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隱藏在大山深處的紅旗茶園組


這是一段塵封的歷史,也是一個時代的豐碑。這條隱藏在大山深處的“紅旗渠”1957年修建,與聞名天下的河南林縣紅旗渠相比,雖然規模、長度都不可與之比擬,但它卻早於紅旗渠動工三年,其精神可歌可泣。

四十三年了,對於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河口鎮梅江村紅旗茶園組的村民來說,這些人的名字他們永遠不會忘記:張芳海、張芳元、張芳松、張芳明、張文考、張文俊、張文柱、張文吉、張全潤、李元舉、何朝明、楊天策……他們為改變家鄉落後面貌,在修建高橋大堰工程中犧牲。紅旗茶園組(當時叫茶園壩)犧牲6人、4人傷殘。

來源 | 貴州民族報 作者 | 吳茹烈 楊文靜


不甘貧困,從“老龍洞”鑿渠引水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今年75歲的張芳生老人介紹當年修堰情況

紅旗茶園組是道真河口鎮梅江村最邊遠最貧窮的一個村民組。峰巒陡立,溝谷縱橫,世代居住在這裡的幾十戶苗家兒女僅靠一座石拱橋與外界通行,因其橋高數十米而取名為“高橋”。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村裡40多戶、兩三百口人還靠著筷子大的一股水生活著。

“趕場天才洗把臉”是外面人對菜園壩人開的玩笑、挖苦,也是當時菜園壩嚴重缺水的真實寫照。當時,家裡有強壯勞動力的就到兩三公里外的河裡擔水吃,沿路坡度多在80度以上,來回兩三個小時。老弱病殘的就天天“熬更守夜”的排隊接水,在這裡“水貴如油”。

“碗裡端的都是黃米米(玉米),沒見過白米米。”即使端“黃米米”茶園壩也得看天,很多年份因為田裡等不到“望天水”,糧食沒收成,每年所收糧食還不夠全村人吃半年。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道真積極響應關於“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號召,大興水利建設,勘測隊進入菜園壩,讓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從此有了一個盼頭。1957年冬月,梅江大隊在張方敏支書和張芳財隊長的帶領下,開始修建高橋大堰,決心將半山腰“老龍洞”裡的水引到村子裡。當時條件十分艱苦,沒有炸藥,就自制土炸藥,沒有現代化的風炮機,就從懸崖口用背篼吊到半巖憑藉鋼釺二錘一錘一錘的打。從1957開工建設到1977年建成(菜園壩境內),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茶園壩人“與天鬥、與地鬥”,用勤勞勇敢的智慧,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的“愚公移山”精神,硬生生地在高約100多米的懸崖絕壁上靠鋼釺、鐵錘,鑿出一條長7000米的高橋大堰(茶園壩境內3500米)。

隨著歲月的流逝,當時參與修渠的人許多已故去,但那段往事卻歷歷在目,永遠鐫刻在紅旗茶園組每一個人的心中……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乾隆年間修建高橋的碑記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採訪修建高橋大堰受傷村民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採訪修建高橋大堰的參與者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村民組長張政強介紹當年修堰情況


“把堰打通了,下一代就沒有這樣苦了”

今年70歲的張文熬,1973年12月30日修渠時因雷管爆炸事故受傷,傷及左眼及右手,右手四根手指被炸斷。他講述當年修渠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1957年修渠時,我剛好18歲,那時候我們組長期抽調15至20人作為“突擊隊”,主攻懸崖峭壁,現在看來應叫“敢死隊”。每天天一亮就到堰上開工, 出門了能不能回來都是未知數。

在1969年的事故中,傷亡兩人,張全潤、何朝明。記得當天下著雨,全潤正準備用鋼釺撬石頭的時候,由於用力過度,石頭和人就一起墜崖了,當聽到動靜時我回頭望,只看到了一對腳板。全潤前頭摔下去,我們後頭就跑下去,當場死亡。當時也沒有什麼東西包一下,就在旁邊砍兩根棒棒做個簡易擔架,從崖地抬回村裡,路太陡,挼來挼去,往後好幾年我都還記得全潤當時的樣子,難受很。

