承。绿野老道认为,以辩证唯物论看待这段历史,澶渊之盟的意义不仅止于北宋。

以此分析,宋真宗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在客观上中止了战争,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经济发展,是一大历史功绩。综合来看,这是北宋立国以来,对辽国策略的一次空前大胜。但是,宋真宗却不这么看。在君权神授、中原天国思想的主导下,把澶渊之盟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导向了另外一面,成为揭开北宋亡国历史的重要阶段。

北宋丧失了一统北方的历史机遇

《宋史·真宗本纪》一开篇,就毫不例外的讲了一个神话故事:

乾德五年,五星从镇星聚奎。明年正月,后梦以裾承日,有娠,十二月二日生于开封府第,赤光照室,左足指有文成“天”字。

这段记载,绝对是编造的。脱脱的依据,大概应当出自北宋宫廷资料。这样的神话虽然也以不同的讲法出现在历代皇帝的传记中,但宋真宗出生的记载,却是把“澶渊之盟”玩坏的根由所在。

澶渊之盟签订后的头几年,宋真宗“放河北诸州强壮归农,令有司市耕牛给之”、“罢江、淮、荆、浙增榷酤钱”、“诏天下榷利勿增羡为额”、“ 诏缘边归业民给复三年”、“ 罢两川税课金二分”……等等,采取了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发展民生的措施。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北宋户口增加416万户,财政增加12861万,人均财富增加3倍多。

但是,宋真宗却念念不忘澶渊之盟的负面影响,认为天朝大国向辽朝岁贡,皇皇天子竟然与外夷称兄道弟是奇耻大辱。

又时刻念及祖上的复燕大计,却因为澶渊之盟而毁于一旦,且不敢对辽国用兵,担心辽国强大而威胁自己的帝位。到了景德四年年底,宋真宗忽然宣布改年号为“大中祥符”。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正月,宋真宗对臣下说:

夜將半,朕方就寢,忽一室明朗,惊视之次,俄见神人,星冠绛袍告朕曰:“宜于正殿建黄箓道场一月,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朕悚然起对,忽已不见,遽命笔志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

于是就在朝元殿建道场,祈祷天降符瑞。一月之后,皇城司传来好消息,说左承天门屋之南角,有黄帛曳于鴟吻之上。这幅黄帛约有两丈长,包裹一卷天书。宋真宗认为,这就是天降符瑞,便率王公大臣于道场中祭拜。打开黄帛后,果然有天书,上面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恒,指的就是赵恒,宋真宗。

宋真宗伪造的符瑞天书,很像《推背图》。赵氏一脉相承,爷爷造《推背图》,孙子造天书,都在图谶上打主意,说自己的皇权是天神所授,威不可凌。

宋真宗这样干的目的,就是希望天降符瑞,借助神力灭掉辽国,解除对自己的威胁,以巩固自己的天授皇权。

澶渊之盟后,北宋国力十分强大,假如宋真宗励精图治,致力于强化北宋国防,且别说在他手上灭掉辽国,统一北方,也可为后世子孙奠定基础。一旦条件成熟,向北用兵,辽国大概也很难支撑很长时间。凭后来北宋的经济实力,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澶渊之盟对北宋后代的影响

除了伪造天降符瑞,把自己装扮成上天神授的皇帝,以此震慑外夷和内忧,强化自我心理外。宋真宗还搞了一次贻笑后世的泰山封禅。

《宋史·真宗本纪》记载,大中祥符元年三月,山东兖州父老一千二百人上书宋真宗,请求封禅。后来,又动员兖州并诸路进士等八百四十人,以及文武官、将校、蛮夷、耆寿、僧道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余人“诣阙请封禅”。其实,这都是宋真宗指示手下干的,却假装“不允”。

地方五次进京上书请求封禅,早就做好准备的宋真宗于当年四月,委任知枢密院事王钦若、参知政事赵安仁为泰山封禅经度制置使,着手准备泰山封禅。冬十月,封禅队伍正式出发,以天书为前导,真宗銮驾仪仗居中,文武百官紧随,经历十七天跋涉,到达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宋真宗封禅之后,全国各地不断发现天书、符瑞、祥物,争相进献,一场闹剧在北宋境内疯狂上演。大中祥符三年,宋真宗应河中府士人、父老、僧道其后又有文武官员和各界代表三万余人到京请愿,亲往山西汾阴祭祀后土祠。六年,老子故里亳州进献三万七千枝灵芝,亳州官吏及百姓三千余人进京请愿,宋真宗又幸亳州拜谒老子,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历时十五年的崇道闹剧宣告终结。然而,这场因澶渊之盟引发的闹剧笑话,却并未因宋真宗的死去而彻底结束,至少给赵氏子孙留下了两大遗患。

