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胸外科手术

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是的故事

我的一个朋友王总

在商界摸爬滚打好多年

圈里公认的不差钱

40多岁正值壮年

最后一次吃饭时

酒桌上还在激情澎湃的

谈着他新开发的一个景区的项目

然而不久之后噩耗传来

脑溢血住院了

虽然做了几次开颅手术

很幸运的保住了命

但现在也只是处于保命的状态

连最近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这件事在我们的朋友圈里

引发了很大的震动

因为大家对他再熟悉不过了

平时人很随和爱说爱笑的

而且特别风趣幽默

给人感觉很健康

这么年轻怎么就脑溢血

人生的轨迹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硬生生的改变了

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呢?

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

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

  • 几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 如何预防
  • 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
  • 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老年人的健康生活

原发性高血压

一,高血压的诊断

诊断 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高血压

二,高血压与膳食营养因素的关系

1)钠:

盐摄入过多可引起血压升高,摄入量每降低100mmol/日,高血压者可下降5.8mmHg/2.5mmHg,正常者下降2.3mmHg/1.4mmHg。50岁及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对盐较敏感。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高盐饮食对健康的危害

2)肥胖:

体重增加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20-40岁增重的。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肥胖

3)酒精:饮酒过量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

4)钾:钾低是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

5)钙:钙低可促钠对血压的升高作用。

6)镁:镁与血压呈负相关。

7)脂类:摄入过多—肥胖—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血压高

8)膳食纤维:可减少脂肪的吸收,减轻体重,辅助降压。

三,高血压的膳食营养防治

减体重:减轻10%为目标。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少吃、慢吃、不吃零食。

控制盐的摄入:全天摄入量不超6g。

减少脂肪摄入量:全天20g

增加钾、钙摄入:每日牛奶250ml。

多吃蔬菜水果:每日不少于500g蔬菜和200g水果。

限制饮酒:饮酒可干扰降压药疗效,增加猝死危险。

增加活动:适量、适时运动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运动与饮食


高血脂症

诊断

高血脂症的诊断,主要根据血浆(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进行诊断如下表。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膳食营养因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1.脂肪:

饱和脂肪酸可升高血降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同时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

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EPA、DHA),可降低密度脂蛋白。

反式脂肪酸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2.碳水化合物:

过量可转化成饱和脂肪酸,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膳食纤维:

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可溶性比不可溶作用更佳。

维生素:

VC、VE促胆固醇降解,↑脂蛋白酶活性,保护、修复血管内皮。

微量元素:

镁:降胆固醇;扩张血管、↑动脉血流量;保护心血管。

钙:缺乏可引起血脂、胆固醇↑。

锌:缺乏可引起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脂代谢异常。

铬:缺乏可使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膳食营养防治

一级控制方案:

  1. 脂肪总量<30%,饱和脂肪酸<8-10%,多不饱和脂肪酸<7-10%,单不饱和脂肪酸<10-15%,胆固醇<300mg/日。
  2. 碳水化合物占50-60%,
  3. 蛋白质占10-20%,
  4. 保持理想体重。

二级控制方案:

  1. 脂肪总量<30%,饱和脂肪酸<7%,多不饱和脂肪酸<7-10%,单不饱和脂肪酸<10-15%,胆固醇<200mg/日。
  2. 碳水化合物占50-60%
  3. 蛋白质占10-20%
  4. 控制体重。

饮食管理

  1. 防治肥胖,控制体重30kcal/kg/d,加强运动。
  2. 减少钠盐。
  3. 减少脂肪摄入。
  4. 复合型碳水化合物,限制甜食、含糖饮料。
  5.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不少于30g
  6. 戒酒

冠心病

危险因素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高血压、高血脂、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超重和肥胖、糖尿病、吸烟。

膳食营养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1. 脂肪:摄入过多可致血管内皮损伤、组织氧化、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饱和及反式脂肪酸可影响脂代谢。
  2. 碳水化合物物:过多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
  3. 膳食纤维:有调血脂、降胆固醇、降低密度脂蛋白。
  4. 低聚糖:促有益菌群、调节血脂和脂蛋白、促微量元素吸收。
  5. 蛋白质:大豆蛋白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6. 抗氧化营养成分:VE、VB6、VB12、硒、叶酸,有益维护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营养与防治

一级预防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应尽量做到:合理膳食;防止超重和肥胖,控制和治疗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及糖尿病;生活规律化,避免精神紧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二级预防

确诊冠心病后,应当尽量做到: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酒,适当的体力活动;合理饮食,防止超重和肥胖,合理用药,做好监测。

冠心病的膳食营养防治

1),禁烟、酒

2)、能量摄入要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或事宜体重,防止超重和肥胖

3)减少脂肪的摄入,脂肪占总能量的25%以下,能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但不饱和脂肪酸,每日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300mg以下,少食烹调油、肥肉是减少脂肪摄入量的主要措施。

4)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160%。主食除米、面外,鼓励多吃各类杂粮,限制蔗糖和果糖的摄入。

5)蛋白质,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约占总能量的15%。适当增加使用大豆极其制品的频率。

6)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25·30g为宜。

7)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8)防止情绪波动。

心梗的膳食营养护理

  • 急性期:应完全卧床休息,流食、少量多餐,每日摄入总能量控制在800kcal/d左右,避免胀气或刺激性食物。
  • 稳定期:半流食、少量多餐,每日摄入总能量控制在1200kcal/d,注意保持搭边畅通,逐渐过渡到软食。
  • 恢复期:应防止复发,其膳食原则同冠心病。

脑卒中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血管堵塞,血流不足或中断,使血管支配的脑组织缺血或坏死。出血性脑血管病病是指脑血管破裂,血流入脑组织形成血肿,称为脑出血。若血液流入大脑表面则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卒中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三大杀手之,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以及严格的治疗时间窗,昂贵的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受到人们极大关注,使得预防该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

危险因素: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

脑卒中发生时表现:

当怀疑脑卒中时你可以按照眼、口、手、脚的顺序观察自己是否发生了卒中:

(1)症状突然发生。

(2)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3)双眼向一侧凝视。

(4)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5)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6)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7)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营养防治:

  1. 重视一级预防
  2. 合理膳食,防治超重和肥胖。
  3. 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4. 迈开腿,管住嘴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运动健身

以上是几种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这几类疾病重在预防

因为一旦患病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所以想要远离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

要及早合理的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

均衡的膳食,适当运动

及早戒除不良嗜好

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致死率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更努力 为健康


我是性感的营养师

你追求健康生活道路上的好朋友

关注我,我会持续的和你一起分享和健康有关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