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了?

新大風歌


記得有一句經典的話是概括婚姻的——“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然而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了呢?鄉居小菜是一個農村妹子,已婚人士,結婚幾年還沒到“七年之癢”,但卻感觸頗多,能理解年輕人們的想法。

一、結婚彩禮高

結婚,男方給女方彩禮自古就有吧,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有些地方結婚彩禮也是挺貴的,十來萬,幾十萬塊錢,還要求有車有房,最好在市裡也有套房,這對於不少農村家庭來說,挺難辦到的,畢竟在農村,父母一輩的人一般是種田地的,收入來源少,年輕人外出打工,能攢多錢的人也不多,高價的彩禮讓人想結婚也不知道找誰結呢。

記得我幾年前結婚,老公給的是3萬塊錢彩禮,沒車沒房,那彩禮退兩萬五回來,剩下的幾千我媽都是以紅包的形式給我兒子的,說起來其實我媽也沒要那彩禮的,白給我老公個老婆了;後面他還跟我說,如果我家要個10萬這樣的彩禮,他就不娶了,寧可打光棍;而現實生活中因為彩禮問題意見不合最後不結婚的年輕人還是有的,也挺讓人可惜的。

二、結婚後花銷大

結婚有家庭了可不像之前那麼自由了,責任更重大,若是想在城裡有自己的住房的話還得努力賺錢供房,而有孩子了還要養孩子呢,算上平時的吃喝拉撒,一個月的支出可不少呢,這也是不少農村的夫妻結婚後外出打工賺錢的原因之一。

而還沒有結婚的則是忙著賺錢,希望結婚後日子過得更好些,像我農村老家的一親戚,一很好的女孩子,九零後,有男朋友了,但是卻還沒有結婚,說是賺多點錢過兩三年再結婚,生活不容易啊。

三、害怕結婚後家庭關係處理不好

結婚後,兩人要面對的是雙方的家庭成員,若是處得好還好,若是處得不好,比如夫妻關係不和/婆媳關係不好、公婆太強勢、媽寶男等等,讓人在家裡待久了越來越感受不到家的味道,不想回家的心都有呢。我跟我家那位有時候也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吵架,有時候覺得挺厭倦這樣的生活的,還不如一個人自己過好呢,有次吵架還說要去離婚呢,我也做好了心裡準備,最後我家那位沒去。

而現在的農村年輕人雖然還沒有進入婚姻,但也見過父母叔嬸輩的婚姻生活每天柴米油鹽的,還有同齡人結婚後的生活忙碌狀況,讓年輕人也是對婚姻產生一定的恐懼感,生怕自己結婚了也要面對那樣的生活,沒意思,不想結婚,一個人在外工作生活多好啊,想幹嘛幹嘛,沒人管。

像有些地方的網友說的,去辦結婚證的時候發現居然辦離婚的人比結婚的人多!經歷過婚姻的人都不繼續過那樣的生活,也難怪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

四、事業心太重

農村的年輕人見過父母那輩的人沒什麼錢過日子緊巴巴,而自己不想重複那樣的辛苦生活,想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再結婚,這樣可以讓將來的老婆孩子、父母過上好日子。

五、年輕人對對象要求高

現在的農村年輕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了,而且在外工作,有一定的見識,加上平時也會看些青春偶像劇之類的,對愛情比較期待,對心儀的對象要求也比較高,要求什麼高富帥、白富美的不奇怪呢;或許也因為要求太高,沒遇到個合適的人結婚,久了就不想結婚了。

而在農村條件一般的年輕人,平時混混日子,沒什麼人願意嫁,他急也沒有用,時間長了他也就隨便了,而且看到同齡人結婚後生活過得還不如自己瀟灑呢,他反而還慶幸自己沒有結婚,不願意結婚了呢。

其實,結婚了有好處也有不好,就看你怎麼權衡了,若是遇到了合適的,還是結吧,起碼兩個人生活總比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生活好,至少在自己生病什麼的,有個人願意照顧你、陪著你。


鄉居小菜


提到年輕人不願意結婚,我就是一肚子的火啊😂我有個外侄快三十了,大學畢業也有好幾年了,現在在泉州打工,一年收入也還可以,十來萬嗎。我姐姐,姐夫一直催他帶女朋友回來,早點把婚結了,有一年他居然過年逃婚不回家了,這把我給氣的。

一些農村人不願意結婚,還有城裡人也有這樣的。其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農村結婚,彩禮猛於虎啊。必須得有樓房,必須要準備五萬以上的彩禮,有的還要求有車城裡有房。這個帳算下來,隨便也是小几十萬了。不是不願結,是結不起啊!

