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天府七中“船長”陳剛:轉好人生的每一個彎

“學生都認為,學校是一艘大船,校長是掌舵的船長。但是我跟學生說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舵手。”在陳剛眼裡,每個人有自己航行的軌跡、自己的使命,自己的彼岸。“學校不是一艘船,而是一個船隊,我們可能在行進的時候相互影響,但是我們不應該是別人的附庸。”

在教育這條航海上行駛了30餘年,陳剛自己這艘船,經歷了起起伏伏,看盡了大浪淘沙。從地理學科轉崗語文學科,從鄉鎮教師到縣教育局副局長,從副局長辭職到名校的普通教師,汶川地震後又臨危受命領辦災區學校……陳剛的職業生涯,沒有一條路走到底。在漫漫航行中,有冒險、有挑戰,他都努力去把握好人生的每一處彎道,引領自己的人生航船乘風破浪。


天府七中“船長”陳剛:轉好人生的每一個彎


從小鎮教師到教育局副局長

“在我職業生涯的第一個階段,我從一個稱職的老師成為一個比較優秀的老師,從單純對教學的認識,開始有了對教育的思考。在教育局的3年,我看到了豐富的教育樣本。”

上世紀70年代末期,正在就讀高中的陳剛偶然讀到一篇小說,小說講述了一個退休教師如何幫助一群頑童走上教育正規。讀完後,陳剛很是感動,於是動筆寫下一篇週記——《我以後也要當老師》,沒想到就這樣埋下了一顆教育的種子。

1982年從宜賓師範學院畢業後,陳剛被分配到宜賓縣高場鎮中學擔任地理老師。儘管專業是地理,但陳剛也十分熱愛文學。每天早晨的教師宿舍,都會傳來陳剛朗讀《離騷》、《詩經》的誦讀聲,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那時,剛好遇到學校缺語文老師,教導處主任突然就想到了陳剛,“這小夥子每天都在讀《離騷》,應該文學功底也不差,要不讓他來試試教語文?”於是,陳剛被“趕鴨子上架”,笑言自己“從此就這樣走上了語文教學的不歸路。”

在鎮上教書的7年,陳剛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完成了原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函授本科專業。1989年,他被調到了宜賓縣二中任教,由於教學優秀且逐漸凸顯出來的管理能力,他開始擔任學校辦公室主任、副校長,職務一路上升。2000年,陳剛來到宜賓縣教育局擔任副局長。

從學校到教育局,陳剛還兼任了語文教研員。“從一線教師到行政管理崗位,我看到的教育樣本更加豐富了。”陳剛說,隨著職務與平臺的變化,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又深了一層。做老師,他眼裡是一個班級和一個年級;做副校長,他看到的是全校的工作;到了教育局,從學前到高中,他看到的樣本已經覆蓋全縣。

“對於教育的成長來說,這是個很重要的經歷,讓自己感性的認識有了更多的材料,觸發了我更多的教育思考。”陳剛表示,從老師身份變成行政幹部角色,這不光是學科業務那麼簡單,還會考慮到教育均衡等多方面,也讓自己的教育視角更廣。

“棄官”重回三尺講臺

“到成都七中之後,是我職業生涯的第二個階段。它打開了我走進優質教育的大門,我對教育的理解在成都七中百年積澱的基礎上,有了一個比較大的飛躍。”

在教育局呆了3年,陳剛逐漸意識到,行政幹部和教育專業者的工作方法之間存在差異。“我發現自己還是更適合在學校做事。”陳剛回憶說,他當時做了一種生涯選擇。結合近幾年興起的生涯教育,陳剛深有體會:“生涯教育是瞭解自己、瞭解社會,然後在兩者之間去尋找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而那時,陳剛開始進行自我評估,發現自己更適合站在學校的講臺上發揮作用。

2003年,陳剛做了一個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決定。他毅然放棄了副局長的身份,從宜賓來到成都,在成都七中做了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從副局長重回講臺做普通老師,心理會不會有落差?”面對記者的疑問,陳剛很坦然地說:“既然做了決定,我就有充分的精神準備,心理落差倒一點都沒有,但當時很多人會認為我有。”他說,包括當時的一些同事,很多人是用懷疑的眼光看他,覺得“教育局的副局長下來教書,到底行不行?”

在角色的轉變中,陳剛頂住壓力,也經歷了一個陣痛期。他首先面臨的是從宜賓到成都的地域文化差異,其次是從普通學校到優質學校的轉變。“七中的學生對老師的要求更高,學生對自身權利的認識更清醒,對自己的未來發展也有更強烈的要求。所以,在七中當老師,必須有更精細的準備。”作為教師,陳剛努力追趕著,從科任老師到班主任,他一步一步重新積累經驗,憑著自己過硬的基本功和有趣的課堂,深受學生喜愛。

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過去在宜賓多年的教育管理經驗,讓學校領導越來越賞識陳剛。在成都七中百年校慶時,陳剛參與了活動籌備工作,這讓他有機會在較短時間裡,浸泡百年七中的優秀文化,為他後來重新從事學校管理工作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臨危受命,領辦地震災區學校

