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寧可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願意把錢存在銀行當中?

社保小達人


窮人存錢,富人理財,很多人並沒有投資觀念,只會存錢,沒有想過如何讓錢生錢,而理財又需要專業知識,大多數人並不具備理財能力,與其胡亂投資,不如放在銀行安全。


其實把錢放在銀行是會貶值的,尤其是定存一年和兩年都不划算,看以下四大行利率。目前四大行一年期利率1.75%,二兩年2.75%,很多人存錢很少會存滿兩年或者三年以上,此時存在銀行一年期1.75%很不划算。如果是大資金,百萬千萬可能還可以和銀行商量利率,小資金基本不用存銀行,流動性又不好。


那如果不存銀行放哪?

目前餘額寶七日年化2.6%,微信零錢通2.98%,這些平臺都是投資貨幣基金,現存現取方便,風險低,也算是理財。


2、基金,債券

基金和債券就需要相關的理財經驗,也就是說存餘額寶和微信是別人幫你理財,選擇基金和債券是自己理財,選擇的好收益在4%以上很正常,小資金也能有好收入。


所以,錢存銀行無可厚非,但是別的平臺有高於銀行的收益就要考慮讓錢能實現更大的增值。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現在確實有很多人寧願把錢都存在銀行裡,也不願意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在他們看來,除了銀行存款、國債是由當局剛性兌付外,投資其他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儘管,銀行理財產品等投資品種的收益率要高於銀行,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似乎根本不會在意這點利息上的差別,還是安安心心的把錢存在銀行裡面。

那麼,為什麼多數人寧願把錢存在銀行裡,也不願意拿出來去銀行理財,獲取更高的收益呢?第一種,某公司的IT部小夥亮仔,每個月除了吃用開銷外,把剩下的錢都存銀行了,因為再過幾年就要成家立業,要湊錢付買房首付款。

在亮仔看來,並非不知道用支付寶和微信的理財,而是現在由於央行的貨幣寬鬆,貨幣基金收益率都破3%了,再加上國家不再剛性兌付,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基的吸引力大不如過去,還不如他把錢定期存銀行裡,至少把錢存銀行還有保障資金安全呢。

第二種,小區物業保安老李,他的工資一發下來就存到銀行定期去了,因為他知道多存一天銀行,就可早拿一天利息。雖然老李自己會用中老年人專用按鍵式手機,但是他怕手機上的理財產品不安全,又不懂怎麼使用手機銀行APP購買理財產品。只知道,把每月不高的收入存進銀行才是最安全的,而通過手機購買理財產品,老李不願意去親自嘗試。

第三,我舅舅今年70多了,在他們這輩人腦海中,都是比較厭惡風險型的。他們知道現在有銀行理財產品,但是中老年人更偏向於把錢存銀行,當然也包括購買大額存單,另外,哪怕告知其有一點點投資風險都不能接受,這類心理承受風險能力不高的中老年人,寧願把錢存銀行,拿著定期的存款利息,也不願意去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第四,我有一個老同事,我們共事多年,現年也60多歲,本來他樂衷於參加各種投資會議和課座,手裡也有點錢,想好好理財,但是他炒股炒不贏,購買P2P產品,卻遇到P2P倒閉潮,自己幾十萬投資也血本無歸。現在剩下的錢,他也不敢亂投資了,在他看來沒有剛性兌付的理財產品都不願意去投資了。於是他把自己和兒子家的錢都存進銀行裡,購買了大額存單。

當然,以上舉了幾個我們平常生活中遇到的極端例子,可能更多的人是,把大多數錢存在銀行裡,而一小部分錢去玩玩股票、購買銀行理財等,但是主要還是以銀行存款為主,因為目前外面的各種理財渠道的陷阱和風險太大,盲目亂投資,偏愛高收益的結果,往往還不如踏踏實實把錢存銀行,既保本又保息來得強呢。


不執著財經


在我的身邊,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把錢存進銀行的,不願意去理財的,我總結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缺乏理財知識。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說要理財、理財,但是到底是個怎麼樣的理法,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特別是接觸金融或者經濟相關知識較少的,在他們眼中,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理財為何物,傳統的就是閒錢直接存進銀行。