第一,开启来自我麻痹,不修武事的亡国之程。宋真宗认为契丹很强大,但却可以用钱摆平。澶渊之盟北宋谈判使者曹利用因辽国狮子大开口,索要30万岁币而战战兢兢不敢回禀,而宋真宗听了这个数字后,反倒认为自己赚到了,还嘉勉了曹利用。

宋徽宗后来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相约攻打辽国。童贯攻击幽州失败后,宋徽宗立即效仿先祖,以重金请金兵帮助拿下幽州。金兵大举进犯北宋,宋徽宗不断割地赔款,试图用金钱砸金国退兵。金兵帮助北宋攻克幽州后,宋徽宗大肆渲染“复燕”之功,按照宋真宗的遗言,封童贯为广阳郡王。

第二,宋徽宗在内忧外患一齐爆发之际,祭起宋真宗崇道法器,下“革佛诏”,变本加厉的推行“崇道抑佛”政策,加封玉皇大帝,自称上帝长子,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迷信道教,打压、禁毁佛教,掀起了北宋时期第二个崇道高峰,彻底改变了立国初期儒道佛三教并立的格局。但是,上帝也救不了岌岌可危的北宋王朝,宋真宗躲过的一劫,却在宋徽宗身上兑现。

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按照宋金海上之盟的约定,双方夹击辽国。打破澶渊之盟以来辽宋百余年和平局面,北宋失掉盟友屏障。金国也在这次联手灭辽战役中,看到了北宋军力孱弱,宋徽宗又背弃海上之盟,策反辽人。金国休整一年后,宣和六年八月攻占蔚州,向北宋进兵。一年之后,靖康之难爆发,北宋灭亡。

从历史大角度看,澶渊之盟是一次有功于历史的盟约。但若站在北宋历史这个历史节点上看,由于宋真宗任用王钦若、赵安仁等奸佞,错误的判断了局势,自负自大,且又对自己的皇权产生恐惧。因而,把澶渊之盟缔结的休养生息局面导向负面。从而,影响了此后北宋的政局,北宋走向灭亡,这也是祸根之一。


绿野萍踪01


我认为澶渊之盟对于真宗时期是一笔功绩,让宋朝从25年的辽宋战争中脱身换取了108年的和平,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功绩了。

有人会说每年向辽朝提供30万的岁币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说宋朝在和辽朝每年的贸易往来中赚了多少,单单每年的军费开支都是上千万两的,这么想一想其实每年30万的岁币算了很少了,在军费支出和贸易的利润中甚至可以忽略不记。

宋朝和辽朝开战的一大目的是夺回燕云十六州。自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以后,夺回这片土地的所有权似乎成了历代皇帝所必须完成的目标,前人埋下的祸根需要后人来弥补的道理好像变成了真理,可是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是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不是谁都有能力完成北伐大业的。

自安史之乱以后,辽宋结下“澶渊之盟”以前,中原大地从中唐、晚唐、五代十国、再到宋朝的数百年里都是战火连篇,没真正的消停过。战争中最苦的不是统治者,不是舞文弄墨的官员,是前线的士兵和底层的百姓。赵恒彻底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站在底层百姓的角度看,结束战乱,过几天安定的日子,将赵光义留下的烂摊子解决了,还出现了宋朝难有的小盛世——“咸平之治”,为宋朝日后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难道不是一番丰功伟绩吗?

