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一家四口三人齊患病,9歲男童成家中頂樑柱

一家四口三人齊患病,9歲男童成家中頂樑柱

楊宇軒在做飯。受訪者供圖

一家四口三人齊患病,9歲男童成家中頂樑柱

楊宇軒在照顧奶奶。

  近日,9歲的河南洛陽男童楊宇軒十分忙碌,只要放學鈴一響,他一刻也不敢耽擱,一路小跑回到家中,給家人做飯。“做飯、洗衣服、餵雞、拖地、刷碗……一樣都不能落下,我什麼都會幹。”

  原來,小宇軒的父親、爺爺、奶奶先後身患重病,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到了小宇軒的身上,他要上學、操持家務、照顧家人。小宇軒說:“有點累,但我不怕,我有力氣。”

  小宇軒的事蹟感動了很多人。昨天,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獎勵這個小小男子漢2萬元。

  他這樣“撐”起一個家

  “我把家裡打掃乾淨了 爸爸看到心情好,病就好了”

  家住在河南省洛陽市油趙村的楊宇軒,目前在村裡讀小學三年級。五年前,家人相繼患重病,爺爺楊震宗患膀胱惡性腫瘤,奶奶王淑芝患食道鱗癌,父親楊曉軍最近又因為胰腺炎復發再次住院。9歲的楊宇軒毅然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洗衣、做飯、洗碗、掃地,只要在家,包攬一切家務。每天放學鈴一響,他一刻也不敢耽擱,一路小跑回到家中,給爺爺奶奶做飯。

  “中午做的是炒白菜和麵條,我還會炒胡蘿蔔、炒土豆、煮粥,都是跟我奶奶學的。”小宇軒有點羞澀,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繼續說著,“我奶奶會做很多菜,她還沒有都教我,她說以後爺爺奶奶不在了,我學會做飯了,不會餓著。”小宇軒停了一會兒,神情有點落寞,“我爺爺奶奶都生病了,爸爸在醫院,我昨天去看過他,看到爸爸躺在醫院裡,我有點難過。”

  小宇軒的奶奶今年已經70歲,上個月在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做了食管癌根治術,身體虛弱的老人現在基本都躺在床上休養。早上,小宇軒把做好的飯端到奶奶跟前,因為害怕燙到奶奶,他總是細心地一邊吹著一邊餵奶奶吃飯,老人有點抽泣,含著淚跟記者說:“孫子跟著俺們受苦了,家裡都是病人,拖累他了。”

  小宇軒的父親楊曉軍告訴記者,“前幾天在家,早上孩子把飯做好了,做了一菜一湯,蒸了饅頭,還煮了雞蛋,孩子給我還有他爺爺奶奶一人一個,我說孩子你怎麼沒有,孩子說你們都是病人吃了身體能恢復得快,我身體很好不用吃。家裡總是被孩子打掃得很乾淨,孩子說把家裡打掃乾淨了,爸爸看到了就會心情好,病就好了。當時我真覺得我的病可以痊癒。”

  “每天做家務有一點累 但我不怕,我有力氣”

  每天早上六點多,小宇軒就要起床,簡單做點早飯,然後端給爺爺奶奶。緊接著他要去菜地裡摘點菜,“把有點黃的、爛掉的菜葉子剁碎了餵雞。”喂完雞他才搬個小板凳坐在院子裡開始吃飯,吃完飯,洗好碗,他要倒一杯水放在奶奶床前,然後背上書包趕去學校。每天都要做飯、洗衣服、餵雞、打掃衛生,問他有沒有覺得累的時候,小宇軒說,“嗯,有一點累。但我不怕,我有力氣。”這個“小大人”懂事得讓人心疼。

  小宇軒說他最開心的就是在學校上體育課的時候,因為可以跟同學們一起玩。別的男孩都喜歡玩具槍、玩具車,但小宇軒說他不喜歡,“我喜歡玩積木,上次爸爸給我買的,看到積木就想到爸爸了。”小宇軒手中的積木已經有些掉色,邊角也有磨損,但他還是愛不釋手。

  家人很少在他面前談論媽媽,但小宇軒還是主動跟記者聊起了媽媽,“我一年才能見一次媽媽,她都住在外婆家,要坐好久的車才能見到她。”問他想媽媽嗎?他點了點頭說:“嗯,很想。”

  小宇軒說他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和爺爺奶奶爸爸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飯,他說:“希望爺爺奶奶和爸爸的病早點好起來,健健康康的。”

  他說話的語氣、神情儼然像一個成熟的大人,可那稚氣的聲音又分明是一個孩子!