二是無暇顧及。

要想理好財,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購買什麼樣的品類,基金、債券、股票等等。舉例來說,要是購買基金,也是分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種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帶娃、做家務的媽媽們來說,可能寫點東西都是要靠擠點零碎的時間,哪有有那麼多時間去研究該買什麼,而且還要保證不能虧本,有一定的收益,經常就是錢先放在銀行了,等有時間的時候看看。我目前來說,還存了點錢到智能銀行,因為對資金需求比較大,所以都是買的短期,經常就是到期了,錢存到銀行卡上了,但是一直沒有找到時間再買。

三是不差錢,小錢看不上。

我們同事之間有時候在吃飯桌上會聊下有什麼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可以買的,有時候說著正起勁,說哪個理財有4.1%的收益....一同事說“哎,折騰半天,又沒有多多少”,說她直接存在湖北銀行定期,5年也有4%,還不用這麼折騰。確實,對於不差錢,一段時間內也不會有購置大額資產的打算,那就在銀行存個定期吧,還免得自己折騰。目前3年以上的定期存款的收益還不算太低,像我那同事在湖北銀行存的,3年是3.575%,5年是4%,她是那裡的vip,有時候銀行還送個行李箱等禮物。

四是放銀行無風險,放心。

賺的辛苦錢,有的可能是覺得放銀行還是最放心的,不像買那些理財產品,有的可能連本都保不住,更別說有點收益了。賺錢不易,還是老老實實放銀行吧,心裡踏實。我十一期間回家,當時了寫了一篇微頭條,“爸媽的理財觀”,我爸爸打點零工最開始的拒絕微信收工錢,到後來的無可奈何,沒辦法,只好用微信,當我建議微信零錢可以存進零錢通時,有2點多的收益,但我爸爸說還是體現到銀行卡吧,放在銀行裡放心,踏實。不管對於老一輩爸媽他們,還是其他有些年輕人,也許在他們看來,還是銀行踏實放心。


老鼠愛香油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根據題主的問題,我的觀點是,與其說不願意理財,不如說是不會理財。

簡而言之,如果告訴你,理財收益達到8%以上 ,且沒有風險,你會怎麼選,我想都會去選擇理財。大家不願意理財,主要是害怕風險,但所謂風險,對不懂的人是確確實實的風險,但對於懂得其中運作的人來說,則是實實在在的收益。

哪些人不願意理財

1.老年人。很多老年人都是憑藉微薄的退休金度日,他們不願意也承擔不起一點風險,所以,只要提到風險,他們是不會碰的。

2.對理財一無所知的人。的確有很多人不懂得理財的情況,比如,有哪幾種理財方式,在什麼渠道購買,甚至有的人對於理財連聽多沒有聽說過。

3.吃過虧的人。有的人在理財上吃過虧,不管是因為個人原因,還是其他原因,一旦吃過一次虧,就會記一輩子。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4.怕麻煩的人。有的人害怕麻煩,不願意浪費時間去了解理財產品,反正覺得理財收益雖說比銀行存款高一些,但也就差個幾百元,乾脆就存銀行吧,這樣的人也大有人在,在我沒接觸理財之前,我就是這樣的人。

為什麼排斥理財

1.對風險的絕對排斥。很多人不是排斥理財,更多的是排斥風險,一聽到理財有風險,就好像是把錢拿去理財就會血本無歸一樣。其實,這是沒有正確理解理財中的風向究竟是什麼樣的風險。就拿銀行理財產品來說,也會進行風險等級劃分,低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雖說是不保本,但發生虧損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至少我買過這麼多次,都是到期就收回本息的。

2.對理財的一無所知。理財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指的是對財富的管理。所以,理財不僅僅指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其他諸如國債、基金、股票都可以劃歸理財的範疇。有的人對理財又愛又恨,覺得理財有風險,收益還不高,就好比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殊不知,有很多的理財渠道是可以獲得很高的收益的。

3.缺少斤斤計較的較真。有的人天生就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對錢不敏感,也不計較,賺多少天意,花多少憑心情,不會特意去考慮理財的事情,這樣的人甚至去存銀行定期都不願意去,只求圖一個省心。

理財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對於普通的工薪基層來說,理財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工薪階層的收入比價單一,沒有更多的收入渠道,所以,管理好個人的財富就更加重要。

學會理財,不僅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還能幫助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樣就可以逐漸改善入不敷出的財務狀況。

尤其是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如果能在一開始九陽成理財的良好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財務狀況會有非常大的改善,這樣,在步入中年時,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如果理財的方法得當,想要提前實現財務自由也不是不肯能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回答問題不易,也希望路過的小夥伴動動小手幫我點贊,我祝您笑口常開、心想事成、多多發財。想學習理財知識的朋友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謝謝!


