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倭寇痴迷的“大東亞共榮圈”是個什麼東東?

倭寇痴迷的“大東亞共榮圈”是個什麼東東?

如果您覺得寫得還行,煩請關注公眾號:羊駝駝的讀史日記,以示鼓勵,你的支持我將萬分感激


有關抗戰的史料記載,及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到日本侵略者常常將侵略行徑美化為“將東亞從西方的殖民統治中解放”的正義戰爭,那麼令日本法西斯無比痴迷與執著的“大東亞共榮圈”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如果日本人的計劃成功實施了,那麼世界格局又將怎樣重建呢?


倭寇痴迷的“大東亞共榮圈”是個什麼東東?


1


眾所周知,日本最初是中國的迷弟,隋唐時期便開始不斷派遣留學生前來深造,因此日本的文明之中被深深的刻上了華夏文明的印記。自應仁之亂起,日本經歷了長達百年的戰國時代(名字也是武田信玄照著中國抄的),本能寺之亂後,原本最有希望重新統一日本的織田信長意外身死,其部下豐臣秀吉在信長諸多家臣的內部鬥爭中勝出,最終統一日本。

倭寇痴迷的“大東亞共榮圈”是個什麼東東?

秀吉統一日本後,治國有方,使得百年戰亂的日本出現了少有的國泰民安,於是潛藏於內心深處的野心如脫韁野馬,掙脫了出來。他在寫給關白豐臣秀次的信中,構建了“大東亞共榮圈”的雛形。在秀吉的白日夢中,日軍先佔領朝鮮全境與中國北部,後陽成天皇移駕北京,由豐臣秀次出任中國的關白。同時,各隨駕到北京的朝廷公卿,采邑都會是從前的十倍以上。更為異想天開的是,秀吉覺得疆域大了,一個天皇還不夠。他打算讓後陽成天皇的弟弟或兒子留守日本,當日本天皇。而秀吉自己則欲將中國寧波設為大本營,率大軍繼續南征,一直將中國南部以及東南亞諸國全部納入日本版圖。

倭寇痴迷的“大東亞共榮圈”是個什麼東東?


2


黑船敲開日本國門後,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重新思考世界。曾經的偶像已經被列強欺凌得遍體鱗傷,而過去眼中的蠻夷如今卻主宰著世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佐藤信淵、吉田松陰等成為日本對外擴張思想的奠基者。佐藤信淵意圖吞併中國、稱霸世界,先提出了同時進攻北京和南京的侵略計劃,後迫於西方列強的侵略壓力,又提出“存華挫狄”的主張,希望中國成為日本的屏障。19世紀中期,日本被迫同列強締結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後,吉田松陰作為明治維新的啟蒙者,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明治政府中堅力量的老師,提出了以攻擊弱鄰、補償西方侵略之害的“得失互償論”。這些思想主張給明治政府領導者以深刻影響,成為軍國主義侵華的理論依據和指導方針。

倭寇痴迷的“大東亞共榮圈”是個什麼東東?

「吉田松陰」


明治維新後,日本舉國勵精圖治,最終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了曾經效仿多年的中國,擺脫了任人魚肉的窘境,一舉踏入了世界強國的行列。以福澤諭吉為代表的軍國主義倡導者,大肆鼓吹弱肉強食的合理性和正當性,為明治政府軍事擴張和侵略亞洲搖旗吶喊,將侵略亞洲鄰國的行為合理化、正當化,並提出了“脫亞入歐論”。被稱為“軍國主義之父”的山縣有朋,將進攻亞洲各國的“大陸政策”從理論變成國家的對外侵略政策加以確定實施,並被日本歷屆內閣及軍國主義者所繼承,為甲午戰爭乃至全面侵華戰爭提供了現實理由和行動依託。

倭寇痴迷的“大東亞共榮圈”是個什麼東東?

「山縣有朋」


3


早在1936年,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就決定了作為長期國策基本方針的《國策基準》,把確保日本在東亞大陸的統治地位,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作為“帝國應該確立的根本國策”,這是“大東亞共榮圈”的最初設想。1938年11月日本政府發表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宣言,欲樹立“日滿華三國相互提攜,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互助連環的關係”。提出此基本政策構想的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發表關於“建設東亞新秩序”的“近衛聲明”,試圖建立以日本、東亞與東南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作為建設目標的政治體系,而這一聲明的實質是表明日本要獨霸中國東北及更廣大地區。

1940年7月22日,第二屆近衛內閣上臺,制定了《基本國策綱要》和《適應世界形勢處理時局綱要》,進一步提出要建立“以皇國為核心,以日、滿、華的強固結合為基礎的大東亞新秩序,確立包括整個大東亞的經濟協同圈”,為“大東亞新秩序”的口號蒙上一層“皇道主義”色彩。1940年8月1日,外相松岡洋右在為德國駐日大使奧特舉行的招待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大東亞共榮圈”的計劃。

倭寇痴迷的“大東亞共榮圈”是個什麼東東?

「近衛文麿」


4


“大東亞共榮圈”的範圍包括東亞、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南亞、大洋洲、南亞、阿富汗(在一些書籍中還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地區、美國西部地區、中美洲)。“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本國與滿洲國、中國為一個經濟共同體。東南亞作為資源供給地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而且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日本在內閣設立大東亞省,並且於1943年11月5日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與偽滿洲國、汪偽國民政府、泰國、菲律賓、緬甸、自由印度臨時政府等共同召開大東亞會議,並在會後發表《大東亞宣言》揭暨其目標。

“大東亞共榮圈”雖是以“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獨立”為號召,但其中的獨立國家卻是由日本軍隊掌控或部分掌控。 “大東亞共榮圈”本質上是以“共存共榮”為幌子,建立一個以日本為主宰的,“以日、滿、華的牢固結合為基礎的”,嚢括印度以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北的所有地區和國家的殖民大帝國;在經濟上由日本壟斷“共榮圈”內的豐富資源和廣闊市場;在軍事上通過佔領南洋地區,利用其資源和戰略基地,與英、美進行爭奪亞太地區霸權的持久戰,建立日本的勢力範圍。事實上,日本右派始終認為中日戰爭為“被迫應戰”,而大東亞共榮圈,更是“從歐美列強的統治中解放亞洲”的正義之舉。

倭寇痴迷的“大東亞共榮圈”是個什麼東東?

對於喪心病狂的日本軍國主義而言,如果令其佔有如此廣袤的疆域及富饒的資源,後果對於世界其他各國來說都是不堪設想的。然而客觀分析,以當時日本的國力、資源及時代背景,想要建立這樣一個“共存共榮”的殖民帝國,可以是絕無可能的。正是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抱著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才使得無論日本本國,還是被侵略國,付出了無比慘痛且難以挽回的巨大代價。


5


如今,那場人類浩劫已過去74年,痛苦記憶已經逐漸被淡忘,世界和平始終面臨著巨大的現實挑戰。在感激先烈拋灑熱血重塑中華的同時,我們只有時刻警惕,不斷自省,奮發圖強,才能更好地維護今日的和平,開創美好的未來。


/End.

如果您覺得寫得還行,煩請關注公眾號:羊駝駝的讀史日記

,以示鼓勵,你的支持我將萬分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