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崖山十萬軍民寧願蹈海自殺也不跟敵軍拼命?

西甲二人轉皇馬愛巴薩


崖山海戰對於中國的影響非常大,南宋在這一戰之後是徹底滅亡,這場戰爭南宋軍民堅決抵抗,付出慘重代價,可惜最終還是失敗。十萬軍民死在這裡,南宋朝廷最後的力量也被毀滅掉,復國已經沒有什麼希望,那麼當時的南宋軍隊,已經沒有什麼力量和蒙古人對抗,他們最精銳的軍隊早就已經被消滅乾淨,剩下的這些軍隊都是臨時組建起來的,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和精銳的蒙古軍隊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由於作戰失敗,南宋的滅亡無法避免,此時在崖山的軍民也直接就選擇殉國。

當然,這件事在歷史上有一個誤區,很多人一直都認為南宋軍民是全體跳海自殺,但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死的,沒有一個明確的交待,後來蒙古軍隊在海岸邊,總共是打撈出十萬具屍體,這些軍民確實是死在這裡。我認為肯定有很多人是選擇自殺殉國,不過也有很多人是在戰爭中被殺,既然他們還有這麼多人,幹嘛不選擇直接和蒙古人打呢?勇敢點去進攻,也比自殺要強。

首先,當時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蒙古南征開始,南宋的很多軍隊就一直在抵抗,可他們的軍隊實在無法和蒙古人對抗,蒙古軍隊一路南下,不斷侵吞著南宋的勢力,直接就把宋軍逼到崖山等地。

當時南宋的這些軍民有三個選擇,要不就是投降,之前各地也有很多投降蒙古的例子,可他們投降之後,大部分都成為蒙古人的奴隸,也有很多人直接就被殺掉,投降對於崖山很多軍民來說不是非常合適的選擇,況且這些人要是會投降,早就這麼做了。

其次,他們可以出海到東南亞等地,以他們的實力,完全可以在那裡繼續抵抗,可問題是,在當時軍情緊急,大家沒有那麼多時間來轉移。況且,就這麼到異國他鄉去生活,很多人心裡還是接受不了的,宋朝也沒有這個力量轉移走這麼多人。

那麼最終就只剩下死,我認為大部分的軍民都是在戰爭中死去的,在當時打仗除了軍隊之外,很多時候還會讓百姓也上去參戰,要不就是充當民夫,要不就是給他們武器去強行來充當戰力,可這些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百姓上戰場就和送死沒有什麼區別。

況且十萬人裡面,真正的軍隊只佔其中一部分,還有很多是這些官兵的家眷,這些人隨著大部隊移動,反而會成為部隊的累贅,帶著家屬上戰場肯定打不好。宋朝軍隊有帶著家屬上去打仗的習慣,因此他們的軍隊往往人數非常多,可實際的戰鬥能力很一般。在戰敗之後,宋軍士兵和他們的家眷大部分都會死在戰場上,剩下的一些人可以倖存,蒙古人就算是戰鬥力頂級,也不可能在戰場上把所有宋軍都給殺光。

剩下的這些宋軍一邊退一邊抵抗,用自己的力量去和蒙古人拼命,我相信剩下的這些人是自殺而死的,因為這一戰失敗,宋朝就已經徹底滅亡,當時宋朝的皇族已經死得差不多,剩下的這些士兵失去自己的領袖,最後一個皇帝也被大臣揹著投海。對於這些漢人來說,天下已經沒有他們立足的地方,以他們的力量去對抗蒙古人也不太可能,不如就選擇自殺,死也要和自己的國家一起。

當然,我覺得有一些人是不願意自殺,可能宋軍在自殺的時候,用了和之前日軍一樣的手段,那就是脅迫著民眾跳海,這種事情在二戰的時候發生過不少,古代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崖山之戰肯定有不少人是這麼死的。因為當初襄陽之戰那麼慘烈,可後來襄陽軍民還是乾脆投降,可見大部分人心裡還是想要活著的,崖山這一戰大家都沒有活下來,估計是宋軍逼著他們去死。


貓眼觀史


首先要搞清楚一點,崖山海戰不是十萬南宋軍民跳海自殺;而是這一戰之後,南宋二十萬軍隊基本全部被滅。真實的歷史是:當地的老百姓不但沒有跳海自殺;反而是事不關己,個個無憂的很!


