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要说挑起卢沟桥事变的罪魁祸首,我们能开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最起码也应该包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及其替换者香月清司、步兵第一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也、步兵第八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

和上述这些「幕后人物」不同,森田彻和一木清直这两个上不得台面的中级军官在事变中表现得最为变态狂热,他们赤膊上阵、攻城拔寨、嗜血如命、出尽风头,也让中国人永远记住了他俩的恶名。

那么,这两个恶贯满盈的魔头最终下场如何呢?今天就来说一说。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日军占领卢沟桥

平庸之辈改写历史

1937年7月,侵华日军步步吞噬,已经控制了北平的北、东、南三面,虎狼环视,华北危急。

按照日本军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总体部署,在田代皖一郎和牟田口廉也的秘密授意下,日本华北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打响了第一枪。

身为联队队副的森田彻中佐上演了一出「三部曲」。第一部,7月7日傍晚在宛平县城举行演习, 然后以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为由强行进城搜查;第二部,当其要求被拒绝后,立即指挥日军发起突进攻;第三部,以中国军队挑起战端为借口,要求迅速增兵,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森田彻

由于在龙王庙和铁路桥的作战中指挥不力,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被火线下课,几天后此君竟然活活气死。接替者香月清司命令打响事变第一枪的第1联队与前来增援的日军迅速击败中国第29军。于是,47岁的森田彻再次披挂上阵。

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3期步兵科的森田彻曾在日本军校里担任过体操教员,1929年进入陆军野战部队任步兵少佐,1932年率部参加了上海「1.28事变」作战,战绩平平。按理说,像他这样的平庸之辈在军队中混不了几年就会退役,但卢沟桥的枪声让他成为了那个改写历史的人。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田代皖一郎

在南苑地区,森田彻遭到29军38、132师的顽强抵抗。29军的手榴弹加大刀片虽然给予日军一定的杀伤,但血肉之躯终究挡不住坦克大炮,防线不断被突破,部队损失惨重。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在激战中殉国。

当亲眼看到毫无反装甲能力的中国军人被日军坦克碾得粉身碎骨时,精神极度亢奋的森田彻钻进坦克里,站在炮塔上,挥舞着战刀高呼「万岁」,驱动坦克四处碾压中国士兵。从此,每当进攻受挫时,森田彻就会祭出坦克这一杀手锏,他对坦克的喜爱和依恋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29军大刀队

「玉碎」诺门坎

森田彻因「七七事变」作战有功获得裕仁天皇亲授的金鹰三级勋章,随即晋升为大佐军衔,不久就调往号称「皇军之花」和「将佐预备队」的日本关东军,任第七国境守备队联队长。

在此期间,他在林海雪原疯狂围剿抗日武装,制造多个「无人区」。他曾亲手放狼狗咬死为抗联送粮食的老人,也曾把数十名受伤被俘的抗联战士扒光衣服推进冰窟,将残暴与变态集于一身。

1939年5月,日军以精锐的23师团为主力,调集了180架飞机、90多辆坦克,向诺门坎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熟知日军作战特点的朱可夫大将奉调前往诺门坎坐镇指挥,仅5月27日至30日三天时间,苏军就歼灭日军1个骑兵联队、1个战车联队和3个步兵大队。为挽救不利战局,关东军将即将晋升将军的森田彻紧急抽调到23师团71联队任联队长,接替已战死的原代理联队长东京治。

森田彻此时的作战对手已不再是一手汉阳造一手大刀片的中国29军,而是飞机大炮加坦克协同作战的苏军立体战役集群。森田彻最痴迷的坦克在苏军面前如同铁皮玩具,不堪一击。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日本95式轻型坦克

8月20日,朱可夫指挥苏军以近300架战机、1600多门火炮、498辆坦克,对日军展开了强大的空炮火力和坦克集群突击。日军崇尚的刺刀在苏军的钢铁洪流前变得一钱不值,防线很快崩溃,71联队被合围。

战至8月26日,71联队伤亡殆尽,大队长以下军官几乎全部战死。穷途末路的森田彻在烧毁军旗和密码本后,头缠白布条,身绑炸药包,挥舞战刀向滚滚而来的苏军坦克作自杀性「玉碎」攻击。

