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有一种悲剧,叫哈姆雷特式复仇

提起哈姆雷特,我们都会想起那句,曾引起千万人共鸣的话:“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是英国杰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

《哈姆雷特》作为四大悲剧之首,创作于17世纪初。讲述了王子复仇期间,内心种种的矛盾与纠结,并最终悲剧丢掉性命的故事。

关于哈姆雷特的悲剧原因,一直都有很多的说法,而莎士比亚也曾解释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紫陌每次阅读《哈姆雷特》后,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而最近,紫陌再读《哈姆雷特》后,才发现: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优柔寡断。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有一种悲剧,叫哈姆雷特式复仇

1. 表面上是父亲离世带来的不幸,实际上是优柔寡断造成的悲剧

哈姆雷特是丹麦年轻有为的王子,他聪明机智、乐观积极,深受百姓的喜爱。但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完美无缺的王子,却在父亲的意外离世、母亲改嫁、爱情落空后,而性格大变。

他变得冷酷无情、甚至有些狂躁不安。因为他不能接受父亲的突然离世,是因为意外造成的;更不愿面对母亲因为脆弱和无情,而选择改嫁。看着昔日相貌和才华都不如父亲的叔叔,不仅坐上了皇位,还“抢走”了母亲,哈姆雷特越发觉得生活是由不幸组成的。

后来,哈姆雷特通过父亲的鬼魂得知,父亲并非死于意外,而是被叔叔谋杀的。哈姆雷特非常气愤,但是他却并没有马上为父报仇,而是在打草惊蛇后,失去了最佳的报仇机会。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有一种悲剧,叫哈姆雷特式复仇

英国著名学者布拉德雷曾提出: “哈姆雷特干吗不听从鬼魂的吩咐,立即动手复仇? 这样就不用一死就是八条命,另外七条人命可以保全了。”

确实,如果哈姆雷特直接杀了叔叔,而不是反复确认、再三放过的话,那叔叔早就成为哈姆雷特的剑下亡魂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哈姆雷特非要选择延宕复仇呢?紫陌认为,这还要从他优柔寡断的性格说起。

哈姆雷特听到父亲的鬼魂说,自己死于叔叔克劳狄斯的毒药,哈姆雷特虽然气愤,但是却因担心自己被愤怒蒙了心智,便请来戏班子来验证鬼魂的说法。因为舞台剧真实还原了,克劳狄斯杀害哈姆雷特父亲的全过程,所以,这部打草惊蛇的舞台剧一上演,克劳狄斯就明白了哈姆雷特的深意。

从克劳狄斯的反应来看,哈姆雷特也确认了事情的真相。但是,当他看到克劳狄斯在房间祷告时,却仍然没有当机立断地为父报仇,而是再一次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放过了他。

《鬼谷子》有言:“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也就是说,决情定疑、当机立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优柔寡断,乃是人生的第一大忌讳。

人生的十字路口,最忌讳的就是优柔寡断,因为这样会错过最好的时机。哈姆雷特便是如此,自以为可以等到一个最好的时机,为父报仇,却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一次次错过了机会,甚至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有一种悲剧,叫哈姆雷特式复仇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视角下,尽现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任何人的心理中,都存在着两种具有动力性质的量,也就是“动力的量”,即“本能”和“抵抗”。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视角下,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内心被透视,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他优柔寡断背后的原因。

①被压抑的本能,造就了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在和讨厌的本能遭遇时,刚一交锋便退缩回来;于是它阻止本能冲动接近意识,也不让冲动直接释放出来,但本能冲动却依然贯注着满满的能量。”这种被压抑的本能冲动,“通过迂回曲折的方法,找到了释放的途径和替代性满足的方法,使得压抑的目的全部落空。”

哈姆雷特的本能欲望,是对母亲的爱慕。父亲在哈姆雷特心里,虽然是高大、英勇的,但是他却也会因为父亲拥有母亲,而对父亲心生嫉妒。而且,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哈姆雷特只能压抑自己对母亲的爱。

当哈姆雷特的本能欲望,不断被压抑,哈姆雷特就必须要找到出口去释放,所以他便将自己的欲望,转移到了权力和王位上。于是,他对父亲的感情就由嫉妒,而变成了憎恶。在这种内心情感的夹杂下,当他得知克劳狄斯是杀人凶手后,才会变得更加优柔寡断,才会迟迟没有动手报仇。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有一种悲剧,叫哈姆雷特式复仇

②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解释了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

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由先天的各种本能和欲望组成,所奉行的是快乐原则,不顾任何理性和伦理道德的约束;自我代表理性和常识的东西,它努力用现实原则,代替在本我中,自由地占支配地位的快乐原则;超我是一种理想化的、道德化的自我,奉行的是理想原则。

