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绝不是危言耸听!


“快,到急诊等我,你妹妹不行了,我们马上就到。”电话里传来姑姑焦急的声音。下午刚上班我就接到了姑姑的求助电话,匆忙赶到急诊科时,表妹刚好被抬进抢救室,半个小时后,表妹神志逐渐清醒,总算从死亡边缘被抢救回来。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绝不是危言耸听!


值班医生从患者家属口中得知,原来在就诊前,表妹曾用一个民间偏方来治疗自己风湿导致的手指关节疼痛,即以高浓度白酒煎煮祛风湿的草药饮用,在喝了药酒后,先是产生手脚麻木症状,家人以为是酒精的麻醉作用,未在意,谁知一个小时后越发严重,导致四肢不能动、头晕、恶心、呕吐,继而神志也恍惚起来。这才赶紧打车将其送到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急诊科救治。


值班医生查看了草药处方,组方有千年健、红花、地枫皮、狗脊、川牛膝等五味饮片,用量也适宜,没有产生毒性的可能。问吃过其他东西没有,姑姑说,表妹因为身体不舒服从昨晚到现在除了药酒没有吃其他任何东西。再问怎么不舒服,是否治疗过才得知,患者前几日因妇科炎症曾在其他医院就诊,输了三天的头孢类消炎药。刚停药两天,听村里人说有个偏方专治风湿,想起自己也有风湿导致的手指关节疼的小毛病,就想试试,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真正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元凶居然是头孢类药物与酒精作用产生的双硫仑反应。


什么是双硫仑反应?头孢类药物都停用两天了,再饮酒也会中毒吗?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绝不是危言耸听!


双硫仑样反应

是由于应用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临床大多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症状,或可见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绝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饮用的酒中成分主要是乙醇。乙醇要经我们体内被氧化成为乙醛,然后再通过一种酶叫做乙醛脱氢酶,将乙醛氧化成乙酸,然后身体再将乙酸顺利的排泄出体外。但是如果我们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这些药物会同乙醛脱氢酶,发生相互的竞争,使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不再能把乙醛变成乙酸,所以也就减少了身体对酒精的排泄,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只要喝一点点酒,都会像我们平常喝醉酒的状态了,这就是乙醛脱氢酶,对机体的一个影响。


由于个体差异存在,每个人酒精消除时间不同,但饮酒时间与用药时间的间隔越长,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就越低。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虽然表妹已经停药两天了,但是体内蓄积的药物含量在饮用高浓度酒后产生的“乙醛蓄积”足以导致中毒现象的发生。好在送来及时,在中医院急诊科大夫的精湛医术下令表妹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重要提醒

在应用头孢类药物

禁止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