1279年的正月,元朝統軍人物漢族人張弘範從海路到達崖山,包圍了張世傑的南宋部隊。當時兵力對比情況:南宋軍隊有20萬左右,戰艦至少近千艘;而張弘範所率領的元軍水陸一共才2萬人,加上李恆的部隊,總數估計不超過3萬人,戰艦約400餘艘。所以,從崖山之戰的絕對兵力對比來看,南宋軍隊並不處於劣勢。

那麼,為什麼敗掉得如此之慘烈呢?原因固然有很多,不過,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張世傑統軍無方,指揮無能;二就是已經習慣了歌舞昇平的當地的民眾只知自娛自樂,不知亡國為何物!

據史料記載,就在元軍包圍崖山的第二天,正趕上元宵佳節,在戰爭陰影籠罩下,就在雙方戰艦雲集的海面上,當地的老百姓敲著快樂鼓、唱著和平歌,依舊在海上興高采烈地玩著龍舟競渡。海面上,這些喧闐的鼓樂,與密佈的戰雲形成強烈反差。國家都要亡了,本地的老百姓卻高興依舊,不知是諷刺還是悲哀!


歷史兵說


崖山之戰,南宋十萬軍民投海自殺。

以前我沒仔細的讀過這段歷史,所以對這類的標題產生了很多年的誤解。因為看題目,我不自覺的以為崖山,是海上一塊巨大突出的山崖。南宋軍民在陸上,崖山的陸上,跟元軍作戰,背靠大海。戰敗以後,這些軍民不願意投降,都聚在了懸崖上,然後跳海自盡。

後來我又仔細的看了一遍那段歷史,發現不是這麼回事。而只要我們把當年的情景覆盤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出來了。

那場戰鬥準確的講,應該叫崖山海戰。是海戰,崖山,只是個地名,整件事跟懸崖,山崖就沒關係。

當時南宋的餘部,這10萬軍民,面臨元軍的四面圍堵,迫不得已撤到了崖山海面。這裡面有小皇帝、陸秀夫,以及軍事將領張世傑。

張世傑蒐集了戰船,連接起來,在海面建了一座城。

他為什麼在海面用船連接成一座城?這裡面有兩條考慮,第一,陸上跟元軍打,他們這些人沒有任何的戰鬥力,根本打不過。而海戰,張世傑還是有一定把握的。因為南宋造船業發達,他們手裡有一些大型的海船。而元軍擅長陸上作戰,水軍差。張世傑認為可以打一下。第二,如果打敗了,他們的船大,可以順著海路撤走。

在南宋軍民的原定計劃裡,就沒有在這裡玉石俱焚的選項。

1,咱們在這打一打,打不過坐船往海上撤。

2,咱們就在這拼了,全死在這裡咱也不撤。

你想一想,哪個更符合邏輯?

元軍一方的將領是張弘範。他帥部隊上來,看見張世傑結成水寨,當時就有謀士獻計:用炮打。當時元軍已經有回回炮,而且佔據外圍的有利地形,是完全可以架起炮來,轟擊張世傑戰船的。

但是,這個建議被張弘範否決了。張弘範的理由是:用炮轟,張世傑這些人扛不住,就架船往海里跑了。以後還得沒玩沒了的追。

張世傑、張弘範這都是千年的狐狸,老油條。張世傑準備打不過跑,張弘範也非常怕他跑。所以,最後張弘範的戰術是:四面圍攻,強攻。

當年那一仗的局面是:南宋餘部10萬人在海上用戰船結成水寨,元軍也是用戰船四面圍攻。

這場仗打了整整一天,傍晚時分,元軍攻破了水寨。其實咋攻破的,中國人用腳指頭都能知道:火攻。

大家注意時間點,天剛黑,水城就破了。

這意味著慘案要整整持續一個晚上。這一夜,元軍就是打到哪艘船,燒到哪艘船。這一晚肯定是極其混亂。再加上船在海上,打仗,肯定也是極其顛簸。

張弘範本身就是四面圍攻,不給你留跑的路。再加上天黑,你往哪跑?城剛一破,陸秀夫看事敗,直接揹著小皇帝就跳海了。這10萬軍民也沒有指揮的。再說了,以那個年代,幾百條船,上千條船,連個對講機都沒有,幾十萬人大混戰,你上哪找指揮的去。