小峰談理財


在如今通脹日益嚴重的年代,把閒錢放在理財中賺收益已經是理財所謂基本操作了,甚至不少理財APP都專門為客戶證券賬戶之外的閒錢設計了寶寶類理財。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為啥反而開始投定存了?1、銀行理財開始現違約。其實放在現在來看銀行理財違約已經不足為奇了,但在2018年初那可是老百姓無法接受的事實。2018年初,銀行資金不斷收緊,最終招商銀行被爆出10億元理財產品違約。那時的銀行理財已經不再是“保本保息”的代名詞了,也正是因為銀行理財打破了剛兌,使得人們對於銀行理財的看法開始發生了微妙變化。

與基金一樣,理財產品也是間接投資工具,它主要投資於貨幣和債券市場,安全性較高,因此受到老百姓的青睞。2018年新頒佈的“資管新規”放開了公募理財產品的限制,允許包括銀行理財在內的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這麼一來理財產品可投資的範圍廣了,風險自然也就大了,習慣了保本的資金自然也就不適應了。2、理財收益下滑,定期理財鎖定期相對較長。

買過理財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現在理財收益率逐步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對於我們來說影響最大的則是,如果你想獲得更高收益的話,必須拉長理財的投資期限。比如活期理財收益在2.8%-3%左右,月度和季度的在3.6%左右,一年期的在3.8%左右,雖然收益均是定存的好幾倍,但也同樣面臨著較長的封閉期限,而這對於那些比較保守,或者對流動性要求高的客戶來說,顯然不合適,因此綜合衡量一下風險,覺得定存還是更安全。

3、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所謂智能存款是指一些中小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平臺推出的新型存款產品。有的平臺該類存款利率最高活期年化收益可達4.5%,期限從14天到299天、收益4%-4.8%不等,計息方式為分檔計息。另一種就是結構性存款。本質上就是將你的存款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錢存入存款,另外一部分則投資於期權、期貨等高風險金融衍生品。這時當衍生品資產價格漲跌時,你的結構性存款產品收益則會放大,如果是保本型的話,損失也有一個保本的基礎收益,一般來說是活期收益或者略高一些。

比如某款指數類結構性存款的收益浮動區間在0.2%-5%,即最低有保本0.2%,最高可能獲得5%。當某標的指數觸及產品說明書標明的某個點位時,該產品的收益會隨著指數的上漲而上漲,反之亦然。不過整體來看,目前銀行理財的風險水平還不算太高,目前國有大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絕大多數理財產品均未出現違約情況。普通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可以根據產品說明書上的公示信息來判斷其是否安全,比如資金的投資範圍,託管人(銀行)的資質等一些可以間接反映該產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標。


各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到這裡,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的金融知識(股市、樓市、債市、匯市),可以關注小白老師的頭條號(小白讀財經),查看更多的原創文章和原創問答。


小白讀財經


家族財富密碼評論員哆啦:


寧可大家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把錢存銀行。這個還用說嗎?當然是覺得存銀行利息低啦,錢存銀行利息低,而且門檻不低,而且流動性也不是很強大。據我瞭解的很多銀行理財產品分為3月,6月,12月但相對應的收益也不一樣。存一年的肯定收益會高一些。存在銀行真的沒必要,不推薦。如果你要覺得做一些理財產品風險高的話,真就可以看看銀行產品找一些收益低的產品就可以。收益高風險也是肯定高的。著都是成正比。


反正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吧,有的人還覺得做理財不安全呢,就會把錢存在銀行中,利息低就低吧,基本都是一些保守型理財者。如果手中的閒錢比較的多的話,還是建議做一個收益好一些的理財產品,合理化的利用好閒錢,能錢生錢這樣。誰都想財務自由,那麼就不要讓自己的閒錢閒著,利用起來。選擇產品是比較困難,但是選擇好了賺到錢了豈不是很開心,有的東西不去試你咋知道收益好不好呢,不妨可以拿出來一小部分來做,如果好的話在做長期的,一定要分散著投資。