哈姆雷特一直是聪明果敢的,但是为父报仇这件事情上,却一再地放弃和延宕。那是因为他内心深处潜藏着许多的欲望,这些欲望虽然可以使他快乐,但是在外部现实环境及道德准则的压力下,哈姆雷特必须要用一种理想的超我状态,来压抑最原始的本我愿望。

为了王位和权力,憎恶父亲是违反纲常;爱慕母亲则是霍乱伦理。哈姆雷特一方面想要满足自己的愿望,另一方面又受到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激烈摩擦和碰撞,而矛盾,所以才会优柔寡断,迟迟不肯动手。

③俄狄浦斯情结,让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更加清晰

这种无意识中对与自己异性的父母的欲望,被认为是俄狄浦斯情结。根据弗洛伊德泛性论学说,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俄狄浦斯情结,具体表现是: 每个男孩都爱母恨父,想要弑父娶母,而每个女孩都怨恨自己的母亲,并想取代母亲与自己的父亲结婚。

父亲被杀,母后改嫁乱伦后,哈姆雷特意识到了自己潜在的俄狄浦斯情结。他爱慕母亲的真心,因为社会道德的束缚,一直被压抑着。但是,克劳狄斯弑君的行为,却再一次震醒了哈姆雷特对母亲的欲望。

虽然哈姆雷特十分仇恨克劳狄斯,但他同时也嫉妒克劳狄斯。因为克劳狄斯不仅替他实现了弑父的愿望,还抢走了他心爱的母亲。客观上说,克劳狄斯和哈姆雷特有着相同的欲望,如果哈姆雷特杀掉克劳狄斯,那就相当于否定了自己。所以,潜在的俄狄浦斯情结,让哈姆雷特进退两难,也造成了他行动上的延宕、也是他优柔寡断的根本原因。

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哈姆雷特行动上优柔寡断的原因,被放大化,也被合理化,同时也让我们对《哈姆雷特》这部作品,理解得更透彻。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有一种悲剧,叫哈姆雷特式复仇

3. 跳出优柔寡断,谋定后就要大胆行动才能成事

《韩非子·亡征》有云:“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说的就是:行事迟疑的人,终究无法成事;性格懦弱,又没有什么决断,无法决断怎么做好还是不好的人,终究是要败亡的。所以,优柔寡断的人,注定无法成事。

虽然事出有“因”,但哈姆雷特终究还是因为优柔寡断,而造成了悲剧。如果他能在谋定后,就迅速行动,也不至于产生最后的悲剧。事实上,悲剧的并不只是哈姆雷特,现实生活中,因为优柔寡断而造成的悲剧,不在少数。

正如雨果所说:“哈姆雷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代表了一类人和一个时代。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率兵,在官渡决战。袁绍拥兵11万,在地理位置上也优越于曹操。而曹操当时只有2万多人,粮草也远远不够,所以,如果袁绍谋定后,就迅速行动,一定可以取胜。

许攸当时建议袁绍,从侧后方突袭曹操的大本营,但是,袁绍却优柔寡断、不敢主动出击,也正因为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才给了曹军时间,让曹军有机会可以击败7万余敌人,并在这场战役中取胜。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有一种悲剧,叫哈姆雷特式复仇

生活中,像袁绍这样拥有一把好牌,却因优柔寡断,而满盘皆输的例子并不少。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才能,也并不缺机遇,而是就缺了谋定而后动的冲动劲儿。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实力,本来就悬殊,如果袁绍懂得谋定后迅速行动,也不至于损失惨重;如果哈姆雷特能在谋定后,迅速行动,他也不至于悲剧收场。

拿破仑曾说:“优柔寡断让许多人面临不幸,它会使人对一些事情失望,然后把惩罚强加在自己身上。”司马迁也说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优柔寡断的人,常常会因为自己的犹豫,而错过最好的时机,从而无法成事;而谋定后大胆行动的人,则会因为自己的大胆行动,而成事。人最大的悲哀,就在于错失机遇后,无法弥补,而不得不以悲剧散场。生活中,并不提倡鲁莽行事,当然也不提倡,谋定后裹足不前。凡事谋定后,大胆行动,才能最终成事。

无论是戏剧的台本、还是历史的前车之鉴,都告诉我们,优柔寡断的人,注定会与悲剧相遇。因为谋定后,就要大胆行动,只有这样,才不会错失机遇,才能最终成事。

但愿我们都不会因为优柔寡断,而面临悲剧;但愿所有的谋定,都能迎来一个大胆地行动;而所有的行动,也都能换来一个好的结局。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有一种悲剧,叫哈姆雷特式复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