一夜大混戰。

仗打到天亮,這10萬人也基本上都死了。怎麼死的?箭射死的,被刀槍殺死的,有火燒死的。但掉海里淹死的,應該佔很大一部分。有混亂被擠掉的、有失足掉的、有船顛簸掉的,當然也肯定有自殺跳海的。

這些人是兵敗犧牲的,簡單的講就是想死、不想死,都得死。沒有選擇。

而我們此前的宣傳,故意給人造成錯覺:這些人是自殺的,他們有選擇。他們可以選擇不死,但他們依然慷慨的選擇了殉國。

這明顯是經不住推敲的。

最最最核心的問題:你南宋朝廷做過啥好事,值得10萬老百姓為你自殺殉國?你可以南北宋加一起,看看,大宋朝廷有啥仁政、德政,值得老百姓為它捐軀?其實你仔細讀讀兩宋史,從北宋建立之初,老百姓造反就沒停過。

說實在話,有些人也太高估老百姓覺悟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滅亡了多少王朝?啥時候有老百姓成千上萬去自殺的?講個笑話:大明朝鐵骨錚錚。那麼鐵骨錚錚的王朝,滅亡了,有老百姓自殺的嗎?沒有。

崖山一戰,終究還是非常壯烈的,這部分軍民確實是堅持到了王朝的最後。就像張世傑跟前來勸降的人說的那樣:我今天要是投降了,肯定能活命,還能得個富貴,這個不用你說,我自己明白。但我不能那麼做,做人總得有個念想,總得有個底線。這部分人在崖山沒有投降的機會,但在開戰以前,確實有,但也確實沒投降。

但總有人把事情描繪成在崖山戰敗,這十萬人有組織的集體跳海,放棄了生存的機會,為南宋殉葬,這就顯得:略假。


何老師私人訂製


正所謂崖山之後無華夏,崖山海戰直接導致了宋朝的覆滅,這是南宋最後一次組織性的抵抗蒙古軍隊,據說是有10萬人自殺殉節!

周恩來曾言:宋朝雖然滅亡了,但是當時許多人繼續堅持抗元鬥爭,保持了民族氣節。

據史料記載,宋元雙方投入戰爭50餘萬,而宋約20萬,實際可戰之兵幾萬,其餘都是文臣、家屬及普通百姓。

崖山一戰,宋軍全軍覆沒,當時陸秀夫不忍華夏正統被蒙古人侮辱,帶著幼主跳海,寧死不屈,隨後後宮大臣,眾多百姓跟隨殉國。

那麼為何不和敵軍拼命呢?

一則宋帝已死,沒有奮鬥信仰,二則武力差距懸殊,徒勞!

其實在陸秀夫帶著幼主跳海後,張世傑依然帶著軍民奮力廝殺,甚至有了一線生機,只是無奈最終彈盡糧絕,無回天之力,憤然跳海殉國!

崖山一戰可悲可嘆,但這一戰只是中國朝代更替,華夏正統依在,為何會說崖山之後無華夏,這是日本人為侵華找出的合理藉口罷了!

元朝清朝雖是少數民族統治,但它依然是中國的朝代!


