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養10頭牛能夠賺5萬,為何養100頭牛,利潤遠遠低於50萬?

去年牛肉零售價30塊,今年牛肉賣45塊,牛肉的漲幅不少,也讓活牛的價格有所上漲,養一頭牛的利潤比去年增加了上千塊。以前一頭牛大概就是賺個三四千塊錢,而現在一頭牛賺個5000塊錢也正常了。

養10頭如今可是賺個5萬塊錢,那麼養100頭牛,是不是就可以賺50萬呢?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利潤往往遠低於50萬。

養10頭牛能夠賺5萬,為何養100頭牛,利潤遠遠低於50萬?

養10頭牛能夠賺5萬,為何養100頭牛,利潤遠遠低於50萬?

很多人計算養牛的利潤,都喜歡直接按單頭的利潤乘上數量來計算,既然一頭牛現在利潤5000塊,那麼養100頭就能夠賺個50萬。不過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因為養牛的利潤是隨著養殖規模的數量增加而減少的。

要說原因就是不同數量之間養殖方式的不同,以及牛群發病的機率不同有關的,這點新手養牛是需要有一個清楚認知的。

一、養殖成本有關

1、小規模養牛成本比較低。當只養10頭牛的時候,養牛戶為了增加利潤就會減少成本,而減少成本的方式就是增加勞動來減少支出。很多人就會選擇放養的方式,每天將牛牽到山區裡面放養,讓牛吃飽了草之後再牽回來喂精飼料。

如果沒有放養的條件,不少人就會選擇種草養牛,像在廣西種植皇竹草就非常適合,一畝可以養兩頭牛,不僅保證了草料的供應,皇竹草營養還比較豐富,比買的草料更加好。

養10頭牛能夠賺5萬,為何養100頭牛,利潤遠遠低於50萬?

不管是放養還是種草養牛,都能夠極大節省養牛的成本,一頭牛的草料就需要兩三千塊錢,通過放養或者種草養牛之後,每頭牛能夠節省至少2000塊錢的草料錢,利潤自然就是更高了。

2、規模養牛場成本高利潤低

而如果養殖規模達到了100頭,就可以認為是規模養牛場了,養殖場的利潤反而會降低不少。首先就是無法再放養或者種草養牛了,100頭牛至少需要種植50畝的皇竹草才行的,可50畝已經不是個人能夠種植得了,是必須要去租田請人種草的,無疑是非常麻煩的。所以規模養牛場往往都是購買粗精飼料,兩者都不能夠少,養牛的成本就無法降低了。

當養10頭牛的時候,自己就是老闆,所以不需要計算人工費。但是養100頭牛就需要請人工來幫忙了,一個人工資3000塊,一年就需要近4萬塊錢的成本。清理牛分,處理粗精飼料,以及喂牛都需要人手,一個養殖場請5個人都得需要,這樣一年的人工成本都需要20萬了,平均下來每頭牛的成本就增加了2000塊錢。如果增加工人的工資來增加他們的工作,那一個員工年薪5萬塊,至少也需要請三個人才夠,那樣還是需要花個15萬,平均每頭牛成本增加1500塊,這基本上就是人工成本的極限了,無法再減少了。

養10頭牛能夠賺5萬,為何養100頭牛,利潤遠遠低於50萬?

二、牛群發病機率有關

除了跟成本有關之外,規模養牛場利潤的減少,還是跟牛群發病的機率有關。

1、當小規模養牛的時候,養牛戶都是精細化養殖的,而且還是放養為主,選擇的也是本地的雜交黃牛,這些肉牛的免疫力更加強,抗病性也會更強一些。還可以得到精心的護理,每頭牛的健康情況養牛戶心裡都有數,一旦發現肉牛有不對勁的地方很容易就可以發現,這就造成牛病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牛發病的機率大大減少,牛生病造成的損失就會非常少了。

2、而大規模養牛的時候以圈養為主,肉牛運動量減少,長期不運動導致體質下降,再加上養的是品種牛,長勢雖然加快了,但是抗病性反而會弱一些,牛生病的機率會增加。

養10頭牛能夠賺5萬,為何養100頭牛,利潤遠遠低於50萬?

再加上牛群體生活的時候,一旦有一頭牛生病就很容易快速傳播,其它牛也會被感染,最後造成大面積發病。大規模養牛最怕的就是出現牛瘟,可牛群數量越多發病的機率就越大,造成的損失也就會越高。這個目前是無法解決的,只要養殖規模達到一定的程度,牛發病的機率就會幾何式增加。這就造成規模養牛需要承擔更大的損失,利潤也就是減少了。

結語:養牛是小規模養殖利潤高,但是想擴大規模來增加利潤卻很難的行業。當養10頭牛的時候你可能年賺5萬塊,但是當養20頭的時候,利潤只有8萬塊了。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當你養100頭牛的時候,可能單頭牛的利潤只有2500塊甚至是更低了。對於想養牛的朋友是必須要了解這個內情的,在擴大養殖規模前一定要想清楚,可不要盲目擴大規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