没冲出几步,他就被迎面而来的机枪子弹扫倒,随即被坦克履带碾成了碎渣

酷爱用坦克碾人的森田彻最后被坦克碾死,果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啊!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诺门坎战斗中的日本炮兵

「为帝国强盛进程打响了信号枪」

在七七事变中,一木清直是日军驻丰台第3大队大队长,是森田彻的下级。以演习为名向中国宛平守军挑衅,在卢沟桥打响了罪恶的第一枪的,就是他。

战事开启后,一木清直大队向宛平县城发起攻击,随后直扑宛平要地龙王庙和附近的铁路桥,守卫桥头阵地的中国守军2个排全部阵亡。7月8日夜12时,人困马乏的日军在睡梦中遭到29军敢死队的袭击,1个中队死在了铁路桥上。挨了上峰一顿嘴巴子的一木清直慌忙亲率预备队发起反击,一番血战方后夺回阵地。

在随后的南苑战斗中,一木清直看到森田彻率领坦克大队威风八面,羡慕得不得了,也想钻进坦克过过瘾,只是由于军衔低而未能如愿。恼羞成怒的他把一腔怨气统统发泄到中国伤兵的身上。在森田彻疯狂碾压中国官兵的血腥阵地上,那些残存的中国伤残官兵全部被一木清直下令屠杀。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

事变后,一木清直曾得意洋洋地对外宣称「为帝国强盛进程打响了信号枪」。天皇为他亲授金鹰三级勋章,并在2个月内由少佐越级晋升为大佐。随后,一木清直也像森田彻一样,调升到日本关东军第7师团14旅团28联队任联队长,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死敌。

1938年3月,抗联3师第8团被一木清直所部800多人包围。为掩护团主力突出包围圈,有着「射手之王」之称的1连连长李海峰带领12名战士据险阻击,直到全部牺牲。一木清直组织了5次围攻,苦战一天,死伤200多人,他本人差点被击毙,却连一件完整的可以邀功武器也没得到,让他在同侪面前大失脸面。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一木清直

在「东方绞肉机」里粉身碎骨

1942年4月底,关东军第7师团奉命以14旅团28联队为基干,编成「旭字一木支队」,由即将晋升少将的一木清直大佐担任支队长,加入太平洋作战。

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惨败后,美日双方的争夺焦点转移到瓜达尔卡纳尔岛。日军大本营深感兵力严重不足,于是便想起了正在关岛修整待命的一木支队,想给他们找点活干,也好让求胜心切的一木清直有所表现。

8月18日晚,一木清直接到夺取瓜岛命令后,将手下2400人分成2个梯队,自己带着第一梯队和2门火炮、8挺重机枪,分乘6艘驱逐舰于20日晚在瓜岛登陆。一木清直一心想为关东军「露露脸」,不等后续部队到达即下令发起夺取岛上亨德森机场的奇袭作战。

尽管一木清直心气十足,但进攻兵力和重武器支援的匮乏,令其在美军优势火力的反击下速败。皓月下,一批批端着明晃晃刺刀高喊「万岁」的日军,迎着美军泼水般的重机枪子弹,如飞蛾扑火般发动冲锋。天亮之后,美军的阵地前尸山累累。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亨德森机场俯视图

这场被称为「东方绞肉机」的亨德森机场争夺战从夜晚打到第二天早上,日军几乎全军覆灭,身负重伤的一木清直带着剩下的23个能喘气的余部逃到了热带雨林中作垂死挣扎。穷追不舍的美军出动了一个后备营和轻型坦克排追击清剿。

21日黄昏,一木清直在后援无望的情况下命令通信兵向大本营发出了「一木支队已全军玉碎」的诀别电。他自己则奄奄一息地躺在潮湿的雨林中,眼睁睁地看着残余官兵被美军坦克张着的血盆大口所吞噬。

七七事变中,两个最凶残的鬼子军官,最终是什么下场?

尸横遍野的瓜岛战场

天黑时,美军坦克发现了一木清直和几个围着他正在焚烧军旗的日军,便开足马力冲了过去。和森田彻一样,一木清直也在履带下粉身碎骨(一说剖腹自杀)。

按照日军的传统,不是陆军大学毕业的军人很难升到大佐以上的军衔。而一木清直却在死后被追授陆军少将,终于在阴间爬到了森田彻的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