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瑞金街景:瑞林鎮梅江河上長洲壩水電站

瑞林鎮地處瑞金西北部,距城區65公里,東鄰寧都對坊鄉、黃石鄉,南鄰岡面鄉,西鄰于都葛坳鄉,北毗丁陂鄉;全鎮面積2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35萬畝,林地面積20.42萬畝。全鎮下轄19個行政村,1個居委員會,260個村民小組,26個黨支部、黨員人數818人,總農業人口7725戶42599人。全鎮主要產業有毛竹、油茶、白蓮、菸葉、紅薯、生薑等。訪陳熾故里、品客家擂茶、覽梅江勝景、享綠水青山——瑞林,一個讓你流連忘返的地方,一個集文化、生態、民俗的寶地。

瑞金街景:瑞林鎮梅江河上長洲壩水電站

瑞金街景:瑞林鎮梅江河上長洲壩水電站

瑞金街景:瑞林鎮梅江河上長洲壩水電站

瑞金街景:瑞林鎮梅江河上長洲壩水電站

瑞金街景:瑞林鎮梅江河上長洲壩水電站

瑞金街景:瑞林鎮梅江河上長洲壩水電站

瑞金街景:瑞林鎮梅江河上長洲壩水電站

瑞金街景:瑞林鎮梅江河上長洲壩水電站

充滿希望的瑞林

瑞林鎮,地處江西省瑞金市西北部,有瑞林,下壩兩個圩鎮,距瑞金城區65公里,全鎮下轄1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43535人,是一座歷史文化名鎮,1958年為瑞林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設瑞林鎮,2001年撤銷下壩鄉,劃歸瑞林鎮。瑞林自古水上交通便利,梅江河穿境而過,兩岸風景優美,上通寧都,石城,下達于都、贛州,是一個商業繁榮的邊貿古鎮。

瑞林圩市很大,街道長約兩公里,沿著山麓逶迤佈局,這在一般的圩鎮是罕見的。梅江從圩市邊沿靜靜流過,河畔上生長著許多竹子和闊葉樹。青山映照在河面上,還有河岸潔白的民宅。偶爾,有漁船從水面上劃過,留下一條條紋路。

河水是豐盈浩瀚的,水面廣達數百米,宛如一灣湖泊,明鏡一般,照耀著明澈的天空。

圩市上下,有兩座電站,分別是上長洲電站和留金壩電站,梅江的寬廣水面,跟這兩座電站有直接的關係。

梅江是瑞林的母親河,梅江水灌溉了兩岸的萬畝農田,養育了豐富的魚類,美化了一方土地。

古代交通,水運稱王,梅江河下方,可通達于都贛州,乃至更遠的城市。瑞林成了交通樞紐,各種竹木桐油山貨農產品浩浩蕩蕩,順流而下,下游的海產百貨五金則逆江而上,彙集於此。

瑞林是古老而富庶的,邊貿強鎮,歷史悠久,名聲顯赫。

清末舉人陳熾是瑞林傑出的代表,陳熾曾歷任戶部郎中、刑部章京、軍機處章京等職,其人視野開闊,思想通達,積極參與維新變法,1895年與康有為在北京組織強學會,呼籲研究西學,變法自強。陳熾是維新變法的骨幹人物,後維新派被保守派鎮壓,陳熾於第二年憂憤病故。

陳熾學養深厚,生前著有《庸書》、《續富國策》等書,成為瑞金流傳於世的文化名人。

陳熾故里——“天馬山莊”至今還保存完好,坐落在幽靜的深山裡。房屋帶院落,共計一二十間,大部分是青磚條石構成。

跨入近代社會,隨著陸路交通的興起,梅江河失去了往昔的喧囂與繁華,瑞林一度沉寂,成了地地道道的內陸鄉鎮,群山阻隔,交通不便,經濟增長一度放緩,瑞林面臨著發展的瓶頸。

