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安徽非遺:一紙一墨一佳餚,一詩一詞吟技高


阜陽

“菱荷飄香,綠柳盈岸;芳林夾道,林苑爛漫。”在《嘉慶潁州志》中,西湖是大自然之美的象徵。談起西湖,你或許會想到杭州西湖的空靈清奇、揚州西湖的柔雅清瘦……而在古時的潁州(今阜陽),也有一片西湖,東坡尤愛,清漣至今。

安徽非遺:一紙一墨一佳餚,一詩一詞吟技高

淨土199004 攝

阜陽,位於安徽西北部,是中原經濟區的重要城市。在這裡,淮河蜿蜒而過,不但古蹟遍佈,還蘊含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歐陽修曾評價這座人文蔚藍的城市:“若無潁水肥魚蟹,終老仙鄉作醉鄉。”

非遺文化代表:剪紙(國家級)

“紙隨刀剪轉,須臾萬象生”

安徽非遺:一紙一墨一佳餚,一詩一詞吟技高

作為中原文化代表的阜陽剪紙,精緻的花紋流露著南方剪紙的精巧、秀美,多樣的類型又展現著北方剪紙的淳樸、自然。阜陽剪紙種類多樣,包括單色(紅)、染色、拼貼、套色等,以剪、刻、撕為主的手法使其更為“精剪細刻”。一方面,用在喜慶的節日作以裝飾貼在門窗上,象徵著祥和喜悅;另一方面,以花鳥魚蟲作底樣形成刺繡,為服飾增添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風格。

黃山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談起黃山,你一定並不陌生。無論是形態各異的怪石、美妙奇幻的“雲海”,還是香氣如蘭的毛峰,形態奇特的迎客松,都向我們展示了江淮山河的美輪美奐。

安徽非遺:一紙一墨一佳餚,一詩一詞吟技高

青松紅葉藍天交相輝映 張濤 攝

黃山市位於皖南山區,作為徽商故里和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這裡不但生長著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黃山,徽派建築、徽派盆景、徽派四雕等蘊含著我國古人智慧的文化珍寶及技藝也在這裡孕育而生並世代相傳。

非遺文化代表:徽墨(國家級)

“老松燒盡結輕花,妙法來從北李家。”

安徽非遺:一紙一墨一佳餚,一詩一詞吟技高

績溪徽墨 王雷 攝

徽墨,即徽州墨,舊時因產於古徽州府而得名,歷史十分悠久。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徽墨,製作技藝精巧,工序複雜,“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可以說是名副其實了。漆煙、松煙、減膠、加香等繁多的種類,加之以十分講究的繪畫、雕刻之模型,使得徽墨本身就成為了一件寶貴的藝術珍品,彰顯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淮南

“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如果你想去看看淮南的八公山,不妨先聽一聽淮南王劉安學道成仙的神話。在這裡,生長著奇特的石林,深邃的山谷,也曾上演過“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動人故事。

安徽非遺:一紙一墨一佳餚,一詩一詞吟技高

安徽非遺:一紙一墨一佳餚,一詩一詞吟技高

阿陸PHOTO攝

淮南,生長在長江三角洲腹地的“中州咽喉,江南屏障”,其以淮河為界而形成的多種地貌和資源,塑造了一系列自然和文化珍品,豆腐、花鼓戲、紫金印……濃厚的文化底蘊與這座古城相輔相成,共同塑造了現代的“五彩淮南”。

非遺文化代表:豆腐(國家級)

“試盤推連展,洗釜煮離祁”

安徽非遺:一紙一墨一佳餚,一詩一詞吟技高

君夢深藍 攝

要說華夏美食,當屬八公山豆腐。作為名小吃,八公山豆腐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這種豆腐以上等的黃豆作原料,而更妙之處則在於採用八公山區清冽甘甜的泉水精製而成。如今的八公山豆腐依舊水嫩滑利、細膩晶瑩、入口即化,做出的菜品色澤金黃,營養豐富,正可謂“豆腐的品格”啊。

黛牆青瓦、奇峰靈石、蟹黃魚肥……千萬不要低估了安徽,這個長在詩詞意境裡的文化聖地,無論你是文人墨客,還是遊客“吃貨”,來到這裡,讓與安徽的“相見恨晚”變成“相濡以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