歷史微旅者


崖山之戰永遠是漢人心中一個沉重的話題,漢族此前在外族的戰爭中,雖然有時候也有慘敗,甚至像五胡亂華時期,整個北方都被外族佔領,衣冠南渡,但是好歹還有東晉偏安一隅,代表了華夏正統。但是,崖山之戰後,漢族真正的是“亡天下”,華夏大地全部落於異族手中,元朝統治者將所有的人分為四等,漢人成了最低等的人。

很多人說,崖山之戰為什麼十萬軍民寧願寧願蹈海自殺也不跟元軍拼命,這是怯弱、膽小的表現,說到這裡,個個義憤填膺,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樣子,恨不得掄起鍵盤就要上去和元軍幹。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屢戰屢敗,退守崖山

1271年,元朝建立,定都北京,次年便迫不及待的分水路兩路南下攻打南宋。襄樊之戰,宋、元雙方經過反覆拉鋸6年,由於權臣賈似道當政,欺君誤國,封鎖襄陽被圍的消息,最後宋軍終於大敗,守將呂文煥力竭降元,襄陽陷落。從此,南宋再也沒有一支像樣的抵抗力量,元軍得以一路南下,直逼臨安。德佑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其實到這為止,320年的趙宋王朝已經事實上滅亡了。

不過頗為幸運的是,楊淑妃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益王趙昰(7歲)、廣王趙昺(4歲)逃出來了,並且在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文天祥等會合,其中陸、張、文被稱為“宋末三傑”,是當時南宋唯一能依賴的肱股之臣,而且張世傑手上還有一支可堪一戰的軍隊,南方人心向宋的也不少,事情似乎有了轉機。

國不可一日無君,在流亡途中,益王趙昰被立為新皇帝,為宋都端宗,張世傑任命為大將,陸秀夫為籤書樞密院事,陳宜中為丞相,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並組織抗元工作。但是,在如何堅持抗元的問題上,朝廷內部產生了分歧,丞相陳宜中建議前往占城(今越南南部),在那休養生息,再圖大計。當時占城是少數幾個未被元軍攻克的地區,並且占城一直是南宋的藩屬國,對南宋還算忠心。但是張世傑不同意,他主張先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建立抗元基地,依靠水軍的力量抵抗,萬一抵抗不成,還可以坐船出海。最後,掌握兵權的張世傑佔據上風,陳宜中則隻身前往前往占城,數次召回都不返,最後逃到暹羅(今泰國),死在那裡。

1277年,福州淪陷,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張世傑命泉州的市舶司蒲壽庚準備船隻,蒲壽庚本本是一個是阿拉伯裔商人,見南宋已經大勢已去,心生異心,拒絕了張世傑的要求,並且將泉州城內的南宋宗室子弟屠殺殆盡,以此向元朝邀功獻媚。無奈之下,張世傑搶奪船隻出海,準備前往廣東雷州。也許宋朝是真的國祚式微,在出海途中遇到颱風,帝舟傾覆,宋端宗差點溺死,並因此得病,不久崩逝,弟弟趙昺接任皇位。趙昺登基以後,在陸秀夫和張世傑的護送下,一路逃到崖山,並在此成立據點,準備和文天祥會和,繼續抗元。但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在江西和廣東邊界抗元的文天祥,由於勢單力薄,被張弘範部將王惟義在廣東海豐縣的五坡嶺生擒,從此陸地的抗元勢力覆滅,偌大一箇中國,只剩崖山一隅可供南宋小朝廷喘息。

二崖山海戰

崖山位於廣東省岡州,也就是今天的新會。崖山距新會城南約50多公里,銀洲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因此也稱崖門。

張世傑一行人剛到崖山,喘息未定,張弘範便率元軍攻至崖門,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此時正是1279年的正月,南宋流亡朝廷上空愁雲密佈,在海上戰戰兢兢的過完了這個春節。

說一下這個張弘範,他雖然是漢人,但是從他父親張柔起,就為蒙古人賣命,張柔在元朝官至大將,死後被追贈為太師、上柱國,張弘範24歲時就被任命為行軍總管。因此,對待南宋,張弘範是毫不留情的剿殺,也正是這樣,忽必烈才任命他為蒙古漢軍都元帥,帶領蒙、漢兵馬,南下清剿宋廷。

