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清朝的漢族大臣中最大的官是誰?是年羹堯還是曾國藩?

請叫我白眉鷹王


尚可喜和吳三桂爵位最大,年羹堯也不錯,曾國藩根本排不上號

官職最大的這個描述並不確切,準確地講應該是看誰的爵位最大。

大家首先要分清楚“官職”和“爵位”的關係,官職≠爵位。在清代的官階中,朝廷中的大學士就是正一品官員,正一品是最高的官階了。而在地方,大學士領總督銜也是正一品。

在清代,能做到正一品的漢人官員還是非常多的,例如劉統勳和劉墉父子就都當過殿閣大學士,也都是一品大員,官階已經到頭了。(劉墉)

但是在清代,貴族的品級是要比官員大得多。清代的王爵到伯爵都是“超品”,也就是說高於一品,子爵則是正一品。而作為“公候伯子男”中最低的“男爵”,其品級也是正二品,與六部尚書和地方總督平級。

眾所周知,清朝是滿人建立的征服王朝,王爵只有愛新覺羅宗室和蒙古貴族可以獲得,而漢人最高只能封侯爵。

當然,清代也有一些漢人獲得過公爵、王爵,不過這些人屬於漢軍八旗,是旗人,而在年羹堯之後,即便是漢軍旗人也沒再獲得過公爵、王爵。

在清朝初年,共有五個漢人因功封王,分別是:

定南王孔有德,原封恭順王

平南王尚可喜,原封智順王

靖南王耿仲明,原封懷順王

平西王吳三桂

義王孫可望

在這其中“平南王尚可喜”和“平西王吳三桂”都是親王爵,爵位最高,其餘三人都是郡王爵。如果論資排輩的話,尚可喜要比吳三桂還要厲害,尚可喜是漢人中第一個封親王的人,他在順治六年被晉封為親王,而吳三桂則要等到康熙元年才被晉封親王。

(吳三桂)

當然革命不分先後,擺資歷其實也沒多大用處,范文程早在努爾哈赤時代就跟著愛新覺羅家闖天下,最後不過只是一個“一等子爵”。所以論爵位,還是尚可喜和吳三桂的爵位最高。

除了以上這幾個王爵以外,年羹堯的爵位也不低。作為漢軍旗人,年羹堯憑藉軍功獲封一等公,這是在和平時期,臣子所能獲得的最高爵位。(年羹堯)

至於曾國藩,他雖然幫助清廷成功地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有再造大清之功,但最後只被封了一個“一等侯爵”。

清代的爵位非常多,分得非常細,其中光侯爵就有四等,分別是:

一等侯兼一雲騎尉

一等侯

二等侯

三等侯

可以看到,曾國藩雖然獲封“一等候”,但這也只能在侯爵中排第二,年俸不過610兩,而吳三桂和尚可喜的親王年俸是1萬兩,祿米1萬斛。除此以外,親王世子也是單獨拿工資的,親王世子的年俸銀6千兩,祿米6千斛。

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曾國藩的爵位確實算不上什麼,不過在雍正朝以後,侯爵已經是漢人當中頂天的爵位了。(曾國藩)

不過雖然曾國藩的爵位不高,但他的結局卻是最好的,兩字:善終。而其他的那幾個人,不是被滅族,就是被抄家,稍微好點的也是降爵,都沒有逃脫兔死狗烹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