“澶渊之盟”开启了宋朝“岁币”政策的先河,对后来与外族政权的交流上定下了基调,确实是因为受到了“澶渊之盟”的影响。关于“澶渊之盟”,后来的皇帝和大臣们只学了它的模样,并没有理解其中的道理。“澶渊之盟”是在宋辽双方都已经不想再打的情况下签订,起初辽朝的条件是要求宋朝割让土地和解,经过谈判以后成为宋朝提供30万岁币已经是相对合理了。

可后代的皇帝们只顾着“破财消灾”,并没有考虑过国力优势是可以战胜对手情况下就交了钱。这样的例子在对西夏态度尤为突出,当时章楶的大军已经取得了伐夏大胜,可是宋廷却还是给西夏岁币,胜者反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是令人不能理解的。

签订“澶渊之盟”是个权宜之计,也有真宗软弱性格的原因,但依旧当时宋朝的局势看,抛开对后世的影响,依旧算是一件功绩。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宋朝迎来了黄金发展的时期,令人遗憾的是宋朝的经济实力发展起来以后没有出现一位拥有出色的领导者可以重新北伐,将“澶渊之盟”换取来发展的国力用在必须用的地方。


历史百货铺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前因: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乘辽朝新君初立之机,派三路大军北伐。最终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此战的失利,使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防御。

此后,辽国萧太后稳定朝政,励精图治,于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率辽军复仇攻宋。攻入宋朝境内,受阻于澶渊城。宋朝皇帝亲征,宋军士气高涨,而辽军人困马乏,正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辽军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赵恒畏敌如虎,只想媾和,而朝中大臣们也都惧怕契丹,纷纷表示支持合议。

于是双方开始了和谈,最终签订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主要有:辽宋约为兄弟之国,维持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金帛。

后果:

  1. 积极意义,双方结束了多年不息的争战,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
  2. 消极意义,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

这个带头使此后的两百多年,宋朝皇帝都是有样学样,不断的赔款割地称臣,直到覆灭。


谈史论今100


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景德元年秋天,北宋的北方强敌辽国大肆南侵宋朝,辽国士兵在萧太后和辽圣宗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遂城、定州等,俘虏宋将王先知、云州观察使王继忠。

之后很快辽国军队便打到了北宋都城开封北边一河之隔,黄河北岸的澶州,即今河南濮阳,北宋朝野震动,仓皇失措,很多大臣主张迁都南逃,或者迁往江苏南京,或者迁往四川,总之吓破了胆,宋真宗此时也想南逃。在局势万分危急的时宰相冦准坚决主张抗辽,并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

宋真宗的到来极大的鼓舞了前线的士气,北宋军民团结一心使战局得以扭转,甚至还用八牛弩射死了辽国大将萧达凛。按说战争形势已呈北宋有利之势,但谁成想这个时候宋真宗却被吓破了胆,畏敌如虎,一心只想媾和,然后就有了北宋花钱买和平的“澶渊之盟”,该盟约规定北宋每年向辽国进献三十万银绢,经济上对北宋是九牛一毛,但合约却是非常之耻辱。

客观上讲,澶渊之盟确实起到了结束宋辽几十年战事,并和平相处近百年的作用,但实际上却北宋的一大败笔,理由如下:

1. 澶渊之盟发生在北宋即将胜利之际,赔一分钱也是赔,这是性质问题。换言之,宋朝不让辽国赔也就算了,何来主动向对手赔款的道理,让人不可思议。

2. 江山惜无雄主,宋朝错失良机。如果宋真宗懂军事,能真确分析当时形势的话,可能结果就不光是能否打败辽国了。要知道辽国当时孤军深入,战线拉得非常长,补给其实很吃力,宋军如果能展开防守反击,那就不是打退辽军那么简单了,甚至都有可能收复幽云十六州。

3. 澶渊之盟发生后,宋真宗及北宋朝不但不以为耻进行深刻反省,反倒通过大搞封禅竭为粉饰。

4. 此战已经暴露了开封无险可守,不适合作为都城的问题,但是却未能意识到并迁都,为后来的“靖康”耻埋下伏笔。

5. 同样的事也在几百年前唐太宗时发生过,那就是唐太宗继位之初的渭水之盟,但唐朝却能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并消灭突厥,一雪前耻,宋朝却一片纸醉金迷,令人扼腕。

6. 其实澶渊之盟后的和平并不完全是买来的,真正决定和平的原因还是北宋的实力,正是因为辽国在倾兵出动的情况下都不能拿下宋朝才使他们也有了深深的忌惮,三十万赔款的象征意义更大,可惜北宋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以上拙见或有不足,欢迎批评讨论!


