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負利率衝擊下,裁員潮席捲歐美日銀行業

又到了充滿節日氛圍的十二月,不過與往年豐厚的獎金不同,今年歐美銀行的職員們收到的很可能是一封裁員通知。

12月10日,摩根士丹利稱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約1500人,其中包括幾名董事總經理,這是該公司年終提高效率計劃的一部分。作為社會精英階層象徵的華爾街,如今被裁員的陰雲籠罩。

當然,跟他們的同行歐日銀行相比來說,這些裁員就不算什麼了。

12月3日,意大利裕信銀行宣佈將裁員8000人,這相當於該行員工總數的9%以上,理由是應對當地經濟增長放緩和負利率環境,這一行動估計將節約10億歐元;

11月25日德意志銀行介紹,作為耗資83億美元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迄今在跨國分行裁員4000多人,到2022年還將裁員約18000人。德意志銀行宣佈下調未來三年的營收增長目標至一半,原因是“超低的利率”;

今年10月份,匯豐銀行也宣佈計劃裁減1萬個工作崗位,這是匯豐此前宣佈裁員4700人之外的額外裁員計劃;

9月20日,法國興業銀行銀行向工會介紹,將在法國再裁員530人。此前4月份,受交易部門收入大幅下降推動,法國興業銀行已經計劃裁減其投行部門的1600個職位;

日本三大銀行也宣佈裁員,瑞穗金融集團正在推進到2026年末逐步削減1.9萬人(包括臨時工)的計劃,銀行網點要從現有500個縮減到400個;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提出到今年年底削減近5000人;

三菱日聯銀行宣佈到2023年度減少逾1萬人的計劃……

走在負利率前沿的歐日銀行業,已經開始嚐到了苦頭。中國央行原行長周小川近日在出席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時表示: 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教訓有兩個,一個是泡沫化,一個是低通脹環境下的低利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乏力,伴隨著傳統貨幣工具寬鬆空間用盡,部分央行將基準利率調至負區間以期刺激經濟增長,帶動全球利率總體呈現下行趨勢。

2009年,瑞典央行率先將存款利率下調至負區間,之後丹麥、歐洲、瑞士和日本央行相繼宣佈實施負利率政策。負利率存在四個層次:政策負利率、債券負利率、存款負利率和貸款負利率,直到2019年8月24日丹麥全球首筆負利率貸款,標誌著貸款負利率開始出現。

負利率的初衷原本是將中央銀行的超額準備金轉變為銀行貸款,從而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但是實際情況呢?銀行家們貸款的積極性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高,或者換個角度說,企業主們借錢的意願並沒有那麼高,宏觀經濟陷入了一場流動性陷阱。

有研究者梳理歐元區80家主要上市銀行的數據發現,銀行業貸款/資產的平均值在負利率前後並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 顯著變化的是,銀行體系的現金/資產的比例顯著提升了。

一句話總結,“央媽”苦口婆心的勸貸甚至不惜動用負利率工具,而實體經濟仍然無動於衷。對銀行來說,躺在大把現金上的日子並沒有那麼好過。

負利率對銀行的傷害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淨息差的大幅下滑,而這是絕大多數商業銀行的根本生存模式,所以負利率對以存貸款業務為主的銀行來說衝擊尤為明顯。相對來說,非息收入佔比較高的銀行甚至還可能獲利,因為在負利率環境下資產價格上升,會給交易帶來機會。

為了儘可能維持淨息差,銀行們做出了各種嘗試,比如加大“負利率”以外地區資產的配置比例,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歐美日低利率,那就多配置一些新興經濟體的資產,這對於那些全球化程度比較高的銀行來說相對容易一些。

再比如加大低成本資金的爭攬力度,加大活期存款的力度,降低同業資金佔比。又或者通過加大資產和負債端的期限錯配力度提升期限溢價。

當然,負利率帶來的影響還不止這些。在上週二發佈的報告中,美國資產管理公司Pimco提出負利率的三大缺點:除了壓縮銀行盈利能力,從而可能導致銀行減少放貸,還包括壓低市場收益,給承諾向投資者支付的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帶來”重大挑戰”,以及製造出金錢幻覺,讓儲戶感覺自己更窮,從而減少消費。

首當其衝的銀行業正在努力掙扎,對抗負利率帶來的衝擊,但似乎效果並不是很明顯。接連不斷的裁員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或許是看到同行的悲慘遭遇,美聯儲正在盡全力抵抗負利率的到來。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保持在1.5%—1.75%不變。當然,美聯儲不降息並不代表不寬鬆,而是用擴表來代替寬鬆,以避免過早的走向低利率的下限。

事實上,周小川在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上還說了一句話,就是“中國可以儘量避免快速地進入到負利率時代。”可以說相當委婉,在吃瓜群眾的解讀就是:中國早晚也會有面對這一天的時候。

前面小編說過,低利率有四個層次,從政策利率開始,首先會逐步傳導到債券利率,這意味著,企業發債的成本會逐步降低,大型和龍頭企業對商業銀行的議價能力會顯著提高。大不了可以去發債。

未來越來越多的大客戶轉向直接融資會迫使銀行將對公的客戶群體向中小微企業下沉。不過中小微客戶缺乏用於抵押的資產,風險控制難度高,工作量大。所以加大零售業務的比重成為近年來各商業銀行的通行路線,走在前列的以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主。


但是零售業務對於技術的要求明顯要高許多,因為大量用戶習慣於線上化生活場景模式,衣食住行等越來越依賴各類移動APP,大量金融類需求就產生於這些非金融類的垂直行業與客戶的接觸點上,而我們傳統的銀行服務模式顯然無法滿足這樣的趨勢。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在技術更新上舍得花錢。富國銀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銀行每年在技術上的支出高達1500億美元,高於任何其他行業。報告預測,未來10年,華爾街和銀行業的工作崗位數量可能減少約20萬個。最近的案例是,德意志銀行已經開始僱傭機器人了。

國內的銀行從業人員,不知道有木有感受到一絲絲的寒意呢?

新金融記者 盛長琳

關注新金融傳媒微信公眾號(xjrcm1),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