  他彷彿“一夜之間”長大

  父親和爺爺接連患病 住進同一家醫院相互照顧

  2009年9月,24歲的楊曉軍和妻子結婚,婚後去了家附近的辦公用品生產廠上班,每個月拿著一千多塊錢的工資,雖不富裕,但日子也過得安穩。但婚後三個月,他和妻子因為家庭瑣事頻繁爭吵,一次爭吵後,楊曉軍腹部劇烈疼痛,被送往醫院,檢查出來是胰腺炎,屬於水腫型,在醫院治療了十天情況好轉後就出院了。“當時醫生說出院之後不用吃藥,飲食清淡點就行,我以為自己就沒事了。”楊曉軍回家後,一邊工作一邊調養身體。這期間,小宇軒出生了。

  2010年,小宇軒尚在襁褓中時,妻子就離開家了,“孩子媽因為家庭瑣事離開家,走了整整快一年沒聯繫,一年後回來一段時間,嫌家裡沒錢,又出去了,最後一次回來就是要離婚。”此後,楊曉軍獨自一人撫養孩子。

  2014年,楊曉軍病情復發並且加重,檢查出血型壞死性重症胰腺炎,在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了長達半年的治療,“當時三天都沒有小便,肚子特別疼,送到醫院,醫生就說腎衰竭了,之後就透析了幾天,一天就要一萬多塊。”住院期間,楊曉軍又因為胰腺組織壞死,做了清除手術,做完手術後渾身插滿各種管子,“手術後不能動,每個動作都需要家人幫忙,每天都很痛很痛……”

  然而,令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楊曉軍在醫院治療期間,其父楊震宗被檢查出膀胱惡性腫瘤,於是都住進了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68歲的楊震宗每天在六樓的泌尿外科輸完化療藥,就跑到八樓肝膽外科去照顧楊曉軍,“那段時間,要不是我父親,我肯定撐不住了。”楊曉軍說父親很堅強,總是說事情來了就得扛住。

  之後的兩三年,楊震宗因為膀胱腫瘤反覆多次在醫院化療,2017年做了膀胱切除手術,醫生在他肚子上做了個“漏”,“現在我父親肚子兩側一邊有一根管子,他每天都要帶著‘尿袋’生活,很多活都幹不了。”

  住院期間,楊曉軍父子倆相互照顧,治療花了將近二十萬,他們沒有多少積蓄,大部分都是借的。在家裡,王淑芝和當時年僅5歲的小宇軒相依為命。“我媽身體不好,一隻眼睛看不見,那時候孩子也小,來醫院看過我一次,之後就沒讓他們來了。”楊曉軍談起兒子,總是滿眼心疼。 家裡債臺高築,生活異常艱難。儘管如此,全家人都沒有失去希望,依然堅持著。

  奶奶患上食管鱗癌 懂事的小宇軒包攬一切家務

  2018年3月,楊曉軍身體好轉後就出外打工了,“去送了一年外賣,身體不好也不敢多接單,工資一部分當生活費,一部分還債。”

  那段時間,8歲的小宇軒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他開始跟著奶奶學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我孫子很聰明的,乖巧懂事,我教一遍他就會了,學什麼都快。”談起孫子,王淑芝很是驕傲。

  2019年9月,王淑芝吃東西的時候有點不太舒服,去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後,當場確診食管鱗癌。楊曉軍和父親拿到診斷書的時候,倆人崩潰了,當時他們坐在醫院走廊裡,什麼話都沒說,默默流淚。“我媽到現在也不知道,一直沒敢告訴她。”

  最近,楊曉軍因為胰腺炎復發再次住進醫院。“現在家裡就靠一個9歲的孩子,重擔都壓在他身上,他本該無憂無慮的。現在只能靠他自己,當父親的給不了他依靠,反而現在要依靠孩子,心裡很難受。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家裡不是這個住院就是那個住院,跟著我們也沒享什麼福。”說到這,楊曉軍眼淚再也忍不住了。

  楊曉軍說等他身體好點了還要去上班。雖然生活很艱辛,但小宇軒懂事開朗,“我以前身體好的時候,他看到喜歡的東西會讓我給他買,我生病後他再也沒有提過,我兒子很懂事,我一定要快點好起來。”

  楊宇軒的班主任李老師在接受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說,楊宇軒在學校上課很認真,平時性格也很好,經常幫老師的忙,收發作業,他都跑得很快。“最近可能他家裡出了點事,有的時候上課我發現他會走神,他父親病情加重了對他多少會有點影響。”李老師告訴記者,最近學校知道楊宇軒的家庭情況後,已經根據相關貧困生政策給予了一定的補助。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紫牛新聞 獎勵小小男子漢兩萬元

  小宇軒的事蹟感動了很多人,昨天,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獎勵這個小小男子漢2萬元,頒獎詞如下:

  面對家人相繼患重病,他“一夜之間”長大,默默地用年幼的肩膀努力分擔,既要上學,還要操持家務、照顧家人。

  凌晨六點多,同齡的孩子還在夢裡睡得香甜,而他已經開始做早飯,摘菜餵雞……

  我們在9歲的他身上,看到一個少年堅強孝順的模樣。

  “有點累,但我不怕,我有力氣”,這個“小大人”乖巧懂事得讓人心疼。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命運是一面鏡子,它照出生命的不易,但也會將每一份磨難和成長變成饋贈,讓生命的底色折射出光芒。

  少年,我們要為你的堅強和擔當,點個大大的贊!

  希望這筆正能量獎金,可以讓這個懂事的孩子走得不那麼沉重,願孩子看到生活除了苦難,還有愛和轉機。

  心有陽光,逆風飛翔,少年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