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齐念致富经 共谱幸福曲——当阳市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掠影

齐念致富经 共谱幸福曲——当阳市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掠影

齐念致富经 共谱幸福曲——当阳市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掠影
齐念致富经 共谱幸福曲——当阳市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掠影齐念致富经 共谱幸福曲——当阳市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掠影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记者走进连续9年被评为“全省‘三农’发展先进县”的当阳市,深切感受到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崛起的强大气场,随处可见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随着我市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46家、家庭农场528家。涌现了一批致富能手,由此带动了全市新型经营主体步伐加快。”当阳市农村经营管理局局长刘三东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近年来,在当阳市农村经营管理局的科学指导与规范管理下,当阳市专业合作社集主体引领、网络农民、规模经营、技术创新、产出高效的新格局正在当阳农村悄然兴起。
莫家湖上“春意闹”
绿油油的蔬菜基地望不到边,装满黄瓜、辣椒、白菜的车辆穿梭往返。虽是冬天,但莫家湖蔬菜合作社却一派春意正浓的景象。
11月20日,莫家湖蔬菜合作社理事长曹兵穿着沾满泥土的长筒胶鞋奔走在蔬菜大棚里,正和社员将刚刚采摘的蔬菜分拣、装箱、称重、打食品安全码,忙得满脸大汗。
据他的妻子高华荣介绍,莫家湖蔬菜合作社核心区建有蔬菜大棚70多个,现有入社社员58户,网络辐射周边2000多户,蔬菜种植总面积达2万多亩。合作社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如今,北山超市、华联超市等纷纷与曹兵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合作社种植的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每万亩纯利达到1000多元,有力促进周边农民增收。
夫妻搭台助127名贫困户“摘帽”
在庙前镇,说起秋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波、尚春霞夫妇时,庙前镇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作为贤内助的尚春霞,在偏远的普济寺村等五个村,合作社网罗农户1097户。短短二年时间,尚春霞推动了合作社农民种植石马槽大米产业的兴起,参加种植的贫困户得到分红现金6.8万余元,物资发放1.9万元。
经过10多年的创业发展,目前企业已建成占地16000多平米,日生产150吨优质大米自动化生产线。2016—2017年公司产品“秋慕思田”石马槽大米荣获第十三、十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产品金奖。“合作社反哺农民只有进行时!”尚春霞说。今年以来,朱波、尚春霞夫妇对合作社内的127个贫困户,以每公斤4元石马槽大米的订单价格进行收购,还对贫困户免种子和部分肥料款,仅此一项,贫困户户平增收500元。
电商让鱼腥草成“网红”
“我以前在深圳工作稳定,有房有车。回老家看到田间地头的鱼腥草卖不出去,心里特别难受。”天天来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李雪峰说起当时回乡创业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卖掉深圳的房子,携妻儿回乡,李雪峰说干就干。2017年9月21日,李雪峰在老家坝陵办事处群华村成立了天天来股份有限公司。下设天天来种植专业合作社,天天来交易市场,天天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李雪峰说,他回乡创业的目的就是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在他的引领与组织示范带动下,尝到电商“甜头”的村民,开始扩大种植鱼腥草等蔬菜,并送到李雪峰的农产品电商中心,统一进行筛选、包装、销售。“现在鱼腥草每天发货10000多斤,感觉很充实。”李雪峰的老婆储菁说。
李雪峰开创互联网+产业扶贫创新模式,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
“竹林居士”的“发财经”
11月22日,记者见到当阳市王店满山红礼祥雷竹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立祥时,他正在竹林进行入冬以来的有机肥管理实施。“天天扎在他的竹林里,恨不得吃饭睡觉就在他的竹林里。”胡立祥的老婆说到丈夫工作的劲头,神情毫不夸张。
“我的雷竹种植核心基地300余亩,年创净收20余万元,不仅给我带来了幸福生活,也带动村里108户农户增收致富。竹林当然是我的宝贝啦!”今年57岁的浙江人胡立祥风趣的接住老婆话茬。
据了解,合作社成立三年来,农户股东社员增加为44人,林业固定资产800余万元,带动发展雷竹1200多亩,每亩收益6000多元。

胡立祥告诉记者,明年5月,将投入30万建设雷竹深加工,建设冷藏房,提升产品附加值。
满山雷竹青青,翠竹摇曳出增收致富的壮丽前景。
本报记者付虹丽 通讯员缪林红 蒋小航
秋慕水稻种植合作社现代化加工设备莫家湖蔬菜合作社有机蔬菜俏销满山红合作社雷竹丰收天天来合作社鱼腥草长势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