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工地長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看得到違規、聽得到噪音、聞得到粉塵、嘗得出汙水;在建大樓頂著“金鐘罩”,工人置身其中如履平地,可同時進行3層核心筒立體施工;無人機高空“巡邏”,將建築工地的蛛絲馬跡盡收眼底……


01BIM深化設計

建立各專業模型,以三維對二維設計的空間結構、複雜節點等進行管線綜合設計,優化空間淨高,解決錯漏碰缺,避免現場返工,達到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02激光掃描實測實量

激光掃描技術通過高速激光掃描測量的方法,大面積高分辨率地快速獲取被測對象表面的三維座標數據,快速、大量地採集空間點位信息,生成精確的點雲數據,用於測量、深化設計驗證、翻新改造。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03測量機器人

測量機器人又稱自動全站儀,是一種集自動目標識別、自動照準、自動測角與測距、自動目標跟蹤、自動記錄於一體的測量平臺。利用測量機器人可實現施工現場的精確高效定位放樣,節省勞動力。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04無人機航測建模

通過無人機建立模型,可直接進行場地測量,方便項目進行場地佈置。在組織施工設計時,容易擇選出較好的設計方案:通過對地、物的判釋,為擬訂施工運輸方案提供依據。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05 3D打印技術

項目採用BIM三維場地佈置代替二維總平面佈置圖,利用BIM軟件建立項目各施工階段的三維場地佈置BIM模型,進行項目的整體施工部署,可形象直觀、動態反映各施工階段的三維場地佈置狀態。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06施工現場管理系統

系統按照“管理流程化、標準信息化、信息集成化”的思路,以計劃管理為主線、以績效考核為抓手,通過信息化手段,固化各項管理要求和工作標準,實現現場數據實時採集,達到項目管理行為統一、管理記錄完整、管理過程可控、現場履約能力提升的效果。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07RFID人員監控

採用無線射頻UHF RFID技術,在作業人員安全帽內加裝預載人員身份信息的RFID芯片,在施工現場佈設感應器及傳感器,並與現場虹膜系統進行聯動,對進場作業人員進行進退場考勤登記及資質認證,自動統計區域作業工種及人數上傳至智能雲平臺系統。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08環境監測及能耗管理

綜合應用智能監測設備、傳感器、無線傳感網等物聯網技術,對施工現場的PM2.5、噪音及能耗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統一接入智慧工地物聯網平臺,構建建築工地現場環境監測和用水用電管理體系,實現施工現場噪音監測、揚塵監測自動噴淋、汙水監測、用水用電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09智能地磅

為工地地磅稱重系統加裝傳感器及攝像機,在材料車輛進出場稱重時,對稱重數據進行自動記錄、拍照、數據掛鉤及上傳,在智能雲平臺中自動形成材料進場報表,在材料淨重數據出現異常時自動報警。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10 AR技術

AR是Augmented Reality的縮寫,中文的意思就是增強現實。它能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並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把模型模擬仿真後再疊加,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帶上AR眼鏡,工程師就能以真實的比例對建築模型進行觀察。

智慧工地10項新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