字匠甲


对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去看待。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但在澶州之战中被宋军打败,辽也深感无法战胜宋朝,因此双方都有议和的倾向。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撤军,并以白沟河为边界;北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岁币”。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之间一百多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因此,一方面澶渊之盟给辽宋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和平,有利于宋辽两国的人民休养生息,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虽然对宋来说,该条约每年要送给辽大批财产,略显屈辱,但由于辽宋之间的巨大经济差距,宋可以从正常的边境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财富,也没有吃亏太多。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澶渊之盟的签订,一定程度上使得宋朝丧失了进取之心,不再意图夺回对边境安全至关重要的燕云十六州,使得汉族文明始终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威胁之下。



每天了解一点历史


关于檀渊之盟的定义,不能说是宋朝的功绩,也不能说他是宋朝的败笔,这是历史的选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总会选择恰当的方案展示给世人。 让我们先来捋一捋檀渊之盟的前世今生。

檀渊之盟是宋辽战争的产品,而宋辽战争的爆发点是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幽云十六州位于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势险要,是中原农耕民族防守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幽云十六州的南面,中原地区一马平川,更何况宋朝首都汴梁位于中原,无险可守。面对这种情况,宋朝肯定不干,宋辽战争不可避免。幽云十六州怎么会落到辽国手里呢?还得往前追溯到五代后唐时期,时任后唐河东节度使勾结契丹,攻灭后唐,建立后晋,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中原王朝丢失幽云地区。到后来后周世宗柴荣北伐,收复三关后病死,大军班师,禁军统帅赵匡胤趁机“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自唐以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武将权力提高,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收回军权,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制约了武将,算是解决了至唐亡以来的武将篡位问题,先后统一了中原地区以及南方,赵匡胤去世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攻灭北汉政权,辽宋矛盾尖锐,宋军尚未休整,宋太宗命大军北伐,在高粱河被辽军击败,辽军反攻满城,复被宋军击败,随后辽军几次攻宋,都被宋军击退。雍熙三年,宋太宗出兵伐辽,大败,损失惨重,随后宋辽双方在边境互掐,互有胜败。直到宋太宗驾崩,真宗继位,辽军几次攻宋,豪无进展。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孤军深入檀州,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击败辽前锋,射杀辽主将萧挞凛。此时战争已经打了25年,双方势均力敌,疲惫不堪,起了和谈休兵之意,于是,檀渊之盟应运而生,自此,双方保持了上百年的和平,宋称辽为北朝,辽称宋为南朝,送放弃收复幽云十六州,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开放市场交易。

可见,檀渊之盟是在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无法消灭谁的情况下的选择。辽宋双方约为兄弟之邦,宋为兄,辽为帝,宋每年捐钱三十万两予辽。双方进入和平发展阶段,经济迅速繁荣。





随时间漂泊1


澶渊之盟是宋朝与辽国之间的停战协议,大宋答应每年送辽岁币,辽军撤回去了,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面对辽军的进攻,宋真宗本来想迁都,说白了就是畏敌逃跑,在寇准等人的坚持下,才御驾亲征,亲临前线,结果击败辽军,双方停战。

澶渊之盟是在宋朝军事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屈辱性合约,它开了赔款的先例,以金钱换和平,使大宋不再居安思危,以致大宋积贫积弱,给宋朝的朝政和民众增加了很重的负担。

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宋朝的大臣富弼就曾说过,宋辽停战,大宋节省的大量军费开支,远多于给辽的岁币,说的应是实话,但岁币说白了,毕竟是赔款,好说不好听。

通过这件事去评价宋真宗,还真有点不好说。



知无为而有益


从当时的国家现状来说,澶渊之盟应该是最务实的做法,对民生来说,是一种胜利。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25年的战争长跑后,于公元1004年十二月间,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缔结的和平盟约。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维系了约百年的和平,对当时的平民生活到来了积极的影响。

澶渊之盟缔结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后世之人对其多有不齿,但在当时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澶渊之盟之前,北宋和辽国多次爆发了争夺燕云十六州的战争。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由于北宋政权自建国以来,一直不曾完全控制燕云十六州(直到朱元璋时代,才完全将燕云十六州控制在汉族政权麾下),这就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有良种马匹,所以就没有优良的骑兵。这就导致了在宋辽之间的战争中,北宋的获胜率不足10%。

