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年级如何做加减法等式中的填空题?

李勇材


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很高兴为您答疑解惑!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您的关注!这是王老师小学数学领域的第986个悟空问答!

一年级等式填空题

根据题主描述,加减法等式中的填空题是属于一元推理算式问题。也有以图文算式的形式出现的。其实主要还是得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含义,可以多做一些一图多式练习。比如通过认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列出不同的式子来,进一步再把其中一个数字涂掉。

7+8=15,8+7=15,15-7=8,15-8=7。

7+( )=15,15就是整体,7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几?。

15-( )=8,15是整体,8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几?

如果是成人思维,一般会想到等式的性质利用移项方法辅导,但目前一年级年龄段还是很难听得懂这么抽象的数学概念,如何能让孩子明白这类题型的解题策略呢?在我的一年级趣味数学中专门有章节介绍等式问题。家长辅导孩子时应该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方法进行讲解。不妨用一些生动的故事,或者情景导入+问题串方式来辅导。

【引例】( )+9=16

比如可以想象成两盘苹果,其中一盘被盖住了不知道多少,另一盘是9个,总共16个苹果。通过这样的情景导入,让孩子给抽象算式赋予意义,便于辅助思考。

在我的一年级趣味数学中通过讲故事逐步导入大小红鸟分析法。辅助孩子理解移项的方法。小+小=大,大-小=小。

→ 括号里是小红鸟,9是小红鸟,16是大红鸟。

未知的小红鸟=大红鸟-小红鸟。16-9=7。你可以尝试下。文末附专项练习题。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附一年级等式填空练习题


一学堂王老师


小学一年级重点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和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例如,要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首先要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要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必须要有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要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必须要熟练20以内的加减法,所以一定要注意基础的训练,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



接下来关于题主所说的如何做一年级级加减法等式填空题。首先,必须保证孩子的计算能力很强,正确率很高。其次,我来说一下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此类题目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8=15,8+( )=15 这两个可以看作一种类型,对于大部分一年级学生来说比类型比较简单,他们出错率较低。一般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思考几加8等于15或8加几等于15,第二种用和15减一个加数8,就得到另一个加数,即括号里要填的数。

(2)( )—8=7,可思考多少减8等于7,当然此种方法建立在学生必须对20以内加减法很熟练的基础上,可以解为孩子记住了,也可思考10减8等于2而得球是7还差5所以括号里填的是15,当然还可以根据减数加差等于被减数所以8➕7=15,则括号里填15,方法有多种。无论哪一种方法都一定是让孩子理解了,而且孩子擅长那种方法就用哪一种。

(3)15-( )=7,当然最直接的就是孩子记住了15减几等于7;也可思考15先减5等于10,而实际结果是7,还得继续减,那10减几是7呢,10➖3=7,第一次减了5第二次减了3,一共减了8,所以括号里填8;也可思考7加几等于15;当然根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所以15-7=8,括号里填8。

以上是关于一年级等式加减法的填空题做题方法,无论哪种方法,孩子必须对基础的计算很熟练,具体选取哪种方法给孩子教呢?可以都说一说,最后根据孩子的反应,问一问孩子哪种好理解就用哪一种,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小学数学冯老师


一年级学生下册数学学习的加减法不过就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其实,只要孩子会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和10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算式,做等式中的填空题应该不在话下。比如做16+()=48的填空题时,如果孩子的口算能力强,可以让孩子这样想:16加几等于48,因为不是进位加法,孩子很容易就能口算出是32;再一个就是告诉孩子做加法填空题,不管是算第一个加数还是第二个,都用大数减小数的方法就能知道括号里填什么数,就是说48-16=?括号里就填几,用逆向的思考方式算出加数。

做减法填空题时,比如15-()=9,括号代表的是减数,就用加法想:9加几等于15?括号里就填几;或被减数减差等于几括号就填几;如果括号代表的是被减数,比如()-5=13,只要是求被减数,就用减数加差来算。

总之,只要孩子掌握住方法,多练习,熟能生巧,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忆梦月华


等式填空题来了!它伴随着一年级学习的始终,是一块需要啃掉的硬骨头——要给不知“等式的性质”是何物的孩子讲清楚太难。

第一次接触这种题,在小学一年级上册:

9-()=6

很多老师会用实物法来讲解这类题,也取到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看过教材发现,这样的题出现在数的组成(分与合)——它可使孩子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从数的组成开始,

比如



我们可得到减法算式:

10-6=4,10-4=6

这个过程在学习数的组成中要反复演练,让数的组成成为加减运算的基础,使数的组成学习与加减运算结合起来。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数的组成中的整体是10和部分是4、6,转化加减运算。

逆推一下:存在加减运算必定能转化为数的组成找到整体和部分,从而进行求()的运算。

在咱们的问题中,可得到


可知道,


所以可以括号:整体-部分1=9-6=3

比如到了一年级下册:53+()=71

转化为数的组成的图示:


所以括号内是:71-53=18

最好再代入检验一下是否正确:53+(18)恰好等于71。

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学习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所以我们会选择这种方式来解答。

如果孩子对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间的关系掌握得十分透彻了,就可以看到算式分清整体和部分直接上手算就可以了。

再举一例:68-()=45

整体:68

部分:()和45

所以括号内:68-45=23(为了提高正确率,建议代入检验一下)。

还有比如:()-12=36

整体:()

部分:12,36

所以括号内:12+36=48(代入原式检验)

啃下这块硬骨头,教材的编写为我们安排得妥妥的,这更坚定了我让孩子从课本出发的决心。

在数学中题无定法,如果您有什么好方法,请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