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體壇偶像效應如何“可持續發展”?

前幾天,中國體壇又迎來一個讓人興奮的消息:徐燦在美國加州歷經12回合鏖戰,以點數優勢擊敗主場作戰的對手曼尼·羅伯斯三世,成功衛冕WBA羽量級拳王金腰帶,他也就此成為中國第三位世界拳王。

消息傳來,立刻引發熱議,徐燦這個此前並不被太多人所熟知的名字,不僅成為熱門搜索詞,更躋身新一代體壇偶像行列,就連拳擊這個讓不少人敬而遠之的運動,也再次“熱”了起來。不過在為此高興的同時,另一個問題也隨之浮現:如何更好地通過體壇偶像效應,將這股熱潮保持下去,從而實現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體壇偶像效應如何“可持續發展”?

圖說:徐燦成功衛冕WBA羽量級拳王金腰帶 新華社圖

明星效應需傳承


中國體育從不缺少偶像,姚明、李娜、丁俊暉等都是代表,他們為各自項目在中國的發展與推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不過略有遺憾的是,在這些光輝的名字漸漸淡出一線後,相關運動項目都經歷了一段低潮期。由此可見,若想告別“過山車”式發展,明星效應的傳承十分關鍵。

在世界足壇叱吒多年的勁旅阿根廷隊,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梅西就曾在回憶自己的足球歷程時透露,老馬啟發了他對足球的熱愛。“那是在1993年,馬拉多納從西班牙回到阿根廷聯賽,隨後幫助國家隊晉級美國世界盃,這對我有很深的影響。”而在馬拉多納淡出後,阿根廷隊又先後湧現了巴蒂斯圖塔、貝隆和奧特加等多位足球偶像,如今在俱樂部和國家隊擔當主力的伊卡爾迪和阿奎羅等球星,就是看著他們的比賽長大的。20多年後的今天,當年的“追星族”又成了下一代球員的“領路人”。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體壇偶像效應如何“可持續發展”?

圖說:徐燦在比賽中 新華社圖

正如徐燦的前輩,兩屆奧運會拳擊冠軍鄒市明在出席活動時反覆提到的:“比起獎盃和榮譽,我更希望用自己的經歷,讓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瞭解和參與到拳擊運動中,因為只有基礎足夠堅實,精神得到傳承,才有可能走出更多個世界冠軍。”

影響不止在場上


偶像對所在領域的影響,從來都不該僅僅停留在業務領域。對於體壇偶像來源,在場外對項目產生積極影響,有時甚至比在場上得成績更重要。

徐燦年少時,就曾因家鄉的訓練場地稀缺,不得不前往雲南昆明。可即便如此,他依然只能與其他選手擠在狹小的空間內,共享有限的教練資源。這也是他在衛冕成功後坦言“希望國內能有更多訓練場所和教練資源,讓拳手們練習”的原因,畢竟若是連這最基本的要求都無法保證,拳擊運動在國內的發展,恐怕就無從談起了。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體壇偶像效應如何“可持續發展”?

圖說:徐燦在比賽中 新華社圖

其實放眼國際體壇,偶像帶頭提升項目“軟實力”的例子不在少數。溫哥華冬奧會冠軍,韓國花樣滑冰名將金妍兒就曾在自傳中披露,小時候曾因找不到可供訓練的場地,而默默哭泣,“當時定下的目標,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冠軍,讓更多人重視花樣滑冰,從而在國內建起一個可供專業訓練冰場。”伴隨金妍兒連戰連捷,成為全民偶像,韓國國內冰場及其他配套設置日趨完善,近年來在國際賽場嶄露頭角的崔多彬和劉永等小將,自然成為了“偶像效應”的直接受益者。這種“以點帶面”的發展模式,或許能給目前的國內體壇,帶來一定的啟迪。

拿著金腰帶走下拳臺的徐燦說自己是“全村的希望”,其中包含了勝利者的驕傲,也透著幾分孤獨與無奈。或許只有當“一枝獨秀”真正演變成“百花齊放”時,武磊、徐燦和蘇炳添們的壓力才會減輕,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國內的體壇偶像們,就需要扮演好項目“領頭人”的角色。(新民晚報記者 陸瑋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