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與寶寶的相處模式,決定寶寶長大以後成什麼樣的人,你會對此感到吃驚嗎?

紅石榴ar


“決定”兩個字說的有點過於絕對,但“影響”是肯定無疑的,尤其是相處模式。


我們從一個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說起。


1961年,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進行了一個“波波玩偶實驗”,研究暴力行為的影響。


簡單來說,將約4歲左右的幼兒園孩子分成兩組,每組都有大人跟著一起玩玩具,其中就有充氣的波波玩偶。

一組就是孩子大人都正常隨意玩,沒有任何暴力行為;另一組則是玩的過程中大人對波波玩偶又打、又踢、又摔、又咬,所有這些暴力行為都讓孩子看到。

最後沒有大人跟著,再讓各組孩子自己玩玩具,包括波波玩偶,同時觀察孩子們的行為。


結果如何呢?

看到大人暴力行為的那組孩子攻擊性要強於另一組,他們也會暴力對待波波玩偶,因為他們觀察學習了大人對待玩偶的方式。


這個實驗說明,孩子是天生會通過模仿學習的。在社會化的環境中,他們第一模仿的人就是父母。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有道理的。


說到這,我想起網上的一些小視頻。

你一定看到過,家長給孩子餵飯,孩子不吃,家長就拿了個孩子的玩具,讓孩子看著,把玩具咣咣咣一頓揍,然後再給孩子餵飯,孩子就老老實實吃了。


見效不?

這就是孩子會觀察學習的證明。不必自己親身捱揍,看家長“殺雞儆猴”就知道如果不聽話就會受懲罰。


所以看起來是個挺有效的教育方法,對嗎?


但是往遠了想,無論是揍玩具還是揍孩子,都是一種暴力方式。孩子一方面受制於這種方式,同時也學會了這種方式。

在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如果別人不聽他的,他也可能會用暴力的方式讓人服從,因為他就是從家長那學來的。


你也許會說,告訴他打人不對,教育他,他會知道的。


其實效果不好,因為告訴他的道理是抽象的,孩子分辨抽象的能力不夠,效果遠不如他親眼看到的、親身體驗的實際的行為有效。

退一步講,即便他知道了這麼做不對,但他也還是不知道怎麼做是對,因為沒觀察學習體驗過,對這麼小的孩子很難落實到行為中形成習慣。

所以,你與寶寶的相處模式,即便不是決定,也會極大影響寶寶長大以後成什麼樣的人。

為人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正面的榜樣,而不是通過懲罰威脅的方式“教育”他們,讓他們就範。

記住,錯誤的方式教育不出正確的孩子。


我是老阿姨,關注我,我們一起關注教育和成長。


老阿姨談語言


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影響。

好的家庭氛圍,輕鬆的相處模式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至關重要,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雖不絕對,但卻是很有道理。

舉個例子,我身邊一個朋友,從小家境一般,他母親性格屬於悲觀型,遇到事情就唉聲嘆氣,以至於他從小特別害怕母親皺眉頭,在和母親相處過程中,母親動不動就打擊他的,在成長過程中,他漸漸變的越來越內向,自卑,後來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了。

前段時間刷爆頭條的新聞,博士生和家裡切斷一切聯繫,其母親病危要求見最後一面,最後無果,如果不是被原生家庭傷害太深,誰願意撇下生養自己的父母。

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的氛圍,像朋友一樣相處,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玩耍,聽聽他講幼兒園的趣事,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Yaki90


俗話說起小看大,三歲看老,我原來很不以為然,怎麼會呢?成不成才不是上學以後努力不努力的結果嗎?

認真讀書,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就是成才嘛。

後來發現,很多人考上大學僅僅獲得了一份文憑,勉強有一份工作,碌碌無為一生。

有的人很早就厭學逃學,正常的作業都無法完成,然後踏入社會,被滾滾紅塵淹沒。

有的人什麼都好,就是不快樂,甚至抑鬱。

千奇百怪的人生旅途,起點在哪裡?原來就在0-6歲年齡段與媽媽爸爸的相處模式裡。

秀家的孩子九歲多,死活不做作業,每天晚上兩個人都要開戰。打罵不管用,該不做還是不做。

原來秀是一位全職媽媽,老公常年在外,很少回家。秀無聊的時候就聊微信,刷視頻,看電視,孩子沒上學之前這是常態。有時孩子黏著她,還時不時打一下。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秀與孩子的互動是隨意的,漫不經心的。她只顧自己的感受,很少顧及到孩子的感受。孩子從沒有深刻的情感體驗,也沒有建立探索未知世界的模式和興趣。