“最慘的還是大事故,那天下去了7個人。和往常一樣,那天修渠的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鑿著崖壁,突然中間部分垮塌,站在中間的7個人全部下去了,兩邊修渠的人馬上跑到崖底,只見屍體在河裡的石頭上橫七豎八的躺成一片。當時張芳松還有口氣,現場進行簡單的包紮後,我們修渠的四個人就輪換抬著往道真醫院,一路翻山越嶺,4個多小時後送到道真醫院,當時我穿的草鞋什麼時候跑落的都不知道,把人送到醫院一看滿腳是血,腳被路上的石頭劃了好幾道深口子,後來有人給我處理傷口,還給我買了一雙鞋。”今年75歲的張芳生,一直參與整個高橋大堰的修建,是親歷整個修堰過程為數不多的見證者之一。說起修渠的過程,他總結為“全當在學少林武功了”。

“我是父親被送往道真醫院的六七天後跟著母親去看他的,第一眼看到父親,他躺在床上,聽說我來了,勉強睜開眼,伸手拉著我,只喊了我一聲‘文章……’就閉著眼睛喘著粗氣。後來我又跟著母親原路返回,再後來沒過幾天就聽大人們說我父親‘走了’。” 今年55歲的張文章是張芳松的兒子,父親出事時他11歲,下面還有三個妹妹,最小的3歲。

今年71歲的周碧仙的丈夫張芳明也是在大事故中走的。說起當時的情景,周碧仙抹了一下眼睛說:“丈夫出事那天,我揹著剛滿一歲的孩子在地裡幹活。當時只是聽到有人議論,也沒有人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情,怕我接受不了。知道丈夫不在了,已經是三天以後,當時人都下葬了。那時候加上孩子生病,上面還有兩個老人,日子就這樣熬著熬著過來的。”

在大事故中,犧牲的人從20出頭到30多歲,有準備七八月份結婚的,有剛剛結婚一個月的……

“每每出事故後,總有那麼幾天不想上工,想著一路修渠的人死了那麼多,心裡頭就難受嘎。相當於一起去的戰友,就沒有一起回來了。但是心裡一直就一個念頭,自己犧牲了也沒什麼,把堰打通了,下一代就沒有這樣苦了。”張文熬說。

修渠的那些年月,在堰上的人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在家裡種地的人日子更是難熬。

當時茶園壩總產量三萬多斤糧食(玉米和稻穀),公糧上一萬多斤,留一萬五千斤包穀, 是長期在堰上修渠的15個人的基本口糧,打幹除淨以後,在家裡種地的人基本上沒見過糧食,只得靠紅薯、土豆填飽肚子了。

張文熬70歲的妻子姚茂英說:“以前在家裡面做生產,背起娃兒做活路,有兩顆包穀子,都要磨了熬粥。那時候不管是領導也好百姓也好,只要在家裡的餓不死就行,都要保障堰上的人吃飽,要把堰修通才行,反正都是這個念頭。現在我們白米飯都吃了好多年,正在享福了,想想那些水沒通就沒了的人,不知幸運了多少。”

據估計,修渠期間,整個工程大概用了五百把大錘、上千根鋼釺、上千噸炸藥,總投資上百萬元(其中包括村民自籌)。

“大堰修通那天,一開閘,水像火車頭湧進村寨,全村人都看呆了,沒見過這麼現成的水,惹人得很,當時那高興勁真的無法形容。以前在崖壁上鑿渠的時候,對面山過路的人常說我們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如今真的吃上了。”張芳生說。

通水的時間是5月份,正趕上插秧的季節。當時大家就不分白天黑夜,都忙著掏田(開墾田地),累得牛都“嗷嗷”叫喚了,卻沒有絲毫想要停止的意思。等到剛開始種下去的稻穀快成熟的時候,都還在繼續掏田撒秧種稻谷,不管氣候適不適合還是要種,高興啊,一直種到8月,僅當年下半年就掏了上百畝田地。