相比於張弘範,南宋主將張世傑帶兵打仗的的經驗不多,軍事水平要弱不少。據《元史》記載,

張弘範帶領的蒙、漢組成的元軍共有2萬人。

至揚州,選將校水路二萬,分道南征,以弟弘正為先鋒。

就這兩萬元軍,中間還被分出去一部分,真正圍攻崖山的,應該不到兩萬。那麼南宋這邊呢,史料中記載是二十餘萬,但是,注意,這二十餘萬並不都是士兵,其中大部分是不願投降元朝,自發跟隨南宋朝廷流亡的平民,此外還有士兵的隨軍家屬,以及宮廷人員,真正能打仗的青壯估計也就數萬人,而且一路逃亡至此,武器盔甲都丟的差不多了。唯一有優勢的是,南宋戰船多,有大小戰船近千艘,而元軍方面只有戰船400餘艘。

人員混雜,軍心不穩,這是擺在張世傑面前的一個首要問題,他的辦法是,學曹操的做法,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又將下令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並且安排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斷了所有人的出路,準備和元軍背水一戰。

既然張世傑學了曹操,那張弘範肯定要學一學周瑜,於是他下令用小船火攻,但是宋軍在船上都塗滿了溼泥,使船不易著火,又在船上綁了很多長木杆,不讓元軍小船靠近,元軍火攻失敗。張弘範於是改變策略,封鎖出海口,斷絕南宋軍民與陸地上的一切聯繫,意圖渴死、餓死宋軍。宋軍吃乾糧十餘日,很多士兵飢渴難耐,飲用海水,上吐下瀉,全身虛脫,戰鬥力大減。這時候,張弘範捉住了張世傑的外甥,以此向張世傑招降,張世傑表現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寧死不降,元軍三次招降都被張世傑罵回。

此時已經到了二月初,二十萬軍民在海上被圍了一個多月了,張弘範見時機已到,命令元軍水軍發動總攻,集中優勢兵力,直取中央的帝舟。前面已經說過,張世傑命人將所有的戰船用鐵索連起來,雖然穩固,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元軍一路連破宋軍7艘戰船,直逼中央,但是由於被鐵索捆住,帝舟想逃也逃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元軍衝過來。張世傑早見大勢已去,抽調精兵,並已經預先和蘇劉義帶領餘部十餘隻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

守在帝舟上的陸秀夫,見元軍馬上要衝過了,不堪被俘遭辱,揹著7歲的小皇帝趙昺投海,其餘軍民見皇帝投海,也紛紛投海自盡。戰後的第二天清晨,海面上漂起十萬餘具屍體,場面極為慘烈。

(陸秀夫背小皇帝投海)

三崖山之後,南宋滅亡

前面說到,在元軍突破中央之前,張世傑斬斷鎖鏈突圍出去,一同突圍的還有楊淑妃,事後,他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后的兩個兒子都已死了,萬念俱灰,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張世傑則繼續聯繫抗元勢力,組織抗元活動,但是在一次大風雨中不幸溺卒於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開海面)。

結語

崖山之戰失敗,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是張世傑、陸秀夫部署失當造成的,但是,這並不能否定他們的精神,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這些人,本來就都是文官,行軍打仗不是他們的強項,但是,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他們依然擔負起責任,帶領軍民同元朝戰鬥,他們在絕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這比那些早早就降元的武夫強太多了。

至於說什麼崖山十萬軍民寧肯投海也不去和元軍拼命之類的話,更是毫無道理。第一,崖山之戰是在抵抗之後才投海的;第二,崖山已是最後的絕境,就算打退了張弘範的進攻,元軍還會派更多的軍隊來,南宋小朝廷毫無勝算,與其失敗被俘,像宋微宗、宋欽宗那樣受盡侮辱,人格喪盡,不如投海自盡,保留最後一絲尊嚴,這也向蒙古人和那些投降元朝的漢人宣示,雖然你們暫時能以武力征服華夏,但是我們的抵抗是不會停止的。

這種精神,就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偉大的財富,雖然多次遭遇強敵入侵,甚至江山更易,但是我們始終不會屈服,總有人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正如孟子所說:“雖千萬人吾往矣!”周恩來總理也曾說:"崖山這個地方的歷史古蹟是有意義的,宋朝雖然滅亡了,但當時許多人繼續堅持抗元鬥爭,保持了民族氣節。"