天府七中“船長”陳剛:轉好人生的每一個彎


“在都江堰辦學的3年,是我職業生涯的第3個階段,也是極為特殊的階段。在此期間,我目睹和經歷的事情,讓我開始思考生命的價值,以及教育對生命的影響應該是什麼。”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都江堰聚源中學和都江堰第四高級中學嚴重毀損,中央組織部和成都軍區分別斥資援建,因而被命名為七一聚源中學和八一聚源高級中學。2009年4月,成都七中領辦八一聚源高中和七一聚源中學,時任成都七中校長助理的陳剛,受命出任這兩所學校的校長。這一去,又讓陳剛重新走上了校長的工作崗位。

陳剛坦言,接到任務後,自己“一直在打退堂鼓”。他並不貪戀做“官”,中學的“官”甚至百萬人口大縣教育局的“官”,他都做過。當初,他在宜賓“棄官”來到成都從教,主要還是因為嚮往單純的教書生活。然而,領辦聚源中學,並不像給學生講課那樣讓他興奮。

那時候一切都處於重建的階段,陳剛天天在板房與工地間穿梭,身上全是淤泥和塵土,還被大家笑稱是“民工校長”,但他一點都不在乎。為了招生,他每天起早貪黑,走鄉串戶,人瘦了一大圈。

“聚源中學在地震中有多名師生遇難,你會面對很多遇難者的家屬,不管是學生家長,還是我們的老師。”陳剛回憶道,重修房子容易,但是人的精神重建不是一日之功。“教育在人的精神狀態上,它應該擔負的責任和使命應該是什麼,這個時候,我從無意的思考進入了自覺的思考。”

於是,陳剛提出,要從生命教育入手,喚醒生命自覺,開掘生命潛能,激發生命活力,實現生命價值。生命教育的第一課是要擁有強健的體魄,學校便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每天,嘹亮的軍號吹響時,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在晨曦中,4000多名師生在塑膠跑道健步奔跑,陳剛每天也會出現在隊伍中。“陪跑了幾年,我把自己的身體也鍛鍊好了。”陳剛笑著說,生命教育的第二課是學會感恩。感恩源於對他人生命的尊重,並建立在勇於承擔自己責任的基礎上。

經過3年艱苦的努力,陳剛讓那些從廢墟中走出的孩子,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顏。他認為,這與學校對體育與藝術兩門學科的重視有很大關係。

2011年,陳剛又被成都七中派遣到金牛區創辦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建校開始,陳剛依然十分重視體育,推行三年600公里長跑活動及體育畢業證書制度等創新體育工作,6年間,他把這所學校發展成四川省二級示範性高中和成都市領航高中學校。

守正出新,做有溫度的教育

“2016年,我的職業生涯又轉了一個大彎,從公立學校到私立學校,我要重新著手創建一所全新的學校。在職業生涯的第4個階段,我想把自己積累30年的辦學思想,轉換成一種辦學行為,用實踐沉澱教育的夢想。”

2016年7月,陳剛又做了一個決定:離開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在周圍人疑惑的眼神中來到天府新區籌建天府七中。“不少人問我,你到底為了什麼?說實話,那段時間,我也在心中叩問自己:你已經年逾半百,放棄安穩舒適的崗位,去那個塵土飛揚的工地,從一塊磚一棵樹做起,到底為什麼?”他說,“當你把工作從一種職業變成一項事業,又積累了那麼多教學管理經驗,你就特別想去實踐自己的教育理想。”

在學校籌建初期,陳剛常常跟老師一起在工地上打轉,忙得昏天黑地。“搬桌子、端茶倒水都是要乾的。”陳剛說,從臨時辦公點搬進新學校時,他嫌徒手搬東西太慢,就讓工人去找了輛三輪車來蹬,“我以前蹬過三輪車,但老師們還是很詫異。”忙累了,他就給大家煮麵,連學校老師都說,“陳校長是最不像校長的校長!”

在這所新學校,陳剛踐行“有溫度的教育”。在天府七中,有一種特殊的獎勵叫“船長面”,即由校長陳剛親自拌制而成的宜賓燃面。想吃“船長面”的學生可以自主申報,借鑑“21天養成計劃”,讓學生在月初提出自己的小目標,比如養成每天整理書包的習慣、垃圾分類的習慣等等,21天后,學生自己提出書面申請。

“獎勵規則的改變,實際上是教育思想的改變。”陳剛表示,每個孩子身上,總能發現閃光點。要改變對學生的傳統單一的評價模式,就將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由單一評價走向多元評價,評價項目由封閉走向開放。於是,學校設立“個人單項風尚獎”,獎項的名稱是由學生自己確定,自己描述閃光點,發現自己的點滴進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校園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為了尊重生命差異,學校實行分層分類選課走班的辦學策略,並提出了“1+n全員導師制”教學更精準,育人更精微。陳剛認為,學校的重心是教育教學,所有的部門不應是管理,而是服務,工作的重心是年級。他把傳統學校的多部門管理變為3部門服務的扁平化管理體系,創設學生髮展服務部、學教工作服務部、行政後勤服務部為年級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優質服務,年級組長高效為學生成長服務,直接對校長負責。

為了鼓勵學生進步,他每月為學生下廚煮一碗暖心的“船長面”;為了讓學生在體育節上收穫驚喜,30度的氣溫他穿上棉襖似的“大白服”和學生互動;為了讓學生的情緒有宣洩的地方,他在校園裡設置“大白信箱”,耐心地閱讀信箱裡的隻言片語。……他說,我們要看得見“人”,教育才會有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