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举全国之力,毕全功于一役,想要夺取燕云十六州中的“关南之地”,彻底掌控燕云十六州,并为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全国总动员。

辽军进攻的第一站,选在了瀛洲。面临来势汹汹的辽国铁骑,回想胜率不到10%的历史战绩,北宋朝廷吓得魂飞魄散,前线将士也是胆战心惊,朝野上下弥漫着恐慌气息,早已没有半点斗志。

于是,宋军选择坚守不出。同时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派军队去进攻燕云。可惜,辽国早就有备而发,进攻燕云的宋军被辽军轻松击败后,以骑兵为主的辽国精兵乘势而为,很快兵临瀛洲城下。

好在守城的宋军作战勇猛,指挥得法,加上辽军以骑兵为主,不善攻坚,瀛洲虽然被辽军围攻了十多天,仍能力保城门不失。

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劳师远征的辽军面临着内部分裂的巨大风险。此时,御驾亲征的辽圣宗,做出了绕过瀛洲,直扑澶州的决定。

辽国的骑兵精锐,很快冲破了宋军的层层步兵防线,歼灭了驻扎在澶州附近的宋军,剑指澶州城下。

正当连战连捷的辽军士气高涨,众多契丹贵族琢磨着夺取宋朝黄河以北的土地作为此次远征的报酬的时候,辽军主帅萧挞凛在前线观察军情时,意外被宋军射杀。

恰巧,宋真宗当于天到达前线,并在寇准的请求下,亲自登上澶州北门城楼,宋军士气大振(史载“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士气的此消彼长,带来了交战双方的心里变化。辽军劳师远征,孤军深入,战线太长,最怕补给不力,陷入包围。宋军本来就对辽军心怀恐惧,势力不济。于是, 谈判议和就成了双方的自然选项。

由于辽国采用的是分封制,在当时已经产生了一批拥有大量土地的封臣,这些封臣多少有些汉化为领地内小皇帝的趋势,腐化堕落,武德败坏,对皇权已经形成了隐隐的威胁。所以,辽圣宗并不希望得到宋国的土地。

而北宋这边,由于实在没有胜算,在宋真宗看来,只要不割让土地,就是胜利。

就这样,历史的巧合出现了:交战双方对土地的追求居然是一致的。于是经过多轮谈判,在宋朝宰相寇准的争斗下,北宋以每年给辽国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布完事,双方互称兄弟,从此息兵。

澶渊之盟结束了长期的战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它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陶蜀山翁


檀渊之盟是指公元1004年秋天(宋真宗景德元年),进攻的辽军和防御的宋军之间,于檀州城下(今河南濮阳)所签订的“和平条约”。

此条约的评价可谓是两极分化,有说它开启了辽宋之间近百年的平安局面,也有说它使得北宋武备松弛,又开了岁币的滥觞,是间接地使北宋屈于辽朝的军事压迫之下,也造成了北宋军队战力低下,最终被金国所灭的后果。

要说起来,这盟约签得实在是憋屈,因为它是在局势完全倾向于北宋的情况签的,也就是说:这是一场本来就不应该签订、不应该给钱、不应该示弱的条约。


一、檀州之战,辽军主动进攻,而北宋朝廷却不敢应战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有意收服五代时期被辽朝所占的幽云十六州,于是进行了两次北伐,可惜两次都败北了,尤其是第二次、公元986年的雍熙北伐,宋太宗御驾亲征,结果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名将杨业被俘不屈而死不说,赵光义本人的屁股还中了两箭,甚至还差点发生了一场政变。

雍熙北伐后,辽朝陷入内乱,无力南下,而宋太宗也不敢再随意对辽朝用兵,北宋战略从进攻变为防守,修筑堤坝来阻挡辽国的骑兵。到了宋真宗年间,辽朝在萧太后的治理下日益强盛,于是就在景的元年九月,辽军再次大举南下,绕过宋太宗时期的防御堤坝,直冲檀州城下,离北宋国都开封只隔黄河相望了。

局势如此紧张之下,掌管着朝廷最高权力的四位宰相级别人物,分别就战与逃两个方针分成了两派:

主战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毕士安和寇准极力主战,寇准更是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激励士气;

主和派:参知政事王钦若和佥枢密院事陈尧叟,分别主张迁都南京或者四川;