歷史風暴


根據記載,崖山之戰是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其實這戰,宋軍官兵和平民有20多萬人,而元軍只有2萬多人,戰艦更不是如宋軍,但張世傑和陸秀夫等人部署失當,指揮部利導致戰敗。當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八歲的趙昺投海,見皇帝和主帥都自盡了,其他的軍民也都跟隨跳海自盡。

打了那麼多天的仗,應該也沒多少軍隊了,大部分應該都是隨軍家屬和平民,根本沒有戰鬥力,為了不受辱,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紅黑聖西羅


南宋十萬軍民跳海自殺,汪郎認為這並不一定是真的。既然自殺都不怕,還怕和元軍拼個你死我活嗎?

即使是真的,也由此可以看出,宋朝是多麼的虛弱,“弱宋”之名多麼名副其實!

十萬人是什麼概念?一個小縣城的全部人口了,除去老弱病殘,至少三萬青壯是可以組織起來的,但結果呢?全跳海,犧牲得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真正的歷史就是,崖山之戰並不是陸戰,而是海戰。

只不過此時的南宋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已經看不到任何生還和反攻的跡象。所以在面對氣勢如虹的元朝水師時,宋軍上下都抱著一種決死的信念,才會戰鬥至最後一刻,以至全軍覆沒。

而戰死的南宋將士,並沒有被打掃戰場的元軍打撈上來,按照漢家禮儀進行安葬,所以這些為漢家血脈戰鬥至最後一刻的民族英雄們,全部葬身大海。

因為犧牲的人多,加上被火炮擊碎的戰船殘骸的堆積,直到七日之後,沉浸在海中的英雄的屍體才從水底浮出水面,亡魂飄蕩在崖山上空。

事實求是的說,張陸二人,一文一武,對崖山海戰的失敗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他們在絕望之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英雄氣概,正是我們千百年來身體裡流淌的驕傲!

宋可以亡,民族之魂不能亡!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有句話叫“好死不如賴活著”,人都是有求生本能的。

可崖山之戰慘敗後,為何十萬軍民寧願投海而死,也不願意苟活於世呢,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崖山之戰,元軍總兵力3萬人,戰船400艘,全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久經沙場,氣勢正盛;宋朝雖然號稱20萬人,但是人員複雜,有婦孺老幼,有宮女太監,還有王公貴族,真正能形成戰鬥力的不過5萬多人,且士氣低落到了谷底,如驚弓之鳥。

當時宋軍主帥叫作張世傑,他空有一腔報國之心,但軍事指揮能力拙劣,協調能力低下,犯了一個接一個的低級錯誤,最後親手讓南宋葬送魚腹之中。

崖山已經是南宋的最後一個據點,退無可退,張世傑決定孤注一擲,他索性將1000艘戰船用鐵鏈拴在了一起,連成了一片“陸地”,又將全部的糧食轉移到了船上,最後將20萬人全部移到了船上。


張世傑之所以這樣做,主要目的是防止士兵逃跑,留給士兵的路只有兩條,要不死戰,要不跳海,這種戰法其實是效仿當年項羽的背水一戰,企圖置之死地而後生。

然而,這種戰法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缺水,我們知道海水苦鹹苦鹹的,是不可以直接飲用的,20萬人總要喝水吃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張世傑每天派人到崖山取淡水,取柴火,然後運送到船上,燒火做飯,循環往復。

可是,倘若元軍切斷了淡水,那麼20萬人豈不要活活渴死嗎?真不知道張世傑怎麼想的。

果然,元軍到了崖山之後,發現空無一人,南宋軍民全都轉移到了船上,元軍大喜,他們立即切斷了南宋淡水供給。


很快,船上的20萬人就沒水喝了,只得喝海水,結果越喝越渴,加之天氣炎熱,很多人出現了中暑的症狀,其實就算元軍不發動進攻,20萬人也會慢慢渴死的。

但是,元軍不願意等,他們要速戰速決,400艘戰船全體出動,戰鬥僅僅持續一天,南宋全線潰退,這時候張世傑眼見大勢已去,命人割斷了繩索,大家自顧自逃命去了!

