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最美逆行者:杨文学 一腔忠诚守一方安宁

“我是党员,我先上!”自接到疫情防控任务,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合肥路管区书记杨文学就没离开过工作岗位。从贯彻布署、指挥调度,到一线督查、入户随访,辖区各个防控点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最美逆行者:杨文学 一腔忠诚守一方安宁

杨文学(左二)在防控点督查。

“我是党员责无旁贷”

合肥路管区辖5个社区、25个小区,2.8万户,8.2万人口,是中韩街道疫情防控压力最大的管区之一。该管区多是城市社区,人口数量多且流量大,临近企业复工,返青人员增多,随之而来的防疫形势尤为严峻。 面对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年初一,杨文学放弃回乡探亲行程,迅速回到工作岗位,第一时间建立“管区+社区+网格+楼座+党员”5级组织架构,把责任分解落实个人。

作为管区负责人,一天下来,杨文学光是接听电话就有200多个。嗓子沙哑,双眼疲惫,但是接到任务,杨文学总是毫不犹豫地顶上。从开始的动员发动,到现在的严防死守;从开始排查登记,到现在入户随访,他始终不怕危险,身先士卒。“工作很难,但必须迎难而上。我是党员,又是干部,必须勇于担当、责无旁贷!”谈起所做的工作,杨文学只觉得是在尽应尽的义务。

最美逆行者:杨文学 一腔忠诚守一方安宁

杨文学(左二)进小区随访。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杨文学不辞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他组织带领党员干部下社区、敲家门,摸排登记重点区域返青人员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坚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为了保障防控力量充足,杨文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微信群接龙,社区小名人参与等方式动员社区党员全员参与。在杨文学的带领下,北国之春悠然苑的两名老党员吕福林、付伟正和业主代表牟佩秋、周佩吉四人组成志愿服务队;鲁信含章小区的党员孟庆红也当起了“巾帼志愿者”;蒙地卡罗小区成立了“夫妻档”、“父子档”“母子档”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居民投入到防疫工作当中。杨文学以一己之力共发动党员志愿者100多名,21个防控检查站全部有党员志愿者参与。21个检查站还成立了由机关党员任党支部书记的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深夜随访一个不能少

社区工作者是疫情防控主力军,为守好“入口关”,杨文学大年初二便迅速组织在辖区建立起23处检查站,发动400余人对辖区人员进行排查、登记、测温工作,排查人员2万余人,在第一时间筑起社区防疫安全屏障。

最美逆行者:杨文学 一腔忠诚守一方安宁

恶劣天气杨文学(右二)坚持到防控点工作。

大年初三晚上7时30分,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紧急通知,要于当日完成辖区21户疫区返青人员的入户随访核查测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杨文学当即行动,按照日常掌握情况,逐一电话联系告知,随后联合医务、警务人员一一走访入户。

碰到不理解的隔离人员,他就耐下性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了做一户隔离群众的工作,杨文学一度冒着近距离接触的危险,站在门口苦口婆心劝解两个多小时。零下3摄氏度的深夜,杨文学走遍了6个小区12户,当完成任务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隔日的凌晨。逐渐温暖过来的手脚传来阵阵酸痒,肚子传来咕噜声,他这才意识到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比起小家,群众更需要我”

“最近他特别忙,我们见面的时间很少。”在外地上学回家的女儿没想到,放假回家也难和父亲碰面。女儿起床时,杨文学已经出门工作了;当他深夜回家时,女儿已经进入了梦乡。 “心中有愧,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比起我个人的小家,我想群众更需要我。”杨文学告诉早报记者。

灾难面前书写忠诚,危急时刻彰显信仰。为了及时处置一小区居民投诉,他前去检查站调查了解情况时,被突然升起的门襟起降杆打晕,下巴嘴唇被打破,献血直流,他强忍着疼痛调查了解完情况,直至对投诉人回复完毕。

为了更好做好进出小区人员管控,杨文学指导西韩新苑小区试点办理进出通行证,随后这个通行证措施在中韩街道全面推行,后又在崂山区全面实行;随着返青高峰临近,他设计了《疫情防控承诺书》,对外地返青人员遵守防控规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杨文学还牵头制定对辖区物业公司疫情防控工作考核方案,发挥社区居委会的督导作用,将疫情防控工作细化为十个方面进行评分考核;针对检查站一线力量薄弱问题,他动员物业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充实到防控检查站一线。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杨文学勇于担当,舍小家为大家,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宋娜 于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