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陈氏太极拳练习时动作缓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冯江瑞


我练习陈氏太极老架一路已经有些年头,陈氏太极拳要求虚灵顶劲,中正安舒,心静体松,呼吸自然,均匀连贯,轻灵沉稳,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圆活完整,意念引导。有了这些要求打快了就难完成要领。只有慢慢的体会,慢慢的用“心、神、意、念”。才能发之于心、达之于神、行之于意、想之于念。

慢慢练上几年,找到了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感觉,就可以练筋骨皮达到内劲,出拳速度就有了力量。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快、刚、猛、穿蹦、跳跃的动作。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练习方法。

据前辈说,太极拳变慢主要是在推广太极二十四式时开始变慢。我个人认为,陈氏太极一直都没有变慢,这个慢是一直存在的。

陈氏太极拳有好多套路,有快有慢,但在练快的套路前都要先练慢的,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练习,过于急进练习容易伤到肺腑。那就起不到养生作用。

从我练习陈氏太极拳的体会来讲,也是这么一个过程,慢慢打着套路时,脑子还要有意念,引导气血运行,呼吸也要跟上。呼吸气血动作还要一直,不然起不了效果反而伤身体,只有慢慢来才能练出这种感觉,找到气感才能快。陈氏太极也称为内家拳,内家拳是对”心、神、意“的修练,练习时就要遵循练拳规矩方能出功力。




太极边缘人


陈氏太极拳练习时动作缓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根据道家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之阴阳学说。在陈王庭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在创编此拳时就以存在。因陈王庭当时仕途时运不济,而不得不弃军归家。因平生除了喜好习武以外,还喜欢研究道家吐纳之术。在他人生不得意时,揣着平时喜欢的有关道家书藉黄庭一卷,同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因陈王庭老先生戎马一生,争戈杀场。回到家乡后,闲来无事,随把戚继光长拳和黄庭内卷中的道家养生之术而融合,形成了陈式太极拳的雏型。因戚纪光长拳是杀戈之技,而黄庭内卷的内容是道家修练的养生之术。所以说在陈王庭老先生在创编陈式太极拳的过程中,已把道家的顺其自然慢慢的舞动做为了一个主因而形成了阴,形成了柔。而陈式太极拳的蹿蹦跳跃及柔到极时而形成的发力,冷劲,炸劲,惊劲,脆劲则表现出阳性而形成了刚。这样就附合了太极阴阳有柔有刚。也完美的体现出来了道家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之演化。这从陈家后人把家传的太极拳归纳整理而形成了现在的陈式太极拳一路,陈式太极拳二路。既可看出陈式太极拳一路虽然也有跳跃,也有发力发劲的刚性表现,但总归是以柔以慢为主。偏于阴偏于柔。而二路炮捶时间短发劲动作多,蹿蹦跳跃动作多,而偏于阳偏于刚。从而和一路的偏阴偏柔形成了阴阳上的互补。而陈式太极拳的练习者在练习太极拳的套路功架时的缓慢动作也可以肯定的说,从陈王庭先生创编太极拳时就已有了。但是陈式太极拳的特点不是一味的慢,一味的缓,一味的柔。它讲究的是快慢相间。而它的快慢相间是多快多慢,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就拿陈式太极拳一路来说,普通的来讲打十五分钟左右。这只是对于初级学员和表演时来讲。而对于每一个真正的修炼太极拳的人来讲,是没有固定的时间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学练太极拳以后,随着每个人的功夫上身时间的长短不一样,每个人在练功中的进度体会感觉不一样,而每个人的性格和身体素质不一样,而反映在你的意识你的肢体动作时也会有差异。你怎么能把练习一趟太极拳的时间而固定下来呢?所以说同样是快,同样是慢,也会因为自己的练功进度反映差异而表现不同。所以我们老师在教我们太极拳时告诉我们,陈式太极拳一路慢时可以打四,五十分钟,快时可以快到七,八分钟。但慢不可滞,不可停,不可断,虽慢但要一气相连。快时动作不可丢,不可乱,不可做不到位。所以说快也好,慢也罢,都要在拳架完整,不丢,不乱,不停的状态下一气完成。也可以说是我们在长期规整修炼下,在不同的练功过程中,随着修炼的功夫长进和大脑皮层及意识肢体上的具体反映。不论拳架打的快与慢都不可强求,都要时刻随着心意而走,随着神经意识在身体大脑意识的反射,肢体的反映而快慢。快慢不是强求的,而是水到渠成。所以说陈式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缓慢是在有太极拳时就已蕴藏生成。它的慢和快形成了一对完美的阴阳结合。回答完毕。





鹤舞兰天逍遥客


是有快有慢。


践行中行走者


好象是刚开始不久,一个发力,一个拳速,比照杨家太极拳在修改。二路炮捶是不敢再演练了的。金刚捣碓的击掌震脚,也都放轻缓了。外在的东西好模仿,可内在的内功那是模仿不出来的。怎么样,陈沟的大师们,想学杨家的内功吗,跟我联系,免费教你们,但要尊杨露禅为祖师爷才行。


手机用户62364108981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一种缓慢柔和的运动,缓慢运动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术的明显特征。做为一种养生健身的手段,这种舒缓、柔顺、匀慢的运动方式能够调和气血、深长呼吸、舒经活络,既进行了全身的运动,又不会因快速剧烈的运动而产生相应的劳损。做为一种理想的养生运动真的是无可挑剔的。

但太极拳的诞生不是基于创立一种养生运动,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拳术,是冷兵器时代用于生死搏杀的一种技击之术。

从这个角度上看,这样的拳术就有些令人费解了,这样慢吞吞的拳术能技击吗?怎么可能应对搏击时变化速度极快的拳来脚往呢?