當天,風高浪急,陸秀夫帶著少帝趙昺漂浮在大海上,望著滔天的巨浪,漂浮著的死屍,遠處熊熊的烈火,以及元軍滔天的吶喊聲,陸秀夫大喊一聲“天亡我大宋啊!”,然後抱著少帝跳海自殺。


無數軍民見皇帝死了,紛紛跳海自盡,場面悽慘無比,十萬軍民葬身魚腹。

有人說,崖山之後再無中華。


一半秋色


我翻開這歷史書一看,白紙黑字,言之鑿鑿,良臣烈女,忠義千秋的,視死如歸的,真是目不暇接。

比如崖山十萬軍民自殺蹈海,寫的也是清楚明白,然而,我轉念一想,不對呀,這些自殺了的人是不會爬起來寫歷史書的,是活人筆鋒一轉“讓他們自殺”的。

譬如,有些烈女明明是被餓死的,折磨死的,她們的父兄為了社會名譽,朝廷給的物質利益言之鑿鑿自己的女性親屬是“守節而死”,朝廷能怎麼 辦?自然是默認了。

至於戰爭過程的被書寫上歷史書,自然從來是勝利者的工作。“仁者無敵”嘛!勝利方從來是仁慈的君子,人,是不會亂殺的,更不會一把大火燒死十萬人,太殘忍了。我們當時想救他們來著,奈何他們死意已決,可憐雖然可憐,然而也都是不怕死的大英雄呀!

來,筆墨斥候,記下他們的勇敢赴死。

怎麼寫?首先不可以寫火攻水城,那些燒死的最後掉入水中了對不對?算“蹈海”!

那些跳入水中游泳力盡而死的更是“蹈海”了,這是一定的,不容置疑的!

那些扒到了我們船沿的還有力氣的人,被我們有些紀律性不好的士兵打入水中淹死的,既然死在了海中,也是“蹈海”呀!對不對!

他們自己人擠人,掉入海中,和我們有啥關係?一定是“蹈海”淹死的了。

報.........。

報什麼?講!

啥?陸秀夫揹著他的小皇帝真的“蹈海自殺”了!你看,我們就是對的,他們全是跳海自殺的,我們可沒有逼他們。我軍是仁義之師!

哈哈哈哈,趙家小皇帝也死了,擺上酒來,有請軍師。

軍師哪,此地有啥名勝古蹟沒有,明兒去看看玩玩。

哦,這個戰場就是名勝古蹟,有名的崖山,濱海之地,名稱之中有山有崖,反而無水。

崖山,崖山,崖山,好地名,來人吶!

此一戰那麼寫歷史書的時候,要把崖山提了又提,寫了再也,總之弄成關鍵詞,把海面船城,火燒連營弄虛化了。

讓那些讀書不認真的人,最好誤會成昨夜燒死的那十萬人全部是跳下山崖而死最好了。


葭明通半瓶歷史


過去的南宋遇到金兵大舉入侵,在抵抗不住的情況下會移轉大海避難,所以就有了所謂的搜山檢海一詞誕生。

奈何到了元朝時候,這招已經不靈了,元兵能夠利用艦船全力追擊南宋的海上皇室,目的在於斬草除根。

根據電視節目講述這一段歷史,幾乎整個南宋皇宮都搬到了海面,結果呢,被元兵追上了。

除了能戰鬥護駕的艦船之外,其餘都是皇室成員和文武百官及其家眷,還有很多追隨的百姓和其餘服侍皇室成員的僕役等等。

靖康之恥有了前車之鑑,所以大夥都明白被俘後的遭遇,那叫生不如死。

手無寸鐵且毫無縛雞之力,如何抵擋得了如狼似虎的元兵。

與其落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處境,倒不如選擇悲壯。

唉,古代的戰爭就是這麼殘酷,失敗者的命運更是悲慘,毫無保障。

十萬之數無法考,但可以說明當時南宋最後的水師戰敗後,有很多數量的非戰鬥人員大都在無路可逃的狀況下選擇了自已結束自已生命的途徑。

當然啦,這些並非南宋的全部,如果有機會逃走或者有逃生途徑的,存活下來的也不在少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