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紧急求助,我家孩子是个女儿,今年才二年级,可是成绩已经一塌糊涂了,尤其是数学成绩很着急,很担心她以后

手机用户95039812319


一般这样提问的家长都不清楚孩子数学学习具体问题点在哪里?只会以成绩为参照。你知道孩子主要理解难点吗?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理解难点,你做了什么呢?低年级是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关键期,家庭教育有没有推动和引导呢?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您的关注!真心想帮助孩子提升数学的家长会拿出具体问题点来请教大家,这样才有针对性。

家长的焦虑不应该是成绩上,而是如何通过学习帮助孩子克服难关,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决定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家长往往本末倒置,以结果表象为问题点,你应该着急的是如何科学辅导孩子,制定计划查漏补缺,激发孩子数学学习兴趣!

王老师小学数学领域的第1182个悟空问答

在王老师二年级趣味数学家长群中,几乎每天都会讨论具体错题的辅导方法,大家更关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去理解概念和认知难点。王老师也建议考试完,把分数放一边,专心做好试卷剖析,每个孩子数学学习问题点是不同的,没有针对性,那就相当于无目的性,为了是释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解决问题。

关注问题点才是关键

一般我建议家长对每个学期数学教学内容要有了解,低年级数学好,家庭的功劳是第一位的。对知识结构大致了解,才会去针对问题点范围进行锁定,这是第一步。

目前期中考试刚考完,正是阶段性总结的时候。以人教版为例。

① 长度单元

数学和生活结合紧密,王老师趣味数学理念是要让孩子积累日常数学经验,本章节内容虽然是新知识,但对于孩子来讲又有“老经验”,概念学习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去经历场景,在场景中,通过问题串方式引导。

厘米和米的混淆。不只是语言上的,更是长度认知上的经验欠缺。不但要学会从0开始的测量,更要理解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线段长度。让孩子去画一画,量一量,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也加强了亲子互动吗?

② 百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和一年级是衔接,但难度和方法都在改变,既需要一年级熟练的20以内加减法口算基础,又需要对竖式笔算的适应。伴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还出现了两步应用题,计算并不是最终目的,能够运用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实力的体现。

由于对竖式笔算不熟练,很多孩子出现一些程序错误,比如加法的进位1忘写,得数漏写;减法的无退位,倒减,符号没看清等等。不能用一句粗心代替错题,最好陪孩子一起深入剖析,把错误放大,找到问题点作专项提升计划,计算必须勤练习才能逐步保证基础的准确率。既不能忽视口算能力培养,也不能忽视列算式做题习惯(为高年级计算打基础)

③ 角的初步认知

和长度单位认知一样,这部分内容一定要让孩子多操作,多观察。角的认知是小学空间与几何学习的第一个飞跃,由一年级的感性认知转到理性分析,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听过了,容易忘记,看过了,才会记住,做过了,才会理解。

认识角,画角,比较角,实物辅导更容易让孩子去理解。具体可参照王老师二年级趣味数学专栏。王老师专门设计了画角模板,真正让孩子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

③ 表内乘法

乘法同数累加含义的理解最重要,不要只背乘法口诀,孩子真正理解乘法吗?如下例题可以检验。

二年级上册重点内容就是表内乘法的学习,很多孩子背熟了乘法口诀,但是并没有理解乘法同数累加的含义,比如上图图这道题目:○+○+○+○+○=20,□+□=10,五个圆圈相加等于20,5个几累加等于20呢?不能只背熟四五二十,二五一十。透彻理解含义,应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实力体现。

接下来还会接触表内除法,其实一直建议表内乘除法放一个学期学。理解乘法的同数累加,除法的平均分配的含义,以及能达到利用乘法口诀反向求商的基本要求,体验乘除法的互逆关联。王老师二年级趣味数学专栏,重视基础概念理解,欢迎关注。

王老师设计的乘法口诀表,关注,私信:口诀,可获取PDF。

结语

家长可以对照上面单元内容,对期中试卷错题进行归类,不懂的补回来,掌握不牢靠的多练习,数学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理解难点,科学辅导,以上。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附: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