看著很聰明的孩子,很難完整地敘述一件事情的經過,一句話就概括完,細節就更不會說。心裡明白,說不出來。就是俗話說的悶嘴葫蘆。

0-6歲的孩子,正是與世界鏈接的開始,需要開發各種技能:表情達意的口語和肢體語言;對物質的抽象概括能力;對事物的觀察能力;社交能力;情感控制力等等。

這些能力是從與父母的語言行為互動中習得的。

小孩子很會察言觀色,也很會鑽空子,因為對快樂舒服的追求是人的天性。

如果父母脾氣暴躁,喜歡控制,孩子會陽奉陰違,表面一套背地一套。而且特別容易對遊戲香菸等上癮。一旦長大會決絕地離開父母,孝順父母只是面子工程。

經常捱打的孩子,以後會成為打人者,因為父母傳遞給他的信息是:暴力可以更快地更容易解決問題。

我是研究育兒問題的,平時特別注意觀察兒童。神采飛揚充滿活力的孩子越來越少,陰鬱著小臉悶悶不樂的孩子越來越多。

每次流感,都會感染一大批孩子,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孩子都是不快樂的孩子。

為什麼不快樂?因為媽媽只看手機不看他,不關心他的感受,情感得不到滿足。只有生病的時候媽媽才陪伴他關心他,只有生病了才引起媽媽的注意。

關於育兒方面我能舉出很多反面例子,都是應該引起驚醒的事例。請每天看我的更新,我會把這方面的道理一點點講透,供各位寶媽寶爸參考。





紅石榴ar


你與寶寶相處模式,決定寶寶長大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吃驚嗎?我不吃驚。

如果父母足夠細心,你會發現我們平常的口頭禪是寶寶的口頭禪,我們習慣性的動作,寶寶也會有同樣的動作,諸如此類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寶寶也在我們潛移默化下悄悄的成為像我們一樣的人,就如我們的一面鏡子一樣。

我們的自我認知、人際關係、性格的形成、乃至於三觀塑造都會受限於原生家庭的模式。從而又把這些模式帶到自己的家庭中,為什麼說好的家風都有好的傳承,我想這應該是最好的答案。

很多父母都會想,我到底要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呢?其實答案好簡單,你要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模式決定孩子長大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我一點都不吃驚,因為這是必然的結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不管在任何方面,任何細節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最大的,這就是傳承的力量。

好的父母懂得超越原生家庭,吸取好的經驗,突破陰暗面,用全新的屬於自己的方式來與寶寶相處,讓寶寶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穎兒媽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人生導師,在性格上也是如此。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能夠對孩子的性格起決定性的因素。

1、和孩子平等相處與交流

  父母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臺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2、用積極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

  自己性格熱情,用積極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並告訴孩子,這件事多麼有趣!樂意帶孩子去嘗試各種事情。這樣的家庭生活充滿了變化,也常常充滿歡樂。

3、給孩子自己做主的機會

  週末帶孩子出遊,會徵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裡”,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博物館”,給他選擇的範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對自己的信心,也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

4、不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

  “你看,妹妹都已經會數數了,你還不會,羞羞羞”,經常用這種語氣跟孩子說話,只會讓孩子覺得難堪,對自己產生懷疑。

懂相處的家長明白,哪怕孩子真的比別人家的孩子啟蒙懂事得要晚,也不要總是當著面強調,更不會總拿比他強的孩子和他比較。

5、不制止他探索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當發現孩子有喜歡玩可樂瓶、紙盒子等各種廢棄物的喜好時,聰明的家長不是武斷的阻止他,而是會為孩子準備好大盒子,和孩子一起整理他收集的“寶貝”。

6、鼓勵孩子獨立自主

  理智的父母會讓孩子學著獨立思考,再告訴他們答案。讓孩子自己操作後幫助他們總結經驗,也會在他們犯錯、無助的時候包容他們,鼓勵他們,成為孩子們堅強的後盾。


用戶7004372283019


“能夠在生命開始的地方,看見孩子內在的豐盈,也看見我們自己的匱乏。只有實現生命本質的真正連結,才能真正讀懂孩子,愛孩子。”

初讀這句話,我內心受到強烈的震動,內心裡波濤洶湧。這是我在閱讀學習時,一本書上的原話。這本書就是王樹所著的《透析童年——讓愛走向成熟》一書中要告訴讀者的觀點。

作者用感覺觸摸人的內心深處,從探討自我內在世界的形成起步,對兒童的自我成長與發展作了鞭辟入裡的分析,提出教育中的一個關鍵點,即當父母還沒有真正成熟形成完整的自我時,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必然遇到很多難題,並導致親子關係以及家庭教育陷入困境。

只有父母有了內在成長的願望,並從內心逐漸走向真正的成熟,才能與孩子形成良好的生命連結,父母與孩子將共同獲得身心的放鬆,孩子才能在最美好的生命環境中一步步健康成長。