而身为帝国最高元首的宋真宗赵恒也有意议和,实在不行的话迁都也是可以的。宋真宗和主和派的心思可谓是一拍即合,他们有着不少的借口:

  1. 有宋太宗雍熙北伐和高粱河之败的前车之鉴,北宋朝廷是害怕了皇帝御驾亲征,容易输不说还可能造成国家内乱;
  2. 鉴于唐朝安史之乱和五代武人当政,北宋一朝一直都是重文轻武的,而北宋的文臣们也害怕武人打赢战争后重夺权力,给他们造成麻烦;
  3. 宋真宗赵恒此人没有任何军事才能和经验,是名副其实的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他本来就对如狼似虎的辽人有着一种恐惧心理,更别说让他直接去面对他们了;

最后在寇准极力要求之下,宋真宗只好极不情愿地上了前线,当然一路也是扭扭捏捏地犯了拖延症,寇准是踢一下走一步,一直到檀州城南后就再也不愿前进,而此时北宋的数十万大军正在黄河对岸的城北地区浴血奋战。

战事紧张之时,同样御驾亲征的辽朝萧太后甚至戎装上阵,为辽军擂鼓助威,而宋真宗此时也没有后路了,一旦后退以后他这皇帝就颜面尽失了,所以他在接近被胁迫的情况下越过黄河,来到了檀州城北。




二、在宋真宗亲征的鼓舞下,宋军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可是在大好局势之下却还是不得不签订了屈辱的《檀渊之盟》

宋真宗亲征的消息一传到军中,宋军的士气一下子呈几何式的增长,而当代表天子的黄龙旗出现在城头之时,北宋官民同样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战事一度出现逆转,可是敢站在城上的宋真宗已经耗尽了他最后的勇气,在将军权全部交给寇准、杨亿、高琼之后,借口家里有事,宋真宗就马不停蹄地跑回了开封躲起来了。

当然这时的辽军也已经出现了疲势:

  1. 由于辽军本来就是绕道而行,补给线一下子被拉长了不少,战事也因宋真宗亲征而陷入了胶着状态,还经常受到兵线周围的宋军侵扰,补给是越来越困难了;
  2. 宋真宗前脚刚走,后脚宋威虎军头张瑰就以床子弩射杀了辽朝先锋大将萧达凛(张瑰所用的极有可能是北宋魏丕改良的床子弩2.0版本,最大射程可达千步,也就是1500多米);
  3. 由于宋真宗的亲征和寇准的指挥得当,檀州城下集结的北宋军民多达数十万人,其中还有跟随这宋真宗而来的朝廷禁军(由于北宋强干弱枝的政策,禁军实际上是北宋最强大的战力),战况已逐渐向北宋偏移了。

可是宋真宗跑得太快,看不到也看不懂前线战事的胜利,在跑后不久就派了使臣曹利用主持前线议和的事情,而辽朝执政者萧太后也派出了北宋降将王继忠,和曹利用两人私下会面,商量议和事宜。

虽然寇准和杨延昭都坚决不能议和,要以战事解决辽宋的百年恩怨,可是主战的寇准不在开封,此时皇帝身边聚集的又都是陈尧叟这样主和的人,而宋真宗本人也不想再打了,毕竟他对前线战事本来不了解,辽军又和自己只有一河之隔,所以主和派很容易就撺掇了宋真宗,下令议和了。

于是辽宋双方就在檀渊这个地方签订了盟约,约定:

  1. 辽宋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2. 以白河沟为界,双方撤兵,此后但凡有越界盗贼逃犯的话,彼此不得藏匿,双方交界处的城池不得加强驻兵和修建防御;
  3. 宋朝每年向辽提供“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披,到雄州交割;
  4. 双方在边界设立榷场,开展贸易往来。

此后辽宋两朝近一百来没有过战事,双方以兄弟相称,宋朝没有丝毫亏待过辽国,而辽主对宋帝也是十分仰慕,对辽宋两朝的贸易、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檀渊之盟》已定,可寇准和王钦若两人都高兴不起来,就连主和的宋真宗,到后面也认为这是他一生的耻辱

宋真宗本人其实还算个好人,在檀州城下时,由于已近寒冬,宋军过冬衣服不足,而宋真宗率先将自己的冬衣拿给将领穿上,“臣下皆苦寒,朕安用此?”而且像“挟持”着自己北上的将领高琼,在事后宋真宗也没对他做出什么处置,高琼在真宗朝还做到了检校太尉等职位,甚至于他的曾孙女高滔滔,日后还嫁给宋英宗赵曙,被后人称为“女中尧舜”。