但也不是說做銀行的理財就是不好,很多歲數大的人們還是比較喜歡買銀行的理財,他們覺得這樣比較保險。


家族財富密碼


資本都是趨利的;錢是會流動的;很多人寧願把錢放到銀行也不願意拿來理財不是大家不想要高收益,恰恰是因為不懂或者害怕。

懼怕風險是大家不選擇理財主要的原因。

今天下午在辦公室同一位非金融業的朋友聊天;這位朋友喜歡投資,t+d黃金,指數基金,前幾年p2p都參與;由於風險意識比較強;用閒錢投資,而且不貪心;這些年都是在盈利。

聊到投資理財收益;我講:縣城裡面的村鎮銀行,定期存款的年化收益率能夠達到5%。朋友問:銀行不能倒閉吧?我笑道:有可能。

這就很容易說明白問題了;近幾年p2p的風潮中很多投資者損失慘重;網上也時不時爆出銀行理財的負面新聞;搞得大家風聲鶴唳不敢隨便投資。

不懂改如何選理財。

理財產品五花八門,不知從何處下手,尤其是老年人根本搞不懂理財產品的區別和風險;我從來都勸自己家的老人:銀行給推薦的理財你搞不懂,也就不要買,老老實實的存定期就好。

收益太高的風險太大敢買;收益低的體現不出優勢不值得買。


大家都應該記得在2013年餘額寶上市,為什麼大家都趨之若鶩?原因有兩個:收益率高和風險小。

大家不是不想買理財,是不知道該買什麼樣的理財,該怎麼賣理財。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大家都說銀行能躺著賺錢,其實主要就是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不懂得、或者說不會理財,只能把錢放在銀行裡,讓銀行來代他們打理,銀行自然就可以賺到很多錢。

不只是銀行,餘額寶、基金公司、養老理財公司等等,他們都是用投資者的錢來賺錢,你賺的越少,他們賺得就越多!錢能生息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如果能夠獲得穩健的收益,估計誰也不會讓錢躺在銀行卡里睡大覺。

但是,現實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明明知道通過適當地打理和優化自己的存款,能夠獲得更好的回報,卻寧願把錢放在銀行裡吃利息,也不願意去優化理財。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身邊也不缺乏這樣的人,我隱去他們的名字,說說他們的想法和做法,看看你身邊的人能不能對號入座。

1、理財無感型

張三是我們公司的一個小夥子,參加工作時間不長,他的工資基本都是月光,偶爾獎金多一點,也在工資卡里,支付寶和微信都會用,但是也看不上那點收益,所以懶得來回去轉入轉出,他屬於典型的理財無感的人。

理財無感的人,一般沒有經歷過困難,不知道金錢的重要性,視金錢如糞土,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笑話,其實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因為他們對理財只是根本不懂。

2、基礎薄弱型

李四是我們公司的一個勤雜工,他的工資發下來就存到銀行定期,因此他是知道理財生息的,因為定期的利息高於活期。他為什麼不去購買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呢?因為他只是小學畢業,對智能手機都不會玩,現在的理財方式對他來說太難了,李四屬於基礎知識欠缺的類型。

基礎知識欠缺的人一般學歷比較低,對於很多理財產品缺乏相關概念,即便聽說某個產品,也只是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這種人不適合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只能購買中低風險產的理財產品。

3、受傷遠離型

王五是我的一個同事,較早時候的大學專科畢業生,對理財很有興趣,一直積極進行理財,但是去年在聯璧金融中雷了,因此,所有的資金都轉回到銀行,連銀行理財產品都有點看淡了,王五是屬於被高風險理財嚇怕的人。

這種人屬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們對理財產品風險認識不足,往往一知半解就跟風參與,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很容易產生虧損,這種人比較多的集中在股市、P2P等中高風險理財市場。

4、天生謹慎型

趙六是我在人行的一個初中同學,他的資金也是放在銀行裡,不過主要是大額存單,對於市面上的理財產品,他一般不太入眼,每次我和他交流一些理財產品,他都嗤之以鼻。他知道的關於理財的風險案例太多了,包括銀行的貸款、擔保等等,在他眼中,除了存款,其他產品風險都比較大,他是典型的謹慎型投資者。