第二,沒有合適的對象。我們老家農村,年輕人基本上都外出務工去了,男男女女在家的年輕人很少很少。有些工種問題,在一個廠裡都是同性,沒有異性,想談個朋友只能介紹,沒人介紹跟誰結婚,沒對象啊!

第三,事業型。想幹點事業,不想結婚太早,有家庭拖累不願意結婚。等事業有了起色,結婚也不晚,只要手頭有金磚,不怕沒奶茶妹妹😂😂


筆名葉子


這個問題提的挺好的,農村的年輕人結不起婚,大概就是針對於農村的男人來說的,而原因就是那沉重的彩禮錢。對於大部分的年輕人來說都是出不起的。而大部分的年輕人是不想再麻煩父母的,就導致了結不起婚。


我們那邊,彩禮基本就是一個鄉鎮一個樣,從南到北,越往北邊彩禮越多。我一同姓的哥,高中畢業,後來就一直在外打工,家裡也不是很有錢,有一塊地皮,前年他爸媽給他重新蓋了房子,不過,還好他沒有兄弟,只有兩個雙胞胎妹妹,也不需要爸媽準備兩套房子。去年過年回來,他爸媽就沒有讓他再走,就留在家裡相親,說了有三四個人,不是他沒相中,就是對方沒相中,都準備走了,又見了最後一個,誰知道這個是曾經的小學同學,小學畢業後都沒有聯繫過,對方長相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人家也願意,這個就說成了。說成了,年齡也不小了,家長自然是都希望快點結婚,但是之前肯定要先定煤,男方要下大禮,而當時女方家長張口18萬,真實把我那個哥給嚇一跳,別說18萬,8萬他自己也拿不出來,畢竟工作時間還短,又不是啥掙大錢的工作,但是人女方那邊的規矩就是18萬或者16萬,最後,媒人給協調到了12萬,但是我哥他家還是拿不出來那麼多,因為房子都是剛蓋完不久,最後實在沒有辦法,親還是退掉了,人家就是低於12萬不同意。就因為這個彩禮親,這個親就沒結成。後來,我哥也降低了點條件,遇到了一個好說話點的父母,找了一家人,下大禮下了6萬6,現在過的也不錯。



其實,像這種情況又很多,因為彩禮不知道擋住了多少樁婚姻。網上不是還有更厲害的要求萬紫千紅一片綠,外加一動不動。一萬張五塊的,一千張一百的,然後一片五十的,外加一個房子一輛汽車。還有的是什麼幾斤幾兩什麼的,不過這些我沒見過,我見過最厲害的就是我們這邊的一個下了22萬。而我姐當時結婚男方也才下了四萬六,我媽最後還給人倒貼了一萬讓我姐帶回去了。

其實我就想說嫁女兒不是賣女兒,彩禮多少重要嗎,如果是說的煤沒成還好一點,要是倆人談的因為彩禮而被拆了,真實就有點過分了。也導致農村男人結婚就會讓很多父母犯愁,這個現象也被提了好多次,但是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希望有比法律更有效的措施出臺,讓農村男人能夠結得起婚。