每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经常听到的回答是“太极拳还有快练的方式呢”,而且这种快练的方法经常被炫耀为门内的密不外传之法。我也有幸见识过这样的太极拳快练之法,虽然比平时太极拳的习练快了许多,但和其他的拳术相比,就速度而言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根本就无“快”可谈。还有一种说法是太极拳练时慢、用时快,这好像就有些自欺欺人了。我们学习做任何事情的道理都是学以致用,学什么、练什么,最终才能用什么,怎么可能练的东西和最终用的东西完全不一致,而且截然相反呢?

所以,如果不明确太极拳慢练的真正目的和在实际技击时的真正用意,那么,太极拳的“慢练”就失去了其实际的意义,太极拳的习练就根本谈不上“学以致用”,慢吞吞的太极拳也就只能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和“老年操”了。

那么,太极拳的慢练到底是在练什么呢?慢练出来的东西又如何在实际技击中起作用呢?让我们仔细地在太极拳的理论中寻找答案吧!

在对太极拳的论述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练太极拳要“轻灵圆活”“极虚极灵”“彼不动,己不动,我意在先,彼微动,己先动,我意仍在先”“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这些阐述实际上向我们揭示了太极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价值,即太极拳练的是“灵”,也就是极高的“灵敏度”!灵到可以“触动犹静”,轻轻一触即动,但看上去却犹如没动一样的极细微的动,就像钟表的时针,我们根本看不见它的动,但只要秒针还在走,时针就一直在动,但我们根本无法觉察到,这样的微动就是“动不令人知”的动,就是太极拳要练出来的“虽动犹静”的动,即“灵动”,最终要灵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般灵敏。

那么这样的“灵敏度”是如何训练出来的呢?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告诉我们,能慢尽管慢,慢到十分功夫,就灵到十分。这就很明确地阐述了“慢”和“灵”的关系,也就是说,太极拳的慢练是在缓慢的运动过程中训练和提高中枢神经对身体微变化的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

通过对极缓慢运动变化过程的感知,使意识对极细微的运动产生极其灵敏的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极拳是“练意”的拳。这种极高的意识反应灵敏度和极细微的身体运动能力一旦形成,太极拳的“快”就自然形成了。这时,当别人只是轻触我们的身体时,我们的意识已经明确地感知了,同时我们的身体已经产生了极细微的动作反应,在对方“动之机”刚刚产生时,我们身体的微运动就已经产生了相应的应对,而这样细微的应对,对方是截然不知的,因为“灵敏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只能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劲极其灵敏”的意思。

“听劲儿”是在“动机”的阶段产生的反应,等对方动起来成“势”了,那就谁都能感觉到了,也就根本谈不上“听劲儿”了。太极拳的“听劲儿”能力是以极高的“灵敏度”为基础的,所以,太极拳的“快”,不是快在自身运动速度上,而是“快”在极高的灵敏度上,至于速度,那就只剩下“舍己从人”的事儿了。

在极高的灵敏度状态下,自己的速度是被对方碰出来的,对方快到什么程度,你就会“随”出什么程度,就像我们碰一个极其灵活的轮子,你多快,它都能随你转多快。

所以,太极拳“练时慢,用时快”的说法看似无稽之谈,实则千真万确,是真真正正的“练以致用”,只是我们没有搞清楚其中的道理,根本不知道太极拳的“慢”到底在干什么,那么“练”和“用”就风马牛不相及了。

随着推手的引入,人们开始注重劲力的精准和连贯。只练快拳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据说连少林拳也是从慢入门的。陈式好象发螺旋劲较多,方向多变,也就不大在乎对方如何应对,相对来讲手法是粗糙了点,攻击主动性多一点。而后来发展的杨,吴式(没接触过武,孙)更注重舍己从人,这样推手更有趣一些。

太极师傅经常会说学生断劲,慢都连不上,快起来还不跟拳击一样?好在能挡你三连贯的人就不多,所以快拳仍然有人主张练。

太极讲究连绵不断,如果一个动作过去已经是无数个劲力变化,那慢动作其实一点也不慢啊。

套路反正只是熟悉动作用的,不练推手的根本就不算太极,套路快慢又有多少区别?要是没人对练,把套路加快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小建体育


很简单 因为都是老人 快了受不了。而且慢了才闲的高深莫测,其实这东西就是广播体操。活动活动身子骨 没什么不好。就是没事少吹没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