作者用感覺觸摸人的內心深處,從探討自我內在世界的形成起步,對兒童的自我成長與發展作了鞭辟入裡的分析,提出教育中的一個關鍵點,即當父母還沒有真正成熟形成完整的自我時,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必然遇到很多難題,並導致親子關係以及家庭教育陷入困境。

只有父母有了內在成長的願望,並從內心逐漸走向真正的成熟,才能與孩子形成良好的生命連結,父母與孩子將共同獲得身心的放鬆,孩子才能在最美好的生命環境中一步步健康成長。

01 父母要與孩子產生生命的連結,共同享受成長和教育帶來的美好。

《透析童年:讓愛走向成熟》一書中,有一部分內容講述了一個叫歸的小女孩的故事。歸出身於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父母不想要她,出生不久便將她送人。3歲時,養父母又生了一個孩子,沒時間照顧她,便把她把她送給爺爺奶奶撫養。6歲時,歸才回到養父母身邊。養父母卻把更多的愛給了弟弟,根本顧不上她。12歲時,她內心的愛、信任和希望破滅,絕望,憤怒,仇恨情緒滋生;18歲時,她戀愛而後失戀;25歲時,她陷入戀愛迷茫;30歲時她離婚了……

在這一段內容當中,最觸動我的是,父母和孩子的成長過程總不在一個頻道上,那麼父母就無法通過心靈之愛與孩子產生生命連結,面對孩子,父母們自己早就忘卻了自己在孩童時的內在需求,對自己的生命狀態也一無所知。

作者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受傷的小孩”,雖然人的年齡在不斷增長,但是他的心靈卻滯留在“小孩”的狀態。這個心靈深處的小孩,一直在支配著人們的思維、情緒和行動。即使在成人之後,思維也會被相似的事件與場景瞬間拉回到童年,不可抑制地展示出不成熟的狀態。

對我們成年人來說需要撕開自己的防禦與保護,直面內在的創傷,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因為當你真正願意為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湧現出那些獨特的體驗與感悟,這會使你在成長的道路上真正自由飛奔。

我們應該充滿期待,因為一旦走過這些,生命就會在那個本質中相遇,這就是生命的覺醒!當父母完成了內在生命的覺醒,就會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和成長所需要的幫助,這樣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享受成長和教育帶來的美好。

所以本書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最好的教育便是父母的成長。父母重新做一回孩子,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02 我們到底該如何更好地進行自我成長呢?

現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換代層出不窮,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每年都有新的觀念、思維方式方法等,需要我們家長好好地地學習,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與觀念,然後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靈活機動的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的孩子。所以對於我們家長來說,終身學習、終身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

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

普遍存在廣告頻繁、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

快速適應幼小銜接。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

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並且最重要的目前所有課程都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我家孩子一直在學,

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薯片話梅


我很贊同這句話。比較通俗的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是自己的父母,而在孩子懂事的時候,他就開始塑造自己的性格,這段時間大概是2-4歲的年齡。

在這段孩子擺脫懵懂,廣泛接觸外事外物的階段,父母對孩子的引導給孩子最終性格的形成打下最底層的潛意識基礎。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孩子剛學會走路,不小心摔倒,如果父母給的引導是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勇敢點繼續玩,那麼接下來孩子再次摔倒了,就會自己爬起來,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力量足夠強大,可以站起來而不需要別人的幫助。而如果父母給引導是趕快抱起來然後埋怨地不平而打地給孩子出氣,那麼接下來孩子再次摔倒肯定第一時間尋找父母的身影,等父母把他抱起來後向父母告狀是別人或物絆倒了他。

這兩種摔倒後的行為,對照形成的兒童的性格特點是自強和哀怨。而引起這些變化的就是父母最初的引導。

這些還是父母影響孩子性格的一小角,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是絕對控制還是尊重幫助,還主導了與孩子相處的生活方式:是針尖麥芒,還是互幫互助。

所以家長們更要慎重思考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要圖自己一時痛快,而讓孩子陷入壓抑之中。


曦寶和伊寶


寶寶的第一位老師是父母,父母的言行舉止深深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沒啥驚牙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ad3000059b9cd8d5092\

醉惜緣140


對於這個觀點,不是完全的認同,但是它有一定的道理。做了一個教育工作者,接觸的孩子比較多,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很大部分都是受家長行為的影響。就像現在比較熱門的“原始家庭”的影響,至始至終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伴隨孩子的生活,甚至一生。


丫丫丫的站點


不吃驚,因為傳言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兒女,老一輩的身邊的人都是這麼說,聽多了,有時候看著寶寶會想到這句話,希望自己越來越好,寶寶也越來越好,[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