一把激情


農村很多年輕人並不是不願結婚,而是沒有點家底根本就結不了。前幾天我聽到過一件事,我們這兒有一對小年輕準備談婚論嫁了,男方父母第一次去女方家裡,女方家長開口就是六萬彩禮、還要至少鎮上買一套房,婚禮的錢另算。吃完飯後男孩子紅著眼對女孩子就說了一句話“xxx,我到底要多少錢才能把你弄到手啊?"這男孩子家庭在農村,家裡父母都是務農,偶爾去工地打雜工,家裡連房子都還是土牆房。附近聽到這事的人都說這門親事很可能會黃了。現在很多女方都會不切實際地漫天要價,沒有考慮過男方家庭條件,更沒有考慮過孩子們以後的生活。其實男方如果真的為了結婚欠債,到時壓力還不是在自己孩子們身上。所以還是多站在別人角度看待問題好點。只有婚後兒女幸福、和睦才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個人意見,望評論關住



剛哥農村生活記


現實問題擺在面前。雖然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近幾年經濟發展出現延緩之勢,農民種地糧食價格一再回落,外出打工門路難尋,一直很火爆的勞務收入銳減。但是伴隨農村的婚嫁娶妻卻越來越隆重,消費水平不降反升。比如我農村的表弟,去年十月份完婚時,父母在縣城化40多萬裝修了樓,還給女方支付彩禮錢出了11萬,加上結婚購小車等開銷,我表弟此次婚禮花了65萬多。實際表弟家並沒有足夠資金,又一半是借來的,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可認說是個天文數字啦。可以說目前,農村年輕人結婚已成為多數家庭的難以承受的一座大山了。


晉言晉語晉韻


為什麼結不起婚呢?實質上有很多問題和原因的!其實最大的原因歸根結底去是這個農村的經濟狀況不樂觀,導致了各種問題上出現各種矛盾,所以造就了現在農村的年輕人結婚比較困難的局面。

第一個;貧窮

貧窮的家庭裡面,有的甚至是房子都還沒有,怎麼結婚呢?大家都知道,結婚的人總的有個好的房間吧,連房子都沒有蓋好,怎麼住呢?

第二個,高昂的彩禮讓人望而卻步

在一些農村裡面,彩禮要價總是幾十萬幾十萬地要價,你說一個農村的小夥子剛剛出來,哪裡能夠掙得了那麼多錢呢?畢竟是農村裡面比較貧窮的生活狀況,這個彩禮怎麼付得起來。

第三;男女比例失調

這個問題已經是不可否認了,中國的男女比例失調真的很嚴重,特別時是在農村裡面,加上農村的女孩基本都想過上好一些的生活,儘管不是要求很高,但是有的選擇的人絕對不會選擇比較貧寒的家庭。

所以在這個社會當中,我們農村的年輕人,想要結婚還是有一定的壓力的。

所以奉勸大家,為了和心愛的女孩結婚,那麼就好好努力吧!沒錢沒房又沒錢,還不努力工作,請問,哪個女孩瞎了眼會看上你呢?

對否!!!!!

閱讀是一種品質,分享是一種美德,分享知識,幫助更多人!悟空問答是為所有人服務的平臺,請點擊分享、轉發、點贊、關注!悟空問答,與你一路同行!


農人莫小道


我來說幾句,哪個農村年青人不願結婚?哪是鬼話,假使經濟雄厚,法律許可,說不來娶個三至十個姨太太。這是一個玩笑話,現實生活是這個樣子,娶個媳婦成本太高,我的鄰居兒子從處對象開始化幾千不在數字裡,女方家要財禮28萬8千8百8拾8元現金。金耳環金項鍊加鉑金鑽戒,這是一項,下一項要求一幢40萬元小院➕不少於10萬的小車➕不少於10萬的傢俱,天哪,自己奮鬥,父母奮鬥,爺爺奶奶節儉也算奮鬥吧,不缺吃不缺穿就怕兒子成個家,農村現狀就如此,如你不信你是鬼。


大國42008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農村結婚年齡大大提前

在20歲的時候,家人就開始張羅著,農村青年能找到媳婦的大多都在20-24歲之間都辦了婚禮,而如果年齡一量過了24歲,就慘了,就會陷入找不到媳婦的困境。

二、兄弟多的家庭娶媳婦很吃虧


比如是一個兩兄弟家庭,老大要娶媳婦,因為都是窮人家,女方家擔心老大娶了,老二不好娶到時候用錢砸,給自己家提親時女方就會加大籌碼,當然也是為了男方家的錢花到自己女兒身上,這時候,提出的要求通常很比較高,房、車、存款、彩禮等。