謹慎型投資者佔比是比較大的,既包括了一些普通人,也有一些像趙六這樣的專業人士,我認識的很多金融、財務、教師等人員,他們雖然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甚至也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他們一生行事謹慎,不喜歡冒險,因此,沒有十分的把握,他們一般不會投資,屬於“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

這四種人是經過我抽象後的素描像,很多人可能介於他們之間,每種理財可能都會嘗試一點,但是都是“蜻蜓點水”的方式,大部分資金仍然放在低風險的銀行存款裡,這種淺嘗輒止的理財方式也是不能實現財富增值的。


互金直通車


現在社會發展的節奏非常快,人們的投資觀念也大多發生了變化。但是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寧願把錢放進銀行也不拿去理財。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一、出於安全的考慮

眾所周知,把錢放在銀行漲利息,雖然說收益不是特別高,但是也是目前最為安全的一種投資。今天中國市場上那麼多的企業每天都有倒閉的,所以有時候投資辦企業或者投資某一家企業會承擔更大的風險。生活中我們經常聽說企業倒閉的很多,但很少聽說銀行倒閉。所以大家把錢寧願放在銀行,主要還是出於安全的考慮。

二、傳統投資觀念的影響

雖然我們社會已經進入新時代,但是一個人的觀念往往很難跟上時代的步伐。今天能夠把錢放在銀行存款的,往往都是老一輩的人。真正的年輕人一般都是月光族,掙得都不夠花的,所以也談不上存錢。所以這些上了年紀的人會把錢存在銀行,主要是因為傳統觀念的影響。觀念對人的影響往往是根深蒂固的,短時間內很難扭轉。我相信要是一些年輕人理財的話,很少會放銀行,至少他們會放在類似於各種寶寶類理財產品等等。

三、對其他投資渠道的不瞭解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今天我們已經有了更多的投資理財渠道。除了商業銀行存款之外,我們還可以投資保險,投資股票,買賣債券,期貨,基金,外匯等等。但是由於很多人對這些領域相對陌生,而且基本專業知識不夠,所以都不願意投資到這些行業中來。另外這些領域的風險往往比較大,比銀行要高的多,這也是導致他們存款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出於家庭特殊情況的需要

一般的家庭都會對未來做一些打算,比如說孩子上學,預防大病等等。因此把錢固定的存在銀行,主要目的不在於賺取多少利息,而在於為未來投資存放一個安穩的地方。因為大家都知道錢一旦放在手裡,說不定哪天就花出去了。我就有這種感覺,如果我的兜裡放著一百兩百塊錢,一般不知不覺這200塊錢今天就消失了。事後往往也不知道這些錢到底幹了什麼,其實這些錢都用於日常的花銷,只是我們平時不大注意罷了。

五、各種理財產品的欺騙性

人都有一個天性的本能,對任何陌生的事物都有一份謹慎的心態。今天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互聯網金融也得到快速的發展,各種理財產品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發售。有時候這些理財平臺給出的誘惑非常大,利潤率非常高。但後來這樣的一些平臺紛紛暴雷,業績鏈發生斷裂等等,導致這些人攜資金跑路了。上當受騙的普通人又無處申冤,要不回自己的本金,久而久之,大家對這樣的理財產品產生了一種厭惡、反感、甚至排斥的心態。

以上是我談的五個方面的觀點。其實投資遵循五個原則就可以:

考慮收益率,考慮風險性,考慮變現性,考慮流動性,考慮多元化。以上是我的觀點,供您參考。


勤奮的小牛


把錢存在銀行,利息低的笑死人。

真實的故事:一位老人有一張44年前的存單。當時存的是1200元,然後她幾經波折,最近終於把錢取了出來。根據銀行結算,這次她一共取出了2684元。也就是說存了44年,一共有1484元的利息。我們算成單利,相當於2.81%的年化利率。這個收益率比現在的銀行一年期存款還要高一些。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現在的2684元和44年前的1200元比起來,能夠買到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

懂一些金融知識的都會選擇理財和投資。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堅決不要投資:傳銷、P2P、1CO、民間放貸、股市投機、購買空氣幣、違法資金盤等高額投資項目。只會讓你血本無歸。只要年化率超過10%左右的理財產品都有問題。

正規股市、期貨等投資如果自己不懂的,必須專人指導。否則不要盲目入市,切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