“黃米米吃多了,終於端上白米米了,都覺得不真實,不要菜都能吃兩碗飯,安逸很。”張芳生說。

在蜿蜒的大山中,潺潺河水流淌到紅旗茶園組人們世代居住的村莊,流淌到山腳下綠油油的稻田裡。這條穿越懸崖峭壁長7公里的高橋大堰,解決了當時11個村民組1000餘人的飲水及1000餘畝的農田灌溉。歷經艱難打通的“解困之渠”,也是後來的“發家之渠”, 曾被縣、區命名為“道真的紅旗渠”。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高橋遺址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採訪修建高橋大堰犧牲村民家屬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修建高橋大堰犧牲的村民後代


繼承傳統, 弘揚“高橋大堰”精神

幾十年來,在這份“初心不改”奮鬥拼搏的精神鼓舞下,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群眾,主動謀發展。正是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在政府考察後,2016年底,該組在鎮村的宣傳動員下,組建了全縣第一個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創辦之初,合作社只有8戶菇農22個大棚。由於技術等原因,第一批種植香菇的人都是虧本的,但並沒有人因此打退堂鼓。

“第一批發展香菇的想法是無所謂賺錢,大家都清楚依靠傳統農業只能解決基本溫飽問題,沒有產業,地方不能發展,我們要利用高橋大堰的水,回報老一輩的犧牲,也是我們傳承的高橋精神。”第一批種植香菇的張文友說,張文友的父親也是在修渠中受傷致殘的。

“2013以前,走進紅旗茶園組村口,你們根本不知道這裡面還有一個村莊,四周全是竹林,把房屋遮蔽得嚴嚴實實。”現任紅旗茶園組的村民組長張政強介紹說。2014年,全省脫貧攻堅戰役打響,紅旗茶園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年我們硬化了3.8公里長的通組路;新修2.8公里產業路;家家戶戶人居環境全面整治;發展食用菌大棚300個,年產量120萬斤;建成規模化生態養豬場一個,年出欄500餘頭;種植花椰菜180餘畝、辣椒150餘畝;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1萬元。

2018年,河口鎮梅江村紅旗茶園組通過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有效促進了群眾的增收,使20戶貧困戶通過產業實現了脫貧,貧困發生率由建檔立卡之初的35%下降為零,紅旗茶園組也徹底改變了邊遠貧窮落後的面貌,成為遠近聞名的蘑菇組、小康組。

在幾天的採訪中,給記者當嚮導的一直是退休教師張文作,他今年62歲,同時也是紅旗茶園組特色發展支部書記,他陪記者上高橋大堰,下“高橋河”,在村子裡尋找當年參加高橋大堰建設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出大事故那年(指1976年6月19日),張文作上初二,組裡讓學生去“高橋河”幫助抬屍體的人照亮,當時的煤油燈是用竹筒做,一路就在懸崖下的小樹林穿梭。在張文作的記憶裡大人們全是手腳並用,滿身是泥才把他們一個個抬上來。後來張文作高中畢業,回村教書31年,紅旗茶園組長期住戶有40餘戶,人口250多人,據不完全統計,1978年到2017年出了40多名大學生(平均一戶一名),這些學生基本上都從張文作手上“過了一遍”的。張文作知道修堰的情況,常常用“高橋大堰”精神激勵學生要好好學習,要懂得感恩,用心讀書回報社會。

隨著高橋大堰的建成,那些走了的或留下的修渠人,終將成為過去,但是他們修建“高橋大堰”的精神將永遠銘刻於人們心中,那是負重奮進的鑿壁精神,不甘落後齊心協力的掏田種食精神,敢闖敢拼奮力開拓的精神,一往無前銳意進取的精神,也是新時代的奮鬥精神。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高橋大堰給菇農帶來發展生機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歷史不會忘記他們

隱藏在貴州大山深處的“紅旗渠

修建高橋大堰犧牲的村民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