三、農村的宅基地房子已經不好使了

村裡有房子已經不行了,縣城有房、或市裡有房才算房。如果沒有房子,那女方會提要求押20萬,以備以後買房用。

所以,很多家庭的父母在村裡給兒子備了房子,到了兒子大了的時候娶媳婦,發現已經不管用了,女方家裡不認了。

同樣的村子,到了2011年,除了宅基地房子,彩禮錢已經升到了8-10萬左右。

而到了2014年,光有宅基地房子已經不行,一輛6-8萬左右的車、一處縣城的房子、10-20萬的彩禮錢都已經是正常要求,或者是標準配置。

四、為什麼要求在縣城或市裡要有房子?

也還是大家最關注的教育和醫療問題。

反正即使是在農村住,上學的時候,很多家庭也還得把孩子送到縣城,我何不直接在縣城住呢?

這是體制問題、大環境問題,以前影響的是城市,現在農村也被影響了。

五、農村怪現象



年前為了娶媳婦,貸款、借款買房買車送彩禮,年後冷靜下來發現,這些借款已經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承受,就開始賣房賣車,然後也會伴隨著雙方家庭的吵架、出走、甚至離婚,特別是一些倉促結婚並未領證的小夫妻,直接就bye bye了


山坪居士


農村各方面的條件相對來說落後一些,而且好多年輕人雖然是在外打拼,但是短時間內很難在城裡買房買車安定下來。還有一些就是家裡的兄弟姐妹比較多,家庭條件又都很一般,往往是顧此失彼,當孩子長大該結婚成家的時候才發現面對高昂的結婚成本只能望而卻步。像我這樣的地方女方要房要車,而且結婚的金銀首飾都是男方負責,有的地方還有壓在頭上沉重的彩禮錢,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幾十萬,可以說結婚的這些條件已經成了好多單身男青年通往婚姻的攔路虎。想一想,在農村有很多低收入家庭,真的是結不起婚,有時候一場婚姻就意味著付出家庭全部的積蓄甚至要負債,真可謂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再一個就是因為結婚不止舉辦一場婚禮那麼簡單,因為婚姻意味著責任,結婚成家以後肯定會要孩子,這就意味著壓力更大了,到時候是上有老下有小,加上結婚的成本太高,現在的人們越來越現實,引用一句話就是“沒有面包,難道讓我女兒和你一起喝西北風去?愛情又不能當飯吃!”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結婚成為了一件困難的事情,所以作為年輕人要不斷提高自己、好好努力,努力解決掉房子、車子、票子的問題。


未來以後明天


現在年輕人的結婚意願變弱了,尤其是女性,這的確是個事實。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報道,主題是女性自主意識不斷提高,結婚意願變弱。這個新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這個問題其實是值得我們思考和討論的。就我看來,年輕人不願意結婚有社會大環境的原因,也有個人自身的原因:

第一:婚戀觀的變化。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加上西方文化和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年輕人的婚戀觀已經與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當年輕人在婚戀選擇上更加關注自身感受,擇偶方式趨於自主化。不會因為外界的壓力或者迫於物質生活而委屈自己。所以很多人在沒有找到理想的結婚對象時,選擇等待。

第二:生活壓力大,結婚成本高。結婚是一個非常耗時耗力耗錢的活動,當前我國已經形成了“有房有車才可結婚”的風俗習慣,這無疑給年輕人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很多男青年剛工作,通常沒有足夠的積蓄來購房結婚,尤其是在當前房價居高不下的形勢下,買一套房子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講都不是一件小事。既然暫時沒錢交首付沒錢舉辦婚禮,結婚意願自然而然就變弱了。

第三:簡簡單單,隨性而活。不可否認,有些年輕人期望那種簡簡單單,隨性而活的的佛系生活。而結婚成家所帶來的對自由的束縛是必定存在的,與自己所追求的佛系生活方式是相反的。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總之,結婚意願變弱,這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