可是好人不代表就能做好皇帝,在檀渊之盟后,立有大功的寇准反倒被罢免相位,流放到陕州,原因就是那位主张迁都南京的参知政事王钦若,他在真宗御驾之前就被安排到了河北大名府镇守,所以对他来说:一、檀渊之盟不关自己的事,是寇准挟持皇帝而被迫签下的城下之盟,是实实在在的国家耻辱;二、自己主张迁都的决意才是正确的,皇帝被寇准蒙蔽不听,所以才有檀渊之耻。

理由够奇葩啊,当然这也反映出北宋以来以文制武所造成的文人空谈和抑制武人的情况。而本来以檀渊之盟为傲的宋真宗,在王钦若的忽悠下,也开始认为檀渊之盟是一种耻辱,不但没有任何战绩,反而开了国家议和的先例,反正宋真宗是把气都撒在寇准身上了,完全想不起来当时要议和的是他,不准寇准打仗的是他,临阵逃跑的也是他,这大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择性无视吧!

而为了弥补这一耻辱,宋真宗脑洞大开,和王钦若合演了一出泰山大戏。自古以来,封禅都是有大功德、大功绩的皇帝才能做的事,古人以泰山为“天下第一山”,离上天最近,封禅有祷告神明,宣扬功德的重要意义,自秦始皇以来,有资格泰山封禅不过七个: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则天皇后武曌、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

要按功德、政绩来说,宋真宗赵恒绝对无法望其余六人之项背,可他为了洗刷檀渊之耻执意封禅,劳民伤财不说,更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而为了顺利封禅,宋真宗还导演了一出天书的前戏,假意说自己做梦梦见了仙人,在开封承天门处放置了“天书”,然后宰相王旦、王钦若、陈尧叟等人聚集承天门,果然“发现”了仙人留下的天书,最让人可惜的是,在这出天书戏码里,一向耿直刚正的寇准也掺和了进来。

在得到了各地所上的天书后,宋真宗赵恒于景德五年十月正式封禅泰山,之后又继续借口各种祥瑞而到处封禅祭祀,演了一出又一出的闹剧,全国更是掀起了一股“祥瑞热”。当然此事还有后续,宋真宗封禅泰山之后,瘾是过够了、面是攒住了,可封禅二字却成为了后代帝王最不愿提起的耻辱,宋真宗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

为了洗刷檀渊之盟留下来的阴影,宋真宗用尽了后半生所有的力气,可见檀渊之盟对宋真宗来说,是败笔大于功绩,乃至于他一直都不想承认这次的盟约,而把议和的责任全部推给寇准了。

总结:檀渊之盟是一份原本就不应该签署的盟约,甚至连当事人宋真宗都不愿承认它的存在,所以说它是败笔才更为准确

檀渊之盟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当其冲的例子就是“天书事件”,宋真宗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找了一大堆神仙给自己洗白,每年消耗在封禅祭拜的费用都足以应付“赏赐”给辽朝的岁币了。

而且在双方平息战事之后,宋真宗就开始大力裁军,不但裁老弱病残的士兵,连有一定战斗力但耗资较高的军队裁减甚至直接取消,这也导致在檀渊之盟后,北宋和国力远弱于己的西夏王国的战事多次失利,更是无法阻止西夏立国,给北宋的西北边陲插下了一颗硬钉子。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宋真宗知耻了可不勇,对待北宋官员和百姓就大加剥削,对待辽朝和西夏就畏畏缩缩,殊不知汉初有白登之围,唐初也有称臣突厥的情况,一时的胜负并不是要紧的事,最重要的掌权者能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再卷土重来,很明显,宋真宗没做到勇,却做到了横,还是窝里横,一昧把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自己倒是摘得一干二净。

当然檀渊之盟的签订有它的积极作用,从正面来看,它使得北宋从灭顶之灾中解脱出来,而辽宋两朝也维持了近百年和平,为遭受战火摧残的边境百姓留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对双方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檀渊之盟确实能算是宋真宗的功绩之一,虽然这功绩他自己也并不想承认罢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