濤濤梅江是瑞林流淌不息的血脈,睡美人峰是瑞林堅強不屈的脊樑。經過陣痛與迷茫,瑞林人民終於振奮起來,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奮起直追,卓有成效。

外出務工,特色產業,成為瑞林騰飛的兩張翅膀。

大汾農業基地,在郭九發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瑞林發展的脈絡。郭九發是瑞林大汾村人,十五歲南下廣東務工,二十五年間走遍了珠三角各個城市,最後成為一家電子產品集團的股東,年紅利數百萬元。前些年,他響應鎮黨委政府的號召,積極回鄉創業,投資五百萬元,從事農業產業化項目,在一座風景秀麗的大山下,租下了三千畝林地,從事油茶種植,以及養雞養魚等。

那天,順著蜿蜒的水泥公路,我們到達了他的農場總部。郭九髮帶我們四下參觀,那裡有一望無垠的果園,清水碧波的魚塘,還有綠濤如被的原始森林。

別墅、農家樂、珍珠雞場,帶領鄉親們致富,一個個夢想在他心頭燃燒。

郭九髮指著西邊一座高山,描繪著宏偉藍圖:“瑞興於公路就要動工了,鄉里的領導計劃在那裡修通一條隧道,要把公路連接到我的農莊來。”

我們聽了,都感到非常的振奮。

的確,路是近幾年來,瑞林人民提得最多的事情,得益於脫貧攻堅的好政策,道路修好了,交通條件好了,致富的門路就來了。

如今,瑞興於城際快速通道、省道S451也規劃穿境而過,便利快捷的交通使瑞林已然成為投資興業的寶地和福地,瑞林人民因此搭上了與全國人民同步小康夢的快車道。

郭九發的農場是瑞林鎮一個脫貧攻堅的典型,今年預計要支付農民工工資70多萬元,明年則更多,預計高達100萬元。農場裡的工人大多是就近村莊的貧困村民,他們由此增加了一筆不菲的收入,加快了脫貧致富的步伐。

因地制宜,依據地方特色,加快發展產業、完善交通路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秀美鄉村建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瑞林鎮黨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產業培植”推動“造血扶貧”。近年來,瑞林的產業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從傳統的油茶、菸葉、白蓮,到新發展的蔬菜、花生、蛋雞、肉牛、光伏發電等,瑞林經濟厚積薄發,已然躍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加之新農村建設的大力推進,環境衛生的大力整治,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走進瑞林,看到清水悠悠的梅江河,繁榮的圩市,靚麗的房廈,美麗的學校,還有四通八達的鄉村道路。

瑞壩公路,可謂是看見瑞林的一扇窗門,是美人一張靚麗的臉容。這是瑞林通往下壩村的一條縣鄉公路,新修的道路平直伸展,汽車行駛在路上,又快又穩,輕盈得如遊艇在海上飄過。

脫貧攻堅,是瑞林幹部談論最多的話題,也是鎮裡目前的中心任務。一大早,他們紛紛走出了大院,走村入戶,深入農家,為貧困戶解決各種問題,為他們積極謀劃,費勁心機。

下壩村委會,文件櫃上,碼放著一沓沓的貧困戶檔案資料,每一份像磚頭般厚實,莫名驚詫之餘,是一絲感動,以及油然而生的敬意。

鋼鐵,是煉出來的,幹部,是幹出來的。

隨著瑞興於城際快速通道、省道S451的開工建設,瑞林陸路交通的瓶頸,地域邊緣化的劣勢將被打破,瑞林旖旎的山水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蓬勃的特色產業將被進一步凸顯擴散,瑞林人在追求不息的雄關漫道上,也必將繼往開來,一個朝氣蓬勃、發展無限的新瑞林,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更加輝煌!

魚米之鄉,山水瑞林,一個強勢崛起的江南小鎮,一個魅力迷人的文鄉重鎮,一個充滿希望的夢中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