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導語: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每一個傳統行業或多或少都有受到衝擊,但便利店是個意外。


文丨一念

來源丨蛋解創業

ID丨manjiechuangye


根據畢馬威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佈的《2019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便利店行業保持穩定高速增長,行業增速為19%,市場規模超過了2000億元。


隨著各大城市裡出現的便利店越來越多,龐大的用戶規模、相對穩定的曝光時長讓便利店一舉成為眾多甲方爸爸喜愛的新戶外廣告投放場景,不得不說,零售行業展現出的鮮活生命力為戶外廣告開闢了新的發展市場。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便利店成為了新的廣告投放媒介?


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的便利蜂,是眾多上班族經常光顧的地方,因為在這裡購物真的很便利。從商品選購,到自助結算,整個消費流程的體驗都很好。儘管每天的客流量很大,也不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


最近在去便利蜂的時候,經常能夠在店內的電子屏上看到《從前有座靈劍山》和《心靈法醫》的宣傳片,這兩部當下最火的劇,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但是作為快消品零售終端的便利蜂,為什麼要播放這兩部劇的宣傳片?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因為被《心靈法醫》的宣傳片吸引,不少人購買了愛奇藝的續費會員,所以這其實是愛奇藝在便利蜂投放的廣告。


在便利店內做廣告?這恐怕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然而便利店確實已經成為了新的廣告投放渠道。


影視行業通過便利店做宣傳,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此前,《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來電狂響》等多部院線電影都曾通過便利店做宣傳推廣,包括在店內設置海報、在電子屏、手機APP等多渠道投放,全面觸達用戶。


除了影視行業,通過便利店做營銷,還有快消品行業。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11月底,便利蜂銀河SOHO店一夜之間煥然一新,竟然搖身一變成了“皮卡丘”形象店,牆面、貨架、座椅,到處都是精靈寶可夢元素,瞬間變成了新的“網紅打卡聖地”。


這當然不是便利蜂換了裝修風格,而是乳業巨頭伊利的新產品,JoyDay芯趣多酸奶聯名“皮卡丘”,在便利蜂做的營銷廣告

。據悉便利蜂和伊利,還將在新品上市、整合營銷、會員管理、全渠道推廣等方面展開長期合作。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其實聯合便利蜂做營銷的快消品巨頭,也不是隻有伊利一家。今年5月,農夫山泉也曾聯名超級IP“哪吒”,空降便利蜂的8家門店;蒙牛、統一也曾聯合IP落地便利蜂。

而便利蜂其實也只是整個便利店行業,作為廣告媒介的一個縮影。好鄰居30多家門店,也都貼滿了《兩隻老虎》的電影海報。


為什麼快消品巨頭、影視行業,都看中了便利店?作為廣告投放媒介,便利店有什麼樣的優勢?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便利店的廣告新戰場


便利店誕生於美國,1927年的德克薩斯州就出現了便利店的雛形。1971年,便利店傳入日本,隨後在日本迅速發展壯大。


如今的日本,到處都是便利店。日本早就發掘了便利店的渠道價值,因為便利店是最大的線下網絡之一,可以直接觸達眾多的年輕消費者,所以日本的FMCG公司,經常通過便利店做市場調研。


那麼在國內,便利店作為廣告投放媒介,具備哪些優勢呢?


對於品牌來說,營銷只有兩個目的,要麼是宣傳品牌,要麼是銷售轉化,而這些都依賴於曝光與傳播。在今天信息過剩的環境下,消費者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分散,對曝光率的要求更高。在目標群體的視線裡曝光次數越多,效果越好。


而便利店因為其本身的商業特性,為品牌提供了天然的曝光與傳播場景。


一、龐大的用戶規模


傳播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目標群體看到,而且最好是相對精準的目標群體。便利店龐大的用戶規模,提供了優質的傳播基礎。


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從2012年開始,便利店銷售額的增速就已經超過了百貨和超市,成為快消品零售的新渠道。

2018年,國內便利店的門店總數量達到了12.2萬家,年銷售額達到2264億,單店日均銷售額達到5300元。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對於快消品零售行業來說,如此龐大的體量,必然是由大量消費者支撐起來的。事實也的確如此,以便利蜂為例,因為便利的購物體驗,豐富的SKU,整齊的貨品擺放,這些都成為了吸引消費者的關鍵因素。


根據觀察,便利蜂的單店日均客流量可以達到1200到2000人,如果在便利蜂1000家門店投放廣告,單日曝光量可以達到120萬到200萬。


二、天然的用戶篩選


今天的便利店,天然具備了篩選用戶的功能。除了加油站,便利店主要分佈在各大商圈與中高端社區,而且商品價格比大型生活超市略高。這些特徵決定了,便利店可以有效的分流消費者人群的層級,吸引的消費者,以年輕人為主。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而且這部分年輕的消費群體,在一定程度上也追求消費品質。所以對於品牌來說,在便利店投放廣告,不僅可以有效覆蓋潛在的目標客戶,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品牌調性。


三、高頻次的曝光


便利店的商品,以高頻消費的快消品為主,也就是說用戶的消費頻次很高。以商業中心附近的便利店為例,因為有較為豐富的早午餐,在附近工作的白領,會經常到便利店購買早餐和午餐,所以便利店成為了線下高頻消費的重要場景。


因為這個特性,對於品牌方來說,就有多次重複在目標群體的視線內曝光的機會。傳播學中有個概念,品牌在消費者視線內重複出現的次數越多,形成的記憶就會越強。


在你的記憶中,最熟悉的廣告語是什麼?


“恆源祥,羊羊羊。”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

“怕熱上火喝王老吉。”

“好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婦炎潔,洗洗更健康。”


這些曾經的“洗腦”廣告,就是因為重複的次數足夠多,在消費者的心理留下了幾乎不可磨滅的印象。而當消費者重複進入便利店消費的時候,品牌也會重複多次的出現在消費者的視線內,從而留下更深刻的記憶。


四、消費目的明確


所有進入便利店的人,都有明確的消費目的,沒人去便利店是隻逛不買的。所以對於品牌方來說,在便利店投放廣告,曝光品牌的同時,也增加了產品銷售的機會。藉助便利店的渠道優勢,品牌的曝光和銷售轉化都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據瞭解,此前伊利穀粒多聯名“海賊王IP”,通過與便利蜂聯合促銷、全渠道推廣的合作中,對比活動期間與活動之前,相同時間內的銷量劇增了634%,並且幫助它在同品類中的滲透率翻了近6倍。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當然,之所以能夠達到這種效果,與品牌聯名的IP具有粉絲聚攏效應有關。但是在這裡,IP發揮的主要作用,是吸引目標群體的注意力,而便利店則是提供了優質的傳播媒介。

小結:目前,國內便利店高速發展,已經滲透進年輕消費群體的生活中。而便利店作為廣告傳播的媒介作用,還有很大的發掘空間。 相比地鐵站、公交站臺這類較為傳統的戶外廣告,便利店具備了相對明顯的優勢:傳統的戶外廣告,主要作用是曝光,而在目標用戶分流、銷售轉化這些功能上,便利店優勢更為明顯。

在廣告形式上,便利店也比傳統的戶外廣告更豐富。從品牌包店、視頻展示,到優惠促銷、定製包裝,便利店可容納多種形式的品牌曝光,靈活多變。所以作為快消品的線下零售終端,或許將會成為下一個千億級的廣告市場。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巨頭大量投放,便利店正成為新千億級戶外廣告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